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宋]陆 游
目录
课前导入

知人论世

掌握大意

感悟诗情

第一部分
课前导入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
他们的身份:南宋爱国诗人
猜一猜?
第二部分
知人论世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英文名:WIFI(路由器)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著名爱国诗人、爱酒如命
知人论世
他流传的近万首诗作中
写到饮酒的就有将近三千首
今晚喝
哪家酒馆?
七十二岁吟
宋·陆游
七十人言自古稀,我今过二未全衰。
读书似走名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
秋晚雁来空自感,夜阑酒尽不胜悲。
渭滨星霣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
知人论世
“平生得酒狂无敌”
知人论世
即便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陆游也一直牵挂着收复山河的事情。
终其一生,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朝廷收复失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陆游《示儿》
知人论世
第三部分
掌握大意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题解


掌握大意
掌握大意
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品读诗歌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薄似纱 bó 深巷xiàng 明朝zhāo
掌握大意
品读诗歌
掌握大意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味:人世情味。
骑马:暗示被召作官。
客:客居。
京华:指京城临安。
人世情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临安伟观图》局部
掌握大意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1.首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世味”——“薄似纱”——正直的处世态度行不通
②“谁令”
诗人的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既是重新起用,应是老骥伏枥,为何有此语?
原因: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又有什么意思呢!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无奈,透露出客居京华的懊悔。
作用:奠定诗歌抑郁惆怅的感情基调
——————讽喻
掌握大意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颔联借景抒情,以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诗人在小楼上夜听春雨,借杏花春雨表达旅居京城时的郁闷和惆怅。
一夜——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
明朝(zhāo):明日早晨
深巷——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太平盛世”下,忘却亡国之危。
以乐景写哀情
掌握大意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
草:草书。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写草书消遣。
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做什么呢?
掌握大意
茶筅用过后要洗干净,晾干。洗干净后,把竹丝的形状要用手指整理,可以轻轻的向外拨一下。避免竹丝都聚拢来,就会影响抹茶泡沫的生成。
茶筅xiǎn:古时烹茶时的一种调茶工具。茶筅以竹做成,宋徽宗赵佶jí在《大观茶论》中专门描述过茶筅:“茶筅,以斤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动,本欲壮而末必眇。”
茶筅搅开使茶粉受水均匀,再冲入适量的热水,然后快速地用茶筅搅拌起沫浡bó(泡沫)。
掌握大意
“茶百戏”“分茶”
掌握大意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此刻的心境真的如笔下这般闲适、恬静么?
①作者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无事作草书,晴窗下品清茗,消磨时光,表面上是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②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表明他厌倦官场的黑暗,实则抒发的是壮志难酬的无聊可悲。
掌握大意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运用“素衣化缁”典故,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掌握大意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莫起风尘叹”说不会受到京华的坏风气的影响,诗人反用其意,表明心志,洁身自好,与开头“世味薄”呼应。
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不愿在临安久留,因京中闲居无聊,故不如回乡躬耕。明写羁旅之苦,实际上是说官场的浊恶及归乡避世的愿望。
用典写悲愤
掌握大意
第四部分
感悟诗情
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营造了闲适恬静的境界,实际上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
这首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诗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
感悟诗情
感悟诗情
我们应该向这位伟大的诗人陆游看齐,身为华夏子民,爱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并且爱国不是某一个群体的职责,而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使命。
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我是中国人,维护国家尊严,捍卫领土完整。
为国争光,为民效力,是我们全华夏儿女的共同责任。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