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核心素养评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I卷为选择题,18小题,每小
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Ⅱ卷为非选择
题,2小题,共46分。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第I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
卡指定位置上,并在本页空白处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1.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之中,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
了丰厚道德滋养。这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A.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B.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
C.影响着所有人的行为方式
D.是全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
2.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展
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热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之中
②人文精神能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人文精神只有通过优秀节目才能广泛传播
④这些节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向上向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主题为“重建信任”。中国在发言中指出,
中国是重信守诺的国家,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
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持续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良好条件。这表明中国()
①有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和担当
②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③将担起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担
④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以文
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某校为响应号召,开展了教育理念进课堂的活动。以下最符
合要求的是()
A.语文课上,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纯真,强调个人品德与情感修养的
重要性
B.数学课上,老师只专注于教授解题技巧与公式应用,较少涉及对品德教有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6页
C.历史课上,老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与人物,主要强调对历史事实的记忆与考试重点的掌握
D.体育课上,老师注重体能训练与竞技技巧的教学,要求学生重视体育比赛,不借一切代价
也要争得第一
5.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中国风格”的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以下用典与其蕴含
的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①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一一追求和谐美好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一要爱天地万物
③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言必信、行必果一一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影响若一代又一代人。下面名言警句与之相符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德者,本也”
C.“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7.我校组织七年级同学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大家分组完成清理社区公园、帮助老人购物以及
举办环保讲座的工作。在活动中,同学们遇到了意见不合和分工不均的问题。为了促进活动
的顺利进行,同学们应该()
①各自为政,只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不关心其他小组的工作
②主动沟通,协商解决分工不均的问题,使每个小组都能高效完成任务
③尊重不同意见,通过讨论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④强调个人贡献,忽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这意味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
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存在。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青少年
应该()
①文明劝导,宣传勒俭节约美德
②加强立法,严惩铺张浪费行为
③珍惜粮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④强化监管,制止餐饮食品浪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甲骨文中,“和”为管乐器,本义是调和,后引申为和谐、和睦等;“合”
本义为相亲相爱,后演化为结合、融合等(图)。和合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精
神追求和交往方式,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②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甲骨文“和”“合”
③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 6 月核心素养评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54 分)
1.A 2.D 3.B 4.A 5.C 6.A 7.C 8.A 9.A 10.D
11. A 12.C 13.B 14.A 15.C 16.B 17.D 18.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6 分)
19.看今朝情景 传思想理念(20 分)
(1)(共 8 分,序号与答案一致得分)
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2 分) ②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2 分)
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2 分)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2 分)
(2)(共 12 分)
①讲仁爱(1 分),我们应当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1 分)
②重民本(1 分),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1 分)
③守诚信(1 分),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1 分)
④崇正义(1 分),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
合乎道义。(1 分)
⑤尚和合(1 分),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1 分)
⑥求大同(1 分),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贡献。(1 分)
20.观文化热点,传人文精神(16 分)
(1)(每点 2 分,共 8 分)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2)(每点 1 分,共 2 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担当使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承担责任;等等。
(3)(共 6 分)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1 分)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2 分)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1 分)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
上向善的好少年。(2 分)
21.讲述好人故事,践行传统美德(10) (1)(任意 2 个得 2 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等
(2)(每个 1 分,共 2 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仗义疏财 雪中送炭 解囊相助等 (3)(每点 1 分,共 6 分)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 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