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尧舜的传说B.商朝C.夏朝D.秦朝2.2013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日本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俄国军队3.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4.“中古时期”是历史学名词,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它一般是指A.5-15世纪B.公元前475年-1840年C.5-19世纪D.公元前221年-1840年5.据史书记载,明朝内阁与皇帝寝宫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而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的寝宫只有50米的距离。这一布局变化A.反映了中央集权日益加强B.凸显了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C.体现了皇宫布局更趋合理D.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6.“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句话反映的是A.印度种姓制度B.雅典民主制C.罗马共和贵族制D.欧洲封君封臣制度7.1908年6月23日,英国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女王政权”的罪名悍然逮捕了印度国大党的激进派领袖提拉克,而且不顾全国人民的抗议,判处他六年监禁。殖民者的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遂引发了十多万人参加的孟买工人大罢工。这一事件说明了A.国大党纲领深入人心B.英国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C.印度民族意识已觉醒D.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8.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政治秩序的规范B.铁犁牛耕的出现C.分封制度的强化D.争霸战争的频繁9.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皇帝是A.秦孝公B.周武王C.秦始皇D.汉光武帝10.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尊奉的是下列哪种思想A.黄老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11.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A.发展资本主义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平均分配土地D.实行男女平等1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七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四大13.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波士顿倾茶事件C.启蒙运动D.法国三级会议召开14.1952年,苏联政府发布《关于再次降低粮食制品国家零售价格》的文件,决定将面包、肉食品、奶油、糖等物资实施第五次降价。民众发现,比较便宜的商品在降价后从商店里完全消失了,而贵的商品却比先前更贵。这反映当时的苏联A.农庄的自主性不断下降B.改革注入某些市场因素C.农民反对义务交售制度D.农业与轻工业仍然滞后15.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16.宋朝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交往过程中,经常“以钱财换和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双方政治地位平等的是A.岁币B.岁赐C.岁贡D.交子17.到了中世纪,随着《大宪章》的签署,英国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得以繁荣发展。这是因为《大宪章》A.保障了封建主的特权B.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C.对市民利益有所照顾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18.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A.西藏B.新疆C.台湾D.云南19.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口号与之相关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D.“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20.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2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B.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C.德国进攻苏联需要日本密切配合D.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22.清廷宣布“仿行宪政”后,1908年,湖南即用知县熊范舆等曾呈请“速设民选议院”,理由是:“革命排满之风潮流行于薄海,祸机已兆,后患难言。及今不图,恐三数年后,燎原莫救,即欲行今日之计,亦不可得”。对该建议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受到挑战B.资产阶级改良成为社会潮流C.国人政治改革要求日益强烈D.资产阶级革命面临失败局面23.民国时期的译书所涉国别,不仅有英、法、美等西方强国,还有苏维埃俄国。19王2~1920年的译书中,来自俄国的译书增长幅度最大,由过去统计年份的不到1%攀升至6.2%。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扩大B.中国译书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C.中西方文明间的冲突日益加剧D.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救国新思想24.在一战爆发后的十多年中,西欧文学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如索利的十四行诗《当你看到千百万无言的死者》、乔治·杜阿梅尔的小说《受难者》、雷马可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等。这些作品反映出当时A.民族独立意识增强B.民众呼唤世界和平C.战争引发精神危机D.和平主义成为主流25.除“礼”以外,孔子的核心思想还包括A.刑B.仁C.理D.道26.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A.张骞通西域B.人口大量南迁C.江南的开发D.孝文帝改革27.明朝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在藏区设置了管理军民事务的机构。该机构是A.行都指挥使司B.奴儿干都司C.宣政院D.理藩院28.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D.掌握军队的重要性29.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它发生在A.阿尔萨斯-洛林B.阿尔卑斯山C.巴尔干半岛D.索姆河30.《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前212年),除(治)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由都城通往原六国的驰道有多条,但直道仅此一条(见图)。秦修此直道主要是为了A.遏制匈奴侵扰B.贯通丝绸之路C.完成国家统一D.促进民族交融31.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史书 观点《三国志》 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汉晋春秋》 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魏书》 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32.北宋以前,土葬一直是丧葬的主流。焚尸火化原为浮屠之俗,宋人习之,遂流行于河东、两浙,宋代官方曾多次明令禁止,但收效甚微,甚至“虽富有力者......亦致焚如”。火葬在宋代的流行A.对传统儒家伦理造成冲击B.标志佛教取代儒学主流地位C.反映出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说明宋代贫富分化现象严重33.1755年,随着清军顺利进军新疆,乾隆帝适时发布了实地测绘新疆舆图的上谕,趁“西师奏凯,大兵直抵伊犁,准噶尔诸部尽入版图”之际,测量新疆“星辰分野、日月出入、昼夜、节气时刻,宜载入《时宪书》,颁赐正朔;其山川道里,应详细相度,载入《皇舆全图》,以昭中外一统之盛”。这体现出乾隆皇帝A.重视加强对西北的军事统治B.蕴含鲜明的国家一统政治思想C.注重对地方进行有效的治理D.统治边疆具有权力制衡的色彩34.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王国刚刚结束数百年之久的再征服运动,许多战士希望进一步向外征服,以逞余勇和表达宗教虔诚。而且,欧洲大家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其他儿子继承家业无望,只能通过外出冒险,寻找机会。据此可知,探索新世界A.成为欧洲骑士、勇士建功立勋的重要途径B.主要基于缓解西欧的人口压力C.源于伊比利亚半岛崇武好战的传统D.是欧洲人摆脱困境的重要方式35.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批判考察。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欧文B.俾斯麦C.傅立叶D.圣西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中国古代的政制设计以加强君主专制为中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嘉庆皇帝)谕: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自去年正月以后,军机处颇觉整饬严肃,闲杂人等亦觉稀少。近日又觉废弛,军机处台阶上下,窗外廊边,拥挤多人,借回事画稿为名,探听消息。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广为谈说,信口批评,实非政体。-《枢垣记略》卷一四材料二:作为清朝中央决策特色机构,军机处的出现绝非针对内阁,而是试图将已经形成的皇帝“乾纲独断”局面制度化和规范化。然而,决策制度化在方便皇帝独裁的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因其改变了顺康以来传统统治方式和权力结构,逐渐给皇权带来了一些新的异己因素,就是其创始者始料不及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朝专制皇权的形成与加强,绝非军机处或内阁一两个官僚机构所能促成,它是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和制度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皇帝的个人素质(主要是其统治思想),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政治的演变方向。-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军机处发展到清中期以后出现的问题,指出它所反映的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封建专制强化的多种因素。(3)分析军机处与皇权变化的关系。(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制设计的认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美]沃尔特·拉弗贝《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材料三:2020年1月30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2019年美国GDP 总量或将突破21万亿美元,同期中国约为14.36万亿美元。2019-2020年,美国军费预算达到7160亿美元,超过全球排名前十其他九国的总和。(1)材料一中“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一中,美国响应这一号召,开始行动的标志是什么?在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的“威力”受到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4)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特点?【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C B B A D D C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C A A A C D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A A C C D A D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C A B B D A D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C A C A B A B36.答案:(1)问题:军机处纪律不严,泄密严重。实质:封建制度的弊端。(2)因素: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文化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清朝皇帝喜好个人独裁的思想倾向。(3)关系:军机处因加强皇权而设立,但长期运行后又成了新的制约皇权的力量。(4)认识:政制设计主要围绕巩固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任何政制都会因人、因时而变,政制设计的结果与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37.答案:(1)根本原因: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举措:成立北约。(3)欧共体、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等。(4)变化趋势: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强大,在当今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