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五下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革命前辈和革命军人的伟大人格。本文主要讲述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在极度痛苦中,依旧选择尊重朝鲜人民意愿,将毛岸英的遗体留在朝鲜的事情。课文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他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熏陶的优秀文本。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分享表达。但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比较陌生,对于战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以及他所面临的艰难抉择时存在一定困难。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文本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研读,逐步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眷恋、踌躇、黯然”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句子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理解人物情感。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章朴实语言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感受文章的情感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传承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对革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体会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后的悲痛心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与作为国家领袖的责任担当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感受他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2.深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视频片段,展示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的画面,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2.提问:在这场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大家知道毛岸英吗?他在这场战争中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由此引出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直观呈现抗美援朝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引出课文,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纠正读音,理解“踌躇、黯然”等词语的意思 。
3.默读课文,思考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经历了悲痛、抉择,最终决定将其遗体安葬在朝鲜的过程。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后的悲痛部分
找出描写毛主席悲痛心情的句子,如“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引导学生抓住“整整一天”“一支又一支”等关键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毛主席极度悲痛的心情。
提问:如果你是毛主席,此时你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深入理解人物情感。
2.学习毛主席面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部分
出示相关段落,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毛主席在抉择过程中的内心想法,画出描写他心理活动的句子 。
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毛主席作为父亲渴望见到儿子最后一面,作为领袖又要考虑国家利益和国际影响的矛盾心理 。
重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结合资料,让学生明白这句话既是毛主席对毛岸英的深情告别,也是对所有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体现了他的宽广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朗读、讨论,引导学生从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中,深入体会他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作为普通人与伟人的双重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再次感受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与无私的襟怀 。
2.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
组织学生讨论: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缅怀先烈,传承英雄精神?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
3.教师总结:“同学们,毛岸英等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在和平年代,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选择其中一首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的感悟,重点写出自己对毛主席情感和胸怀的理解 。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诗词和写读后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牺牲,毛主席巨大悲痛。 —— 常人的情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伟人的胸怀
矛盾:见遗骨? 不搞特殊!
抉择:尊重朝鲜人民意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