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世界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 11 课 古代日本..................................................... 52第 12 课 阿拉伯帝国................................................ 55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国家。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完成了统一事业,并不断向外扩张,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阿拉伯人不但创造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还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 古代日本6世纪前的日本壹大化改新贰幕府统治叁1-2世纪前221年5世纪秦朝封建社会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夏朝前2070年出现100多个小国奴隶社会发展历程6世纪前的日本壹25年东汉建立前202年西汉建立618年唐朝建立6-7世纪,日本依然处于奴隶社会日本进入文明较晚邪马台大和依靠贵族统治6世纪前的日本壹贵族大和国的社会结构大王(王室)私人领地生成组织形式地位近似于奴隶田部海部锦织部锻治部从事农业从事海洋捕捞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依其特长编入部民部民制是大和政权的经济基础私有奴隶社会最高统治者部6世纪前的日本壹(邪马台国)献男生口(男奴隶)四人。女生口(女奴隶)六人,班布(粗布)二匹二丈。——《三国志.魏书》落后的奴隶制国家邪马台6世纪前的日本壹“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地理志》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后汉书·东夷列传)邪马台国 (实际是30余个倭人国家的盟主) 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思考题:中日交往开始于何时?倭王印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汉朝开始,日本与中国已有来往,并定期向中国进贡与中国文明联系密切7世纪时,日本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由于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造反逃亡。社会陷入混乱。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出路。贞观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无缺粮,民物蕃息,四夷将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新唐书。食货志》材料研读日本中国大化改新贰根本原因: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矛盾尖锐“贞观之治”繁荣稳定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改革背景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 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645年,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谋划实施了暗杀权臣苏我入鹿的宫廷政变。最终结果是权倾朝野的苏我氏宗家灭亡。自此,皇室夺回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轻太子为孝德天皇(36代天皇)。大化改新贰改革背景—宫廷政变中臣镰足苏我入鹿中大兄皇子大化改新—前提条件大化改新贰经济:百姓年满十八岁由国家授口分田八十亩,身死后归还国家,非特殊情况不得买卖。政治: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地方上设置道、州府、郡、县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唐朝制度日本大化改新政治:最高统治者是天皇。地方上设置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土地收归国有,国家每六年向百姓授田一次,土地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经济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改革内容通过比较后,你有什么发现?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大化改新贰天皇天皇税和兵下令中央豪族地方豪族土地、人民土地、人民私地、私民土地、人民官僚公地、公民影响: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改革前改革后大化改新贰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唐长安城平面图平城京平面图唐朝服饰日本和服唐招提寺启示: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大化改新贰日本的和同开珎(708年)唐朝的开元通宝(621年)鉴真东渡幕府统治叁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三世一身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形成封建庄园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 兼并 土地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影响: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 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背景特点10世纪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庄园大庄园武士武士团镰仓幕府(源赖朝)幕府统治不纳税不准官员进入庄园保护庄园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武士:庄园形成后,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已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武士 ”。武士团:武土出现后,逐渐从分散走向集中,聚集在地区最强大豪强贵族的旗下,形成武士团。幕府统治叁征夷大将军(幕府)大名(诸侯)亲族、家臣土地土地效忠效忠武士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幕府统治叁大权旁落实际上把持国家大权天皇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实质:封建军事独裁统治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概况武士集团1-2世纪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出现100多个小国奴隶社会古代日本发展历程646年大化改新明治维新课堂小结12世纪晚期源赖朝设幕府于镰仓1868年德川幕府垮台封建中央集权幕府统治奴隶制时期封建制时期1.“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一重大的“作用”是A.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 B.推动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日本确立了幕府统治 D.日本从此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2. 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D.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课堂练习..3. 据下图可知,大化改新着眼于A.大力推行民主政治B.传播中华传统文化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实现近代社会转型4.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作用重大”包括①主张实施变革 ②提出效仿宋朝制度③推动大化改新 ④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推行改革举措,史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上述文字叙述分别属于A.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C.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默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拓展阅读《菊与刀》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