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教育质量抽测试卷历史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2.609一610年,隋炀帝在洛阳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终月而罢,所费巨万”,有胡客看见街道“以缯帛缠树”,于是感叹,“中原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揭露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B.说明隋朝国力十分强盛C.铺张浪费加重了百姓负担D.体现隋炀帝的暴虐残忍3.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制度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科举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军机处4.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第一条就指出要“劝农桑,薄赋徭”。她掌权后颁行《臣轨》,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导”。这表明武则天()A.爱惜人才B.重视生产C.创立殿试D.多谋善断5,“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继起,中国大乱。”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导致了()A.隋朝走向灭亡描述的历史事件导致转折点.B.唐朝走向灭亡C.黄巢起义爆发D.唐朝由盛转衰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下图路线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年级历史(试卷)-1-(共6页)扫描全能王创建罗广A.文成公主入藏和亲B.玄奘西行取经求法C.张骞开辟丝绸之路D.鉴真东行日本传经7.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评价说,中国古代组织的地球子午线长度测量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主持完成这个创举的是()A.僧一行B.孙思邈C.沈括D.郭守敬8,韩愈在唐宪宗迎佛骨时上《谏迎佛骨表》,说敬佛的皇帝不是国破就是寿天;他还创立道统论,认为有一个以“仁义”为中心的道统存在。韩愈的这些主张旨在()A推动唐诗繁荣B促进佛教兴盛C抨击佛教复兴儒学D宣扬无神论9.宋代《通志·氏族略》记载:“隋唐以前,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自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地位人人平等B.新兴经济发展迅速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D.婚姻观念发生变化10.司马光写道:“今介甫(指的是王安石)为政……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说明王安石变法()A.引发朝廷内部争斗B.促进社会稳定发展C.引起社会各阶层不安D.成效显著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A.开元盛世B.宋辽对抗C.宋夏和议D.南宋偏安12.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回族形成③编写《农桑辑要》④建立行省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宋代苏轼所作《秧马歌》中记载,“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揪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七年级历史(试卷)-2-(共6页)可扫描全能王创建2025 年上学期教育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七年级 历史)一、选择题(3分每题,共 48 分)1—5BCCBD 6—10BACCC 11—16DAABA D二、非选择题17、(1)隋文帝 2分(2)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分(3)隋朝大运河 2分(4)洛阳 余杭 2分(5)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2分(基本相似的答案即可)18、(1)①:“贞观之治”2分。②:安史之乱 2分。(2)变化趋势:649—755 年,人口增长迅速 2 分。原因: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1 分。(3)管理方式:册封;和亲;以夷治夷。(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 分原则:“华夷无别”“华夷同重”1 分。(4)景象:经济繁荣;城市规划严整;民族文化交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 分主题名称:盛唐气象。(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1分)(5)安定的社会,清明的政治是国家繁荣的基础;民族团结,中外交流是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繁荣强盛有利于民族交流和中外交往等等。(只要达到一点即可给 1分,言之有理均可给分)19、(1)指南针,北宋。2分观星斗,天阴无星斗时用来指示南北方向。对世界航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书本上回答也可以)2分(2)活字印刷术、毕昇。2分 造纸术、火药。2分(3)问题:地方势力强大,君弱臣强(武将专权,宰相权力过大。语意相同即可给分,2 分。 措施: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统兵但无发兵之权,定期换防;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③换文臣州县知长官,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④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 赋收归中央;⑤实行崇文轻武的政策。2分(只要答到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4)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效维护了国家的 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 分20、(1)奉行积极对外开放政策 2分,市舶司 2 分。(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2 分)。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 分)。(3)实行闭关政策2 分。消极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 分。(4)政策演变影响社会发展;或闭关政策使国家落后,开放使国家强大。(任答 1 点,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历史答案.pdf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