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5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史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 D.辛亥革命后
2.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是
3.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4.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众多的人才资源 B.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需求
C.悠久的文化传统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5.下图是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图中变化反映出20世纪
A.50年代中国与19个国家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B.70年代出现了一大波国家与我国建交的高潮
C.8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D.90年代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6.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尊奉的是下列哪种思想
A.黄老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7.从制度角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是
A.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 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C.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 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8.下列不属于明朝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一省制 B.废丞相 C.设内阁 D.建立东厂
9.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其标志性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五四运动爆发 C.抗日战争胜利 D.
新中国诞生
10.19世纪后期,张之洞效仿外国创办了自营企业-汉阳铁厂。他认为矿业和铁路是民生基础行业,决不能与外人共享或分享,于是在其职权范围内坚决杜绝外资的渗入。这表明,张之洞
A.坚守“中体西用”理念 B.革新和自强意识兼具
C.力倡“实业救国”道路 D.致力于实现国家近代化
11.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抵渝,在机场讲话,表示:“目前...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追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可见,毛泽东赴渝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国共合作 B.维护祖国统一 C.争民主、求和平D.组织联合政府
12.1952年,苏联政府发布《关于再次降低粮食制品国家零售价格》的文件,决定将面包、肉食品、奶油、糖等物资实施第五次降价。民众发现,比较便宜的商品在降价后从商店里完全消失了,而贵的商品却比先前更贵。这反映当时的苏联
A.农庄的自主性不断下降 B.改革注入某些市场因素
C.农民反对义务交售制度 D.农业与轻工业仍然滞后
1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直接导致了
A.井田制瓦解 B.地主阶级政治力量壮大
C.周王室的统治 D.改革变法时代风潮
14.我国自古以来重视西域的管理,下列与西域管理无关的是
A.北庭都元帅府 B.黑水都督府 C.安西都护府 D.伊犁将军
15.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词《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先生,毛泽东此次重庆之行
A.签署了“双十协定”B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通过了《共同纲领》
16.“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它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和平统一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祖国统一 D.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17.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
18.东汉永元三年(公元前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他以“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西域各族“难养易败”为由,推行“宽小过,总大纲”的政策,决定保留西域原有政权,并给予其较大自主权。这一治理方略
A.削弱了汉廷对西域的有效管理 B.标志着西域归属中央管辖
C.根植于班超其人平等的民族观 D.有利于民族间交流和交融
19.有学者指出,在宋代,当这个空寂的本体变成了具有人伦内容的本体时,出世的高僧变成了人世的理学家,禅定修习变成了主静的修养。该学者认为宋代儒学
A.融合了先秦时期各家思想 B.受到挑战失去正统地位
C.吸收外来思想而不断完善 D.具有反专制的思想倾向
20.基辅罗斯人在信奉东正教的同时,从君士坦丁堡学到了书面语和文化艺术。基辅罗斯还请来希腊建筑师修建教堂和宫殿,兴建了圣索非亚大教堂和彼彻尔斯克修道院。这可用来说明俄罗斯
A.与拜占庭相同的历史传统 B.受拜占庭文明的广泛影响
C.成为地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D.受到拜占庭帝国宗教统治
21.新航路开辟后,地球逐渐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发展。如生态领域,它导致了无数的生物交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一事例表明,新航路开辟后
A.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
B.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D.亚非拉国家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
22.下列王朝中,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24.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可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自治城市中行使城市治理职责的主要是
A.基督教教会势力 B.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
C.国王任命的官僚 D.庄园主人及其管家
25.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德国进攻苏联需要日本密切配合 D.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26.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朝鲜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等字样。这本质上反映了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 B.唐、新顶层关系友好往来
C.新罗接受了唐政府的册封 D.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
27.《联合国宪章》序言明确指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据此可知,《联合国宪章》
A.维护了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B.汲取了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C.颠覆了传统欧洲的国际法 D.成为大国间协调合作的典范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
29.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说:“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他的批评对象是
A.宋太祖 B.儒家思想 C.明太祖 D.法家文化
30.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旧商路 B.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D.造船技术的进步
32.二战时期的“三国轴心”指的是
A.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B.德国、俄国、英国
C.德国、英国、美国 D.德国、意大利、日本
33.亚太经合组织是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政府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4.《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前212年),除(治)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由都城通往原六国的驰道有多条,但直道仅此一条(见图)。秦修此直道主要是为了
A.遏制匈奴侵扰 B.贯通丝绸之路 C.完成国家统一 D.促进民族交融
35.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标志着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36.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它甚至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1950年到1955年,我国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的枪械和相关的产品技术资料,开始着手枪械的仿制工作。这些枪械仿制成功后迅速投入批量生产,并陆续装备部队使用。到1955年年底,各种旧式杂枪退出历史舞台,我军迎来了轻武器装备的第一次全面换装。金军枪械系列得以统一,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军事科技迅猛发展,给我国轻武器装备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我国轻武器蓬勃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催化剂和推动力。92式9毫米手枪与92式5.8毫米手枪广泛采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手枪。95式5.8毫米班用枪族的定型并装备驻港部队,标志着我国小口径枪族已经成为世界小口径枪族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轻武器呈现发展趋缓、稳步前进的总体态势。我国在立足现役轻武器装备改进提高的基础上,还推出一系列外贸产品,既为技术储备做好基础,又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口碑和海外市场,尽显了大国风范。
-《从“万国枪展”到“枪林奇葩”-人民解放军步兵轻武器发展所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军轻武器发展的国际背景及影响。
(2)简述20世纪90年代我军轻武器蓬勃发展的国内条件。
(3)列举21世纪,我国军事方面在国际舞台上“尽显大国风范”表现。
(4)据材料,概括我军轻武器发展演变的趋势。
37.和平,理应是全世界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哈伯特·温博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材料二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是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为取得“霸权”,希特勒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极权主义政权”是指哪个国家?为了“国际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为争取和平所做的努力,并列举当今中国为应对国际形势贡献的“中国智慧”。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B D B A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C D A B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C B D C B B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D B B D B B B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B B D C A C
36.(1)国际背景: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中苏建立友好关系。
影响:提高了解放军的装备水平,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巩固国防。
(2)军事科技水平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国力增强。
(3)第五代战机歼-20;国产航母山东舰。
(4)技术储备为基础,具有良好的国际口碑和海外市场。
37.(1)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主张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热衷于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措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发动和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
(2)国家:苏联。
措施: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努力:抗美援朝;日内瓦会议上提出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方案;提出“求同存异”原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地区合作和世界和平。
中国智慧: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