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作业反馈七年级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小明早餐吃了油条、豆浆和鸡蛋,从营养均衡角度看,他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 面包 B. 苹果 C. 红烧肉 D. 方便面2. “家乡烟火味,最抚游子心”。小时候妈妈做的饭总会激起你的食欲,那种味道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形成食物残渣排出体外。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 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B. 口腔→咽→胃→食管→大肠→小肠→肛门C. 肛门→大肠→小肠→胃→食管→咽→口腔D.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3.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A. 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B. 用清水浸泡新鲜蔬菜C. 食用过保质期的牛奶 D. 路边摊贩购买未煮熟的串串4. 某同学体检时发现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 贫血 B. 炎症 C. 低血糖 D. 缺钙5. 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多于平原地区,这是因为红细胞能( )A. 运输氧气 B. 吞噬病菌 C. 止血凝血 D. 运输二氧化碳6. 心脏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A. 房室瓣和动脉瓣 B. 静脉瓣 C. 心肌 D. 血管壁7. 陈娜患了肺炎,大夫建议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表示毛细血管网,①~④表示血管。以下关于药物通过循环系统到达病灶经过的途径,正确的是( )A. ②上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③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B. ②上腔静脉→a左心房左心室③肺静脉→B肺部毛细血管C. ②下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③肺静脉→B肺部毛细血管D. ②下腔静脉→a左心房→c左心室→③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8. 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简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③是动脉 B. ②是静脉 C. ①是毛细血管 D. ③处血流速度最慢9. 人在吸气时,膈肌及胸廓的变化是:( )A. 膈肌舒张,胸廓增大 B. 膈肌舒张,胸廓缩小C 膈肌收缩,胸廓增大 D. 膈肌收宿,胸廓缩小10. 组织细胞处的血液变化是( )A. 动脉血→静脉血 B. 静脉血→动脉血C. 始终是动脉血 D. 始终是静脉血11. 肺泡能高效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不包括( )A. 肺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 B. 肺泡数量多C. 肺泡外缠绕毛细血管 D. 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2. 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 神经细胞 B. 血液 C. 心脏 D. 呼吸系统13. 某人长期大量饮用奶茶,出现了尿糖现象。据下图所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4. 下列关于人体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排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B. 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属于保护组织C. 皮肤中汗腺属于内分泌腺D. 皮肤损伤流血,说明伤及生发层内的毛细血管15. 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被针刺后先缩手后感觉到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⑧B. 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C.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 若⑥受损,能发生缩手反射,但不能产生痛觉16. 以下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缩手反射 B. 眨眼反射 C. 望梅止渴 D. 膝跳反射17. 生物兴趣小组模拟人眼球成像,图所示装置中可通过注水与抽水改变曲度的水透镜模拟的是( )A. 晶状体 B. 玻璃体 C. 睫状体 D. 视网膜18. 远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晶状体曲度过小 B. 眼球前后径过短 C. 晶状体曲度过大 D. 角膜曲度过大19. 某小组调查不同用眼时间的近视率,结果如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每天用眼时间(h) <2 2~4 4~6 >6近视率(%) 10 30 50 70A. 用眼时间与近视率无关 B. 用眼时间越长,近视率越高C. 近视率只与遗传有关 D. 每天用眼4h以下不会近视20.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大多来自视觉,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 角膜 B. 视网膜C. 视觉神经 D.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21. 下列激素幼年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的是(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性激素22. 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期缺乏(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性激素23. 屈肘时,起支点作用的是( )A. 肱二头肌 B. 肘关节 C. 肱骨 D. 神经24. 下列有关骨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骨组织的营养物质主要依靠骨膜中的血管来供应B. 人幼年时,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C. 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D.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四部分25. 老年人跌倒后易骨折,原因是老年人骨的成分中( )A. 有机物增多,弹性变小 B. 有机物增多,弹性变大C. 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小 D. 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图一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为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三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1)“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都离不开该物质。该物质在图二的[___](填序号)内开始被消化。(2)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________构成,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一中[___](填数字)层食物。(3)图二中⑧部位在图三中对应的器官是[___],该器官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含有的消化液是胆汁、肠液和________,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该器官内有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__,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________。(4)图三中Y表示________的消化过程,该物质最终被消化为甘油和________。27.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糯米是制作粽子的主要食材,含有大量的淀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一,若乙代表小肠,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填字母)中。(2)葡萄糖从心脏出发,通过__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的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________供生命活动利用。(3)如图一,血液流经甲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用图二中曲线[___]表示。(4)肝脏产生的尿素等废物至少需要流经心脏______次,才能到达肾单位,这些代谢废物主要由________形成尿液排出。(5)健康人食用粽子后,血糖浓度会升高,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的________发挥了调节作用,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28. 某人长期高油、高盐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其患上了肾衰竭和糖尿病。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肾透析,图1为肾透析示意图。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药物缓解糖尿病症状,原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血液经过A装置时,血液中的废物透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这个过程类似图2中①_________的_________作用。(2)图2中③的名称为_________,当液体流经它时,通过重吸收作用,全部_________、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将会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形成了尿液。根据图1可知,肾透析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重吸收的作用。与进入透析器的血液B相比,返回人体的血液C中尿素含量_________(选填“减少”或“增多”)。(3)如图2所示,服用该药物可通过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葡萄糖的重吸收,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图中①→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作答)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除了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_________也可以排出部分代谢废物。结合题中信息,为了保护肾的健康,我们需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饮食习惯。29. 图一是人体内相关系统及部分器官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在听到关于“大梅林”的描述过程中,声波会引起士卒C________振动,再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内耳的G________内对声波信息敏感的感觉细胞。(2)看梅、谈梅都能分泌唾液,“看梅”反射活动的感受器在图一______(填序号)中,谈梅反射活动说明人类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能对________形成条件反射。(3)某人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完成膝跳反射但不能感觉到完成膝跳反射,则该患者的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为⑨→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4)渐冻人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受损引起的,患者长期不运动导致效应器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相当于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近视眼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进入眼内的光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一般需要佩戴________透镜来矫正。(5)运动员高度兴奋时,肾上腺素增多,可使运动员呼吸、心跳加快,这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________的共同调节。30. 某生物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下表实验:试管编号 1 2 3 4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碎屑适量唾液有无 A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 2滴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并在1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2号试管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2)若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3)若选用1号和4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4)实验结果是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____________ 。(5)为什么放在37℃水浴中?_________。(6)有的同学还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的影响,再设置第5号试管,第5号试管放入的物质和____号相同,并且5号试管应放在____条件下进行。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作业反馈七年级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A【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B【22题答案】【答案】A【23题答案】【答案】B【24题答案】【答案】D【25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⑤(2) ①. 消化腺 ②. 2(3) ①. D ②. 胰液 ③. 小肠绒毛 ④. 面积(4) ①. 脂肪 ②. 脂肪酸【27题答案】【答案】(1)A (2) ① 体循环 ②. 线粒体 ③. 能量(3) ①. 气体扩散 ②. b(4) ①. 2##二##两 ②. 肾脏(5) ① 胰岛素 ②. 激素【28题答案】【答案】(1) ①. 肾小球 ②. 滤过(2) ①. 肾小管 ②. 葡萄糖 ③. 不能 ④. 减少(3) ①. 抑制 ②. ②→③→⑤(4) ①. 皮肤 ②. 合理饮食##低盐、低油饮食【29题答案】【答案】(1) ①. 鼓膜 ②. 耳蜗(2) ①. ③ ②. 语言文字(3) ①. ④ ②. ⑦→B→⑥→⑧(4) ①. ⑧ ②. 凹 (5)神经系统和激素【30题答案】【答案】(1) ①. 2ml唾液 ②. 对照 (2)牙齿的咀嚼(3)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作用吗(4) ①. 1 ②. 淀粉被分解为了麦芽糖(5)模拟人体口腔温度(6) ①. 1 ②. 低温或高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