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 9 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第 3 课时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同学们,看到这些精美的物品,你们能想到什么?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又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呢?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这些精美的物品,你们难道不惊叹于它们的巧夺天工吗?它们背后是匠人们无数次的雕琢与打磨,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这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设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讲授新课第三模块: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商朝的司母戊鼎(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重800 多千克,工艺十分复杂。司母戊鼎西汉素纱禅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衣,柔软透明,薄如蝉翼,重40多克,距今已有2000 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国丝织技术在很早便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东汉青瓷四系罐我国素有“瓷国”之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2000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而欧洲人直到18 世纪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繁多,器型丰富,烧制精美。当时的瓷器还远销海外,名扬世界。都江堰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岷江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设计极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赵州桥赵州桥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闻名世界的古老的石拱桥。全桥有一个主拱,在主拱的两端,又各设两个小拱。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可以扩大泄洪量,减少洪水对石桥的冲击,延长石桥的寿命。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分组搜集资料进行探究,并在班级交流和展示。除了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还有众多杰出技术创造,如张衡的地动仪、李冰父子的都江堰、祖冲之精确计算的圆周率等。我们小组将搜集这些资料,在班级详细展示这些被忽视的古代科技瑰宝。南海一号80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远赴海外进行贸易的南宋商船在南海沉没。后来,人们在海底发现了这艘沉船,并将之命名为“南海一号”。2007年,随着“南海一号”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考古人员开始了清理发掘工作。截至 2016年1月,“南海一号”共出土瓷器 13000余件套,主要是当时中国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南海一号”是怎样沉没的,这些瓷器要销往哪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与研究。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发明创造,也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出了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第四模块: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纸本地图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造纸术的传播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中国造纸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之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通过阿拉伯人,造纸术又传入欧洲、非洲和美洲。中国造纸术外传路线示意图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竹木简笨重,携带不便。在发明和大量使用纸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丝帛作为书写材料。说一说,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在纸普及前,竹木简笨重且易损,丝帛则昂贵稀缺,均远不如纸轻便、经济、耐用,限制了文化的广泛传播。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人们先把写好的文字反贴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刻出阳文反字,然后在板上涂墨,将纸平铺板上均匀刷印,最后将纸揭下,装订成书。书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在尽情享受阅读书籍的乐趣时,一定要记得是古代中国人最早发明和使用了印刷术。试着用橡皮或胡萝卜作材料,刻制一枚自己的印章,体验一下雕版印刷的神奇吧!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北宋时,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随着海外贸易的往来,指南针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大约2000年前,中国人就利用天然磁铁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它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司南在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现的。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13至 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的广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不仅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你能从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无疑是科学家与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璀璨结晶,更是他们勇于探索、不懈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些成就启示我们:智慧与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求索,方能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以下体现我国古代高超青铜铸造技术的是( )。A. 司母戊鼎 B. 素纱襌衣 C. 东汉青瓷四系罐答案:A(2)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 蔡伦 B. 毕昇 C. 李春答案:B(3)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是在( )。A. 西汉 B. 东汉 C. 北宋答案:C课堂练习判断题(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和生产丝绸的国家。(√)(2)都江堰是秦朝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3)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历史发展没有产生影响。(×)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领略了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从精美的工艺品到伟大的工程建设,从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到无数的智慧结晶,古代劳动人民用双手创造了辉煌。这些成就不仅是历史的瑰宝,更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灵感。希望大家传承创新精神,让中华科技之光更加闪耀!课堂总结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精美工艺品:青铜器、丝绸、瓷器伟大工程:都江堰、赵州桥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过程 - 技术特点 - 世界影响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聚焦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是《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单元的关键部分。教材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精美工艺品,到都江堰、赵州桥等伟大工程建设,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重点阐述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 “四大发明”,详细介绍其发明过程、技术特点及对外传播路径,凸显这些技术创造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的深远影响。课程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技术的卓越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一定了解,但多停留在简单知晓层面,对青铜器、丝绸、瓷器等古代技术创造的认知较为零散,缺乏对古代技术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深入理解。他们对直观、有趣的文物图片和故事充满兴趣,但在分析技术原理、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方面能力有限。教学中需借助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设计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和文化传承意识。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古代技术创造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强化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道德素养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在技术创造中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勤劳、坚韧、专注的道德品质,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法治观念 在介绍古代技术创造过程中,适时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创新成果、尊重他人智慧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明白技术创新与应用需遵循法律规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健全人格 在探究古代技术创造的独特魅力和创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塑造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弘扬古代技术创新精神、推动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青铜器、丝绸、瓷器等古代工艺品和都江堰、赵州桥等工程建设的技术成就,认识其独特价值。 掌握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四大发明” 的发明过程、传播路径及其对世界文明进步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技术创造与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培养学生从古代技术成就中汲取创新精神,树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司母戊鼎、素纱襌衣、东汉青瓷四系罐等文物高清图片及介绍视频;都江堰、赵州桥工程原理动画;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过程的纪录片片段;古代技术创造对世界影响的地图演示。 实物教具:青铜器模型、丝绸布料、瓷器碎片(安全处理)、简易造纸材料(树皮、麻头、纱布等)、活字印刷术字模、指南针模型。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感兴趣的古代技术创造资料、制作手抄报的材料(彩笔、纸张)、橡皮泥或胡萝卜(用于体验雕版印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青铜器模型、丝绸布料和瓷器碎片,提问学生 “同学们,看到这些精美的物品,你们能想到什么?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又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呢?” 接着播放一段古代技术创造的精彩视频集锦,包含青铜器铸造、丝绸纺织、瓷器烧制等场景,引出本节课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主题。 学生活动:观察实物,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这些物品的初步印象和猜想。观看视频,被古代技术的魅力吸引,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播放,从直观感受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精美绝伦的古代工艺品 教师活动:播放司母戊鼎、素纱襌衣、东汉青瓷四系罐的介绍视频,展示文物高清图片,讲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丝绸的纺织技术和瓷器的烧制流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这些工艺品为什么能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总结古代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和图片,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工艺品的制作难度和独特之处,如司母戊鼎的巨大体积和复杂工艺,素纱襌衣的轻薄透明等,探讨其在祭祀、礼仪、贸易等方面的作用,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工艺品的魅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理解古代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造福千秋的古代工程建设 教师活动:播放都江堰、赵州桥工程原理动画,展示工程建设的历史图片和现代风貌,讲解都江堰的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的巧妙设计,以及赵州桥敞肩拱结构的创新之处,组织学生开展 “小小工程师” 活动,让学生用积木或其他材料模拟搭建简易的桥梁或水利设施,体会古代工程设计的智慧。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和图片,学习古代工程知识,理解工程建设对农业灌溉、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 “小小工程师” 活动,动手搭建模型,在实践中感受古代工程的精妙,分享自己的搭建思路和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工程建设的技术成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展示西汉麻纸图片,播放造纸术发明过程纪录片片段,讲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料、工艺和意义,组织学生开展 “古法造纸小体验”,利用准备的简易材料,按照浸泡、蒸煮、捣浆、抄纸、晾干的步骤尝试造纸,感受纸张发明的不易。 印刷术:播放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操作视频,展示活字印刷术字模,讲解两种印刷术的原理和区别,组织学生用橡皮泥或胡萝卜刻制一枚自己的印章,体验雕版印刷的过程,讨论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的重大影响。 指南针:展示指南针模型,播放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的动画,讲解磁石指示方向的性质和指南针的发展历程,组织学生进行 “指南针导航小实验”,在操场或教室模拟航海场景,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理解指南针对航海事业和世界交流的推动作用。 火药:播放火药发明和应用的纪录片片段,讲解火药在军事、烟花等方面的应用,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火药传入欧洲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开展小组汇报分享活动。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学习四大发明知识,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和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讲解、实践体验、实验操作和小组探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技术特点和世界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以下体现我国古代高超青铜铸造技术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素纱襌衣 C. 东汉青瓷四系罐 答案:A (2)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 A. 蔡伦 B. 毕昇 C. 李春 答案:B (3)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是在( )。 A. 西汉 B. 东汉 C. 北宋 答案:C 判断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和生产丝绸的国家。(√) (2)都江堰是秦朝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 (3)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历史发展没有产生影响。(×)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领略了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从精美的工艺品到伟大的工程建设,从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到无数的智慧结晶,古代劳动人民用双手创造了辉煌。这些成就不仅是历史的瑰宝,更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灵感。希望大家传承创新精神,让中华科技之光更加闪耀!板书设计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精美工艺品:青铜器、丝绸、瓷器 伟大工程:都江堰、赵州桥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发明过程 - 技术特点 - 世界影响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播放、实践体验等多种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古代技术创造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但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代技术与现代科技联系,以及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方面,效果有待提高。后续教学中,可增加古代技术与现代科技对比案例分析,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 这份教案通过多元教学活动展现古代技术魅力,如果你对教案的活动环节、知识讲解深度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9 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 3 课时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9 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 3 课时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东汉青瓷4系罐的介绍.mp4 视频素材:司母戎鼎的介绍.mp4 视频素材: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mp4 视频素材:素纱禅衣的介绍.mp4 视频素材:赵州桥的工作原理.mp4 视频素材:都江堰的工作原理.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