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经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威海市经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初二历史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6页,共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答秉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不能写在试卷上。不按上述要求作
答的答隶无效。
一、选绿厘:本大厘共20小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愿目要求的。
1.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大地展动,炮群长哪,齐鸣28
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留,在天宇间回响激荡,晨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
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这一“盛典”的重要意义是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C.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D.意味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2.1951年5月24日下午4时,毛泽东接受十世班禅率领的班禅堪布会议厅主要负贵
官员的致敬和献上的哈达,以及赠送的锦旗、金盾、长寿铜像、银曼札、藏香及其他珍贵
礼品。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藏族与汉族人民亲如一家
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C.西藏自治区的正式设立
D.西部大开发的实行
3.在给母亲的信中,黄继光这样写道:“如果我牺性了,亲爱的母亲,不应悲痛,要明白
儿的志愿,是为了祖国的将来和人民的和平幸福。”这反映了志愿军战士
A.不惧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B.互帮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
C.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甘于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4,“…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
下犁粑,放下镐头,放下笔杆、圆规…商量着国家的大事。”《人民日报》的记载体现
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
A.代表的广泛性
B.民主的直接性
C.法制的严肃性
D,形式的多样性
5.陈云在主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时,提出了以下几点关键原则:要正确规划经
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使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同国力相适应、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各方面
的比例关系,基本做到综合平衡等。这说明“一五”计划的编制
初二历史第1页(共6页)
A.与中国实际国情紧密结合
B.着重关注阶级斗争
C。适应全球经济发展
D.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6.能够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是初中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各项
中,属于解释的是
A.“文化大革命”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B.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C.陈伯达、康生等人组成了中央文革小组
D.林彪在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7.“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
巨大损失,但是6070年代的中国仍旧在曲折中前进,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以下属于这
一时期模范人物的是
A.邱少云
B.江青
C.雷锋
D.莫言
8.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庆典上,写有“时间就是金钱,效
率就是生命”的蛇口工业区彩车驶过天安门,这句口号从此响彻全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
要是我国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对外开放纵深推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
D.“两个凡是”深入人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在199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指出:
各地区、各部门探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强和改
普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普,出现这种良好局
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
10.“拨乱反正”反映了人们对于恢复社会治安、重建社会秩序的期盼。中国共产党
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间题的决议》的通过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11.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宜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体现了我国
A.推动创新发展
初二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