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历史试卷2025.6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用2B铅笔将考生号、座位号等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涂改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一时期A.种植粟和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B氏族成员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C.先后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D.邦国林立,早期国家形成并发展2.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升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A,宜扬了荀子人性恶学说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C.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3.653年,《五经正义》撰成颁布天下.明经考试以此为准.722年,唐玄宗注《孝经》,颁布天下·796年,唐德宗制《贞元广利药方》五百八十六篇,颁布天下。据此可知,唐政府自在A.凸显文化的兼容并蓄B.彰显中央政府权威C.推动科举制度的改草D促进医疗事业发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4.北宋元祐四年,苏辙出使辽,发现苏氏兄弟的文集在辽T为传诵。辽人对于苏辙的到来非常欣喜,不断打听苏轼的情况,于是有了苏辙的名句“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由此可推断A党项人普遍仰慕中原文化B.印刷行业的竞争激烈C,辽境内多元文化共同发展D,辽继承中原典章制度5.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干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C.运河沿岸商业城市崛起D商业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6.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文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C,反映上海经济增速放缓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71904年,清政府拟建新军36镇。第九镇(驻江宁)征兵时,“士绅子弟、康贡、秀才、学堂学生数居大半”,第八镇(驻湖北)、第二十一协(驻湖北)也基本如此。这心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飞.表明了清廷重视文教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8.下表为20世纪上半叶国文教科书选文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出处选文(部分)语体情况1923年版叶圣陶《大铁椎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新学制初级中学《荆轲刺秦王》《庄子秋水篇》文言文119篇,白话文59国语教科书》《最后一课》《天演论导言》《莫尔斯传》篇,文白的比例约为2:1,1935年版叶圣陶、《庄子四则》《杨修之死》《愚公移山》夏两尊编《国文百《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课》文言文58篇,白话文86篇,八课》《荷塘月色》《项链》《背影》文白的比例约为2:3A.编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继承B.培养实务人才成为社会共识C.民主与共和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D,文学革命具有形式主义特征9.1927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共成立如福建上杭县蛟洋农民银行、江西东固平民银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等60多家金融机构,发行货币达200多种,广泛开展了金融业务。这些机构的设置A.冲击了国统区的金融秩序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意在推动工作重心的转移D.促进革命根据地建设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