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5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注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
A.商品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 B.社会流动影响门第观念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2.某学者在论及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说:“当教会要求人们受难和屈从但却不能阻挡瘟疫(黑死病)的蔓延时,人们的禁欲观念开始瓦解,自我救赎的行动开始出现。”这反映出当时
A.人们开始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B.封建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质疑
C.宗教改革具备厚实的社会基础 D.理性精神成为时代主流思潮
3.下面所示的形势图,可用来说明
A.一战前军事集团紧张对抗 B.一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C.二战前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D.二战后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五次“巡行”,并用刻石的方式宣扬自己的功绩。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关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秦朝在郡一级行政区划中设监御史监察地方
B.秦始皇设丞相监察百官
C.汉武帝时的“州”是监察区划而非行政区划
D.汉武帝设刺史监察地方
5.魏丽在《论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中指出:“因为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它成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了城市......因此,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下列对材料主旨的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城市是工商业中心 B.欧洲大学全部集中在城市
C.欧洲城市资源相对集中 D.城市为大学提供了经济基础
6.“柏林墙”是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边防系统,以将西柏林与民主德国的领土分割开来。民主德国柏林墙的修建是
A.美苏热战的表现 B.冷战开始的符号和象征
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矛盾的结果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7.《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一书认为,北约关注阿富汗战争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但北约不是为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而设计的;并进而认定“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上述观点旨在反思
A.两极格局 B.国际恐怖主义 C.国际政治旧秩序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8.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铸造货币 B.颁布“推恩令”C.推行儒学教育 D.建立刺史制度
9.下图所示的内容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主要包括胡人内迁和北人南迁。这一现象对当时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民族融合 B.江南开发 C.促进统一 D.战乱频繁
10.下表所示的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学习笔记,学习的主题应是
11.清初,徐述夔曾随口骂咬衣服的老鼠:“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乾隆知晓此言行后,下令将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怀祖剖棺戮尸。此案出现是由于清初
A.设置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创立奏折制度 D.设置锦衣卫
12.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湖南士绅以维护纲常名教的立场组织起来镇压这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一小部分士绅开始质疑皇权体制,并公开向其挑战。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民族危亡冲击传统秩序 B.维新变法传播了西方学说
C.旧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D.近代士绅阶层开始分裂
13.1927年,全国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为209.90万枚,1936年达到274.60万枚;华商纱厂的织布机由1927年的1.35万台增加到1936年的2.55万台。从1931年到1936年,华商电厂发电量的平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日本对华侵略的加深 D.外国资本的排挤
14.右图所示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
A.法律完善
B.君权神授
C.众生平等
D.国家统一
15.某学者说:“地理上的发现-纯粹是为了营利,因而归根到底是为了生产而完成的。”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欧洲经济迅速发展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满足了封建阶级的私欲 D.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
16.《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指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马克思主义者 C.工人阶级 D.工
业资产阶级
17.右上图所示为苏联政治讽刺漫画《沿着挨打的老路》,漫画中美国将西欧各国拉上了战驴,旗帜上写着“美国夺取世界霸权”,驴头是一颗炸弹。该漫画讽刺的是
A.西欧的法西斯势力仍然存在
B.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联合
C.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危机
D.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经济控制
18.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写道:“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文明趋于单调
B.结盟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多极化趋势避免了文明间的冲突
D.和谐共生的文明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名臣文天祥在抗元斗争被俘后为表明自己的心迹而写的诗。从当时士人的主流思想看
A.体现文天祥的功利思想 B.表现文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C.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D.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流
20.“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21.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A.没有从根本上使中国社会转型 B.以温和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
C.使中国开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2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23.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
A.柏林事件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24.某社会学家认为:“我们应当提倡一种积极的福利,公民个人和政府以外的其他机构也应当为这种福利作出贡献。”该观点主张
A.改革福利制度 B.摒弃福利制度 C.加大政府的投入D.强化国家干预
25.下图为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一览图。与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直接关联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6.秦朝的制度文化,虽然对先秦时期秦国及各国的行政制度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创新。这反映了秦朝
A.实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选官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27.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主要是为了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28.右图所示的内容是某高中生的历史课堂笔记,他将几段历史事实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此思维导图可以论证
A.汉朝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 B.儒家等级观念深入普通百姓
C.西周之后血缘政治依然存在 D.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9.下图所示为魏晋世族分布图。对图中现象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
魏晋世族分布图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0.面对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发生了。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1.1938年7月,武汉成立了国民参政会,时人称其为国内对立的阶级、政党、派别间“互相忘记了旧怨”的表现。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A.使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一致 B.体现了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C.实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要求 D.表明国民党放弃了一党专政
32.“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副对联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33.西班牙国王于1510年颁发准许奴隶贩子把非洲黑人运往西属美洲殖民地出售的特许状,这也称“西班牙合同”。1640年,“西班牙合同”被荷兰奴隶贩子得到,1710年又落到法国手里,1713年英国夺得了这个竞争目标。这一过程反映了
A.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确立 B.非洲大陆丧失大量人口
C.美洲大陆经济得到发展 D.欧洲早期殖民的野蛮性
34.右图所示为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该图可用来说明
A.三角贸易对美洲影响巨大 B.美洲种植园经济得到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35.1870年9月,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马克思告诫法国工人不能举行武装起义。但是当6个月后巴黎公社起义爆发,马克思高度赞扬巴黎工人“英勇奋斗的范例”“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这说明,马克思
A.鼓励工人积极地参加革命斗争 B.肯定了工人阶级革命的主动性
C.肯定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革命 D.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时机已成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进入20世紀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北洋军阀统治历史(1912--1928年),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根据材料,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内容,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B A B D C C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C B A A B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 C D B D A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C A B C C C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C B D D A B
36.(1)影响:给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加快封建制度的崩溃;引起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等。
(2)特点: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从生产联系到贸易、投资和服务全面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等。
(3)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以诚相待、普惠共享;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走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37.答案示例一
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
理由: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后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1913年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6年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建立中华帝国;外交上签订"中日民四条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1917年出现"府院之争”;张勋复辟;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等。
答案示例二
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理由: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共和政体建立;民众生活出现文明开化(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革除“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新文化运动开展,解放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