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我的“长生果“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我的“长生果“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根据要求 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梳理
26 我的“长生果”
*
叶文玲
作者介绍
叶文玲作家, 1958年发表处女作《我和雪梅》,1996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无梦谷》,长篇历史小说《秋瑾》,散文集《枕上诗篇》等。
快速默读课文,疏通生字词。要求: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意生字的读音。
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长生果”指 ;本课中的“长生果”是指 。
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
书籍
比喻
会 认 字
比喻

美差
chāi
过瘾
yǐn
直奔
bèn
书籍

如饥似渴

报偿
cháng
沉甸甸
diàn
馈赠
kuì
磁石

领悟

发酵
jiào
借鉴
jiàn
呕心沥血

皎洁
jiǎo
如痴如醉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不求甚解
1.我读得很快,( ),大有“( )”的味道。
2.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老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 ),《七色花》引得我( ),《血泪仇》又叫我( )。
3.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 )。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如痴如醉
浮想联翩
牵肠挂肚
泪落如珠
随堂练习
一、下面句子中标红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A.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B. 他把这碗米饭囫囵吞枣地吃完了。
C. 我自食其力,不危害他人,自然过得心安理得。
B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圈出作者读了哪些类型的书,用横线画出读书感受。
2.借助表格自主梳理,说说作者的读书经历和写作经历。(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再读课文
我最早的读物:“香烟人”小画片
回忆读书生活
上学后:连环画
小镇文化站:文艺书籍
学校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别出心裁的第一次习作
作文题目《秋天来了》
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真情实感的第二次习作
作文题目
《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情绪激动,觉得可以大显身手,写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像我这样如饥似渴阅读的少年来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从文中找一找,说一说“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了哪些呢?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像我这样如饥似渴阅读的少年来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从文中找一找,说一说“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了哪些呢?
阅读拓展了我的想象力。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
读书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第一次作文《秋天来了》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
悟出的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第二次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汪汪。
悟出的道理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小组讨论交流
你从作者的亲身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回看课题,“长生果”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2.完成课本117页的“词句段运用”,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课外作业
1.文中提到很多有名的书,你是否看过?请
选择你感兴趣的书来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2.以“我和书的故事”为话题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