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王戎不取道旁李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时,看到路旁有果树,上面结满了水果,比如枣子、桃子、梨子、李子等,你会怎么样?课题导入相关链接《世说新语》: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生字广场听录音,练习朗读,读出节奏,读准字音。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曾经许多玩耍李子压弯树枝争着跑过去只有这果然如此尝诸游折枝竞唯此信然疏通词意子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理解句意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理解句意王戎小时候,有一次跟小伙伴们在路边玩耍,他们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上面结满了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伙伴们赶忙去摘李子吃,只有王戎没去。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啊?”他说:“李子树长在路边还能有这么多李子,肯定是因为这是苦李子,别人都不吃。”那人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讲一讲思考:你是怎么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的?果树长在路边,来来往往的人们看到果子肯定会摘来吃,如果李子好吃,肯定早就被人们摘完了。这棵树上这么多李子都没有人摘,说明长的肯定是苦李子。思考:王戎的推断正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默读课文,理解感悟。取之,信然。品读课文因为他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王戎为什么能知道这是苦李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聪明、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讨论交流: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品读课文·故事是怎样表现王戎的?诸儿:王戎:善观察 勤思考竞走取之此必苦李唯戎不动课文总结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收束全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