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未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满分75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某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的对联。下列对联中描写

唐太宗的是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贪图享乐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2.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

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
B.丝织业的发达
C.文学艺术的兴盛
D.社会风气的开成

3.美国学者伊沛霞认为,与20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

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散开自己,
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下列可以印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遣唐使来华
B.新罗引人中国的医学和天文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

4.韦庄在《秦妇吟》中写道:“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衡箭尽公
卿骨。”这描写的是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的景象。此次起义给唐朝带来的影响是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A.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5.以下历史现象的变化反映出北宋

五代十国
北宋
《旧五代史》记截,名将史弘肇说:“安朝廷,
《宋史》记载:位居枢密使高官的大将普体著
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毛笔),焉足
士(大)夫于途,必引车避之(遇到士人,一定要把
停在边上避开)”
用哉!”
A.武将的专横跋扈
B.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C.官僚机构和军队膨胀
D,整体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6.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西夏
西
西
南宋
南宋
北宋
北宋




C.①②④
D.②3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历史
第1页(共6页)】
·25(25·
7.英雄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历史上,岳飞和文天样的事迹
广为流传,他们为人们所敬仰的原因是
A.都是壮志未酬的悲剧人物
B.都反抗元朝的残酷压迫
16.
C.都率军抗争并完成了统一
D.都体现了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8.右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
唐朝中后期
宋朝
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该卡片主题的是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城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农业
“苏湖热,天下足”
手工业
景德镇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表现
商业
交子
D.物资的不断丰富充裕
海外贸易
市舶司
9.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
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227年,蒙古军队灭掉西夏,接着与南宋南北夹击金朝
B.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C.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实现了统一
D.元统一全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0.文物是活化石,是传承文化最好的物质载体。以下文物反映了宋元时期
宋代基葬中的歌舞散乐壁画
宋代嫩韩纹青铜镜
元慕出土的杂剧陶闻
A.高超的绘画艺术B.多样的娱乐生活
C.精彩的歌舞技艺
D.激烈的体育竞技
11.清朝嘉庆时期流传着一种说法“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据统计,和珅被赐死时,家产被查抄
的黄金有3万多两,白银300多万两。这一现象说明
A.清朝官吏俸禄丰厚
B.皇帝对大臣实施高压政策
C.清朝吏治腐败严重
D.清朝社会贫富差距巨大
12.“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
A重农抑商政策B.闭关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君主专制
13.明朝末年,人口锐减: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
亿。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C.改进了种植技术和改良了新品种
D.形成大的商帮,经营存款业务
14.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
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5.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处的阶段特征是
先秦时期
明清时期



公元前221年220年
581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
A.早期国家的建立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历史第2页(共6页)】
·25-C7256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