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衡水卓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衡水卓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衡水卓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古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文”本意指“纹理”,后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化”的意思是“改变”;“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有“以文化人”之意。 据此可知,“文化”一词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 )
A.人文精神 B.道法自然 C.和而不同 D.自强不息
2.据《盛京时报》报道,警察厅厅长陶菊溪认为澡堂为公共浴场,卫生清洁关系重要。但“近查城关各澡堂讲求卫生,注意清洁,固不乏人,而污秽不堪者亦所在皆是,如不严加取缔,殊非慎重公共卫生之道”。该报道反映了( )
A.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 B.公共卫生观念受关注
C.城市化进程弊端凸显 D.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3.中世纪的市民文学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幸福在今天,幸福在现实生活之中……人要通过自己的机智手段追求自己的幸福”,市民文学在西欧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反映出市民文学( )
A.成为西欧文化主流 B.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C.以人文主义为内核 D.缓和西欧社会矛盾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经历了三次难民潮:第一次是伴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南斯拉夫解体激化的族体冲突导致的;第二次是随着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地区性战争爆发而流入欧洲;叙利亚战争带来2015年前后的第三次难民潮,这次难民潮逐渐演化成几乎席卷整个欧洲的重大危机,也成为英国退欧的导火索之一。对此,下列认识最为正确的是( )
A.应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B.欧洲是二战后难民主要产生的地区
C.停止战争能从根源上解决难民问题 D.联合国难民署没有进行积极的协调
5.“内镜精灵”是全球首创、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消化内镜下质量控制和辅助诊断系统。截至2023年10月,“内镜精灵”在全国累计发现早癌1006例……协助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24816例,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成本,还让基层医生也具备一定的“专家”水平。该材料可用来说明科技发展( )
A.丰富了医疗卫生资源 B.优化了医疗产业结构
C.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D.转变了医疗机构职能
6.民国时期,著名针灸医家承淡安重新整合传统针灸医籍的知识和生物医学知识,逐渐剥离与治疗实践无关的涉及天人关系等哲学方面的内容,并借助生理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将腧穴位置精确化。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中医科学化的倾向 B.西医取代了中医
C.中医理论不合时宜 D.中西医协同发展
7.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图中的①( )
A.创造出20进位制 B.用天然铜造铜器
C.会使用图画文字 D.能进行人体解剖
8.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关于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迁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掳掠黑人贩卖到非洲作为奴隶
B.在美国,华工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的主要劳动力
C.各个族群共同生活在大洋洲,形成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文化
D.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
9.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分封制促进了区域间文明交流
10.下图所示是清朝乾隆时期内务府承制的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该更钟体现了( )
A.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B.西学东渐改变了国人儒学观念
C.“向西方学习”的流行
D.清文化产业逐步融入世界市场
11.《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北宋张载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明朝王阳明认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这些主张共同体现出( )
A.事物之间和而不同的平衡状态 B.大变革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追求 D.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1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以人为本 B.关注本心 C.崇德重礼 D.敬天保民
13.1948年,联邦德国《基本法》规定,“基于政治理由而遭受迫害者,享有受庇护的权利”,因此,1961年在柏林墙建起之前,西德从东德接收了300万难民。在东欧剧变之际,德国向来自东方的数十万寻求庇护者敞开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德政府努力改善同东德关系 B.两极对峙造成难民危机
C.国际格局影响德国的难民政策 D.德国政府重视保护难民
14.奇穆文化(约公元1000年到1461年)分布在特鲁吉罗(秘鲁)南北的沿海谷地,崇拜月神“夕”,印加人尊奉的太阳神仅居次要地位。但是,1200年以后,将太阳神作为主神崇拜的地位逐渐确立起来。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玛雅文化的兴盛 B.阿兹特克文明的传播
C.印加帝国的扩张 D.自然崇拜现象的流行
15.1620年,最早抵达北美殖民地的一批西欧移民签署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声称:“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并遵守和服从“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该公约( )
A.实现了对北美民众的集体约束 B.确定了人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
C.标志着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 D.成为美国政治传统的重要源头
16.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为了拯救好友恩奇都,吉尔伽美什历尽艰苦,找到了能令人长生的不死之草,但最后又被蛇偷走,恩奇都最终难免一死。材料主要反映出( )
A.文学作品描绘市民的生活 B.古埃及人早期生活状况
C.苏美尔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D.最早的史诗在西欧产生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中世纪,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渗透着宗教影响。现代戏剧是随着表现《圣经》故事和圣徒生活的奇迹剧的出现而诞生的。中世纪文学的主要题材是再现基督教化的骑士精神。公元12—13世纪,艺术的主要成就是大教堂的建设及其内部的雕塑、绘画等,上帝、天堂、圣徒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
——摘编自《论述中世纪基督教的地位与作用》
史料二 基辅罗斯时代,基辅、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切尔尼戈夫、斯摩棱斯克和波洛茨克等地,这一时期都曾建有规模宏伟、极具特色的东正教堂,其中又以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最负盛名,这所教堂虽与君士坦丁堡的著名教堂同名,却不是拜占庭样本的简单复制,而是显示了拜占庭风格和罗斯艺术的完美结合,独具一格。
——摘编自沈坚等《世界通史》
【探究】
(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史料二、说明索菲亚大教堂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出现大量“规模宏伟、极具特色的东正教堂”的背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宋元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展开了四通八达并且前所未有的商品及其技术交流。与此同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想艺术的交流也空前提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汉、唐、宋三个时期丝绸之路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征。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医疗资源贫乏,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1949年11月,卫生部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传染病、交通检疫、环境、食品、学校与劳动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工作。1952年,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掀起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血吸虫病、黑热病、鼠疫、麻风病等得到有效治理。之后,逐步组建了包括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体系。60年代中期,城市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所)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形成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均集预防、医疗、保健于一体。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中医院与中医院校广泛建立。
——摘编自李玉荣《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卫生事业》
材料二 《1911年国民健康保险法》规定工人参保由工人、雇主和政府共同出资,参保工人可免费接受全科医生诊疗。二战期间,战时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的免费诊疗范围扩展适用于遭空袭的伤员、服务业人员、生产军需产品的工人、特定的慢性疾病患者,最终适用于战时所有行业的工人和其他需接受医院治疗的人。《1946年国民医疗服务法》强调卫生大臣有责任促进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据此建立了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了大区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机构管理,地方卫生当局负责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全科医生服务管理。
——摘编自李鸻《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行政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新中国与英国医疗卫生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二战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医疗卫生成就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C
6.A
7.D
8.B
9.A
10.A
11.C
12.A
13.C
14.C
15.D
16.C
17.(1)中世纪时期,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质和机制,这就是宗教文化占主导地位,基督教渗透到西方社会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各个阶层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2)特点:拜占庭风格和罗斯艺术的完美结合。
背景: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
18.(1)变化:汉朝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最远可到达印度;唐朝与西域商路畅通,海路交流活跃;宋朝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2)特征:航线四通八达,东西兼顾;以中国东部沿海为中心,分布较广;交易的种类多,如丝绸、茶叶、瓷器、技术等;带动生活习俗、宗教、思想艺术的交往。(任意三点)
19.(1)新中国:基础薄弱,发展迅速;防疫、医疗、预防、保健并重;弘扬中医国粹(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与人民力量;统一管理与地方机构协调配合,形成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任答3点)
英国:基础较好,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形成分级分类管理体系;立法推进;服务全体国民,逐渐施行免费医疗。(任答3点)
(2)历史原因:近现代医学较为发达;战时医疗体制的深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或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发展),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支出;试图解决医疗服务不均的弊端。(任答3点)
(3)意义:提升了全民卫生意识,逐步形成文明卫生生活方式;重视人民健康(或体现人民至上理念),促进了医疗技术发展;建立了覆盖世界人口最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或建立了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造了医疗卫生史上的奇迹;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优越性。(任答3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