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两小儿辩日》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的第二篇文言文,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最后一篇文言文。本单元同时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围绕这一人文主题编排组织单元学习内容,一是让学生阅读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证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培养学生的怀疑、探索、创造的科学精神,体会猜想、验证、推理等思维方法。本文作为单元内的一篇精读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借助思维导图,自主梳理发现辩论话题、辩论依据,辨析观点和依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科学严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运用学过的读懂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3.梳理两小儿辩斗的思路,了解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依据,初步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培养和发展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知道是谁创造了问号吗?我觉得是最有创新力的人?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地球是不是绕着太阳转?古今中外你辩,他思,我想,难题一一破解,争论从未停止。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今天,让我们走进《两小儿辩日》,帮帮孔子,看看能不能把美丽的问号拉直。
二、读通课文,理解大意
(一)读通课文。
1.自由读。
出示自学提示:大声把课文读两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
(二)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运用曾经学习的方法理解课文大意,互相说一说。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借助板书说大意。
三、读透课文,梳理方法
(一)亮论点
出示: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指导朗读:语速要快,声音要洪亮、有气势。
2.学生练读,指名上台展示。
3.师生合作“辩论”,教师先用课文语言,再换成白话文与学生辩论。
(二)思理由
摆事实、说理由。
出示: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指名读第4、第5自然段。
2.体会
(三)增气势
为了让自己在辩论时更厉害,可以用些特殊句式——反问句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对读,师生互评。
总结方法:亮观点,说理由,增气势
三、提出质疑,交流感悟。
1.为什么孔子不能决也。
2.我们应该学习两小儿和孔子的什么品质。
3.认识《列子》,质疑列子与孔子的辩斗。
四、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给两小儿写封信,用科学知识解释到底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