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基础达标一、气候与生产1. 教材改编 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茶、柑橘主要产自亚热带地区B.气候对露天生产的工业部门影响尤其显著C.中国南方地区多雨,水稻为一年一熟D.清洁气候资源的开发依靠的是科学技术 教材原创 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电力的4.5%。中国是世界太阳能发电量最大的国家,太阳能发电量占中国总发电量的4.7%。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2.太阳能资源属于( )①可再生资源 ②气候资源 ③清洁能源 ④传统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中国青海省能够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条件是( )A.气温高,热量充足 B.降水少,光照强C.土地面积广阔 D.科学技术水平高二、气候与生活 教材原创 学习情境 为了解沙特阿拉伯人与因纽特人的生活差异,某校进行了知识竞赛。据此完成4~5题。4.小明作为地理课代表,给大家培训相关知识。下面是他列出的提纲,叙述正确的有( )①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 ②骆驼是阿拉伯人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 ③因纽特人传统民居屋顶多为平顶,墙体厚实,窗户较小④椰枣是因纽特人重要的食物之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竞赛抢答环节:沙特阿拉伯人与因纽特人的衣、食、住、行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气候C.生活习惯 D.农业生产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其中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明确指出全球气温升高2.0℃与升高1.5℃相比,影响大不一样。据此完成6~7题。项目 升高1.5℃ 升高2.0℃暴露在极端炎热中 的人口比例 14% 37%植物消亡比例 8% 16%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480万千米2 660万千米2玉米减产幅度 3% 7%6.依据上表资料,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有( )①全球粮食增产 ②地球将变得更适宜人类居住 ③植物种类减少 ④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开采和使用地下水B.海底火山的喷发C.板块的碰撞和挤压D.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力提升在降水少、气温高的季节容易发生火灾。如图为某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地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是( )A.3~5月B.5~8月C.9~11月D.11月至次年2月9.下列关于图示气候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示气候位于南半球B.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岸C.为地中海气候D.主要特征为雨热不同期10.下列关于气候与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B.热量决定农作物一年中播种的次数C.气候异常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D.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会污染环境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提出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发电方式,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水能发电 B.太阳能发电C.风能发电 D.火力发电12.我国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降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费占比②将油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车③发展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④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3. 主题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民居中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填字母)。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 (填数字序号);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 (填数字序号)。 糖料作物 生长习性甘蔗 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甜菜 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3)气候异常带来的危害:降水过少,会导致 灾害;降水过于集中,会导致 灾害。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4)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 (填“热量”或“水分”)条件。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5)当前,全球变暖日益严峻,说一说作为中学生应如何保护环境。参考答案:提高环保意识,上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参加植树活动等。新教材素材开发《坎儿井》教材P75“阅读”拓展 新疆坎儿井的布置,一般是大致顺冲积扇的地面坡降,沿地下潜流的流向,与之相平行或斜交。其构造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即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据此完成(1)~(2)题。(1)坎儿井是吐鲁番、哈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 系统。(2)当地人利用 优势,将山麓地带富集的地下水通过暗渠引出,灌溉农田。请分析坎儿井设计修建暗渠的原因。 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基础达标一、气候与生产1. 教材改编 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与事实不符的是(C)A.茶、柑橘主要产自亚热带地区B.气候对露天生产的工业部门影响尤其显著C.中国南方地区多雨,水稻为一年一熟D.清洁气候资源的开发依靠的是科学技术 教材原创 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电力的4.5%。中国是世界太阳能发电量最大的国家,太阳能发电量占中国总发电量的4.7%。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2.太阳能资源属于(A)①可再生资源 ②气候资源 ③清洁能源 ④传统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中国青海省能够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条件是(B)A.气温高,热量充足 B.降水少,光照强C.土地面积广阔 D.科学技术水平高二、气候与生活 教材原创 学习情境 为了解沙特阿拉伯人与因纽特人的生活差异,某校进行了知识竞赛。据此完成4~5题。4.小明作为地理课代表,给大家培训相关知识。下面是他列出的提纲,叙述正确的有(A)①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 ②骆驼是阿拉伯人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 ③因纽特人传统民居屋顶多为平顶,墙体厚实,窗户较小④椰枣是因纽特人重要的食物之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竞赛抢答环节:沙特阿拉伯人与因纽特人的衣、食、住、行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B)A.地形 B.气候C.生活习惯 D.农业生产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其中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明确指出全球气温升高2.0℃与升高1.5℃相比,影响大不一样。据此完成6~7题。项目 升高1.5℃ 升高2.0℃暴露在极端炎热中 的人口比例 14% 37%植物消亡比例 8% 16%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480万千米2 660万千米2玉米减产幅度 3% 7%6.依据上表资料,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有(D)①全球粮食增产 ②地球将变得更适宜人类居住 ③植物种类减少 ④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D)A.开采和使用地下水B.海底火山的喷发C.板块的碰撞和挤压D.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力提升在降水少、气温高的季节容易发生火灾。如图为某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地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是(D)A.3~5月B.5~8月C.9~11月D.11月至次年2月9.下列关于图示气候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B)A.图示气候位于南半球B.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岸C.为地中海气候D.主要特征为雨热不同期10.下列关于气候与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C)A.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B.热量决定农作物一年中播种的次数C.气候异常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D.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会污染环境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提出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发电方式,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D)A.水能发电 B.太阳能发电C.风能发电 D.火力发电12.我国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C)①降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费占比②将油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车③发展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④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3. 主题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民居中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B (填字母)。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 ④ (填数字序号);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 ③ (填数字序号)。 糖料作物 生长习性甘蔗 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甜菜 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3)气候异常带来的危害:降水过少,会导致 干旱 灾害;降水过于集中,会导致 洪涝 灾害。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4)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 热量 (填“热量”或“水分”)条件。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5)当前,全球变暖日益严峻,说一说作为中学生应如何保护环境。参考答案:提高环保意识,上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参加植树活动等。新教材素材开发《坎儿井》教材P75“阅读”拓展 新疆坎儿井的布置,一般是大致顺冲积扇的地面坡降,沿地下潜流的流向,与之相平行或斜交。其构造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即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据此完成(1)~(2)题。(1)坎儿井是吐鲁番、哈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 灌溉 系统。(2)当地人利用 地形 优势,将山麓地带富集的地下水通过暗渠引出,灌溉农田。请分析坎儿井设计修建暗渠的原因。 参考答案:坎儿井所在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蒸发量大,暗渠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更好地保存和输送水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 气候与人类活动 - 学生版.docx 3.3 气候与人类活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