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梅州市高三模拟预测(三)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周代之“礼制”己不同于“乡俗”,在周政之中政统、亲统和道统己经有
所分化,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礼制”孕育出了一种处理分化要素的原则,即立足
于三统的相异相分,又力求在其间建立和维持互补互渗的协调关系。由此可知,这一
原则是
A.天人合一
B.和而不同
C.道法自然
D.天下为公
2.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钟、鼓(晨钟暮鼓)成为皇家宫城的报时装置,钟、鼓声作为夜
禁的时间信号,兼有对火灾、盗匪、战争的预警功能。由此看来,钟鼓楼
A.规范了民众日常生活
B.满足了民众对统一时间的需求
C.是各城市繁华的象征
D.承担管控基层社会秩序的职能
3.史载,汉朝在今云南部分地区建置郡县之后,将文书、职官、户口、赋役、法律制度
系统地护展到当地,同时还逐渐向当地传播儒家典籍及其代表的主流思想。近年考古
发现的简牍中还辨认出滇池、俞元、牧靡、谷昌、秦臧等十二个县名和“滇国”“滇相”
“滇丞”“滇廷”等记述。这表明汉朝
A.在云南地区推行郡国并行制
B.注重对少数民族进行分层治理
C.将边防的重心转向西南地区
D.尝试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管理
4.唐代诗歌留下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诗句,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黄
沙百战穿金步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白马嘶风
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郤诜联臂升天路,宜圣飞章奏日华"“万里不借死,一朝得
成功。画如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这些诗句反映出
A.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B.开疆拓土的征战精神
C.寒门庶族的迅速崛起
D.西部边陲的战事频繁
高三·历史第1页(共7页)
5.北宋时期,朝廷在如下图所示地区设置了大量堡寨负责屯田、护耕和硫通粮道。据此
可推知,堡寨的设置



河流
秦的山
堡寨
A.改善了内重外轻的军事格局
B.有效抵御了辽朝进攻
C.为戍边军队提供了后勒补给
D.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
6.在明朝推行一条鞭法时,南方沿海各省官员多表示支持,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推行
效果较好;北方官员大多反对,推行效果相对欠佳。崇祯年间翰林院编修黄景防对此
评论道:“一条鞭赋法,庞尚鹏首倡,远近皆称便利,然葛端肃却极力反对,指责其让
富人得利、穷人受累,且徒增官吏舞弊之弊。”据此可推知,一条鞭法的推行
A.使得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瓦解
B.加大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
C.受到地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7.太平军进军昆山时,当地封建文人赋诗写道:“数千贼众下昆山,焚掠兼施非等闲;天
卢一空小户静,似存公道在人间,”1861年初,常熟、昭文太平军当局决定“着佃起征
田赋”,改地主交粮为佃户交粮。这些记述折射出太平天国
A.规范了户籍关系
B.变革了土地制度
C.冲击了封建秩序
D.强化了基层治理
8.1870年,李希霍芬在山西考察时说,煤在矿区只卖50芬尼,6英里外则涨到25马克
(1马克=100芬尼),12英里外就已经卖到42马克了。所以河南南阳府的人宁可购买距
离170英里外走水路而来的湖南的煤,也不买离他们只有若干英里走陆路而来的山西
煤。这折射出当时
A.湖南地区重工业的发达
B.山西交通运输业有待发展
C.物价昂贵导致民生困苦
D.晋商主要从事于长途贩运
高三·历史第2页(共7页)2025届梅州市高三模拟预测(三)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8
答案
B
D
D
A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C
B
B
17.(1)特征:依靠主体自觉坚守:与社会实践紧密关联:重在坚守道义;受儒学影响。
(2)认识:将苏武誉为民族英雄;认为苏武坚持秉持大义,忠孝两全。
背景:中国传统气节观的影响:中华民族危机深重: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巩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需要:弃节、变节现象增多:传统儒家
伦理的式微。
(3)历史价值:气节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气节
观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气节观有利于历代中国人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维护
祖国统一:传承发扬气节观有利于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发
扬气节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8.(1)变化:传入途径从以日本为主到加了法国、俄国等;传播主体从多元到初步具有
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主:传播方式逐渐多样化,从翻译转译到创办报刊、
成立研究和宣传团体等;传播内容从碎片化到准确、全面和丰富。
(2)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知
识理论界对中国命运的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政治意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
的群众基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加
速了新中国的建立。
19.(1)特点:注重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
(2)原因:热爱大自然:尝试新的技巧和风格,并挑战传统的绘画观念,坚持个人风
格。
20.示例: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火车等交通工具问世,推动交通运输业进步:工厂制度逐渐普及,流水线的广泛运用,
推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人们生活空间:农业机械日益普
及,促进乡村改变;工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机器劳动
普及对民众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初等教育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将
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