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高中2025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化 学 试 卷本试卷共4页,19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材料是科技进步的阶梯。下列关于化学材料说法错误的是A. 陶瓷、玻璃和水泥都属于硅酸盐材料B. 氮化硅(Si3N4)、氧化铝 ( Al2O3)、碳化硅(SiC)等新型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C. 量子通信材料碳纳米管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 通信技术中作为传输介质的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硅单质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O2具有抗氧化和杀菌作用,可用作食品添加剂B.常温下,铝不与浓硝酸反应,可用铝质容器来盛装浓硝酸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D.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造影剂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B. 镁与盐酸的反应C. 钠与水的反应 D.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CO32-、OH-、Br- B.Fe3+、K+、I-、Cl-C.H+、Na+、SO42-、S2O32- D.Fe2+、NO3-、H+、SO42-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 H2O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B.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氧原子的数目为3NAC.5.6 mol Fe与足量硫粉共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D.1 mol N2与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H4HCO3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NH+OH-NH3↑+H2OB.SO2通入少量NaClO溶液中:SO2+ClO-+H2O === SO42-+Cl-+2H+C.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OH-=== Fe(OH)3↓D.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2NO3-+4H+=== Fe3++NO↑+2H2O7.我国在半导体行业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下列有关Si及SiO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B.粗硅的制备反应:SiO2+CSi+CO2↑C.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D.玻璃中含有SiO2,可利用氢氟酸溶蚀生成磨砂玻璃8.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H2 B.Cl2 C.CO2 D.NH39.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酸性:HCl>H2CO3> H2SiO3 B.制取氨气C.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 D.验证非金属性:Cl>Br>S10.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再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锌C. 电解质溶液中SO42-向Zn电极移动D. 铜电极发生反应为11.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视角。下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与c、d、e都有可能反应生成bB.d的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溶液的pH减小C.盐g与盐f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D.木炭与e的浓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无明显现象12.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在该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吸热反应C.1molC(金刚石)比1molC(石墨)的总能量低D.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金刚石释放的热量多13.由粗SiO2制备纯SiO2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B.步骤Ⅱ的反应是Na2SiO3+H2SO4===H2SiO3↓+Na2SO4C.步骤Ⅱ中的Y生成可用SiO2与水反应代替D.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Ⅲ,则一般在坩埚中进行14.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系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硫代硫酸钠(Na2S2O3) 稀硫酸 水1 20 10.0 0.10 10.0 0.50 02 40 10.0 0.10 10.0 0.50 03 20 V1 0.10 4.0 0.50 V2A. 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B. 实验1和2对比,实验2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短C. 若用实验1和3探究硫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V1=10.0,V2=6.0D. 可用热的NaOH溶液或CS2洗掉反应后仪器中的淡黄色固体,且原理相同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解释或结论有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溶液中含有NH4+C 将红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D 将浓硫酸和铜加热,冷却后用水稀释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稀释后溶液呈蓝色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 又表现酸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丝加热生成的SO2制备少量Na2SO3,并检验性质。Ⅰ.生成SO2并检验性质(1)用铜与浓硫酸制备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 性。(3)欲探究SO2是否具有还原性,可选用 (填标号)。a.溶液 b.浓硫酸 c.Ba (OH)2溶液 d.新制氯水Ⅱ.制备Na2SO3并检验性质(4)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A中溶液褪色,说明Na2SO3具有 性。②B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C中无明显现象,甲同学通过检测SO42-的生成证明Na2SO3和H2O2发生了反应:取1C中溶液于试管中, (填试剂和操作),产生白色沉淀。(6)利用下图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当注入标准状况下VmL空气时,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停止实验。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用含V代数式表示)。17.(12分)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氨的实验室制备①选择上图A制备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合成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①写出“氧化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吸收塔中若不通入氧气,只用水吸收,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通入氧气的作用是 。③用NaClO溶液作吸收剂处理尾气,控制溶液的,可将NO转化为NO3-。写出NaClO溶液吸收NO的离子方程式: 。18.(16分)人们常常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人类服务。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表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根据上图计算,生成1 mol NO(g)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kJ的热量。(2)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利用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设计一种化学电池,回答下列问题: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②若导线上转移的电子为1 mol,则消耗金属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3)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某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①该电池工作时的外电路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电极a到电极b”或“电极b到电极a”)。②写出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 。(4)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A(g)+B(g) 2C(g)。开始时加入4 mol A、5 mol B、2 mol C,在末测得C的物质的量是3 mol。①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 。②在2 min末,B的浓度为___________。③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恒压时充入Hed.容积不变,充入1mol A e.容积不变,及时分离出B19.(13分)某学习小组探究了铜的氧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I.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如下图。(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 。(2)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将A中浓硝酸改为稀硝酸,则A中反应开始后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A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为此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a. 配制饱和Cu(NO3)2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 加热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II.铜与过量H2O2反应的探究如下:(5)实验②中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6)实验②在反应过程中有少量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为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为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D A A B B A C C C D C D C16.(14分)(1) (浓) (2)漂白(1分) (3) ad(4) SO2+2NaOH===Na2SO3+H2O (5) ① 还原(1分)② ③先加入足量盐酸后,再滴入BaCl2溶液(6)(12分)①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 d→c→f→e→i ①4NH3+5O24NO+6H2O②1∶2 氧化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提高NO2的转化率③18.(16分)(1)① 吸收(1分) ② 90 (2)① ② 32 g(3)① 电极b到电极a (1分) ② O2+4e-+2H2O === 4OH-(4)① 0.375mol/(L min) ② 2.25mol/L ③ bce19.(13分)(1) 具支试管(1分) 防倒吸(1分)(2)(3)铜片逐渐变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4)c(5)Cu+H2O2+2H+= Cu2++2H2O(6)O2 (1分) 反应产生的Cu2+可催化H2O2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化学.docx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