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绍兴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高二历史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探源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得出了以下认识: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转型,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以下遗址属于“五千年进入(文明社会)”阶段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 B.良渚古城遗址 C.陶寺遗址 D.二里头遗址
2.史学大家陈寅恪认为“北魏之制,实为隋唐帝国之先声”。以下唐代制度符合此观点的是
①均田制 ②租庸调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科举制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④ D. ②③④
3.苏轼对于古代某项科技成果曾发出感想:“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据此可知,该项科技成果
A.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起到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的作用
C.直接催生了“新一代的书籍” D.极大地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4.荣氏家族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民族工商业家族之一,以实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著称,被誉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以下企业由荣氏家族第一代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是
A.汉阳铁厂 B.中国通商银行 C.福新面粉厂 D.永利碱厂
5.身为古希腊人,后又长期在罗马共和国生活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共和政体是三个因素的融合,即君主因素、贵族因素和民主因素,是一种典型的混合政体。以下体现贵族因素的是
A.执政官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监察官
6.亚当·斯密批评某英国企业,认为这样的垄断企业在所有方面都是有害的,设立此种企业的国家或多或少蒙受了损失。亚当·斯密批评的是
A.伦敦证券交易所 B.英格兰银行 C.东印度公司 D.西印度公司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晋书·李矩传》中记载:“李矩,字世回,平阳人也······属刘元海攻平阳,百姓奔走。矩素为乡人所爱,乃推为坞主,东屯荥阳,后移新郑”。此时的坞
A.采用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B.可能使用曲辕犁等进行耕作
C.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促进江南开发 D.可能借助翻车进行农业灌溉
8.明代都司卫所制与汉代戌边屯兵制有许多相似之处。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于曹娥江北、钱塘江口南筑会稽沥海所城。关于沥海所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所城带有羁糜性质 B.筑城主要为防西方殖民者
C.存在大量军籍人员 D.筑城主要是作为外贸港口
9.如图所示是1908年7月3日刊登在《神州日报》上的漫画《考察宪政之效果》。该漫画意在
A.体现立宪群众基础
B.暗示维新变法结局
C.揭示预备立宪实质
D.唤起民主革命意识
10.1916年1月22日,革命党人陈其美创办《民国日报》,发刊辞开篇疾呼:“专制无不乱之国,篡逆无不诛之罪,苟安非自卫之计,姑息非行义之道。今疮痍未平,山河垂破,元凶不除,灭之朝夕。”据此可知,该报的创办是为了
A.政党政治准备舆论武器 B.讨伐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C.作为宣扬民主科学阵地 D.抨击张勋拥护溥仪复辟
11.1938年5月5日,蒋介石曾在《杂记》中写到某一战场开辟的原因:“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配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兵力安驻华北。”据此可知,该战场为
A.淞沪战场 B.太原战场 C.徐州战场 D.武汉战场
12.下图是某年国庆节《人民日报》头版,读取图中信息,可知当时
A.正在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
B.实际钢铁产量大幅提升,工业化建设成绩显著
C.按照“一边倒”方针,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13.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数据(单位:%)的变化,该数据最有可能是
A.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 B.农业税税率
C.未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D.平均关税税率
14.祭司们用了近五百年时间编撰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一首赞美诗简要叙述了世界的产生和四个种姓的起源,用来书写这部典籍的文字是
A.梵文 B.喃字 C.巴利文 D.谚文
15.下表为黎凡特(地中海东海域)香料贸易的变化(年平均),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亚历山大 (单位:吨) 贝鲁特 (单位:吨)
1496-1498年 1501-1506年 1496-1498年 1501-1506年
胡椒 480-630 135 90-240 10
其他香料 580-730 200 150-180 35
合计 1060-1360 335 240-420 45
A.奥斯曼帝国威胁贸易通道的安全
B.欧洲市场对香料的需求大大降低
C.葡萄牙开辟了前往印度的新航路
D.西班牙在美洲大量种植抢占市场
16.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某场战争之后的欧洲安排,绝不比任何其他决定更公正、更道德;但是,以其制定者完全反自由主义和反民族主义(即反革命)的目标来看,这种安排既现实又合理。据此可知,这种安排指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17.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盛大的国际博览会,该博览会主要是为了庆祝一条运河的开通以及旧金山从1906年大地震中重建而举办。这条运河
A.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海运航距
C.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 D.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18.2024年,马来西亚的尼亚国家公园洞穴考古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保留了人类在雨林活动的已知最长记录,从更新世到全新世中期,时间跨度至少5万年。山丘北部边缘有丰富的考古遗迹以及史前岩画和船棺墓葬,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生物和人类活动。据此可知,该遗产属于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9题15分,20题14分,21题11分,22题12分,共52分)
19.【历史上的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绍兴稽中遗址入选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大发现。稽中遗址现存堆积主要分为战国、汉六朝、唐宋等时期,地层堆积深厚、沿用时间较长,是五代之前古代绍兴长期作为我国东南区域中心的重要实证。遗址在汉六朝地层里发现了“山隂丞印”封泥和楷体字的“會稽郡壁”铭文砖实物。还出土了一枚珍贵的汉代木刺实物,正面有汉隶体墨书“弟子會稽张龍 诣门下 山隂字伯龍”,这是遗址中首次出土“会稽”“山阴”地名的文物。出土的汉六朝时期瓦片上还能看到许多“大白话”:墨书“二百斤交了”瓦片,“會即下受役衆”的刻划文字瓦片。
--摘编自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报道
材料二:
从历史看,书院最多的是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稽山书院则是浙江省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第一所书院,是连接了范仲淹、朱熹和王阳明三位先贤的桥梁。稽山书院是由范仲淹在越州任知府时创立,他延聘社会名流和宿儒来讲学,一时州学里人才济济,带动了绍兴的办学之风大盛。朱熹在浙东为官时也常在稽山书院讲学敷政。后王阳明于此阐述“致良知”之学,提出了“经学即心学”命题,当年书院讲学听者云集,“环坐而听者三百余人”。
--摘编自《浙江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绍兴稽中遗址的历史价值,并指出利用上述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的问题。(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稽山书院发展的原因。稽山书院准备举办展览,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为书院的创办人范仲淹的解说词提供一些历史素材。(7分)
20.历史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分水岭,为历史划出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构成了一道重要的政治分水岭,标志着近代的开始,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像是潘多拉打开命运之盒的盖子,从此便释放出影响和震撼世界的力量和思想。这些思想源于18世纪启蒙运动哲学家的设想,实际诞生于美国和法国的革命运动之中,并由拿破仑传播开来。
--陈乐民《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
材料二:
1894年的甲午战争使中国在东亚的大国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而日本在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则获得很大的发展。中国的历史也因这次战争而改变,李鸿章、梁启超等人强调这场战争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需要面对的是能否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问题。......与东亚格局变化相伴而生的另一重要变化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伴随其工业化的进程,已开始由先前向国外寻求商品市场转为寻求资本投资市场和技术转让市场。他们急于将自己的剩余资本和已经公开的西方近代技术向那些尚未获得充分开发的国家输出,急于抢占尚无自身近代工业的中国这一巨大的、尚未真正开发的资本市场。
--摘编自马勇《中国近代通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所释放出的“影响世界的思想”,这些思想又是如何“由拿破仑传播开来”的。(7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7分)
21.【二战后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一切国家都可以不受歧视地、平等地、自由地进行外空活动。各国不得由国家通过主权要求、使用或占领等方法将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据为己有。各缔约国在外空的活动须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保证把月球和其他天体绝对用于和平目的,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外空活动应依照国际合作和相互援助的原则进行,各缔约国应向宇航员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外层空间条约》(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劳动力全球流动主要方向
-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因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以来劳动力全球流动的主要方向,并从“现代科技进步”的角度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的原因。(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宣传画成为了一种有力武器,用于宣传和教育人民。与此同时,妇女作为“能顶半边天”的力量,乘着新中国成立的东风也迎来了解放。伴随着妇女地位在社会中的显著提升,女性形象开始成为宣传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请选择一幅或多幅宣传画,围绕“女性形象宣传画里的历史”,提取图片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绍兴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D C B C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C B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A C B B A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9题15分,20题14分,21题11分,22题12分,共52分)
19.
(1)历史价值:
①遗址所发现的瓦片、封泥、木刺等史料是记录战国到唐宋绍兴历史的一手史料(实物史料),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②“会稽”“山阴”地名的史料的发现,为研究会稽郡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
③汉隶体墨书,“會稽郡壁”铭文砖,对于研究汉字和书法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史料。
④墨书“二百斤交了”瓦片,“會即下受役衆”的刻划文字瓦片对于研究汉代地方赋税情况有重要的意义。
(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得6分。要求写出具体史料+价值)
要注意的问题:多种史料相互印证、考古史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利用科技进行时间定位(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
(2)原因:地方官员的积极推动;名师巨儒的影响;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或阳明心学的传播);绍兴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经济重心南移);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或宋代崇文抑武)。(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范仲淹:宋仁宗庆历年间,因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史称“庆历新政”。
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范仲淹身上闪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心系百姓的民本思想。(3分)
20.
(1)思想:民主、平等、法治、独立(4分,每点1分)
如何传播:压迫被征服地区,促进被压迫地区民族意识觉醒;废除封建贵族特权;传播启蒙思想;推行《拿破仑法典》。(答出3点即可得3分)
(2)观点: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分水岭(1分)
论证:(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推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了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甲午战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
④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一批维新志士宣传维新思想,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21.
(1)特点:照顾所有国家的利益;保障各国在外层空间的平等权利;强调外层空间的和平利用;促进国际合作。(3分,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因素: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2分,每点1分)
(2)方向:劳动力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始终是劳动力输入的主要地区,中东地区也是劳动力输入的重要地区。(3分)
原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3分)
22.
评分标准:
①标题:2分,有符合主题的标题1分,标题有价值判断2分。价值错误的标题不得分。
②结构:2分,有总结1分,总结有升华2分。
③史实:6分,史论结合,至少3个以上,史实(1分)+论述(1分),只有史实或论述只给一半分数,史实错误不得分。
④表述:2分,行文表述流畅。
示例:
宣传画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时代变迁
宣传画既是宣传和教育的武器,同时也承载了历史记忆。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法令。《婚姻自主、共同进步》画中,新婚夫妇的愿景,反映《婚姻法》所提倡的婚姻自主和男女平等的核心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缺医少药。1965年,毛泽东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乡村医生大量涌现。《赤脚医生遍山村》展现了农村的女赤脚医生为农民服务的热情。
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被定义了新的角色,这也隐含了大众审美的文化观念。《努力学习》描绘了知识女性在学习的场景。她们身上表现出的特质与当时的改革开放政策有着很大的关联。
宣传画见证了新中国以来女性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的方针政策,对研究时代的变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