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 9 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第1课时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美好,那大家知道吗?导入新课像智能手机让沟通即时化,扫码支付改变消费方式,高铁缩短时空距离,智能家居提升生活舒适度,无人机在物流、测绘等领域大显身手,都是科技改变生活的实例。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又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讲授新课第一模块: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东汉科学家张衡像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张衡生活的时代,频繁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张衡决心制造一架能测定地震的仪器,以便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情况。经过孜孜不倦的研究,张衡最终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祖冲之从小聪明好学,长大后从事科学研究。他从不迷信权威,对前人的说法也常常亲自检验。他也从不畏惧困难,努力攻克一个个难关。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和无数次的反复运算,他终于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南朝科学家祖冲之像李时珍从小随父行医,立志长大成为一名能给百姓治病的好医生。李时珍发现前人所写的医书有不少错误,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为此,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无数人的意见,参阅书籍 800多种,费时27年,最终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像 编写成了总结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本草纲目》。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像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国际上用张衡、祖冲之等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中国科学院 2016年发布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推选出古代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共 88项重要成就。请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补充下表,并与同学交流。华佗蔡伦我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我要像李时珍一样,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人。在生活中,我要像张衡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我听过鲁班发明锯的传说,我要像他一样,用科技发明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我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我国古代科学家如张衡制地动仪探地震之秘,祖冲之求圆周率之精,无不彰显其追求真理之执着,献身科技之无畏。他们的故事启示我:探索未知需有恒心毅力,面对困难更需勇往直前,科技兴邦,真理永存心间。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汉字很早就传入朝鲜半岛、日本、( )等国家和地区。A. 美国B. 越南C. 英国答案:B(2)王选教授研制的( )使中国印刷业告别 “铅与火” 的时代。A.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B. 活字印刷术C. 造纸术答案:A(3)“汉字文化圈” 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汉字在( )方面的影响。A. 经济贸易B. 文化交流C. 军事战争答案:B课堂练习判断题(1)汉字只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对其他国家文化无作用。(×)(2)科技发展会阻碍汉字的传承与发展。(×)(3)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播汉字文化,让汉字在新时代更有活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汉字影响深远的魅力。从古代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 “汉字文化圈”,到现代借助科技焕发出新活力,汉字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大家今后能学好汉字、传承汉字文化,让这一世界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课堂总结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影响深远的汉字历史影响:传入多国,形成 “汉字文化圈”现代创新:激光照排系统,科技助力发展时代活力:国际传播,传承与弘扬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的第 1 课时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聚焦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深远影响。教材以古代科学家故事为切入点,介绍张衡发明地动仪、祖冲之精确推算圆周率、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等典型事例,展现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列举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众多科技成果,呈现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领先地位。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成就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文化传承意识。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中,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部分科技成就有一定了解,但对古代科技的系统性认知不足,缺乏对科学家精神和科技成果深远影响的深入理解。他们对故事性内容兴趣浓厚,但在分析科技成就与社会发展关系、感悟科学家精神内涵方面能力有限。教学中需借助生动案例、直观素材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增强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通过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强化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 道德素养:学习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不畏困难、勇于创新、造福人民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 法治观念:在学习古代科技成就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意义,树立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在探究古代科技成果和科学家精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塑造学生坚韧不拔、敢于质疑、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品质。 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弘扬古代科技精神、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教学重点了解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及贡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领先地位。 感悟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古代科技成就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科技成就与当时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帮助学生将对古代科学家精神的感悟转化为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张衡地动仪工作原理动画、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过程模拟视频、李时珍采药行医故事动画、古代科技成就相关图片(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等)、现代科技成果与古代科技关联视频。 实物教具:地动仪模型、简易造纸术材料(树皮、破布、旧渔网等)、活字印刷术活字模型、《本草纲目》书籍简本。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故事、彩笔、纸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现代科技成果视频(如高铁运行、卫星发射),提问学生 “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美好,那大家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古代也有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你们能想到哪些古代科技发明呢?”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导入本节课 “影响深远的汉字” 主题(此处主题与内容不匹配,推测应为 “影响深远的古代科技”,按此展开)。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古代科技发明,如四大发明等,对古代科技产生浓厚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现代科技视频引发学生兴趣,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自然引出古代科技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与成就 教师活动:展示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的人物图片,播放他们的故事动画(张衡发明地动仪、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这些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他们的成就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总结,讲解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动画,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科学家面临的困难,如张衡研制地动仪缺乏资料、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运算复杂等,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成就的意义,如地动仪可监测地震、《本草纲目》造福百姓等,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展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刻体会科学家精神。 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成就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部分成就图片(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华佗发明 “麻沸散” 等),讲解这些科技成就的发明过程和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如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麻沸散” 推动医学进步。组织学生开展 “古代科技成就知多少” 知识竞赛,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抢答形式回答与古代科技成就相关的问题,如 “造纸术的原材料有哪些?”“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优势?”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图片,聆听讲解,学习古代科技成就知识。积极参与知识竞赛,小组内协作思考,抢答问题,在竞赛中加深对古代科技成就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讲解和知识竞赛,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科技成就的多样性和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强化知识掌握。 古代科技的现代启示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现代科技成果与古代科技关联的视频(如现代印刷技术与活字印刷术的联系、现代地震监测技术与地动仪的传承),提问学生 “古代科技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有哪些启示?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从古代科学家身上学到什么?” 组织学生开展 “我是小小科学家” 活动,让学生以绘画或文字形式,设计一项自己理想中的科技发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分享设计思路。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分享古代科技对现代科技的启示,如创新思维、坚持不懈等。积极参与 “我是小小科学家” 活动,发挥想象,设计科技发明,如智能环保垃圾桶、便捷消防机器人等,并上台分享设计理念和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今科技联系,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感悟转化为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是( )发明的。 A. 张衡 B. 祖冲之 C. 李时珍 答案:A (2)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张的原材料更加( )。 A. 昂贵稀少 B. 丰富易得 C. 难以获取 答案:B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位。 A. 五 B. 六 C. 七 答案:C 判断题 (1)古代科技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2)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只用了几年时间。(×) (3)我们应该学习古代科学家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世界,认识了伟大的科学家,了解了众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更为现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希望大家以古代科学家为榜样,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也能为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影响深远的古代科技 科学家与成就:张衡 - 地动仪;祖冲之 - 圆周率;李时珍 - 《本草纲目》 领先成就: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等 精神与启示:探索、创新、担当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画展示、知识竞赛和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古代科技成就和科学家精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及将精神转化为行动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不足。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对比分析和实践项目,如模拟古代科技实验,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古代科技魅力,深化学习效果 。 此教案围绕古代科技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助力学生深入学习。你若对教案中的活动安排、知识点讲解深度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9 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1 课时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9 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1 课时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张衡地动仪工作原理动画.mp4 视频素材:李时珍采药行医故事.mp4 视频素材:现代科技成果.mp4 视频素材:现代科技成果与古代科技的关联.mp4 视频素材: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过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