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 8 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第 2 课时意蕴隽永的汉字看到这个‘孝’字,你能想到什么?它为什么这样写?导入新课看到这个“孝”字,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庭伦理观念。这个字之所以这样写,上半部分为“老”字的一半,下半部分为“子”,形象地表达了子女需扶持、奉养老人的含义,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孝道文化。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每个汉字都熔铸着先人的智慧和灵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讲授新课第二模块:意蕴隽永的汉字我搜集的是(信)字。它的左边是“人”,右边是“言”。讲究诚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德。我查找到了(忠)字。它的本义是真诚无私、尽心敬业。我们要做忠诚、忠实、忠厚的人。还有哪些汉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许多汉字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仁”字,代表了仁爱、宽容之心;“孝”字,彰显了孝顺、尊敬长辈的美德;“诚”字,则体现了真诚、不欺的品德。这些汉字不仅是文字符号,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汉字形体与其所表达意义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它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随,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汉字之中有故事,汉字之中有文化。从汉字的形体中,我们往往可以体味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猜一猜,“德”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让我大胆猜测一番,“德”字最初的含义,或许与古人的行为准则和内在品质息息相关。在远古时期,“德”可能代表着一种遵循自然规律、践行正直与善良的行为模式,是古人心中衡量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这一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道德追求。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就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先猜猜图中的人在做什么,它们会是什么字呢?再阅读下面的资料。你知道吗?在青铜镜产生之前,古人是用盆里的水来充当镜子的,因为静止的水面可以照出人影。这样的“水镜”在甲骨文中就有形象的记录,写作或 ,像一个人俯身对着一盆水照自己的样子。这就是后来的“监”字,繁体字写作“監”,左上角的“臣”表示人的眼睛,右上角的部分表示人的身体,下边的“皿”就是盛水的器皿。人们掌握青铜冶炼技术以后,出现了铜镜。为了反映镜子制作材料的变化,古人在“監”的左边加上“金”字旁,于是有了“鑑”字,也就是现在的“鉴”字的异体字。搜集一个汉字的故事,与同学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人言为信” 体现了汉字与( )的联系。A. 传统美德B. 自然景观C. 现代科技答案:A(2)甲骨文 “德” 字最初表示( )。A. 道路B. 人要走正道C. 音乐和谐答案:B(3)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 )。A. 记录和传递文化信息B. 仅用于日常交流C. 与文化传承无关答案:A课堂练习判断题(1)汉字只是一种书写符号,没有文化内涵。(×)(2)从汉字形体中可以体味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3)传承汉字文化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深入探索了意蕴隽永的汉字世界。每一个汉字都像是一位智慧的使者,承载着传统美德、思想观念和古老的文化信息。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加留意身边的汉字,感受它们的魅力,做汉字文化的小小传承者,让汉字这一民族瑰宝永远闪耀光芒!课堂总结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意蕴隽永的汉字汉字与美德:信、孝、忠等汉字与观念:德、友、和等汉字与传承:记录文化,代代相传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作为《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第 2 课时,聚焦 “意蕴隽永的汉字”,承接上一课时对汉字丰富多样的介绍,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教材以汉字的创造性为切入点,通过展示 “信”“孝”“忠” 等汉字结构与含义的关联,展现汉字中蕴含的传统美德;结合甲骨文 “德”“友” 等字的演变,阐述汉字形体与思想观念的融通;以 “监”“鉴” 等字的故事,说明汉字对古代文化信息的记录与传承。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汉字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探究兴趣和传承意识。学情分析经过第 1 课时学习,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演变及书法艺术有了初步认识,但对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传统美德及思想观念理解较浅。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故事性、趣味性内容兴趣浓厚,但在从汉字结构解读文化意义、将汉字文化与现实生活联系方面能力不足。教学中需通过生动案例、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深层意蕴。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汉字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意识,树立维护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政治立场。 道德素养:引导学生从汉字文化中汲取道德养分,理解诚信、孝道、忠诚等传统美德的内涵,培养学生践行美德的道德意识,在生活中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 法治观念:在汉字文化学习中,渗透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意识,让学生知晓保护汉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法律赋予的责任,树立尊重和维护文化遗产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在探究汉字意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文化洞察力,塑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促进学生形成自信、包容、有底蕴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汉字文化、传播汉字魅力的积极性,从自身做起,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教学重点理解汉字与中华传统美德、思想观念的紧密联系,领悟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认识汉字对古代文化信息的记录与传承作用,感受汉字作为中华文化 “活化石” 的独特价值。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深入解读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将汉字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主动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的意识与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汉字结构拆解动画(如 “信”“孝”“忠” 等)、甲骨文 “德”“友” 演变过程视频、汉字故事讲解动画(如 “监”“鉴” 的由来)、汉字文化相关图片(体现传统美德的场景图)。 实物教具:写有不同汉字的卡片(正面为汉字,背面为文化解读)、甲骨文拓片模型、毛笔和宣纸。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感兴趣的汉字故事、彩笔、纸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一张写有 “孝” 字的书法作品,提问学生 “看到这个‘孝’字,你能想到什么?它为什么这样写?” 接着播放一段短视频,展示古人行孝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汉字与传统美德的关系,从而导入本节课 “意蕴隽永的汉字” 主题。 学生活动:观察书法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 “孝” 字的理解和对古人行孝场景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汉字和直观的视频入手,引发学生兴趣,建立汉字与传统美德的初步联系,自然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块:意蕴隽永的汉字 汉字与传统美德 教师活动:展示 “信”“忠” 等汉字,利用动画拆解汉字结构,讲解 “人言为信”“尽心为忠” 的含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这些汉字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些美德?”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展示体现传统美德的图片和事例,深化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观察汉字结构,参与小组讨论,分析汉字蕴含的美德,如诚信、忠诚等,并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践行美德的做法,如信守承诺、认真完成任务等。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汉字结构拆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与传统美德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联系生活的能力,强化道德意识。 汉字与思想观念 教师活动:播放甲骨文 “德”“友” 演变过程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变化,提问 “从这些汉字的演变中,你能看出古人怎样的思想观念?” 组织学生开展 “汉字思想大探究” 活动,发放写有汉字的卡片(如 “和”“仁”),让学生小组合作解读汉字背后的思想观念,邀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解读成果,教师总结提升。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观察汉字演变,思考古人思想观念,如走正道、友善待人等。小组合作探究卡片上汉字的思想内涵,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方式,形成解读报告,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汉字与思想观念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文化解读能力,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与文化传承 教师活动:讲述 “监”“鉴” 的汉字故事,展示甲骨文、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演变过程,提问 “这个汉字的演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哪些变化?汉字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汉字故事,开展 “汉字文化分享会”,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汉字文化?” 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故事,思考问题,分析汉字演变反映的社会变化,如从 “水镜” 到铜镜的技术发展,认识汉字在记录文化、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积极参与分享会,讲述自己收集的汉字故事,如 “茶” 字的由来等,参与讨论,提出传承汉字文化的建议,如学习书法、推广汉字知识等。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分享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汉字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人言为信” 体现了汉字与( )的联系。 A. 传统美德 B. 自然景观 C. 现代科技 答案:A (2)甲骨文 “德” 字最初表示( )。 A. 道路 B. 人要走正道 C. 音乐和谐 答案:B (3)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 )。 A. 记录和传递文化信息 B. 仅用于日常交流 C. 与文化传承无关 答案:A 判断题 (1)汉字只是一种书写符号,没有文化内涵。(×) (2)从汉字形体中可以体味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 (3)传承汉字文化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深入探索了意蕴隽永的汉字世界。每一个汉字都像是一位智慧的使者,承载着传统美德、思想观念和古老的文化信息。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加留意身边的汉字,感受它们的魅力,做汉字文化的小小传承者,让汉字这一民族瑰宝永远闪耀光芒!板书设计意蕴隽永的汉字 汉字与美德:信、孝、忠等 汉字与观念:德、友、和等 汉字与传承:记录文化,代代相传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画展示、故事分享和探究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汉字的文化意蕴有了一定理解。但部分学生在解读汉字深层文化意义时仍存在困难,在联系实际传承汉字文化方面的思考不够深入。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实践活动,如汉字文化手抄报制作、汉字书法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汉字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这份教案围绕汉字文化内涵设计多种活动,助力学生领悟汉字意蕴。你对教案的活动形式、练习难度等方面若有新想法,欢迎随时交流,我会进一步优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8 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 2 课时 意蕴隽永的汉字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8 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 2 课时意蕴隽永的汉字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友字的演变.mp4 视频素材:德的演变.mp4 视频素材:监和鉴字的由来。.mp4 视频素材:监字的由来.mp4 视频素材:黄香行孝.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