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一历史试题评价等级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如禹论功不较多。”诗中“此河”指的是A.都江堰中B.灵渠C.大运河D.长城2.“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二世而亡。”的这个朝代是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3.唐太宗告诫大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长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B.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毁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4.右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该作品又可用于研究当时A.商业市镇的兴起不卡入B.开放的社会风气区C.农业生产的发展D.开明的民族政策小明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女皇帝”“打击《雨中棕作田》官僚贵族”“发展生产”。他研究的人物应是爵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郑6.《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用不流血的手段而使别人屈从我的意志。下列史实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秦灭六国B.清兵入关C.雅克萨之战D.文成公主入藏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曹雪芹8下图③的历史阶段特征是四先秦时期①②@④明清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840年靠御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奴隶制王朝的更替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9.钱币博物馆有下列展品,它们可以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辽宋时期初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览A.注重发展海外贸易会B.农业发展非常迅速C.对外交通非常发达D.民族间的交流借鉴北宋钱币契丹钱币西夏钱币10.下表为北宋时期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官职类型来自于文职来自于式职总人数枢密院正职54人18人72人枢密院副职108人21人129人当问国看在:A.在各州府设置通判B.在地方上设刺史”干,的土C.推行崇文抑武方针D.取消节度使收税权11.《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叠(原始耕作方式)”:到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材料反映了宋朝A.中央集权加强谷的百中B.经济重心南移出C.民族交流频繁D.重视文化发展12.北宋东京城内,晚间有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开张;在繁华热闹之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纸币广泛流通B.海外贸易发达C.崇文抑武浓厚D.城市商业繁荣13.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大运河、明长城、北京城共同体现了中国A.手工技艺的卓越成就B.军事防御的精妙构思四C.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D.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14.下表所示内容反映出两宋时期政权战争时间和平时间北宋与辽约40年100多年北宋与西夏不到10年100多年南宋与金约14年100多年A.战争时间多于和平时间B.经济的重心在逐渐南移C.和平依然是时代的主流D.北宋军事力量遭到削弱15.“瓷”与“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英文中同为一词“china”二者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A.西汉B.唐朝C.宋朝D.清朝16.12世纪蒙古草原上,“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结束上述局面的人物是A.阿骨打B,铁木真C.忽必烈D.赵匡胤17.下列关于隋文帝和忽必烈共同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A.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者C.都大力推行行省制度D.都为创立科举制作出贡献初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