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运用典故的句子,请根据批注完成以下归纳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 , 。 怀旧吟赋,物是人非;归乡怀人,恍如隔世。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 , 。 忠君报国,万死不辞。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 , 。 身处困境,念家悲己。 秋瑾《满江红》
二、综合性学习
2.小明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一本名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图书,这是清光绪年间(1901年)的一本识字课本,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书中对于“天”的解释引起了小明的兴趣,小明想制作一期板报,用“说文解字”“不同释义”两个板块展现探究的收获,请你帮他完成具体的任务。
【说文解字】
(1)根据小明提供的汉字演变图片和《说文解字》的解释,请你探究“天”的造字方法并写出依据。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说文解字·一部》
造字方法:
依据:
【不同释义】
(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新华字典》对于“天”字的解释差别很大,小明列出了两种释义,请你写一段话简要说明二者的不同。
至高无上曰天。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气轻三十之一:高万有六百尺,轻三之一;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曰天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新华字典》
三、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深秋黄昏,野花开过了, 甲 。野草朴实而感性,裸露的身体在落日里渐渐休眠,沉静之美非人工所能。眺望中,湖滨苍凉悲壮,凝固之色、箫瑟之气, 乙 。世界讳莫如深,野草执拗(坚忍/坚韧), 丙 。①相比自以为是、傲慢自大的人,我更愿意崇拜和信任这片黄绿相间、生机盎然的世界。受阳光雪水的恩慧,草原开出的花也格外鲜艳夺目。(因为/虽然)经历的夏季太短,大多时日暴露于冷风之中,但是②它们美妙而坦诚的灵魂,总有不被驯服的野性。生物之间普遍平等,此生存法则早已在牧人心中根深缔固。③植物内在的自然节奏和循环,同样隐藏着深刻的生存智慧。④坚强的野草养育着芸芸众生,这是率性的生命之舞。大地的欢乐、自由,酣畅淋漓。万物生息,各有归止。爱无等差,谁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资格),谁也没有目空一切、恃强凌弱的(资本/资格)。无论星辰还是海洋,无论野草还是参天大树,这种宽容豁达,是一切生命生生不息的精髓所在。
3.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箫瑟 讳(wěi)莫如深 傲慢自大 B.执拗(niù) 生机盎然 根深缔固
C.恩慧 芸芸众生 酣畅淋漓(lì) D.炫耀 恃(shì)强凌弱 宽容豁达
4.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坚忍 因为 资格 资本 B.坚忍 虽然 资本 资格
C.坚韧 虽然 资格 资本 D.坚韧 因为 资本 资格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懒散的光线在草原上跳跃②又异常脆弱敏感③使草原陷入静思默想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6.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凉悲壮”“鲜艳夺目”“参天大树”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自以为是”意思是认为自己正确,多指主观、不虚心,其反义词是虚怀若谷。
C.“此生存法则”中的“此”是指示代词“这个”,在句中指“生物之间普遍平等”。
D.“谁也没有什么值得”中的“谁”与“舍我其谁”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①运用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我”对草原这一生机盎然世界的崇拜和信任。
B.句②运用拟人手法,“美妙而坦诚”“不被驯服”凸显了野花坚毅顽强的品格。
C.句③抒情,由植物内部自然的节奏和循环,引发对植物深刻生存智慧的赞美。
D.句④运用比喻,用“率性的生命之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万物生息的和谐状态。
四、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保尔的圣经课,神父总是给他打满分。祈祷文、《新约》和《旧约》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上帝在哪一天创造了哪种东西他记得一清二楚。保尔决定问问瓦西里神父。到下一次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父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了手。一得到允许,他便站起来问:“神父,为什么高年级的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了好几百万年,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年……”突然,他被瓦西里神父的尖叫声打断了话头:“混账东西,你胡说些什么?原来你是这么学《圣经》的!”保尔还没来得及分辩,神父已经揪住了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一章,有删改)
选段二:宋江看罢浔阳楼,喝采不已,凭阑坐下……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有删改)
8.阅读选段一,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哪些精神?
9.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梁山好汉都是些不甘受压榨,敢于反抗的英雄。”结合选段二或《水浒传》中其他好汉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小淮和小安正在分享这两本名著不同的读书方法,请补全下列对话。
小淮:读《水浒传》,我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把握小说先分后合的结构。
小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
1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向观音菩萨借芭蕉扇。
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古今中外文化经典的著作。
C.《红星照耀中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D.《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小说集,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注释】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人称为“三绝”。《咏芭蕉》是诗人怀人之作。
1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为《咏芭蕉》,诗歌从芭蕉叶的形态、长势着笔来描写芭蕉。
B.诗中“多情”一词将芭蕉叶拟人化,赋予芭蕉叶以人的情态。
C.诗中用“抽不尽”写出了诗人相思之情的绵绵不绝。
D.“却教风雨怨秋声”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风秋雨和秋天的怨恨之情。
13.诗画摄影协会准备以《咏芭蕉》为素材制作一段视频,请你完善下面的拍摄脚本。
镜头 镜头描述 情感
镜头一:芭蕉叶叶 茂盛、层层叠叠的芭蕉叶 相思怀人
镜头二:叶舒叶生 (1) (2)
镜头三:雨打芭蕉 (3) 愁怨风雨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云谷记
山自西北横出,环数百里之山,未有高焉者也。此谷自下而上,得五之四①,其旷然者可望,其奥然者②可居。然地高气寒,又多烈风飞云,所沾③器用衣巾,皆湿如沐。非志完神王④、气盛而骨强者,不敢久居;其四面而登,皆缘崖壁,援萝葛,崎岖数里,非雅意林泉,不惮劳苦,则亦不能至也。
然予常自念,自今以往,十年之外,嫁娶亦当粗毕,即断家事,灭景⑤曾此山。是时山之林薄⑥当益深茂,水石当益幽胜,馆宇当益完美。耕山钓水养性读书弹琴鼓缶以咏先王之风,亦足以乐而忘死矣。顾今诚有所未暇,姑记其山水之胜如此,并为乏诗,将使画著图之。时览观焉,以自慰也。
(选自《朱文公文集·云谷记》,有删减)
【注释】①得五之四:指站在五分之四的位置上。②奥然者:指幽深隐秘。③沾:洗。④志完神王:意志顽强精神旺盛。⑤灭景:隐蔽形影,谓隐居。⑥林薄:草木生长茂盛之处。
1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四面而登”与“佳木秀而繁阴”两个句子中,“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B.“缘”有“围绕”“顺、沿”“边缘”等义项,“皆缘崖壁”中的“缘”应为“围绕”之意。
C.“然予常自念”的“念”根据字源推断法,从心从今,有心中想,口中念叨之意,可推断出应为“思考、思虑”之意。
D.“顾今诚有所未暇”中的“诚”与“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诚”意思不相同。
1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主要通过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
B.作者开始因云谷山环境恶劣不愿意在此隐居,后环境变得优美故想在此隐居。
C.本文通过写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富足、专注学问思考以及悲观厌世的之情。
D.文章骈散结合,且多用短句,使文章整齐中富于变化,语言生动形象,凝练概括。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每答对一处给1分,作答超过三处不给分。
耕山A钓水B养性C读书D弹琴E鼓缶F以咏先王G之风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雅意林泉,不惮劳苦,则亦不能至也。
(2)时览观焉,以自慰也。
18.请结合《醉翁亭记》及本文内容,分析欧阳修和朱熹分别有怎样的人生志趣?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
崔妍
①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并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哪吒的形象还出海,闪耀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吸引世人目光。从“三岁小儿”到“百亿影帝”,这部演绎神话也创造神话的中国动漫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②看点是“传承”,看头在“新生”。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八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升腾起血脉为经、文化作纬的共同情感。守正并非守旧。电影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一头六臂”哪吒新形象,导演的解答颇具“现实主义”:多余的两个头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难道在一旁喊加油吗?形象非刻板,变化含考量。新编又何须拘泥?坚持守正创新,静候惊喜生花。
③哪吒“魔童降世”,“黑悟空”横空出世,“唐宫夜宴”舞动网端……如今,越来越多“古老的”正在成为“新生的”。文化软实力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路径不断拓宽,生动印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越来越多“新生的”也日渐变为“经典的”,持续充盈着文化宝库。我们的文化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
④眼前是震撼影像,背后是创新链条。虚空裂口、妖兽涌出,妖兽身后的万条锁链是剧情成立的关键。特效团队让妖兽动作绑定物理引擎,每条锁链都独立运算,开发出“动态美感”算法,用技术创新“啃下硬骨头”,最终实现导演要求的视觉效果。
⑤电影业是文化产业,更是高科技产业。3D建模、粒子特效、动态捕捉……哪吒的一杆长枪,不仅刺穿多年来好莱坞垄断的全球票房铁门,更补足了中国电影工业握指成拳、向新而行的精气神。片尾,参与制作的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名字闪烁银幕。那些原本寄希望于国际团队制作的重点镜头,皆由他们悉心打磨。文化筑基、创新赋能、科技领跑,让特效画面对了“味道”,为中国电影产业拓宽“跑道”。
⑥“魔童”的成就映照产业的成长。“魔童故乡”成都汇集着特效、配音等多个环节的“隐形冠军”,释放出“由点带面”的集聚效应。如何浇灌更多“成长”?成都的实践带来启示。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多类型的硬件设施,满足多样化创作需求;打造高效服务平台,实施跟踪指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栽好梧桐树”,给予引进人才安家费、生活补贴并在设立卫作室等方面提供支持,免除其后顾之忧,激发创新动力……多向度、全方位补链、强链、延链,能够更好挖掘传统文化宝藏,让那些沉睡的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⑦“魔童”还照见经济的“万花筒”。从日常消费品到联名汽车,商务联动、花样翻新,电影IP在商业上“开疆拓土”,催生消费新模式、经济新业态;周边产品热卖,相关景点成热点,带动影视股回暖……“魔童”施展拳脚,掀起涟漪,激活春水,让人看到文化之于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⑧当前,文化与经济交融已成大势:看电影成为新年俗,不少观众变旅客,循着踪迹去旅游、品美食,流动的中国消费活力涌现;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外国人乐享新春“中国游”,蛇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较去年增长124.54%,交易金额增长90.49%,“世界的中国”引力强大。文化,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我们的信心在此、底气在此。
⑨小小身躯,悠悠文脉;葱葱产业,蔚蔚蓝海。乘势而上、精耕细作,期待更多“魔童”现世,“闹”出经济新增长,“搅”动发展新浪潮。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2月17日第5版,有改动)
19.请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20.下列哪一项不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表现?( )
A.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
B.八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
C.用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
D.使用“动态美感”算法,呈现震撼视觉效果。
2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线句子“这部演绎神话也创造神话的中国动漫电影”中,两个词语“神话”含义不同。
B.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用反问、戏谑的语气展现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的坚定信念。
C.第⑧段中提到的“看电影成为新年俗、外国人乐享新春‘中国游’”等属于举例论证。
D.《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证明中国电影业已经完全超越了好莱坞。
22.选文虽是一篇议论文,但语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请结合下面两个句子,分别从用词、句式两个角度简要赏析。
(1)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赏析加点词)
(2)“魔童”施展拳脚,掀起涟漪,激活春水。(从句式角度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瞌睡
安谅
①在一家知名报社,明人与校友老金总编侃侃而谈。老金忽然回忆起往事:“我们上大学语文的第一堂课时,那位脑门前秃,身子瘦若芦苇秆,穿着有些宽大的旧白衬衣、蓝色长裤,脚蹬一双灰不溜秋的牛皮凉鞋的老教授,用带有浓重苏北口音的普通话自报家门,说自己的姓氏是头上不长草的卢姓,也就是虎头卢。他说,我也属虎,却无虎性。所以,开课之前,我先声明一下,上课要来,不来得请假。但上课允许打瞌睡,或者闭目养神。不过,不得打呼噜,影响别人。如果出现了呼噜声,那得罚站,还得罚背诗文。否则,考试成绩要降一个等次。我都听呆了,哪有这等好事,你知道,我那时老是睡不够,难免上课打瞌睡。”
②“你还真在课上睡觉了?那位卢老师的课,我也上过,讲得还是挺生动的,特别是随口说起的文学典故,简明扼要,很有意味,很吸引人的。”明人说。
③“是呀,他讲得确实精彩,我眼皮都没耷拉过,听得津津有味。连着好几堂课,笔记都做得很细致。”老金叙述着,手舞足蹈地表现了当时的兴奋状态。
④“但有一次,我真憋不住了。前一晚睡得太迟,两三点才上床,苏缘他们脑袋一搭枕头,就都睡着了。苏缘还打起了呼噜,浪涛一般跌宕起伏,把我吵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更难以入眠了。第二天一早的大学语文课,我坐在后排,撑了十来分钟,不得不闭一会儿眼。老先生慢条斯理的讲课声,我依稀能听见,我感觉自己似睡非睡。骤然,我鼻腔里发出了一串粗重的声响,我下意识地收住,却没能成功,将我自己也彻底惊醒了。我发现,课堂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而来,只有老先生继续讲着课,仿佛并未听到我的声音。我故作镇定,也心存侥幸。可讲完一个段落,老先生换了一个话题,问刚才是谁发出的声音,瓦釜雷鸣似的。他要我站起来,问我是背诵诗文呢,还是期末考试成绩降一个等次。”
⑤“语文成绩本不太好拿高分,很多人都碰巧在及格线上,降一个等次,可就过不了了。”明人莫名地为老金捏了一把汗。
⑥“就是呀,我犹豫了一会儿,答应背诵诗文。老先生说好,就背课本里的,你的学号是多少,就背那一页的诗文。”老金说道。
⑦“老先生倒是有办法呀!”明人笑道。
⑧老金略带苦相地说:“我当时可笑不出来,我的学号是34号,我怎么知道第34页是谁的作品呢,课还没讲到那一页。如果是前面几页,我听过课,还听得很认真,课文也反复读过好多遍,至少还能背出个大概来。正头疼时,向我诡笑着的苏缘忽然喊了一声:‘他的学号是5号。’我吃了一惊,这家伙是在帮我,第5页应该有一段《诗经》里的诗,我完全背得出的,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视着我的老先生,冷静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真实的学号。老先生微微点了点头。我按学号翻到那一页,竟是一篇巴金的短文,选自他的《真话集》。我还真读过,但背是背不出的,其中只有几句警言妙语,我是记住了的。我颇显尴尬,只得老老实实地向老先生报告,全文我背不出,但我说了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记住的几句警言妙语,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吐出。我还特意讲了巴老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住了口,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老先生。老先生挥挥手,让我坐下了。他就说了一句,如果你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听课,你会讲得更好!”老金眼睛亮起来了。
⑨“听那口气,老先生好像是在鼓励你。”明人说。
⑩“岂止是鼓励,对我来说,这是对我的表扬呀,讲得更好,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之后,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位老先生的高明之处,他处罚了我,也批评了我,却令我如沐春风般心情舒畅,而且得到了令人愉悦的鞭策。后来,大学语文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为用心的一门科目。你猜我期末成绩如何?”
“估计,应该是不错的。良好吧?”明人斟酌道。
“是优秀!而且是全班唯一的优秀!”老金笑逐颜开地说。
“哎哟,没想到,一个呼噜让你这么幸运,真是难得!”明人由衷赞道。
“应该说是老先生卢教授带给我的激励。老先生说:‘你不仅考得不错,那次打呼噜,报学号时,我发现你也很诚实。这是最为重要的。’我深深地感谢他!我常常会想到他,特别是今天这个日子。他真是一位好先生,真的祝他在天堂快乐呀!”
说完,他朝天空合掌高举,深深一拜。
这天是教师节。卢教授十多年前仙逝了,但他还活在他学生的心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24期,有改动)
2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对卢教授的外貌描写,刻画了他不修边幅的形象,也突出了他生活的清苦。
B.苏缘打呼噜把“我”吵得难以入眠,为后文“我”第二天上课打瞌睡作了铺垫。
C.老金在期末考试时获得全班唯一的优秀,与卢教授对他的激励和鞭策密不可分。
D.小说把对往事的回忆安放在教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十分自然,且合乎情理。
24.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视着我的老先生,冷静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真实的学号。
2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他真是一位好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26.小潇和小湘在读过小说后,对究竟谁是主人公产生了分歧。小潇认为是卢教授,小湘认为是老金。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八、作文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习和生活中许多的是非曲直、大小多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选择题。做对一道选择题,真的不容易,因为选择需要站位和勇气,做对需要智慧和毅力。选择并做对了,心智就会成长一大步。
要求:(1)以“我做对了这道选择题”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2)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真情实感,不套作,不抄袭。
(3)文体(诗歌除外)特征鲜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2.(1) 会意 大,是两手两脚分开的人形,用一横来指示人的头顶上方的区域,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天。
(2)示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对“天”的解释包含古人朴素的地理观,揭示了天的高度与气体稀薄程度的关系,更为详尽、具体;《新华字典》对“天”字的解释十分简要。
3.D 4.B 5.A 6.A 7.D
8.①敢于质疑;②勤学好问;③追求真理。 9.示例一:宋江不甘被“刺配江州”,在浔阳楼题反诗表达反抗的愿望。示例二:林冲不堪忍受高俅等人的迫害,在山神庙怒杀陆虞候等人,雪夜上梁山,走上反抗之路。 10.示例:运用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关注重点情节,品味人物细节,探究主人公保尔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11.C
12.D 13. 芭蕉叶一片片舒展着,生长着。 相思绵绵(相思不断)。 风雨吹打着芭蕉叶,芭蕉叶被打的颤颤巍巍、高低起伏。
14.C 15.D 16.BDF 17.(1)不是向来喜爱林泉的意愿,不害怕劳苦,那么也不能到这里。(2)(以后)时常观赏这些画,用来自我慰藉。 18.①《醉翁亭记》表现了欧阳修热爱大自然,陶醉于山水的喜悦,也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志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②本文表达了朱熹对自然山水、闲适高远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19.①创新赋能,科技领跑②拉动经济,撬动发展(意思对即可) 20.D 21.D 22.(1)“撞”字本是描述具体的碰撞动作,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观众在观影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将抽象的文化体验具象化,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2)该句采用了短句形式,“施展拳脚”“掀起涟漪”“激活春水”结构相似,句式工整,节奏感强,音韵和谐,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23.A 24.加点的词“瞥”和“凝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老金在紧张情况下的快速一瞥和卢教授深邃而持续的目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也突出了老金内心的紧张和卢教授的沉着冷静。 25.这句话体现了老金对卢教授深深的敬意和感激。卢教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老金指导,更在做人原则上给予正面影响。他的教学方式充满智能,能够在处罚学生的同时激发其自我反省和学习的动力,这种教育方法让老金受益匪浅,从而由衷地称赞卢教授为“好先生”。 26.看法:老金是主人公。
理由:虽然卢教授的形象在故事中非常鲜明,但故事的主线是围绕老金的经历展开的。老金的经历和成长是故事的核心内容,而卢教授的角色更多地起到了辅助和影响的作用。老金的故事贯穿全文,他的性格、经历和感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老金是主人公。
27.例文:
我做对了这道选择题
人生如一张考卷,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各式各样的选择题。有些选择轻而易举,而有些选择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然而,正是那些让我们纠结、让我们犹豫的选择,往往能塑造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我人生中做对了的“选择题”。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位好友相约去郊外骑行。我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然而,当我们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我们发现一只小鸟不慎跌落在路中央,它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无法飞起。
“我们该怎么办?”一位朋友问道。
“继续前行吧,我们又不擅长救助鸟类。”另一位朋友建议。
我站在那里,看着那只无助的小鸟,心中有些纠结。继续骑行,意味着我能和朋友们一起享受剩余的时光;停下来救助小鸟,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美好的风景。
然而,当我看着小鸟那渴望的眼神,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呼唤。那一刻,我明白,我的选择不应该只基于眼前的享乐,而应该基于内心的善良和同情。
“我决定留下来帮助它。”我坚定地说。
朋友们有些惊讶,但他们很快便理解了我的决定,并和我一起围住了小鸟。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它捧起,发现它的翅膀受伤了。我们用纸巾轻轻包裹住它的伤口,然后将其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虽然那天我们没有骑行到更远的地方,也没有欣赏到更多的风景,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满足和喜悦。因为我知道,我做对了这道选择题。
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其背后的意义。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但真正的成长和满足,往往来自我们对内心善良和同情的坚守。
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和那个无助的小鸟时,我都会为自己当时的选择感到骄傲。因为我明白,只有在面对选择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做好人生中的每一道选择题,用善良和同情去温暖这个世界。因为我相信,只有这样的选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和充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