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吾姓陈,名漪,年方二六,安远人也。任教于东江源小学,好音律。课前热身——自我介绍王戎不取道旁李róng25戎马一生投笔从戎王戎不取道旁李róng25出生于魏晋时期的名门琅琊王氏,与另外六位名士常在竹林饮酒、畅谈诗书,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戎眼灿灿,如岩下电王戎:王戎不取道旁李róng25摘道路李子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1.借助注释2.图文结合3.联系上下文4.合理想象5.反复朗读课文第一关朗读古文,感受文韵学习要求: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三次。2.读通句子,读准字音。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zhūjìng25róngzhéshé枝折花落zhē折腾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zhūjìng25róngzhé1234123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第二关结合注释说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zhūjìng25róngzhé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②【尝】曾经。③【竞走】争着跑过去。④【唯】只有。⑤【信然】的确如此。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李子多压弯了树枝走:跑古今异义:同一个词现代和古代的意思不一样。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5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取之,信然李子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李子一字多义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形容这棵李树的样子:多子折枝这是为什么?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思考:在面对“多子”的李树时,王戎与其他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对比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事不要盲目行动,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智慧。——冈察洛夫(俄国作家)第三关我为故事添细节小组内练习讲故事,把故事讲完整。想象故事中人物会有怎样的对话、表情、动作,再把想到的内容加进去。1234王戎观虎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①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 ②间③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④。戎湛然⑤不动,了无惧 ⑥色。注释:①纵:任凭 ②承:趁机 ③间:间隙④辟易颠仆:退避跌倒 ⑤湛然:平静 ⑥惧:恐惧1.自由读古文,找出起因、经过、结果。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3.思考: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古文拓展“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然而他胆色出众,常常临危不惧,仕途一帆风顺,历任吏部黄门郎、河东太守、荆州刺史等,后升任光禄勋、吏部尚书,直至司徒,位列三公。王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