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一》教案(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梳理与交流总结阅读方法1.导入:同学们,学习《草原》,你感受到了一幅怎样的草原风光?体会到蒙汉情深的民族情谊了吗?读《丁香结》,你闻到那淡淡的甜香了吗?又是否体会到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诵读三首古诗词,每句诗词里藏着怎样的画面呢?读着《花之歌》,你是不是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呢?相信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一定跟随着作者触摸到山川湖海的心跳了吧!阅读文章,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本单元课文时,你从哪些内容想开去,又想到了什么呢?2.指名反馈。3.梳理阅读《草原》《丁香结》时你是如何想开去的。4.学习活动:交流自己阅读时想开去的经历。①填表:自己在之前的阅读中有没有想开去的经历?补充图表。②讨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经历。想开去预设:A.阅读《忆读书》时,我想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读《小猪希哩呼噜》,刚开始是妈妈读给我听,可妈妈想让我学会读书,于是,想了一个好办法,每当读到精彩的地方,妈妈就放下书,说自己要去干活,明天再读。我当时很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于是试着自己往下读。时间一长,我就爱上了读书,为此常常废寝忘食。B.阅读《落花生》时,我想到了其他的人生道理:不要小看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也许他们朴实的外表下藏着无私奉献的高贵灵魂,藏着令你仰望的渊博知识;也不要被外表光鲜的人所迷惑,有的人虽然看起来仪表堂堂,但可能只是华而不实,不值得你追捧。我们要透过外表看到一个人的内在,决不能以貌取人。C. 阅读《草原》时,读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一句时,我想到了自己去黄山旅游时见到的烟雾中的山水画面,也像一幅国画一般,只是是墨色的。而这里作者写的是“翠色欲滴”,我仿佛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5.思考:你觉得阅读时用上“从所读内容想开去”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1)反馈交流。(2)小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阅读方法既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多使用这种阅读方法。设计意图: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读进来、又想开去的方法,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习惯和能力。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两个板块,梳理、总结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读进来、又想开去的方法,读进来是说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想开去的方向可以是联系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想开去,也可以是由课文的内容而想开去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不断地运用这种方法,争取有更多的阅读收获!四、布置作业1.将自己喜欢的诗句摘抄到摘抄本上,并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读进来 想开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由课文的内容而想开去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2.了解路牌上的地名和人名的拼写规则。【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这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认识排比句,体会排比的好处;二是认识路牌,学会正确的拼写。首先我们来认识排比句吧!(一)认识排比句,体会排比的好处1.认识排比句。(1)出示教材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指名学生读句子。(2)教师引导:用心读下面的三组句子,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说说你的发现。预设:我发现每组句子都不少于三句,而且每组各个句子的结构是相似的,甚至字数都基本相同,而且每个句子的意义都是相关的。(3)课件出示变换排列后的句子,使句式特点一目了然。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4)小结:像这样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甚至字数都基本相同且意义相关的句子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2.出示原句和不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对比发现排比的好处。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有静、清、绿的特点,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水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1)指名对比读。(2)引导学生思考用上排比的好处。引导:下面的两组句子,你觉得哪组更好?为什么?预设:我觉得第一组更好。因为第一组的句子读起来更有节奏感,而且分句间是并列关系,每个分句都是先说一个特点,然后再具体描绘。这样更突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漓江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教师相机小结排比句的好处:一是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二是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3.小组讨论: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预设:(1)这一组连用三个“我是……”,是排比句,把花分别比作礼品、冠冕、祭献,这些都是在写花的作用。花是美丽的使者,花也是情感的象征,花有花的语言,这里突出了花表情达意的作用。(2)这一组连用三个“就像……似的”,是排比句,“就像”后面的内容是想象的,作者连续赋予花、鸟、虫子以灵性,突出在“我”眼中,祖父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4.牛刀小试:仿照下面句子的写法,写写你的家乡吧!◇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点拨:学生积极尝试仿写排比句,学以致用。仿写示范:家乡的山真美啊,美得让人误以为进入仙境;家乡的水真甜啊,甜得让人喝过一口就难以忘怀;家乡的故事真多啊,多得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通过变换呈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排比的句式特点,再通过对比发现排比的好处,整个板块的学习以学生为本。(二)认识路牌,学会正确的拼写1.情境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从书的世界中走向生活吧!同学们,旅行的路上,走亲访友的路上,你有没有关注过路边的路牌?2.认识两块路牌:蓝色是普通道路路牌,绿色是高速公路路牌。3.引导学生思考:路牌上的地名拼写和我们平时的拼写有什么不一样?(1)交流反馈。预设:所有字母都大写;拼音上没有声调;“路”“湖”这两个字的拼音与前面的拼音之间有空格,“顾榭”“北凫”的拼音之间却没有空格。点拨: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比如“北凫”的“凫”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地名。(2)小结地名拼写规则:地名拼写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并且不标注声调;遇到“山、河、湖、路、街”等各地通用的名称需要跟前面的专属名字分写。如“ERFU JIE”(二府街);特指某一地名的,如“西昌”,作为词语要连写为“XICHANG”。4.过渡:同学们,路牌上的地名我们会拼写了,那我们自己的名字又该怎么拼写呢?(1)岀示人名拼写范例:陈依依:Chen Yiyi 陈依:Chen Yi 孟浩然:Meng Hɑorɑn东方朔:Dongfɑng Shuo 上官依依:Shɑngguɑn Yiyi 欧阳立明:Ouyɑng Liming(2)指名学生归纳人名拼写规则: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复姓连写。5.学习活动:制作路牌。过渡:今天老师上班的路上,发现每个路口都有路牌。唯独咱们学校路口和校园里还缺少路牌,老师想请你们帮学校制作路牌,而且为了让人知道路牌的制作人是谁,老师也请大家写上制作人的姓名拼写。预设:QINFEN LU CAOCHANG HUATAN NANMEN6.用拼音拼写下面的地名和姓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端木磊 南京路 纪晓岚 北京___ ___ ___ ___预设:Duɑnmu Lei NANJING LU Ji Xiɑolɑn BEIJING设计意图:这个板块的学习也以自主学习为主,在交流中自主发现拼写规则,并辅以“制作路牌”这一实践活动落实拼写规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堂小结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词句段运用”的内容,认识了排比句,体会了排比的好处;也认识了路牌,学会了地名和人名的正确拼写。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三、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路牌,判断路牌上的地名拼写是否正确,并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认识排比句 认识路牌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