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答案1.(5分)【答案】C【解析】A、小李同学在400米赛跑中获胜,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在相等的路程内的时间短,则平均速率大,故A正确;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在相同的速度变化内,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绕操场跑了一圈刚好跑完400m,则他运动的路程是400m,位移的大小是0,故C错误;D、小李在反超过程中,发现小王在向自己靠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故D正确。2.(5分)D3.(5分)【答案】D4.(5分)【答案】A【解析】2017年8月31日早晨7点50分表示时刻,选项A错误;全程15公里是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选项B正确;队伍在过万福桥时队伍的长度与大桥相比不能忽略不计,则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 全程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为零,选项D正确;此题选项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5.(5分)A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则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故A项正确;B.22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B项错误;C.9.8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路程的大小,故C项错误;D.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率的大小,不能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D项错误.6.(5分)【答案】B【解析】A、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时,学生的胳膊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故A错误;B、15时30分是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B正确;C、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故C错误;D、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所以瞬时速度不是零,平均速度为零,故D错误。7.(5分)【答案】A【解析】 A.质点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人为引入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概念有意义,故A正确;B.参考系是为了描述运动引入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B错误;C.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是同一时刻,故C错误;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8.(5分) D9.(5分)【答案】B【解析】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可忽略,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导航的数据中的“距离”是指路程,由此数据可以预估“常规路线”行车的平均速率,不能计算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C. 图中显示的“59分钟”是指时间,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D. 途中经过“三都岭隧道”,进入隧道前路边竖有限速标志“80”,指的是车辆经过隧道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80km/h,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5分)【答案】B【解析】A: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A项错误。B: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故B项正确。C: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和路程相等。故C项错误。D: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变化变慢,有可能是速度减小得慢,也有可能是速度增加得慢。故D项错误。11.(5分)【答案】C【解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明确质点的性质,知道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A项: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11:47是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B项: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这时的参考系是火车,故B错误;C项: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故C正确;D项: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够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12.(5分)【答案】D13.(5分)【答案】D【解析】跳远冠军张小杰的成绩是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位移,故A错误;在200m决赛中,李凯同学在第一道,他跑完全程的位移不为零,故B错误;研究俞小辉同学跳过1.55m横杆的跨越式动作时,不能把他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而言,故C错误;在100m比赛中,运动员的轨迹是直线,位移的大小就是100m,所有运动员的位移大小相等,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小史同学获得冠军,则他使用的时间最短,决赛选手中他的平均速度最大,故D正确,故选D.14.(5分)【答案】A15.(5分)【答案】4.C解析: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物体,速度不为零,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C项正确;只有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才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值。16.(5分)【答案】D,17.(5分)【答案】BD18.(5分)【答案】AB【解析】【详解】A.汽车在10s内的位移是:s13=50×2=100m,由代入数据解得:a=1m/s2,故A正确;B.汽车从第1根到第7根电线杆的时间是t7,则:s17=6×50m=300m,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代入数据解得:t7=20s,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t=t7-t3=20-10s=10s,故B正确;C.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故C错误。D.由,,即:,解得:v2=25m/s,故D错误;故选AB。19.(5分)【答案】BD【解析】由A图的位移﹣时间图象可知,4s末到达初始位置,总位移为零;由B图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2s内沿正方向运动,2﹣4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4s内总位移为零;由C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一直增大;由D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则其中0﹣4 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物体,选项AB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画出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v﹣t图象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 在前2s内两个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前2s内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第3s内二者的位移大小是相等的,都是:△x= t=×1=0.5m,此时二者之间的距离:L=L0+(﹣△x)﹣△x=1.75m﹣0.5m﹣0.5m=0.75m,3s末二者之间的距离仍然是0.75m,此时二者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相遇的时间大于3s.设再经过△t时间二者相遇,则:L=2(vm △t a△t2),代入数据可得:△t=0.5s,所以相遇的时刻在t=3.5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0.(12分)(1)甲、乙两车相距d=v1t+v2t ①代入数据解得t=50s(2)信鸽飞行的路程l=v3t ②由①②代入数据,得l=1250 m。(3)信鸽飞行位移等于甲车前进位移,知x=v1t ③信鸽飞行的平均速度v由③④得v=12 m/s,方向与甲车前进方向相同。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练习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6题,共计 80分)1.(5 分)小王和小李两个班汇演都得了双一等奖,相互不忿,又来了个400m赛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李同学在 400m赛跑中获胜,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的平均速率大B.小王同学在 400米赛跑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起跑时加速度大C.小李同学绕操场跑了一圈刚好跑完 400m,则他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小李在反超过程中,发现小王在向自己靠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2.(5分)5.4 月 1 日,济南 R1 线首班车于早 6:00 在工研院站和方特站同步对向始发,标志着济南首条轨道交通路线正式开通运营。有关这列列车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早 6:00 在工研院站和方特站同步对向始发,“6:00”指的是时间B. 研究该列车通过一座桥梁所用的时间,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C. 列车运行的最高时速可达 100 千米/小时,这指的是平均速度D. 以列车车厢为参考系,坐在列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3.(5分)佛教经典《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其实“刹那”是微观物理学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一刹那等于 10-8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刹那”指的是某一时刻B.“刹那”属于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C.“一刹那”时间内光走过的路程为 1mD.1s 所含的“刹那数”比 1 年所含的“秒数”多4.(5 分)2017年8月31日早晨7点50分,双峰一中全体高一新生身穿彩服,迅速在学校田径场集合,随着毛校长一声令下,全校26个班级的1400余名新生,开始军训特别项目--户外拉练。整个户外拉练全程15公里,“前方似有山水迢迢,但不敌我青春年少”1400余人的队伍无一人叫苦,无一人放弃,11点45分全体新生顺利返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17年 8 月 31日早晨 7点 50分表示时间B.全程 15公里是指路程C.队伍在过万福桥时不能看成质点D.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零5.(5分)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 APP 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地图 APP软件的 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22 分钟、9.8公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B.22 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C.9.8 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6.(5 分)2017年8月20日15时30分,高中部军训成果汇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B.“15 时 30分”表示“时刻”C.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和路程都为零D.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7.(5 分)下列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质点是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B.参考系是为了描述运动引入的,所以只能以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C.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钟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路程是位移的大小8.(5分)1、对于描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地球很大,所以在研究地球公转周期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B、正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在后退,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观察树的运动。C、李雷沿 400m 环形跑道跑一圈用时 100s,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4m/s。D、甲物体以 10m/s2 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乙物体以 5m/s2 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甲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物体的快。9.(5 分)某人驾车从“浙江省云富高中”开往“武义第二高级中学”,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B.根据导航的数据可以预估“常规路线”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58.7 km/hC.图中显示的“59分钟”是指时间D.途中经过“三都岭隧道”,进入隧道前路边竖有限速标志“80”,指的是车辆经过隧道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 80km/h10.(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不管以什么为参考系,其运动状态一定是相同的B.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11.(5 分)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火车 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 11:47是指时间间隔B.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C.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 3小时 24分,若全程 728km,则此行程平均速率的大小约为214km/hD.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12.(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直线运动,位移大小就等于路程B.麻城实验高中晚自习一节课要上四十五分钟,“四十五分钟”指的是时刻C.高铁 9点 40分从麻城北出发,10点 19分到达汉口,前面的是时刻,后面的是时间间隔D.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13.(5 分)2017年11月24日,某中学举行运动会,高一新生在各个比赛项目中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下列有关校运会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远冠军张小杰的成绩是 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路程B.在 200m决赛中,李凯同学在第一道,他跑完全程的位移为零C.研究俞小辉同学跳过 1.55m 横杆的跨越式动作时,能把他看作质点D.在 100m决赛中,小史同学获得冠军,决赛选手中他的平均速度最大14.(5 分)本校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有甲、乙两人从如图所示的同一地点0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地点A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 D.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15.(5分)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C.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D.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16.(5 分)2019年10月,二中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展现了二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其中有关下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一男子 100m比赛中,缪同学以 12.5 s的成绩打破年级记录,则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B.高一男子 100m年级记录为 11.5s,其中 11.5s为时刻C.高一女子实心球年级记录为 9.69m,其中 9.69m为实心球出手后的位移大小D.百米冲刺时,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率很小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题,共计 15 分)17.(5 分)时速达到350km的郑州到西安的高速客运专线已经开始运营,方便了人们出行.已知郑州到西安线路全长505 km,动车组列车总长200 m,运行时间约2 h,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A.由于动车组列车总长 200 m,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不能视为质点B.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率约为 252.5 km/hC.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350 km/hD.由题目信息不能求出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18.(5 分)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排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 1 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v1 = 5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s 末汽车恰好经过第 3 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 汽车在第 3 根至第 7 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10sC. 汽车在第 3 根至第 7 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25m/sD. 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 7 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m/s19.(5分)A、B、C、D 四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A 物体的 x﹣t、B 物体的 v﹣t、C 物体和 D 物体的 a﹣t 图象依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已知物体在 t=0 时的速度均为零,且此时 C 物体在 D 物体的左边 1.75m 处,则( )A.其中 0~4s 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 B 物体B.其中 0~4s 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 C 物体C.t=2.5s 时 C 物体追上 D 物体D.t=3.5s 时 C 物体追上 D 物体三、计算题(本题共计 1 题,共计 12 分)20.(12 分)甲、乙两列火车相距为1000 m,并分别以12 m/s和8m/s的速度在两条平行铁轨上相向行驶。在两火车间有一只信鸽以25m/s的速率飞翔其间,这只信鸽从火车甲开始,飞向火车乙,遇到火车乙时又立即掉头飞向火车甲,如此往返飞行,当火车间距减小为零时,求:(1)两车相遇的时间(2)这只信鸽飞行的路程;(3)这只信鸽飞行的平均速度。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练习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题,共计80分)1.(5分)小王和小李两个班汇演都得了双一等奖,相互不忿,又来了个400m赛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李同学在400m赛跑中获胜,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的平均速率大B.小王同学在400米赛跑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起跑时加速度大C.小李同学绕操场跑了一圈刚好跑完400m,则他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小李在反超过程中,发现小王在向自己靠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2.(5分)5.4月1日,济南R1线首班车于早6:00在工研院站和方特站同步对向始发,标志着济南首条轨道交通路线正式开通运营。有关这列列车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早6:00在工研院站和方特站同步对向始发,“6:00”指的是时间B. 研究该列车通过一座桥梁所用的时间,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C. 列车运行的最高时速可达100千米/小时,这指的是平均速度D. 以列车车厢为参考系,坐在列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3.(5分)佛教经典《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其实“刹那”是微观物理学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一刹那等于10-8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刹那”指的是某一时刻B.“刹那”属于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C.“一刹那”时间内光走过的路程为1mD.1s所含的“刹那数”比1年所含的“秒数”多4.(5分)2017年8月31日早晨7点50分,双峰一中全体高一新生身穿彩服,迅速在学校田径场集合,随着毛校长一声令下,全校26个班级的1400余名新生,开始军训特别项目--户外拉练。整个户外拉练全程15公里,“前方似有山水迢迢,但不敌我青春年少”1400余人的队伍无一人叫苦,无一人放弃,11点45分全体新生顺利返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17年8月31日早晨7点50分表示时间B.全程15公里是指路程C.队伍在过万福桥时不能看成质点D.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零5.(5分)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地图APP软件的 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22分钟、9.8公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B.22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C.9.8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6.(5分)2017年8月20日15时30分,高中部军训成果汇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B.“15时30分”表示“时刻”C.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和路程都为零D.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7.(5分)下列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质点是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B.参考系是为了描述运动引入的,所以只能以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C.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钟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路程是位移的大小8.(5分)1、对于描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地球很大,所以在研究地球公转周期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B、正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在后退,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观察树的运动。C、李雷沿400m环形跑道跑一圈用时100s,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D、甲物体以10m/s2 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乙物体以5m/s2 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甲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物体的快。9.(5分)某人驾车从“浙江省云富高中”开往“武义第二高级中学”,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B.根据导航的数据可以预估“常规路线”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8.7 km/hC.图中显示的“59分钟”是指时间D.途中经过“三都岭隧道”,进入隧道前路边竖有限速标志“80”,指的是车辆经过隧道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80km/h10.(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不管以什么为参考系,其运动状态一定是相同的B.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11.(5分)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B.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C.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小时24分,若全程728km,则此行程平均速率的大小约为214km/hD.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1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直线运动,位移大小就等于路程B.麻城实验高中晚自习一节课要上四十五分钟,“四十五分钟”指的是时刻C.高铁9点40分从麻城北出发,10点19分到达汉口,前面的是时刻,后面的是时间间隔D.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13.(5分)2017年11月24日,某中学举行运动会,高一新生在各个比赛项目中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下列有关校运会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远冠军张小杰的成绩是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路程B.在200m决赛中,李凯同学在第一道,他跑完全程的位移为零C.研究俞小辉同学跳过1.55m 横杆的跨越式动作时,能把他看作质点D.在100m决赛中,小史同学获得冠军,决赛选手中他的平均速度最大14.(5分)本校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有甲、乙两人从如图所示的同一地点0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地点A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 D.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15.(5分)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C.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D.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16.(5分)2019年10月,二中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展现了二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其中有关下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一男子100m比赛中,缪同学以12.5 s的成绩打破年级记录,则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B.高一男子100m年级记录为11.5s,其中11.5s为时刻C.高一女子实心球年级记录为9.69m,其中9.69m为实心球出手后的位移大小D.百米冲刺时,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率很小二、多选题(本题共计3题,共计15分)17.(5分)时速达到350 km的郑州到西安的高速客运专线已经开始运营,方便了人们出行.已知郑州到西安线路全长505 km,动车组列车总长200 m,运行时间约2 h,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A.由于动车组列车总长200 m,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不能视为质点B.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率约为252.5 km/hC.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350 km/hD.由题目信息不能求出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18.(5分)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排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B.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C.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D. 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9.(5分)A、B、C、D四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A物体的x﹣t、B物体的v﹣t、C物体和D物体的a﹣t图象依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且此时C物体在D物体的左边1.75m处,则( )A.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B物体B.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物体C.t=2.5s时C物体追上D物体D.t=3.5s时C物体追上D物体三、计算题(本题共计1题,共计12分)20.(12分)甲、乙两列火车相距为1000 m,并分别以12 m/s和8 m/s的速度在两条平行铁轨上相向行驶。在两火车间有一只信鸽以25 m/s的速率飞翔其间,这只信鸽从火车甲开始,飞向火车乙,遇到火车乙时又立即掉头飞向火车甲,如此往返飞行,当火车间距减小为零时,求:(1)两车相遇的时间(2)这只信鸽飞行的路程;(3)这只信鸽飞行的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练习.pdf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练习111.docx 答案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