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5 灰雀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初读课文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天气冷 担心 灰雀到哪里去了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吞吞吐吐 我会认 宁 列 níng 胸脯 xiōng pú 惹 人喜爱 rě 仰 望 yǎng 渣 面包 zhā 或者 huò zhě 惜 xī 可 诚 实 chéng 识字技巧 看图识字 胸脯 xiōng pú 粉红色胸脯的灰雀 深红色胸脯的灰雀 识字技巧 语境识字 渣 zhā 面包渣 豆腐渣 仰头 仰视 识字技巧 比较识字 仰 —— 迎 迎接 欢迎 可惜 爱惜 借书 借走 惜 —— 借 ?yǎng xī 识字技巧 语境识字 惹人喜爱 rě 这只小猫真惹人喜爱。 朗读课文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读出列宁十分喜爱灰雀 理解词语 仰望 yǎnɡ wànɡ 抬头 看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试着用“每次_____都_____”说话。 列宁走到白桦树下,他 (怎么样地找),可是没有找到。 又走到灌木丛中,他 (怎么样地找),可是没有找到。 又走到 ,他 (怎么样地找),可是,还是没找到。 仰起头屏住呼吸,仔细在枝丫间寻找着 弯下腰学着鸟叫,一点一点在灌木丛中仔细搜索 盯着水面,仔细地搜索着 小河边 这样找,就是文中说的“找遍了”。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抓了灰雀 体会“没……没看见”这句话中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表示说话吞吞吐吐。可以猜测,灰雀的失踪与小男孩有关系。 惹人喜爱的灰雀失踪了,它去哪儿了?最后怎么又回来了? 一方面表示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另一方面是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引导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以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地说这句话?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不仅可以知道灰雀是小男孩捉的,还 体会到小男孩放回灰雀的决心越来越大。 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那只灰雀,这时他看见了一个小男孩。默读第3~13自然段,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明知道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还要问灰雀昨天去了哪里呢? 一方面是表达列宁重新见到灰雀的惊喜之情,另一个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表示意料之中 动作描写 我昨天不该把它抓走。 灰雀 列宁爱鸟:每次都要仰望 经常带食 不见灰雀 列宁:着急 担心 男孩:矛盾、不安、决定 又见灰雀:男孩为自己的错误而 惭愧,列宁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 爱护宽容诚实 课文通过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对男孩的关爱和尊重,以及男孩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