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10.2保护人身权第10课 走近民法典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法律对人身权的保护,增强国家认同感。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身权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形成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态度。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学习重点: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学习难点:正确认识人身权;透过网络新词”开盒挂人“认识人身权信息开盒—防不胜防1.什么是“开盒挂人”?2.试想如果你是被开盒者,你会有何感受?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个人照片等,然后将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公开在网络上,并煽动网民对被“开盒”者进行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如电话、短信等遭陌生人轮番“轰炸”,恐吓威胁。开盒挂人陷入恐惧、焦虑正常秩序被打乱, 社交关系受影响- 名誉受损,- 职业发展受阻-家庭破裂- 受到同学的歧视、孤立承受精神压力,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反应,抑郁,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更有甚至选择自杀只有关于人格和身份方面的权利得到保护,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法律常识人身权是指与人的身份和尊严密切相关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名誉权等。这些权利是每个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人身权的概念知识链接人身权的内容生命权:保护个人生命不受侵害的权利。健康权:维护个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权利。姓名权:个人对自己姓名的使用和控制的权利。肖像权:个人对自己肖像的使用和控制的权利。名誉权:保护个人名誉不受侮辱和诽谤的权利。隐私权: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第109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111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民法典为何不断完善对人身权的保护?有什么要求?1.认识人身权(原因、要求) 原因要求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活动:透视网络新词“开盒挂人”活动:透视网络新词“开盒挂人”以下开盒行为,对应侵犯我们哪种人身权?公开照片公布个人信息恶意侮辱谩骂尾随跟踪寄不明物品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生命健康权第110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笔记】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内容 P87(1)原因:(2)要求:(3)内容: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环节1-认识人身权以案说法,理解人身权聚焦校园生活“小打小闹”李某与刘某系同班同学。李某表示被告刘某自2023年6月后开始对其有欺凌行为,无故打其后脑勺,并向其泼水,故将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刘某赔礼道歉,赔偿所损坏保温杯、医疗检查费等费用。被告刘某表示并未向李某泼水,仅有相互拆笔、打闹行为。根据学校所提供某天监控录像显示,刘某与李某在课间有相互拆对方笔、玩对方水杯、拿走对方凳子、相互推搡行为。期间李某有主动找刘某说笑、比划动作等行为。在双方拆笔、推搡、说话过程中刘某先后9次拍打李某头部20余下,李某有揉按被打部位、伸手抱头等防御性动作。1.这是不是同学间正常的小打小闹行为?2.如果你是本案的审理法官,你该如何判?支持李某诉求驳回李某诉求危害李某生命安全法官判决从监控视频中可看出李某与刘某课间经常嬉戏打闹,但刘某多次拍打头部已超过同学间正常玩闹限度,虽非严重欺凌行为,但侵害了李某的身体健康,危害生命安全。根据《民法典》规定,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等合理费用,刘某的监护人需赔偿李某合理的医疗费用及财产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至第一千零五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这些权利 。1.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合作探究2.民法典如何保护人身权?(1)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①原因②要求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①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②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对他人)(对自己)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同时也会造成受害人产生厌学、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受害人健康成长。不做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不做校园欺凌的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马某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了一个用同事杨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杨某看到后,要求马某删除表情包,否则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马某觉得杨某小题大做,认为自己将杨某有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使用范围仅局限在群聊中,自己的行为并不侵犯杨某的肖像权。你如何评价马某的行为 杨某该维权吗 说说你的理由。探究与分享第1019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马某未经杨某同意,制作、使用、公开杨某的肖像,侵犯了杨某的肖像权,应该赔礼道歉。演员葛优有一个经典的“葛优躺”形象,后来经过网友二创,“葛优躺”表情包在网络上走红。近几年,葛优以侵犯肖像权为由将相关企业和账号起诉到法院,542家企业在赔礼道歉的同时赔偿葛优经济损失、合理维权成本等共计759.4392万元。注意:电影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肖像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要不用于营利,不刻意丑化他们,就没有侵犯他们的肖像权拓展空间构成侵犯思考:用明星的照片做表情包,是否侵犯他们的肖像权? 未经明星同意转发照片,他们的行为是否构成对明星肖像权的侵犯?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P88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如:教材或老师的ppt上使用已公开的历史人物和名人肖像图片。如:某新闻媒体报道城市马拉松赛事,记者在拍摄运动员冲刺、赛道全景等画面时,不可避免地摄入了参赛运动员的肖像。如: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刑事案件时,为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依法制作并发布通缉令,通缉令中使用了犯罪嫌疑人已留存的照片(肖像)如:某城市为宣传城市生态建设成果,拍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素材。拍摄过程中,画面不可避免地记录了正在公园内游玩、锻炼的市民肖像。如:某小区物业为防范盗窃等治安问题,在公共区域安装监控设备,监控录像中不可避免地记录了进出居民的肖像。如何判定是否侵犯肖像权?易错提示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素:①未经允许擅自使用。②以营利为目的。③恶意丑化、污损。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恶意P图、换脸)请你判断:以下哪些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新闻中使用图片照相馆未经允许使用相片宣传恶搞明星图像不属于属于属于“公安机关公布犯罪在逃人员的肖像”不属于(2)法律保护肖像权。(1)含义:(2)内容:(3)侵权行为: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生活案例3:聚焦-家门外的监控安装李某和汪某是门对门的邻居。李某为了监控自家门外的情况,在其入户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汪某找到李某,表示这款可视门铃长期监控着自家住宅,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建议李某拆除。如果你是本案的审理法官,你该如何判?法律保护隐私权。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支持汪某诉求不支持汪某诉求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正确做法:1、尊重保密:不偷看、不传播2、善意提醒:若秘密涉及他人安全(如自残倾向),应报告老师或家长3、法律底线:绝不能以秘密威胁、勒索他人(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隐私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1)含义:(2)意义: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①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对个人)②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对社会)3.隐私权的含义、及意义 P88情景一:学校为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以下情境反映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保护?学校为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保护。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的一部分,是对人们隐私权的保护。教学目标生活观察情景二: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的一部分。情境一:情境二:小试牛刀:观情景辨一辨侵犯哪一人身权②网红推荐三无减肥药致消费者心脏骤停。⑤宠物主人纵容烈性犬撕咬路人。④自媒体博主用明星AI换脸制作虚假代言视频。③粉丝通过航班信息跟踪偶像行程并曝光。①美容院未经同意展现小吴整形前后宣传照。肖像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⑥公司强制员工安装定位APP监控下班行踪。道法糕小妙招:一组图告诉你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总结】 5.法律如何保障人身权?P87-88知识总结①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法律保护肖像权③法律保护隐私权思维导图保护人身权课堂小结原因要求内容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①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法律保护肖像权③法律保护隐私权种类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随堂练习1.(2025·全国课后作业)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下列有关人身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②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③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④人身权是我们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随堂练习2.(2025·全国课后作业)某校女生王某因忌妒同寝室的李某,用手机偷拍了李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并发到互联网上,还配上一些诋毁性的文字,对李某造成了极大伤害。王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①生命权和健康权 ②肖像权③隐私权 ④知识产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随堂练习3.(2025 全国七年级下) 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身权包括( )①生命权②健康权③肖像权④财产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随堂练习4.(2025 全国七年级下) 我们要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以下属于隐私的是( )①个人身体缺陷②身份证号、家庭住址③财产状况④行李、书包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D随堂练习5.某校举办“守护青春·预防校园欺凌”的法治讲座。下面校园欺凌行为与侵犯的公民权利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校园欺凌行为 侵犯的公民权利A 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 姓名权B 对同学拳打脚踢 隐私权C 在网上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 生命权D 在网上恶意丑化同学的照片 肖像权D随堂练习6.(24-25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下列“标志线”与公民权利相符合的有( )①横穿马路的“斑马线”——生命权和健康权②银行窗口的“一米线”——隐私权③火车站台的“候车线”——生命权和健康权④施工现场的“警戒线”——隐私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A随堂练习C7.新版《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修订发布,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类型和技术要求纳入标准。这有利于维护公民的( )A.人身自由 B.隐私权 C.生命权和健康权 D.肖像权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微信QQ)、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骚扰电话、骚扰短信、骚扰电邮);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处理(获取、删除、公开买卖)他人的私密信息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