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 8 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 1 课时丰富多样的文字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 8 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 1 课时丰富多样的文字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 8 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第 1 课时丰富多样的文字
人民币上除了数字和图案,还有哪些文字?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导入新课
人民币上除了数字和图案,还印有多种文字,包括汉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盲文以及汉语拼音(英文字母)。这些文字不仅标注了人民币的面值和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还体现了中国的民族平等原则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增强了人民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
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此外,我国还有藏文、蒙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少数民族文字。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丰富多样的文字
在人民币上,印有五种民族文字。你能辨认出来吗?你还知道我国其他的文字吗?说说看。
人民币上除了数字和图案,还印有多种文字,包括汉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盲文以及汉语拼音(英文字母)。这些文字不仅标注了人民币的面值和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还体现了中国的民族平等原则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增强了人民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第二模板: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汉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特别是早期汉字,直观形象,生动多姿。
这个古汉字中的“虎”字,像不像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呢?它突出了老虎身上的斑纹和张开的大嘴。寥寥几笔,一副霸气十足的兽中之王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这个古汉字更像一幅图画,它长着
长长的鼻子和健壮的身躯。你猜对了
吗?这是古汉字中的“象”字。它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充满灵动之美。






你能猜出这些古汉字对应哪些现在通用的规范汉字吗?试着在右边的米字格中工整地写出来。
他们分别是:日、月、山、禾、水、米
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早期汉字与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汉字的这种写意性形体使得人们很容易根据字形去判断它所表达的意义。
好啊,我们一起制作以“ 寻汉字之源,赞汉字之美”为主题的板报。
甲骨文是汉字的最早阶段,其中有些文字就像原始的绘画。
我搜集了一些甲骨文的图片,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些像图画一样美丽的文字。
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查找一个古老的象形文字,记录在右侧。
十二属诗
〔南朝〕沈 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xí)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zhí)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lí)窅(yǎo)悠哉。
甲骨文中的十二属相
汉字形体优美,具有十分独特的审美价值。从甲骨文到楷书,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都呈现出不同的字体风格,构成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刻有文字的甲骨
这些刻画在甲骨上的符号是3000多年前商朝的文字。
在我国许多名胜古迹以及出土的文物中,都能发现汉字的踪迹。让我们一起领略不同时期汉字的风采吧!
毛公鼎及铭文
这是西周时期的毛公鼎,距
今约2800年,鼎内铸有文字近500个。
毛公鼎及铭文
这是一枚约2200年前的秦朝货币,上面铸有小篆“半两”二字。
《多宝塔感应碑》(局部)
这是 1000 多年前唐朝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碑文。
汉字—一路走来
距今 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这样坚硬材料上的文字,呈现笔道纤细、瘦硬方折的字体风格,具有一种特有的清癯(qP)之美。西周时期的代表字体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金文的笔道肥厚粗壮、圆浑丰润,整体风格庄重典雅、精致美观,与当时庄严的青铜文化相映成辉。秦小篆线条粗细均匀,字的大小基本相同,字形均呈长圆态势,已初具方块汉字的规模。汉代的隶书蚕头燕尾、笔法沉稳,是汉代文化风尚的写照。唐代的楷书结构严谨,堪为楷模,是盛唐审美取向的代表。草书的灵动,行书的清秀,都体现了人们对汉字形体之美的不懈追求。
汉字的书法艺术更是绚烂多姿,异彩纷呈,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元素。
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你喜欢哪种字体?把你搜集的字帖或者自己的书法作品带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在书法艺术的浩瀚长河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摹本·局部)以其行云流水、气韵生动的行书,展现了超凡脱俗的韵味;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局部)则以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的楷书,彰显了端庄大气的风范。我更喜欢柳公权的楷书,其力透纸背的笔触令人赞叹。我曾精心搜集了他的字帖,愿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这份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 )。
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B. 英语和拼音
C. 少数民族文字
答案:A
(2)汉字的最早阶段是( )。
A. 金文
B. 甲骨文
C. 小篆
答案:B
(3)以下体现汉字书法艺术的作品是( )。
A. 《清明上河图》
B. 《兰亭集序》
C. 《蒙娜丽莎》
答案: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少数民族文字没有什么价值,不需要学习。(×)
(2)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字体风格始终不变。(×)
(3)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笔画、结构等方面入手。(√)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丰富多样的文字世界,认识了我国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文字,领略了汉字古老而优美的魅力,从象形的甲骨文到精美的书法艺术,汉字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探索文字的奥秘,热爱并传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总结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丰富多样的文字
文字多样性: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文字
汉字之美
古老:甲骨文(象形)
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审美:形体美、书法艺术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第 1 课时,聚焦 “丰富多样的文字”,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学习的重要开篇。教材先阐述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介绍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接着深入讲解汉字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的象形特点到不同字体演变,展现汉字独特的表意性、优美的形体和丰富的书法艺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字的多样性,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为后续学习文字承载的文化内涵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接触大量汉字,但对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少数民族文字了解较少,缺乏对文字系统性和文化性的认知。他们对直观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在探究文字背后文化意义和欣赏书法艺术方面能力有限。教学中需结合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素材,设计丰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文化认同感和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认同感,理解文字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道德素养:在感受汉字优美形体和书法艺术过程中,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热爱祖国文化、珍视文化遗产的道德行为。 法治观念:让学生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规定,明确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语言文字使用规范。 健全人格:在探究文字历史和艺术魅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学生沉稳、专注的学习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保护和弘扬文字文化的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字知识、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通用语言文字及少数民族文字,认识文字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掌握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体会汉字的象形特点、形体美和书法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汉字与中华文化的紧密联系,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人民币上五种民族文字特写、少数民族文字使用场景视频、汉字演变动画(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古汉字象形图片、著名书法作品高清图片及讲解视频。 实物教具:刻有甲骨文的龟甲模型、毛笔、宣纸、不同字体的字帖、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书签或明信片。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汉字演变资料、书法作品(如有)、彩笔、纸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一张人民币,提问学生 “人民币上除了数字和图案,还有哪些文字?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接着播放一段展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使用本民族文字的视频,如藏族用藏文书写经文、蒙古族用蒙文书写招牌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文字的多样性,从而导入本节课 “丰富多样的文字” 主题。 学生活动:观察人民币,思考并回答文字相关问题,观看视频,积极分享自己对不同文字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入手,结合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文字的丰富多样,自然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丰富多样的文字 我国文字的多样性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人民币上五种民族文字(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的特写图片,讲解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以及推广普及的法律依据。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我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少数民族文字?这些文字有什么价值?”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少数民族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反映祖国历史文化。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认真学习文字知识,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少数民族文字产生的原因和文化价值,如记录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等,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字的多样性,明确文字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象形特点:展示古汉字 “虎”“象” 的图片,提问学生 “这些古汉字像什么?你能猜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吗?” 组织学生开展 “古汉字猜猜猜” 活动,展示更多古汉字象形图片,如 “日”“月”“山” 等,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早期直观形象、生动多姿的象形特点,讲解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 演变过程:播放汉字演变动画,从甲骨文到楷书,按时间顺序展示各阶段字体风格变化,结合毛公鼎铭文、秦半两钱小篆、颜真卿碑文等图片,讲解不同时期汉字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组织学生填写 “汉字演变时间轴” 表格,梳理汉字演变脉络。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 “古汉字猜猜猜” 活动,观察图片,发挥想象猜测汉字,感受象形之美。认真观看动画,结合图片学习汉字演变知识,填写时间轴表格,加深对演变过程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活动和直观动画、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象形特点和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历史文化感知能力,增强对汉字的兴趣。 汉字的审美价值与书法艺术 形体美:展示不同字体的 “福” 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字体风格差异,提问 “你觉得哪种字体最漂亮?为什么?” 组织学生用彩笔模仿书写不同字体的 “福” 字,感受汉字形体之美。 书法艺术:播放著名书法作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讲解视频,介绍书法艺术的特点和文化价值,展示学生提前收集的书法作品或教师准备的字帖,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对中华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总结提升。 学生活动:观察 “福” 字字体,积极表达自己对字体美的看法,动手模仿书写,体验汉字形体魅力。观看视频,欣赏书法作品,小组内讨论欣赏方法和文化意义,如从笔画、结构、意境等方面欣赏,小组代表分享观点,学习他人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书写和讨论,让学生深入欣赏汉字的形体美和书法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 )。 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B. 英语和拼音 C. 少数民族文字 答案:A (2)汉字的最早阶段是( )。 A. 金文 B. 甲骨文 C. 小篆 答案:B (3)以下体现汉字书法艺术的作品是( )。 A. 《清明上河图》 B. 《兰亭集序》 C. 《蒙娜丽莎》 答案:B 判断题 (1)少数民族文字没有什么价值,不需要学习。(×) (2)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字体风格始终不变。(×) (3)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笔画、结构等方面入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丰富多样的文字世界,认识了我国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文字,领略了汉字古老而优美的魅力,从象形的甲骨文到精美的书法艺术,汉字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探索文字的奥秘,热爱并传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丰富多样的文字 文字多样性: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文字 汉字之美 古老:甲骨文(象形) 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审美:形体美、书法艺术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我国文字多样性和汉字魅力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字文化内涵和欣赏书法艺术方面,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文字文化故事分享、书法实践体验活动,如邀请书法老师进课堂指导,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文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 这份教案围绕文字知识与文化设计多样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你若对教案的活动安排、练习内容等有新想法,欢迎随时交流,我会进一步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