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3课时(课件 22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3课时(课件 22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3课时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 科学观念:能正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能正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图像。
2. 科学思维:独立制作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到清晰图像,合理绘制细胞图。
3.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学会正确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4. 态度责任: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精神。
学习目标
重点
新课引入
细胞
显微镜
临时装片
清洁 滴液 取样 染色
想一想
什么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想一想
细胞很小,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观察到细胞的结构?
想一想
观察动物或植物细胞结构时,一般要先制作什么才能进行观察?
想一想
临时装片的制作,一般要进行哪些步骤才能用于观察?
实验讲解
(1)怎样进行清洁玻片和滴液?
清水
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并在载玻片中央滴1滴清水。
实验讲解
(2)怎样撕取表皮?
(3)怎样盖片?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侧割出约0.5cm× 0.5cm的正方形区域,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它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盖在鳞片内表皮上,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讲解
(4)怎样染色?
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观察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辨认细胞各部分结构。
选取一个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绘制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示。
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
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演示
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讲解
用显微镜观察2-3种植物细胞(如洋葱根尖细胞、黑藻叶片细胞、水绵细胞等)永久装片,找出不同类型植物细胞的共同结构特征是什么?
黑藻叶片的细胞
洋葱根尖的细胞
水绵细胞
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形状都是接近长方形或正方形,外壁都较厚,有的细胞内有绿色小体。
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讲解
根据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你认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哪些步骤?
观察动物细胞
制作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生理盐水;
用清水漱净口腔,将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
将有附着物的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
在盖玻片上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盖上盖玻片,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实验讲解
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找到一个清晰的口腔上皮细胞,绘制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示。
人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并绘制人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动物细胞
擦: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盖:盖盖玻片的时候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然后轻轻放下另一边,一定要注意不要在里面形成气泡;
染:在盖玻片的一边滴稀碘液;
吸: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边慢慢吸。
实验对比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异同点:
洋葱表皮细胞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动物细胞
滴: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中间滴清水;
滴:口腔上皮细胞滴生理盐水;
取:植物细胞是撕下来一片薄而透明的膜;
取:口腔上皮细胞是刮取一部分细胞;
展:植物细胞是用镊子将撕下来的剥膜在清水里展开,不要有重叠的地方。
展:口腔上皮细胞是用牙签在生理盐水里轻轻涂抹。
实验讲解
人体骨骼肌细胞
人体红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2-3种动物细胞(如人的红细胞、骨骼肌细胞等)的永久装片;不同类型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观察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的形状都是接近圆形或椭圆形,外壁都较薄。
思考讨论
1)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碘液对细胞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2)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结构?
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染上颜色,便于观察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形状接近长方形,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形状接近圆形或椭圆形;
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最外层相对较厚, 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最包层相对较薄。
实验探究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问题 原因 对 策
细胞有严重重叠 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进行实验
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叠现象 用镊子展平洋葱鳞片表皮后,重新制作装片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有黑色圆圈等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视野太暗等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强、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其他问题: 其他原因: 采取你认为合适的策略,必要时可请求教师帮助
讨论交流
左图两条横线是直线吗?右图中的曲线是螺旋还是同心圆?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判断方法:用刻度尺的一侧紧贴着横线,观察横线上每点是否都与刻度尺重合。
判断方法: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中心点到同一条曲线上不同点的距离是否相等。
结论:都是直线
结论:是同心圆
知识讲解
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收集信息、做出判断。
用我们的感官观察有很多的局限性,单凭肉眼看不到很远或很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扩大观察的范围,科学家研究和发明了许多方法,设计与制作了许多观测食品,极大地拓展了我们观察的范围。
科学观察
想一想
使用仪器和工具为什么有利于观察?
知识讲解
科学观察
想一想
为什么要养成科学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而且需要客观、有效、规范地记录。因此,在任何一个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和整理观察到现象和数据。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议一议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哪些?
观察记录花的结构
1.花萼:位于花的最外层,由若干萼片组成。
2.花瓣:位于花萼内侧,颜色鲜艳。
3.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丝是细长的柄,花药是产生花粉的部分。
4.雌蕊:位于花的中心。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
文字描述
表格记录
图形记录
课堂练习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水
C.调距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D.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装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B
解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清水,细胞会吸水涨破,A 选项错误。
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这样可以使细胞的结构(如细胞核等)染上颜色,便于观察,B 选项正确。
调距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而不是下降。C 选项错误。
观察时,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应该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才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 选项错误。
课堂小结
观察细胞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擦、滴、撕、展、盖、染
擦、滴、刮、涂、盖、染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
再见第二章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3课时教案
课 题 第二章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正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能正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图像;科学思维:独立制作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到清晰图像,合理绘制细胞图;探究实践:通过实验,学会正确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态度责任: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绘制细胞显图
教学难点 制作动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绘制细胞显图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讲授新课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复习引入说一说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 1)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 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 眼通过目镜观察, 眼必须同时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2)放片、调焦距: ①将载玻片放在 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观察目标正对通光孔。 ②眼睛从 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 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3)用左眼朝 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 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 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4)若要将右下角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操作方法是: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很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的结构。 观察动物或植物细胞结构时,一般要先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临时装片的制作,一般要进行清洁、滴液、取样、染色等步骤,才能用于观察。 一、观察植物细胞 1、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清洁玻片和滴液: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并在载玻片中央滴1滴清水。(2)撕取表皮: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侧割出约0.5cm× 0.5cm的正方形区域,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它展平。 (4)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盖在鳞片内表皮上,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染色: 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辨认细胞各部分结构。 选取一个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绘制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示。 视频: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3、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2-3种植物细胞(如洋葱根尖细胞、黑藻叶片细胞、水绵细胞等)的永久装片,找出不同类型植物细胞的共同结构特征。 参考:植物细胞的形状都是接近长方形或正方形,外壁都较厚,有的细胞内有绿色小体。二、观察动物细胞: 1、制作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生理盐水; (2)用清水漱净口腔,将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内侧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将有附着物的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 (3)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观察并绘制人口腔上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找到一个清晰的口腔上皮细胞,绘制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示。 视频: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3、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异同点: 3)用显微镜观察2-3种动物细胞(如人的红细胞、骨骼肌细胞等)永久装片;找出不同类型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 动物细胞的形状都是接近圆形或椭圆形,外壁都较薄。讨论交流:1)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碘液对细胞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为了将洋葱鳞征内表皮细胞染上颜色,便于观察细胞的各部分结构。2)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结构? 参考: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形状接近长方形,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形状接近圆形或椭圆形; 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最外层相对较厚, 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最包层相对较薄; ……3、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科学研究必定会遇到问题或疑惑,我们必须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讨论交流: 左图两条横线是直线吗?右图中的曲线是螺旋还是同心圆?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借助仪器和工具有利于观察: (1)使用仪器和工具拓展观察范围: 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收集信息、做出判断。 用我们的感官观察有很多的局限性,单凭肉眼看不到很远或很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扩大观察的范围,科学家研究和发明了许多方法,设计与制作了许多观测食品,极大地拓展了我们观察的范围。 (2)养成科学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而且需要客观、有效、规范地记录。因此,在任何一个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和整理观察到现象和数据。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我们可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适当的记录方法。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 )A.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水C.调距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D.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装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知识回顾并回答听讲听讲、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交流、讨论、思考、回答思考、讨论、回答思考、回答 复习引入学生第一次接触临时装片,多为教师演示,活动课安排学生实操强调规范操作,合理绘图观察其他动物细胞是为了找到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为下一个课时做准备这一部分目的是说明仪器工具的重要性以及观察、记录的方法及时训练,巩固新知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