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5 分)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 (4 分)
宵;chóu;萦;fēn
3. (2 分)A
解析:“弥漫” 指(烟尘、雾气、水等)充满,与 “氛围” 搭配恰当;“饱含”
指充满,能体现清明节对逝者的追思之情;“传承” 指传授和继承,符合端午节对屈
原敬仰的传递;“寄托” 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与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搭配合理。
4. (2 分)C
解析:
A 项缺少主语,“通过” 和 “使” 删去其一。
B 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 “等” 后加 “活动”。
D 项语序不当,“发扬” 和 “继承” 调换位置。
5. (2 分)C
解析:
A 项《故事新编》是小说集,不是散文集。
B 项中岳是嵩山,北岳是恒山。
D 项国王的面具是红色,象征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代表柔顺。
6. (2 分)A
解析:按照活动开展的先后顺序,先点明活动开始(⑤),再介绍端午起源(②),
接着进行 “粽艺工坊” 体验(④),然后同学们分组包粽子(①),最后送粽子给
社区老人(③)。
7. (5 分)
(1) 形声;意义(与 “米” 有关);读音(1 分 1 空)
(2) A
8. (3 分)
(1) 杨子荣(1 分)
(2) 他深入匪巢,与敌人斗智斗勇,展现出勇敢无畏的精神;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
宁,不惜牺牲自己,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2 分)
二、阅读与鉴赏(45 分) (一)(5 分) 9.(2 分)C
解析:“疑” 字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而非遗憾之情。
10.(3 分)示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寒梅比作
白玉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梅花朵的洁白和繁密,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1
(二)(12 分)
11.(2 分)
(1)…… 的原因
(2) 返回,回去
(3) 拉
(4) 放置
12.(4 分)
(1) 不只是射箭,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也都像这样。
(2) 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叶子放在百步之外再射它,十发都能射中。
13.(2 分)王注矢于弓 / 不知其所射
14.(4 分)《关尹子教射》侧重于阐述学习要掌握规律,懂得为什么能射中,也就是
要知其所以然;《常羊学射》侧重于阐述学习要专注于一个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三)(11 分)
15.(2 分)C
解析:过量蓝光不仅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还会打乱人体生理节律,增加疾病风险。
16.(3 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中国网民中因蓝光和辐射
导致眼疾的人数之多,突出了蓝光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
17.(3 分)不能删去。“许多” 表示数量多,但不是全部,说明有很多研究发现蓝
光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不排除还有其他研究没有发现。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
研究都发现了,与实际情况不符,“许多”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8.(3 分)示例:小明,你可以在睡前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或者使用手机的夜间模式,
降低蓝光的强度;也可以在玩手机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蓝光对眼睛的直接伤害;
还可以在睡前一段时间远离电子设备,让眼睛得到休息。
(四)(17 分)
19.(2 分)C 解析:女孩后来多次去福利院,是因为她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影响,想要将温暖传递下
去,并不是对老师帮助的忘却。
20.(3 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孩心中的自卑和寒冷比作雪,把老师
的关怀和鼓励比作掌心的温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在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奖励后,
内心的变化,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21.(4 分)语文老师是一个细心、善良、有爱心、懂得保护学生自尊心的人。从她看
到女孩穿得少,关心地询问,到通过作文竞赛的方式给予女孩奖励,都体现了她的这
些特点。
22.(4 分)这一情节的作用是: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体现了爱的传递;丰富了文章的
内容,让读者看到了女孩的成长和变化;与前文语文老师对女孩的帮助形成呼应,突
出了善意的力量。
23.(4 分)示例:我会选择 “掌心化雪”。因为这个标题富有诗意,能够形象地表
达出温暖和善意像雪在掌心融化一样,无声地滋润人心,与文章的主题相契合;同时,
在 “端午文化嘉年华” 的微电影展评中,这个标题也更具文学性和感染力,能够吸
引观众的注意。
三、写作(50 分)
2
评分标准: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得分
一类文 (45-50 分) 立意深刻,内容充 实,感情真挚,能 紧扣题意,有独特 的见解和感受。 语言流畅, 用词准确, 句式灵活, 有文采。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过渡自然, 首尾呼应。 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 无错别字。
二类文 (40-44 分) 立意明确,内容较 充实,感情真实, 符合题意。 语言通顺, 用词较准 确,有一定 的表现力。 结构完整, 层次较清 晰,过渡较 自然。 书写较工 整,卷面较 整洁,错别 字较少。
三类文 (35-39 分) 立意基本明确,内 容尚充实,感情基 本真实,大致符合 题意。 语言基本通 顺,有少量 语病。 结构基本完 整,层次基 本清晰。 书写不够工 整,卷面不 够整洁,错 别字较多。
四类文 (30-34 分) 立意不明确,内容 空洞,感情虚假, 偏离题意。 语言不通 顺,语病较 多。 结构不完 整,层次混 乱。 书写潦草, 卷面脏乱, 错别字很 多。
内容完全不符合题
五类文(30 分以下) 意,或有严重的思 想问题,字数严重 不足。 语言无法理 解。 结构混乱。 书写无法辨 认。
说明:
1. 缺题目扣 2 分。
2. 每 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 3 分。
3. 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
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六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本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
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
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端午节,学校举办了“端午文化嘉年华”活动,请用合适的诗句填空,体现端午习
俗或精神内涵。(5分)
(1)端午时节,古人常以“
,”(韩翅《寒食》)
描绘长安城柳絮纷飞、落红无数的节日景象,
(2)屈原“宁赴湘流”的气节,恰如虞世南《蝉》中“
所赞美的高洁品格。
(3)端午夜望月思亲,可借用王建《十五夜望月》中“
传递对远方亲友的牵挂
(4)少年如“马”般的壮志豪情,正似李贺《马诗》中“
的进取精神。
(5)赛龙舟时“百舸争流”的拼搏,让人联想到郑燮《竹石》中“
的坚韧意志。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端午前夕,厨房里灯火通xiā0(),长辈们忙着准备节日美食。大锅里,糯米与红
枣熬煮得浓稠()香甜,粽叶在蒸汽中散发郁郁清香。巧手翻飞间,一个个粽子被
y1ng()绕的线绳捆扎紧实。孩子们戴着绣着精美图案的香襄,在街巷间嬉笑奔跑,
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3·以下四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不同的节日庆祝习俗体现了人们不同的文化精神内涵。春节时,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
岁,()着温馨欢乐的氛围;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着对逝者的追
思;端午节包棕子、赛龙舟,()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仰: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六年级语文试烟
第1页(共8页)
()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A.弥漫饱含传承寄托
B.散发包含
传递托付
C.覆盖蕴藏承担交付
D.迷漫包涵传扬拜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举办端午文化嘉年华活动,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
B.本次嘉年华设置了包粽子、做香囊、赛诗会等,深受师生欢迎。
C.端午文化嘉年华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香囊和粽子,
D、我们要发扬和继承端午文化,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活力。
5.下列文化现象或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仿徨》,散文集《故事新编》《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就选自《野草》:
B.“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其中东岳泰山以雄伟著称,西岳华山以险峻闻名,
中岳恒山、南岳衡山、北岳嵩山也各具特色。
C.“豆蔻年华”常用来形容女子十三四岁,“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行笄礼,“不惑之
年”则指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
D.藏戏中,国王的面具为绿色,象征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红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
半黑半白,以示两面三刀。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同学们分组合作,用粽叶包裹糯米,再用彩线细心捆扎,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形态各
异的粽子。
②主持人首先介绍了端午的起源和“屈原投江”的故事,让大家了解节日背后的文
化内涵。
③最后,师生们将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老人,让传统节日的温暖传递到更多人心中,
④紧接者,“粽艺工坊”体验活动开始,家长志愿者现场示范包粽子的技巧。
⑤本次“端午文化嘉年华”在教学楼前广场拉开帷幕,全校师生热情参与。
A.⑤②④①③B.⑤①②④③C.②⑤④①③D.②④①⑤③
7,汉字题:“粽”字探秘(5分)
(1)造字法判断:(3分)
“粽”是字(填“象形”“指事”“会意”或“形声”),其中“米”表示
“宗(2ong)”表示
(2)字体演变:(2分)
下列“粽”字的字体演变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六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