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0分)(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零落成泥硯作尘只有香如故
(3)持节云中何日道冯唐
(4)八百里分毫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1)(3分)①块②xun
③沓
(2)(3分)D
(3)(3分)我们不仅在文字中跨越时空,而且在思想上获得启迪。
或:我们在文字中跨越时空,在思想上获得启迪。
3.(6分)示例: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从保尔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中汲取力量。如他
筑路带病坚持,在瘫痪失明后,仍完成创作,这些情节让读者感同身受并产生共鸣。(2分)②相比之下,A1虽
能精准复述情节,却难以复刻经典文学带来的精神触动,无法替代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灵魂滋养与成长启
迪。(1分)
②读《经典常谈》,可借朱自清对经典的解读,触摸文化脉络,如朱自清讲《诗经》,不是生硬释义,而是
还原“先民劳作时的歌谣传唱"”场景,带读者感受先秦生活气息,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2分)A模拟的表达无
法帮助我们构建精神根盘,提升人文素养。(1分)
4.(3分)B(轻松愉悦氛围错误)
5.(3分)D
6.(3分)(1)率领(2)占领(3)领土,域
7.(6分)(1)按照官职高低决定出战顺序,这是招致失败的做法。(评分要点:“以"“道”各1分,句意1分)
(2)对前来归附的羌族部落,范仲淹都以诚相待(评分要点:“皆”1分,“推心”1分,句意1分)
8.(4分)①《渔家傲·秋思》“浊酒”是边塞军旅中的粗劣酒食,将士们借浊酒试图慰藉思乡之情,可万里之遥
的家乡难归,又因外敌功业未成,“浊酒”承载着浓浓的思乡愁绪、功业未建的无奈与孤寂。(对“酒”的解读1
分,情感1分)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是出猎豪兴下的饮酒状态,酒助力渲染豪迈氛围,展现出苏轼渴望驰骋疆场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对“酒"的解读1分,情感1分)
9.(4分)①文学方面:甲词意境雄浑,用词精准,展现边寒风光与戍边情思,开创宋词豪故苍凉风格先河,体
现范仲淹的文学创作才华。(2分)②军事方面:乙文范仲淹主动前行御敌、改革兵制、修筑营赛、根据天时
制定作战计划等,体现他的军事谋路与治军方略,展现他军事才干。(2分)
《宋史·范仲淹传》(节选)翻译
康定元年,元昊反叛,延州一带的营寨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御敌。
在此之前,朝廷下令分编边防军队:总管宰领一万人,钤辖率领五千人,都监率领三千人。敌军来犯时,
官职低的将领先出战。范仲淹说:“选拔将领不看才能,只按官职高低决定出战顺序,这是招致失败的做法。
于是大规模检阅州中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分为六部,每部由三干人组成,分编训练,根据敌军兵力多少
轮流派週部队抵御敌军。
第二年正月,朝廷下令各路军队征讨西夏,范仲淹说:“正月寒外天气严寒,我军露天作战易受冻,不如
等到春季再深入敌境。那时敌兵马匹瘦弱、士兵饥饿,更容易制服。应当占据险要地势,拓展边避、抵御敌寇
,这才是上策。"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
范仲淹又请求修筑承平、永平等营赛,逐步招回流亡百姓。修筑十二座营赛后,羌族和汉族百姓相继回归
故土,恢复生产。对前来归附的羌族部落,范仲淹都以诚相待。范仲淹担任将领期间,敌军不敢轻易侵犯他驻
守的边境。
10.(4分)B解析:全文是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结构安排,并非“过去一现在一过去”,B选项错
误。
11(3分)①看到路两旁单丛茶树及凋谢茶花(或:欣赏九龙窠峡谷景色、感受峡谷环境)
②抵达大红袍母树下山根,了解母树情况及相关故事
③徘徊土坪,回忆往事,生出感概
12.(6分)(1)连用短句,简洁明了,交代了大红袍的屈性是茶,而不是衣袍。
或:“非.也”的文言文句式,交代了大红袍的周性是茶,而不是衣袍。增添了古朴雅致的味道。
(2)“葱范”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形象描绘出六株茶树生长得繁茂、郁郁葱葱的状态,展现母树生机,
体现其珍贵。
13.(3分)①情感纯粹质朴:故事中老茶农救助受伤小猴,二者相依为命采茶,体现出人与动物间自然纯粹的
温情,这种跨越物种的陪伴没有复杂功利色彩,更显朴实真挚。
或:情节贴近生活:相较于状元郎感恩、才子佳人等带有传奇或功名色彩的桥段,茶农与猴子的日常采茶生活
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故事中的善良与坚守更易引发共鸣。(1分)
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故事围绕大红袍母树的由来展开,以茶农与猴子的互动诠释了茶文化中人与自然、动福州屏东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
(全卷共7页,20小题,满分150分:为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粜都必须写在#题卡对应区城内,#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提示,补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李白《送友人》中,」
”借自然景物传递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
(2)陆游的《卜箅子·咏梅》通过“
”生动展现梅花纵使凋零,仍香
气不改、精神犹在,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自比魏尚,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沙场秋点兵”
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生动再现军营生活的壮观场景.
(5)《北冥有鱼》中,描写大鹏振翅拍打海面、一飞冲天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结束,我们从王选的慎重ué①择中领悟人生转型的智意:
在顾拜旦的深情回顾里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力量:于《壶口瀑布》的文字中目睹黄河水的万千形态
一洪流奔涌是生命的壮歌,漩②涡飞转是岁月的印记,水雾腾空是精神的升华;随马克·吐温
漫步勃朗峰顶,饱览瞬息万变、纷至tà③来的云霞编织的天空诗行……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跟随主人公踏上成长之路;翻开《经典常谈》,感受传统文化宝藏
总之,这学期的学习历程,让我们
。我们不仅在文字中跨越时空,在思想上获得
启迪。
(1)根据提示,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拼音或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请选出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人生选择中懂得权衡的重量
②在经典名著中采撷精神的繁花
③在自然万象中读懂生命的哲思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AI时代,技术能高效处理信息、甚至模拟人类表达,但我们为何仍需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经典常谈》这样的经典作品?请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共7项
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4-9题.(23分)】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热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康定元年,元吴反,延州诸岩心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③.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
④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题败
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贱众赛,使更出御贱
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仲淹日:“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知俟春深入贱马疼人饥势易制
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
城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造羌来者,仲淹渣省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贱不敢輒犯其坑。
(节选自《宋史 范仲淹传》)
[注①砦,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主敌.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钤(qia)辖:
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
4.下列对以上两则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词“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甲词“羌管悠悠霜满地”以悠扬羌笛与满地白霜营造轻松愉悦氛围.
C,乙文皇帝下诏正月讨伐敌军,范仲淹以塞外大寒为由,建议延后出兵,
D.甲词中“燕然未勒”的功业追求,与乙文范仲淹主动前往御敌相呼应.
5.下列对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
B.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
C.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
D.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
6请多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3分)
文言字词
方法
注释
各将三千人
课内迁移法:上使外将兵.(《周亚夫军细柳》)
(1)
当据要害
根据语境推断
(2)
字形推断法:
拓疆御寇

(3)
甲骨文为会意字,左为“弓”,指打猎的工具,
也指打仗的武器,右为两个“田”,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