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1课时 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第1课时 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
【学习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运用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图及其他相关的资料,分析并归纳地势特征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图,说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继而借助山区利用或自然灾害的相关图片,认识山区对经济发展的利弊,从而提高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 认识我国地势特点
【自主学习】_________
1.中国地势_________,按海拔的明显变化,大致可分为_________级阶梯。
2. 我国三级阶梯、海拔和地形特点如下表所示:
三级阶梯 海拔 地形
第一级阶梯 _________米以上 山地、_______和_________
第二级阶梯 ______米~______米 ______和______
第三级阶梯 ______米以下 ______和______
【合作探究】
1.观察、思考:甲、乙两图中哪个图有利于湿润气流的深入?为什么?
2.实验探究:地势对气候(降水)的影响
观看实验操作,利用喷雾模拟海洋来的暖湿气流,观察受地势影响,暖湿气流在推进过程中的特点。
3.结合亚洲7月份季风分布图、我国地势阶梯分布图,联系亚洲季风,简析我国地势对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的影响。
4.读图2.4,简析地势对我国大江大河流向和水路交通的影响。
5.读图2.4,说出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 认识我国地形特征
【自主学习】
1.中国地形______,有层峦叠嶂的______,气势磅礴的______,广袤无垠的______,还有群山环抱的______,起伏绵延的______,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2.在各类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平原面积仅占12%。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3.地势特征的优缺点
缺点 优点
一般而言,山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______,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适宜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合作探究】利用周末,去附近的山区考察,拍摄照片,设计文案,结合教材图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同学展开辩论,说明山区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正方:山区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展示相关照片。
反方:山区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展示相关照片。
【学后反思】
【达标测试】
如图为王老师讲“我国地势特征”时绘制的简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 )
A.东部濒临印度洋 B.东西落差3 000米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地形多种多样,且山区面积大
2.我国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
①三级阶梯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 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河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④各类自然灾害频繁,集中发生在阶梯交界处 ⑤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农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中国的地形壮丽多姿,山脉纵横交错,高原气势磅礴,平原一望无际,盆地群山环绕,丘陵起伏绵延,构成了中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读图1“五种地形比例图”和图2“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3~5题。
3.读图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全国土地面积最多和最少的是( )
A.高原和平原 B.盆地和山地 C.丘陵和高原 D.山地和丘陵
4.读图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B.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1000米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5.有人提出到青藏高原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模式,其目的为了( )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读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表,完成6、7题。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所占比例 33% 26% 12% 19% 10%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盆地占的比重最小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陆地面积的2/3
C.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 D.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7.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33%,这不利于发展的产业是( )
A.种植业 B.采矿业 C.林业 D.旅游业
【参考答案】
【课时答案】
学习活动一: 认识我国地势特点
【自主学习】
1.西高东低 三
2. 4 000 高原 盆地 1 000 2 000 高原 盆地 500  平原 丘陵
【合作探究】
1.甲图。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2.暖湿气流推进过程中从东向西,越来越弱。
3.一方面使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4.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一方面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人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使得众多河流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
5.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学习活动二: 认识我国地形特征
【自主学习】
1.复杂多样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2.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3. 耕作业 林业 牧业 旅游业 采矿业
【合作探究】利用周末,去附近的山区考察,拍摄照片,设计文案,结合教材图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同学展开辩论,说明山区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正方:利于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
反方: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达标测试】
1.C 2.C
3.D 读左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五种地形类型中,占全国土地面积最大的是山地,约占33%,最少的是丘陵,只占10%。
4.C 从右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因为这样的特征,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注入海洋,C正确、A错误。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BD错误。故选C。
5.D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一般海拔地区的人如果直接去旅游,大多会发生缺氧等高原反应,所以如果能逐级适应,有所过渡,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地环境,减轻高原反应的症状,D选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6.B 7.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