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素养】4.1农业 课时精练(原题 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情境·素养】4.1农业 课时精练(原题 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农业(课时精练)
一、单选题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读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套平原主产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
A.内陆湖泊 B.珠江 C.冬季降雨 D.黄河
2.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分布特点是( )
A.沿外流河呈狭窄带状 B.沿盆地边缘呈半环状
C.沿高山山麓呈条带状 D.沿铁路干线呈条带状
3.东北平原主产区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 )
A.推广大水漫灌 B.提高机械化程度 C.农业多种经营 D.建设自然保护区
4.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应( )
A.扩大耕地面积 B.改造难以利用的土地
C.提高种植技术 D.控制人口增长
【答案】1.D 2.C 3.B 4.C
【解析】1.河套平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农业灌溉依赖外来水源。黄河自宁夏进入内蒙古后形成“几”字形弯曲,流经河套平原,当地通过引黄灌溉系统将黄河水引入农田,D正确;河套平原内陆湖泊极少且规模小,A错误;珠江位于南方,与河套平原相距数千公里,B错误;该地冬季降水极少,C错误。故选D。
2.甘肃新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这些绿洲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因此沿高山山麓呈条带状分布,C正确;新疆多为内流河,A错误;沿盆地边缘呈半环状,不完全准确,主要是沿山麓分布,B错误;铁路干线与农业分布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3.东北平原土地集中连片,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B正确;东北水资源相对充足,不需要大水漫灌,A错误;土地集中反而更适合单一作物大规模种植,C错误;建设自然保护区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4.提高种植技术(如育种、节水灌溉等)可以提升粮食单产,是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措施,C正确;扩大耕地面积、改造难以利用的土地会带来生态问题,AB错误;控制人口增长是长期策略,D错误。故选C。
水稻喜温喜湿,海南三亚高产水稻周年三季种植示范项目的测产结果显示,三季合计亩产2027.52公斤,再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突破4000斤。图为“超优千号”水稻示意图和三亚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三亚水稻可实现一年三季种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热量充足 B.经济发达 C.排水良好 D.交通便利
6.我国杂交水稻年亩产量不断突破的主要意义是( )
A.扩大海南海域面积 B.改变海南土地结构
C.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D.丰富水稻种植品种
【答案】5.A 6.C
【解析】5.水稻喜湿喜热,三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因此水稻可以实现一年三季种植,A正确;水稻能够一年三季种植与经济发达、排水良好、交通便利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
6.我国人口总数约1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但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10%,因此杂交水稻年亩产量不断突破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C正确。不会扩大海南海域面积,A错误;改变海南土地结构和丰富水稻品种不是主要意义,BD错误。故选C。
云南省是我国冬季鲜食甜玉米的主要供应地之一,目前种植面积达250万亩,已超越广东省成为冬季鲜食甜玉米的第一大产区。读“云南省冬季鲜食甜玉米的主要产区分布图(圆圈大小代表种植面积大小)”,完成下面小题。
7.云南省冬季鲜食甜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是( )
A.昆明市 B.玉溪市 C.芒市 D.西双版纳州
8.云南省冬季鲜食甜玉米在广东省销量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广东省( )
A.人口数量少 B.消费水平高 C.运输条件差 D.本地产量高
【答案】7.A 8.D
【解析】7.读材料可知,圆的大小代表种植面积大小。读图可知,代表昆明市的圆面积最大,故云南省冬季鲜食甜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昆明市,A正确,排除BCD。故选A。
8.广东省是人口大省,人口数量多,对农产品需求大,并非销量小的原因,A错误;消费水平高通常会促进特色农产品消费,云南冬春季鲜食玉米若品质佳,高消费水平应利于销售,不是销量小的主因,B错误;广东交通发达,物流运输便捷,不存在运输条件差影响云南玉米销售的情况,C错误;广东气候条件适宜,冬春季本地也有玉米等鲜食作物生产,产量较高,能满足本地部分需求,与云南鲜食玉米形成市场竞争,导致云南玉米在粤销量小,D正确。故选D。
近年,我国多地兴起“稻+N”生态种养模式,如在水田里养鱼和青蛙,利用青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读“我国双季稻产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双季稻产区( )
A.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C.位于我国青藏地区 D.耕地面积广阔,适合机械化生产
10.与传统的单一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 )
①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②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③农产品多元化,增加了收入④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与同纬度地区相比,a区域能种植双季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土壤条件
【答案】9.A 10.C 11.B
【解析】9.双季稻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A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双季稻产区多为丘陵、平原等地形,土壤不是黑土,B错误;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不适合双季稻种植,双季稻产区主要在南方地区,C错误;双季稻产区多为南方丘陵地区,耕地相对破碎,不如东北平原耕地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错误。故选A。
10.“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中,青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农药(治虫)和化肥(施肥)的使用,①正确;这种模式是在同一水田中进行多种经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不是降低,②错误;除水稻外,还有鱼、蛙等农产品,产品多元化,能增加农民收入,③正确;该模式主要是生态种养结合,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关联小,④错误。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1.读图可知,a区域主要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相较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季气温较高,能满足双季稻生长的热量需求,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因素,B正确;人类活动不是a区域能种植双季稻的主要影响因素,a区域能种双季稻是自然条件优势,A错误;同纬度地区海陆位置和土壤条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特色产业“冷凉经济”是指气候冷凉的地区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特色经济模式。“冷凉经济”包含多种产业类型,如冷凉地区通过种植冷凉作物,与南方经济作物错峰供应市场;依托能源和土地资源,发展数据中心、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资料二发展意义作为我国特色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冷凉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均衡供应,带动乡村产业融合,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我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型实践。
资料三阅读示意图我国“冷凉经济”优势区分布图。
(1)我国“冷凉经济”优势区分布具有 、 特点。(可从地形地势、纬度特点角度考虑)
(2)指出“冷凉经济”主要涉及的产业类型有 业、 业。
(3)任选一个产业类型,简要分析冷凉地区发展该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简述“冷凉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1) 多分布于高原、山地等地形地势较高地区; 多分布于高纬度地区(或北方地区);
(2) 农 新兴产(旅游)
(3)以农业为例:冷凉地区气候冷凉,适合冷凉作物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地势高、地形多样,土地资源丰富,适合不同冷凉作物种植。新兴产业为例:气候冷凉利于数据中心设备散热,能源和土地资源丰富。旅游业为例,独特自然景观,如高山、森林等,气候凉爽适合避暑旅游。
(4)经济:保障农产品市场均衡供应,带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利于土地合理开发利用 。生态:依托生态环境发展,利于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解析】(1)读图文资料并根据所学可知,从纬度角度看 ,我国“冷凉经济”优势区在北方高纬度区域分布相对集中,这些地方气候相对冷凉;从地形地势看,高原(如青藏高原部分区域)、山地等地势较高处,气温低、气候冷凉,符合“冷凉经济”发展的气候基础,所以呈现这样的分布特点。
(2)读图文资料并根据所学可知,资料一中明确提到“种植冷凉作物”属于农业范畴;“发展数据中心、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属于旅游业。
(3)读图文资料并根据所学可知,以农业为例,冷凉地区的气候条件冷凉,适配冷凉作物生长习性,昼夜温差大是很多农产品优质高产的气候条件,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地形地势方面,高原、山地等地形多样且土地资源有一定规模,能为不同冷凉作物提供种植空间。以新兴产业为例,数据中心运行会产生热量,冷凉气候可降低散热成本,同时当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土地资源丰富,便于产业布局;以旅游业为例,冷凉地区往往有独特自然景观,像高山草甸、森林峡谷等,且气候凉爽在夏季等时段适合游客避暑,具备发展旅游的自然吸引力。
(4)读图文资料并根据所学可知,经济方面:“冷凉经济”中的农业保障农产品供应,产业融合(如农产品加工与旅游结合等 )能延伸产业链,带动经济增长。社会方面:产业发展需要人力,能创造就业岗位,乡村产业融合利于乡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也关乎社会层面的资源利用与发展。生态方面:“冷凉经济”依托生态环境,在发展中若合理规划,如旅游开发注重生态保护、农业种植合理利用土地等 ,能促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发展目标。
13.制糖业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行业,属于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下图为中国制糖工业和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甜蜜”原料分布】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图中我国糖料作物种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 ”(南甜北甘/南甘北甜)的特点,四川盆地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甘蔗集中种植区的原因是 。
(2)我国甜菜制糖厂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该省 (填民族)能歌善舞,长鼓舞、跳板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节目。
【“甜蜜”产业看糖都】
甘蔗是喜光、喜热作物,年降水量需800~1200mm左右。唐代《食疗本草》曰:“竹蔗以蜀及岭南者为胜。”宋代,广西已经成为全国种蔗制糖的基地之一。广西崇左耕作土壤主要是红壤土、赤红壤土、砖红壤土,很适宜甘蔗种植。2023年广西糖料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33个榨季位居全国第一位,核心产区的崇左市制糖企业众多,有“中国糖都”之誉。下图为崇左市位置示意图。
(3)结合图文材料,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角度简述广西崇左市发展为“中国糖都”的优势条件。
【答案】(1) 南甘北甜 盆地地形,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2) 黑龙江省 朝鲜族
(3)自然条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以红壤为主,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利于甘蔗的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制糖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有铁路穿过,靠近港口,交通便利。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甜菜基地;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广西、云南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糖料作物种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南甘北甜”的特点。四川盆地之所以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甘蔗集中种植区,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四川盆地是盆地地形海拔较低,再加上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冷空气,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能满足甘蔗生长对热量的需求。
(2)观察图中主要甜菜制糖厂分布,甜菜制糖厂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黑龙江省,该地长鼓舞、跳板是朝鲜族传统节目。
(3)结合所学,甘蔗为喜光、喜热作物,年降水量需800~1200mm左右;广西崇左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夏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土壤以红壤为主,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利于甘蔗的生长。 崇左市甘蔗种植面积大,原料充足,品质优良;有铁路穿过,靠近港口,交通便利,便于收集甘蔗(原料);宋代,广西已经成为全国种蔗制糖的基地之一,制糖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农业(课时精练)
一、单选题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读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套平原主产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
A.内陆湖泊 B.珠江 C.冬季降雨 D.黄河
2.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分布特点是( )
A.沿外流河呈狭窄带状 B.沿盆地边缘呈半环状
C.沿高山山麓呈条带状 D.沿铁路干线呈条带状
3.东北平原主产区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 )
A.推广大水漫灌 B.提高机械化程度 C.农业多种经营 D.建设自然保护区
4.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应( )
A.扩大耕地面积 B.改造难以利用的土地
C.提高种植技术 D.控制人口增长
水稻喜温喜湿,海南三亚高产水稻周年三季种植示范项目的测产结果显示,三季合计亩产2027.52公斤,再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突破4000斤。图为“超优千号”水稻示意图和三亚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三亚水稻可实现一年三季种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热量充足 B.经济发达 C.排水良好 D.交通便利
6.我国杂交水稻年亩产量不断突破的主要意义是( )
A.扩大海南海域面积 B.改变海南土地结构
C.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D.丰富水稻种植品种
云南省是我国冬季鲜食甜玉米的主要供应地之一,目前种植面积达250万亩,已超越广东省成为冬季鲜食甜玉米的第一大产区。读“云南省冬季鲜食甜玉米的主要产区分布图(圆圈大小代表种植面积大小)”,完成下面小题。
7.云南省冬季鲜食甜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是( )
A.昆明市 B.玉溪市 C.芒市 D.西双版纳州
8.云南省冬季鲜食甜玉米在广东省销量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广东省( )
A.人口数量少 B.消费水平高 C.运输条件差 D.本地产量高
近年,我国多地兴起“稻+N”生态种养模式,如在水田里养鱼和青蛙,利用青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读“我国双季稻产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双季稻产区( )
A.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C.位于我国青藏地区 D.耕地面积广阔,适合机械化生产
10.与传统的单一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 )
①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②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③农产品多元化,增加了收入④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与同纬度地区相比,a区域能种植双季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土壤条件
二、解答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特色产业“冷凉经济”是指气候冷凉的地区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特色经济模式。“冷凉经济”包含多种产业类型,如冷凉地区通过种植冷凉作物,与南方经济作物错峰供应市场;依托能源和土地资源,发展数据中心、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资料二发展意义作为我国特色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冷凉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均衡供应,带动乡村产业融合,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我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型实践。
资料三阅读示意图我国“冷凉经济”优势区分布图。
(1)我国“冷凉经济”优势区分布具有 、 特点。(可从地形地势、纬度特点角度考虑)
(2)指出“冷凉经济”主要涉及的产业类型有 业、 业。
(3)任选一个产业类型,简要分析冷凉地区发展该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简述“冷凉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重要性。
13.制糖业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行业,属于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下图为中国制糖工业和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甜蜜”原料分布】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图中我国糖料作物种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 ”(南甜北甘/南甘北甜)的特点,四川盆地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甘蔗集中种植区的原因是 。
(2)我国甜菜制糖厂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该省 (填民族)能歌善舞,长鼓舞、跳板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节目。
【“甜蜜”产业看糖都】
甘蔗是喜光、喜热作物,年降水量需800~1200mm左右。唐代《食疗本草》曰:“竹蔗以蜀及岭南者为胜。”宋代,广西已经成为全国种蔗制糖的基地之一。广西崇左耕作土壤主要是红壤土、赤红壤土、砖红壤土,很适宜甘蔗种植。2023年广西糖料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33个榨季位居全国第一位,核心产区的崇左市制糖企业众多,有“中国糖都”之誉。下图为崇左市位置示意图。
(3)结合图文材料,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角度简述广西崇左市发展为“中国糖都”的优势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