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共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共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第2课时 养成亲社会行为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通过“生活观察”等活动,能够正确知道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2.通过“探究与分享”“名言赏析”等活动能够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3.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等活动,知道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培育健全人格,增强责任意识。
重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素养目标与重点、难点
思考:你如何看待视频中于梅搀扶老人的行为?
导入新课
点拨:视频中于梅的行为就属于亲社会行为。
视频《最美冲刺》
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看到一盏昏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亮过来。走至近处,却发现挑灯者是一个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挑一盏灯岂不是多此一举?
导入新课
盲人挑灯
思考:“盲人挑灯”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僧人问:“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到,为何还要挑一盏灯?”盲人缓缓答道:“虽然我是盲人,但挑了这盏灯笼,为别人照亮了路,别人就不会撞到我。”
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一个新的起点?
自主学习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它有哪些表现?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宣传“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位同学就此展开了讨论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节能降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都应该出一份力。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社会。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思考: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点拨:赞同三位男同学的观点。“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是亲社会行为,符合
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知识归纳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它有哪些表现?
含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一起讨论国画技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小东和伙伴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你参加的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点拨: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大意:喜欢群居而厌恶独处,相互扶助而又相互独立,这是人之常
情中所乐意的心态。
名言赏析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启示:人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要谦让、
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1)
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亲社会行为促进社会进步: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3)
(2)
知识归纳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今天,很多青少年走进社会课堂,参加社区服务,为建设和谐社区出力献策;参观现代化工厂,体会科技变革的力量;参观博物馆,感受人类文明成果的灿烂辉煌;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整理社区阅览室图书
参观新能源工厂
参观博物馆
参加防沙治沙活动
点拨: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
变化发展,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
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 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知识归纳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阅读感悟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分享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人生感悟,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学生:
青年人在求学期间,喜欢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我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七年“梁家河大学”时光里也常思考这些问题。那时,当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我大受触动,感觉农民怎么这么苦,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我曾把郑板桥的诗《竹石》改写为:“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希望你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晴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实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了很多模范人物的故事,以你熟悉的一个人物为例,参考下面的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
启思导行
主人公对成长环境有怎样的认识和判断?
主人公是怎样确立人生志向的?
主人公是如何利用社会条件实现人生目标的?
你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社会对主人公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主人公为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1
2
3
4
5
6
课堂小结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主动了解社会
遵守社会公德
热心帮助他人
含义及表现
原因
做法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1.古语说:“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启示我们(  )
A.爱护身体,对生命负责 B.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C.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
2.为积极投入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小张同学利用周末,跟父母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大街上对那些随意丢垃圾、违规过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小张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
①融入社会生活,促进自身发展
②付出时间精力,赢得物质回报
③投身公益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④关心社会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 2025年,某校开展“青锋有我·与爱同行”的志愿活动,该活动旨在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和增强青年志愿者奉献服务意识,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该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③提高自身道德境界
④展现良好国家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某中学号召同学们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做家务、做志愿者、参加义务劳动等。之所以要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是因为( )
①中学生需要走入社会干大事
②亲社会行为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
④中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5.2025年5月11日至5月12日,世界田联接力赛决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展开激烈角逐。赛场边,700多名志愿者围绕制证、接待、竞赛、翻译、后勤保障等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有助于其( )
①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物质支持
④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