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七下语文复习课外古诗四首(二)《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泊秦淮唐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翻译: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主题思想:诗人通过写夜泊秦淮的见闻和感受,抒发了对统治阶级不顾国家安危,沉迷于享乐生活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重点赏析:这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首句中,两个“笼”字引人注目,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图,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第二句点题,点明夜泊的地点,为下句看到的景物做铺垫。诗人在最后两句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未来的命运联系起来,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的统治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本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实例赏析:1“烟笼寒水月笼沙”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笼”,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点出朦胧凄清的气氛.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作者借占讽今,抨击了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刈国家命运的关怀和3、 全诗创设出一种( 冷清愁寂 )的氛围。贾生唐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翻译:汉文帝求贤,在宣室中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主题思想:这首诗写的虽是汉代的事,但其实是托古讽今,讽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同时借贾谊的遭遇,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重点赏析:首句的一“求”一“访”,似乎能够表现出汉文帝的诚意。次句赞美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三、四两句,笔锋一转,抓住“虚前席”“问鬼神”这两处细节,在议论中把讽刺君王昏庸和伤叹贤士怀才不遇两方面的意蕴融为一体,足见其思想深刻、构思新颖。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其实是托古讽今,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揭露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实例赏析:1、主旨:托占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2、艺术特色:先扬后抑、议论精3、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正面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一“求”一“访”表现了汉文帝对人才的什么特点?特求贤若渴和虚怀若谷(先扬后抑)4、“贾生才调更无伦”赞美什么?贾生才华橫溢,无与伦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翻译: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题思想: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一个哲理:我们不要被眼前的顺境迷惑,要放远眼光,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重点赏析:首句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次句设置悬念,末句解除悬念,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这首诗的语言明白如话,灵动活泼,幽默诙谐,意趣横生。实例赏析:1、这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2、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不断克服困难而前进的过程,启迪人们面对困难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3、试分析“拦”字的妙处“拦”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用形象的比喻,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约客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翻译: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作者简介: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细节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友人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恬然自适的心境。重点赏析:“家家雨”交代了“黄梅时节”的天气特征;“处处蛙”写出了江南雨季的特别精致。这两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诗歌的后两句于叙事中抒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烦躁不安、茫然不知所措的复杂精神。全诗通过对梅雨时节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的描写,既写出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又表现了约客未至的怅惘、失落的心理。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无雕琢之感,语言清新自然。实例赏析:1、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于法,描写了夏季江南特有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修辞:对偶景物:黄梅、雨、池塘、蛙声2、诗中的景物描写的手法是什么染了什么样的气氛以声衬静,渲染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寬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3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诗人寂寞的心情。4、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心情一个“敲”字写出了诗人约客久候不到,诗人百无聊奈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落寞、失望、焦躁、怅惘5、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佘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