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六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5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年清明节,海内外炎黄子孙在黄陵祭拜始祖轩辕黄帝,凝聚民族血脉,传承家国情怀。祭拜始祖源于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
2.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3.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重文轻武,三衙分权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4.“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敌人的追击而进行的一场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场“战斗”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土地革命 D.红军长征
5.下图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图,此图主要反映的是
A.日本在各战场上人员分配不均 B.日本在二战期间军力严重不足
C.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的主要兵力 D.日本认为东南亚战场并不重要
6.美国联邦党人麦迪逊说:“宪法和由之创建政府将是这块土地上的“最高法律',各州都无权违抗。”这表明他主张
A.建立共和政体 B.扩大各州自主权力
C.实行三权分立 D.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指的是
A.美国和苏联 B.美国和日本 C.美国和中国 D.美国和英国
8.法新社华盛顿2019年2月25日电,美国总统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显著进展。同一天,法新社香港电,有关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已为全球股市提供帮助。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及其对全球股市的影响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受挫
C.世界银行成立 D.不结盟运动出现
9.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的直接因素是
A.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B.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C.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D.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11.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曾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曾经给印度造成“厄运”的殖民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2.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000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电灯的发明 B.飞机的发明 C.蒸汽机广泛使用D.内燃机广泛使用
1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下表是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
时期 作者人数 作品数量 经典语句
① 2200多 48900多首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② 1330多 19900多首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
③ 200多 1600多种剧目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表中③处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两殖民地之间进行,这两殖民地是
A.巴西和澳门 B.菲律宾和墨西哥C.日本和印度 D.马尼拉和马六甲
16.“考虑到......有一个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了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发出了冷战的信号 B.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17.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8.美国联邦宪法规定:“现在任何一州认为得准予入境之人(指黑奴)的迁移或入境,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对此种人的入境,每人可征不超过十美元的税。”这表明
A.1787年宪法是妥协的结果 B.黑奴贸易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C.南部种植园受到限制 D.统一征税是联邦政府经济职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9.公元529年编成的、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法典是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D.公民法的形成
20.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 B.批判君主专制
C.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 D.主张社会契约论
21.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该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2.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买、贮、贷、宝)。这说明当时“贝”的用途很可能是
A.用于占卜 B.饰品 C.用于祭祀 D.货币
23.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的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4.当今中国很多汽车知名企业与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例如:北汽集团与现代、奔驰、切诺基等,上汽集团与大众、通用等。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中国汽车业开始起步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25.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的土地称
A.自留地 B.公用地 C.自营地 D.份地
26.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27.“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8.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获得永久居住权 B.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C.要打开中国市场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9.“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凡章奏,日录目以进,考其稽违而纠治之。”具有上述职能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30.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文献。以下制度中,与家谱最为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31.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的绘画最早可能创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32.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美国实行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33.埃及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等等,走进古埃及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34.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文化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A.《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B.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C.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 D.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3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废除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各级考试仍定为三场,历史政治、时务、四书五经;以后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凭楷法(写字)好坏为取舍标准。该规定说明
A.清王朝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B.经世致用思想在清末时出现
C.维新派在文教方面除旧布新 D.洋务派尝试教育方面的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周朝的典制同样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经常被后人提到的典章制度。但随着社会状况的变化,一部分制度到唐朝中期已遭到破坏,最终废弃,还有一部分则在进一步调整、发展后继续发挥作用,并为以后的王朝所继承。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明清时期,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唐朝前期强盛局面的政治、经济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社会危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国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主要因素。
37.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结果或影响
1894-1895年 甲午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898年 参加瓜分中国狂潮 划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1900-19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③
1904-1905年 挑起日俄战争 把中国东北南部变成其势力范围
① 提出“二十一条” 强迫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28年 阻挠国民政府北伐 制造“济南惨案”
1931年 ② 占领东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2年 制造一·二八事变 侵占上海
1935年 制造华北事变 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1937-1945年 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完成①②③处内容。
(2)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为表格拟定一个题目。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C D C D A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D A B D D C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C C A C A C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D B D C C C C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A C D B D C
36.(1)制度: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
(2)原因:制度落后(仍然处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强化(发展到顶峰);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束缚;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等等。
(3)主要因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恢复与发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等等。
37.(1)①1915年;②制造九一八事变;③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日本侵华史(日本侵略重大事件简表)。
(3)认识:日本是近代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弱国无外交,弱国无正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