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初三三模
语文参考答案
1.(8 分)
(1)(每个 1 分,共 3 分)lào 硝 蔓
(2)(2 分)A
(3)(2 分)将“是否”删去(在“浴火重生”前加“能否”)(将“是否”改为“能够”

(4)(1 分)条件
2.(每个 1 分,共 9 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②浑欲不胜簪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④故国东来渭水流
⑤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报君黄金台上意 ⑦梦中行采薇
⑧受任于败军之际⑨奉命于危难之间
3.(8 分)
(1)(共 2 分)形声(会意)(1 分),“跪地救人”中的“跪”指具体的物理动作,即
双膝着地。(1 分)。
(2)(共 3 分)示例一:晚辈们集体给长辈磕头拜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一部分(1 分),
表达的是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增添了春节的仪式感与热闹气氛(1 分),特别是在春节这
样的节庆日子,拜年不仅仅是口头的祝福,更是通过一系列行为,展示出敬老爱幼、和睦家
庭的传统美德(1 分)。 示例二:跪拜是一种陈旧的仪式,带有过于强烈的等级观念和宗教意味,未必能真正达到尊
敬长辈、祝福亲友的效果(1 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强调平等与自由,传统的等级
思维早已不再符合当下的社会氛围(1 分)。由此看来,跪拜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外在的表
演”,未必能反映内心的尊敬(1 分)。
(3)(共 3 分)示例:蒋倩,你是人间大爱的化身!当危急时刻来临,你毫不犹豫跪地施
救的身影,诠释了人民卫士最崇高的使命。那专业娴熟的急救动作里,流淌着对生命的无限
敬畏。从迷彩服到工作服,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你冲锋在前的英姿。你双膝触地的瞬间,
跪出的是退伍不褪色的赤胆忠心,托起的是军人对人民的如山承诺。这就是中国女兵!这就
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4.(共 4 分,每个 1 分)
(1)② (2)向来(一直、一向、从来)(3)全(整个)(4)经过(过了)
5.(共 3 分) 示例一:比喻,把云比作乌黑的墨,形象地描绘出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的
景象,象征了自己处境的险恶,内心的愁苦怨愤(1 分)。洞庭湖水如天一般广阔无边,表
现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1 分),含蓄而生动地表
达了兄弟离别之愁情(1 分)。
示例二:对比(1 分),借“瘴云墨”,营造出桂岭环境的不堪,以“水如天”写出洞庭春
色的别样,两地反差之大,形成强烈对比(1 分),突出了诗人不得归的惆怅之情(1 分)。
6.(共 3 分,每处 1 分)
诸将[A]亡者[B]以十数[C]公[D]无所追[E]追信[F]诈也
7.(2 分)大王如果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事的人了。
8.(共 4 分,一个 2 分)
①首联“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直接表达了兄弟之间的骨肉分离之情。②柳
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长期的政治失意、报国无门的愁苦是他心情“黯然”的重
要原因。③诗人长期流放到偏僻的“蛮荒”之地,这种被贬谪的生活让他感到极度的愤懑和
无奈。④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以及对兄弟
宗一旅途安全的担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9.(共 3 分,一个 1 分)
①韩信自身具有“国士无双”的真才实学;②萧何极力举荐;③刘邦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对萧
何的充分信任。
10.(共 4 分)相似之处:柳宗元与韩信均有真才实学(1 分),想要施展抱负,却不受重
用(1 分)。不同之处:柳宗元面对屡遭贬谪,逆来顺受,表现出“黯然”的消极悲观态度
(1 分),韩信面对“上不我用”,毅然离开,重寻建功之路,表现出一种反抗不公的积极
态度(1 分)。(最终,柳宗元被贬十二年,韩信则被拜为大将)
11.(3 分) D
12.(共 4 分)
内容:图片上有“中国”两个汉字,“中”字的“│”代表一个中国,“国”字的“、”代
表台湾(2 分)。深意:充分展现出我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2 分)。
13.(共 4 分) 示例:旧中国工业设备落后、产能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
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享誉世界,赢得世界的尊重(2 分)。面
对美国主动挑起的关税战,中国凭借市场多元化、科技自主化的强大底气,迫使美国重返谈
判桌(2 分)。(举其他事例印证,合理亦可)
14.(共 3 分,每个 1 分)
①折几支映山红带回家插在玻璃瓶里 ②酸酸甜甜的滋味灌满了口腔(那种鲜、嫩、独特香气无法用言语形容)
③给山里人换来一些经济收入 15.(共 3 分)
拟人,将映山红人性化(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映山红努力生长、开花的样子(1 分),
表达了“我”对映山红蓬勃向上、生命旺盛的赞美之情(1 分)。
16.(共 3 分)
交代写作对象“映山红”(1 分),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1 分),一语双关,既指大自然
里的一种花,也指像映山红一样的革命烈士(1 分)。(或:表达了对映山红的赞美、对革
命烈士的崇敬之情) 17.(共 4 分)
"火一样映照"既指映山红炽烈的自然色泽(1 分),更隐喻红军用热血浇灌革命火种的历史
记忆(1 分)。火红的花朵年复一年盛开,象征着革命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代代相
传(1 分)。就像映山红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一样,革命精神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延
续(1 分)。
18.(共 4 分)
示例:"寒梅"是文人风骨的化身,素白是清高的宣言(1 分)。它饮冰卧雪、独守孤山,经
得起朔风、耐得住清寒、守得住本真(1 分);它不卑不亢,在料峭中酝酿暗香,用虬枝勾
勒铁骨(1 分)。当百花瑟缩时,那点破雪的红蕊便成了天地的印章——每一瓣都是写给寒
冬的战书,每一缕香都是对春天的诺言(1 分)。
19.(4 分)(结合的情节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一:A.尼摩船长一方面正义,富有同情心,在锡兰采珠场勇救采珠人(2 分);但他也
有残酷的一面,当鹦鹉螺号面对战舰的进攻时,他冷酷无情摧毁战舰,夺去船员的生命(2
分)。
示例二:B.唐僧一方面善良坚定,关心徒弟,在取经的过程中从不懈怠动摇,经历九九八十
一难,终成正果(2 分);另一方面因愚善导致有时是非不分,在“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中,
轻信妖怪,不听悟空辩解,将他赶走(2 分)。
示例三:C.鲁智深一方面很粗鲁,当他得知郑屠户欺辱金氏父女的时候,立刻便要去“打死
那厮”(2 分);另一方面又很细致,打死镇关西后,他指着尸体说镇关西诈死,“一头骂,
一头大踏步去了”,金蝉脱壳(2 分)。
20.(共 6 分)
(2 分)(1)林冲(1 分),因遭诬陷,被发配沧州(1 分)(被逼雪夜上梁山)。
(2 分)(2)沙和尚(沙僧、沙悟净、卷帘大将)(1 分),寻求各路仙人的帮助,在如
来佛祖的指引下,战胜了六耳弥猴,恢复了自己的名誉(1 分)。
(2 分)(3)《琐记》(1 分),衍太太(1 分)。
21.(共 4 分) 示例一:我选择探究专题一,发现: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们虽然都有着不同的出身,却有着
相同的理想信念(2 分),如出身官僚家庭的周恩来、出身富农家庭的彭德怀、出身佃农家
庭的朱德等,他们都成为了拥有坚定意志的革命者,并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2 分)。
示例二:我选择探究专题二,发现: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而进
行的一次战略性转移。长征途中历经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
地等事件,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目的地陕北并成功会师(2 分)。长征保存和锻炼了党和
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2 分)。
22.作文(60 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书写四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
一类卷:55-60 分(以 55 分为基准分)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45-54 分(以 48 分为基准分)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
顺。
三类卷:36-44 分(以 40 分为基准分)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
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5 分以下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
抄袭之作。
书写:
一类:卷面整洁,书写美观;
二类:卷面工整,书写认真;
三类:卷面一般,字迹清楚;
四类:卷面较乱,书写潦草。2024-2025学年度初三三模试卷
语文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闭卷考试。
2.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使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玫,
要用绘图橡皮轻擦千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4.答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
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中国外交部于2025年4月29日发布了重磅双语视颜《不跪》,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和
震撼人心的画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坚定不移的立场和决心。今天,让
我们一起漫步文学,感受中华文明中“不跪”的精神传承!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面是小语为主题班会准备的一段演讲稿,请你完成相关任务。(8分)
回首往昔,在近代历史的路谈岁月里,中国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尊严被践
踏,主权遭侵犯。“跪着”的屈辱深深烙(▲)印在民族记忆深处,那是腐朽与衰败的标
志,是甲的无奈。我们是否正视这份屈辱,成为中华民族浴火熏生的关镶。从鸦片战
争的xā。(▲)烟弥漫到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民族的伤痛促使先辈们觉醒,中国人唯
有自强,才能摆脱“跪着”的命运。于是,辛亥苹命的枪声划破封建帝制的黑暗,《新青
年》里新思想的火种在民众心中màn(▲)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人民乙艰
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新篇章。无数志士仁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让中华民族能够昂首
挺胸,迈向伟大复兴。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烙(▲)印
xiā0(▲)烟
màn(▲)延
(2)在演讲稿中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受制于人开启
B.任人宰割开辟
C.知难而退开辟
D.知难而进开启
(3)“我们是否正视这份屈辱,成为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关键”一句有语病,请给出修
改意见。(2分)
(4)稿中画线句“中国人唯有自强,才能摆脱‘跪着’的命运”是▲复句。(1分)
2.经典古诗文文质兼美,真情涌动。班级同学围绕主题“责任担当·诗文润德”设计了班
级板报,请你将板报空缺处的诗文补充完整。(9分)
初三语文第1页共8页
【任务一】文人担当,心忧家国
“①▲,隔江犹唱后庭花”隐含着杜牧的借古讽今之意:“白头搔更短,②▲”抒
发了杜甫的国破家亡之悲:“③▲,铁马冰河入梦来”寄窝了陆游对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行人
莫问当年事,④▲”抒写了许浑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任务二】报国心切,情注笔端
辛弃疾高歌“了却君王天下事,⑤▲”,寄托忠君报国之志;李贺慨叹“⑥▲
提携玉龙为君死”,赞美将士们舍生忘死的报国之心;文天祥吟咏“饿死真吾志,⑦▲”
表达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诸葛亮慨陈“⑧▲,⑨▲”(《出师表》),尽显临危
受命的忠君爱国之心。
3.参加“识字润心”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各项任务。(8分)
【百度字典】


《四书释地》:“两膝著地,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
《说文解字》:“跪,拜也。”
跪拜是中国古代的礼节之一,通常是指跪下来并叩首,以示尊敬或忠诚。在现代网络
用语中,“跪了”通常用来表示叹服、拜服或者无奈的自嘲。跪还可以指具体的物理动作,
即双膝着地,有时也用来形容一种屈服或顺从的状态。在某些情况下,跪也可能与惩罚或
羞辱相关。
【社会资讯】5月13日下午4时许,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下横街幼儿园门口,一位年过
七旬的老奶奶突然侧身昏迷在路边长椅上,附近的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职工、退伍女兵蒋
倩发现情况后,迅速跪地按压老人心脏,施展心肺复苏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急救,老人的呼
吸逐渐恢复,整个过程持续10分钟左右,蒋倩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却始终保持着
救援动作,一直坚持到120救护车及时赶到,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
(1)根据百度字典的内容,说说“跪”字的造字方法,并解答词语“跪地救人”中的“跪”
的意思。(2分)
(2)春节期间,山东聊城、菏泽等地,磕头拜年的习俗尤为盛行,长长的磕头队伍,成
为春节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跪拜习俗也引发了争议。为此,
班级展开了激烈讨论,谈谈你对这一习俗的看法。(3分)

(3)班级准备开展学习先进事迹的活动,班委会委托你为救人的退伍女兵蒋倩写一段赞
美词。(3分)
初三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