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章末复习要点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典题1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C)A.随纬度增加人口数量逐渐增多B.由南往北人口数量逐渐增加C.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D.人口均匀分布在各纬度地区(2)影响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C)A.地形 B.河流 C.热量 D.矿产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气候 差异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纬度 差异20°N~60°N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地形 差异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区海陆 差异一般而言,距离河流、海洋越近,人口越稠密;距离河流、海洋越远,人口越稀疏经济 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疏要点二 城镇与乡村类型 城镇聚落 乡村聚落人口 人口多、规模大 人口少、规模小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以农业人口为主分布集中、密度大 分布分散、密度小经济 特点 以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 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建筑 特点 建筑物密集、房屋高、层数多,建筑向高空和地下发展 建筑密度小、房屋矮,建筑集中于地面道路 分布 道路纵横交错、类型各异、网线密集 道路稀疏、狭窄典题2 下面为深圳市深南大道不同时期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图1 图2(1)从图1到图2(C)①建筑密度增大 ②自然景观保护力度加强③交通线路增多 ④基础服务设施更加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造成两图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C)A.自然环境的变化B.地域文化的差异C.生产方式的差异D.交通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要点三 世界文化多样世界的 三大人 种(主 要分布)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白色人种:欧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美洲和大洋洲等地黑色人种: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美洲世界的主 要语言 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世界的 三大宗 教(主要 分布) 基督教: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多样的 习俗 饮食习俗、节日习俗、社交习俗受环境影响:狂欢节、灯光节、沙丘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典题3 读四大洲轮廓图,完成(1)~(2)题。(1)某公司生产了适合黑色人种的化妆品,为了使化妆品销量大增,该公司应把化妆品售往(C)A.① B.②C.③ D.④(2)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以其为母语的主要国家所在大洲分别是(A)A.汉语、① B.英语、②C.英语、① D.汉语、②综合练 提升素养 03 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人类大陆图揭示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下图为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1~3题。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C)A.南半球 B.内陆地区C.中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2.在人类大陆图中,看不到的大洲是(D)A.亚洲 B.非洲C.北美洲 D.南极洲3.图中A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A)A.过于湿热 B.极端干旱C.终年严寒 D.沙漠广布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一种独特的居住形态,院落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或沟渠及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小巧如盘。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4~5题。4.川西林盘(A)A.地形平坦 B.高楼林立C.山高林密 D.商贸发达5.川西林盘的发展应该(B)①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②集中布局,注重商业化开发 ③保护性改善,留存文化景观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据此完成6~7题。6.“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诗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B)A.乡村,这里有板桥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镇,这里有道路D.城镇,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7.读城镇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乡村交通比城镇发达B.城镇农业生产水平高C.乡村人口分布很稠密D.城镇建筑高大且密集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2025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于3月22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开。读图,完成 8~10 题。8.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B)A.①地主要通行英语B.③所在大洲居民只有黑色人种C.④地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D.⑤地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9.⑥所在国家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A)A.基督教 B.犹太教C.佛教 D.伊斯兰教10.下列选项满足条件“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A)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传统文化 教材原创 魁北克冬季狂欢节的规模盛大,活动内容奇特多彩,具有浓郁的法兰西文化色彩。魁北克冬季狂欢节是冰天雪地中世界最大的狂欢节。读狂欢节活动景观照片,完成11~13题。11.狂欢节活动进行的时间通常为(A)A.2月 B.6月C.9月 D.11月12.加拿大魁北克每年都会举办冬季狂欢节的主要目的是(A)A.弘扬传统文化 B.创造商业价值C.丰富娱乐方式 D.复兴水运交通13.下列不是狂欢节传统项目的是(D)A.冰雕比赛B.划船比赛C.犬拉雪橇赛、冰上赛马D.猎鹰14.下列关于多样的世界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D)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人种既有体质差异,又有优劣之分C.欧洲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食物是米饭D.寒冷地区的传统服饰多以皮毛制品为主,便于保暖15.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别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各地理要素又相互影响和制约。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及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探究一 纬度位置与人口分布(1)读图可知,A、D两地人口密度差异较大,试从纬度位置角度分析原因。参考答案:A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D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居住。探究二 地形、气候与人口分布(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B、C两地人口稀疏的原因。参考答案:B地地处地势高峻的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C地位于干旱的荒漠地区,不适宜人类生存。归纳总结:(3)根据以上探究总结,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 沿海 (填“内陆”或“沿海”)地带和地势起伏相对较 小 (填“大”或“小”)的地区。 拓展迁移: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形态也各不相同。下图示意两种不同的聚落形态。聚落形态(4)甲聚落分布在平原地区,聚落形态呈 团块 状;乙聚落沿山谷内的河流分布,聚落形态呈 带 状。 (5)聚落通常分为乡村和城镇两种类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体验,从产业、建筑、道路等方面,描述乡村与城镇内部景观的差异。(至少答出两点)参考答案: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活动,城镇聚落的居民通常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乡村聚落建筑错落有致、密度相对较小且低矮,城镇聚落高楼林立、建筑密度较大;乡村聚落道路狭窄、稀少,城镇聚落交通繁忙,道路纵横交错。第4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章末复习要点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典题1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随纬度增加人口数量逐渐增多B.由南往北人口数量逐渐增加C.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D.人口均匀分布在各纬度地区(2)影响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热量 D.矿产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气候 差异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纬度 差异20°N~60°N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地形 差异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区海陆 差异一般而言,距离河流、海洋越近,人口越稠密;距离河流、海洋越远,人口越稀疏经济 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疏要点二 城镇与乡村类型 城镇聚落 乡村聚落人口 人口多、规模大 人口少、规模小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以农业人口为主分布集中、密度大 分布分散、密度小经济 特点 以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 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建筑 特点 建筑物密集、房屋高、层数多,建筑向高空和地下发展 建筑密度小、房屋矮,建筑集中于地面道路 分布 道路纵横交错、类型各异、网线密集 道路稀疏、狭窄典题2 下面为深圳市深南大道不同时期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图1 图2(1)从图1到图2( )①建筑密度增大 ②自然景观保护力度加强③交通线路增多 ④基础服务设施更加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造成两图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B.地域文化的差异C.生产方式的差异D.交通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要点三 世界文化多样世界的 三大人 种(主 要分布)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白色人种:欧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美洲和大洋洲等地黑色人种: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美洲世界的主 要语言 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世界的 三大宗 教(主要 分布) 基督教: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多样的 习俗 饮食习俗、节日习俗、社交习俗受环境影响:狂欢节、灯光节、沙丘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典题3 读四大洲轮廓图,完成(1)~(2)题。(1)某公司生产了适合黑色人种的化妆品,为了使化妆品销量大增,该公司应把化妆品售往( )A.① B.②C.③ D.④(2)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以其为母语的主要国家所在大洲分别是( )A.汉语、① B.英语、②C.英语、① D.汉语、②综合练 提升素养 03 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人类大陆图揭示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下图为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1~3题。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南半球 B.内陆地区C.中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2.在人类大陆图中,看不到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C.北美洲 D.南极洲3.图中A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 )A.过于湿热 B.极端干旱C.终年严寒 D.沙漠广布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一种独特的居住形态,院落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或沟渠及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小巧如盘。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4~5题。4.川西林盘( )A.地形平坦 B.高楼林立C.山高林密 D.商贸发达5.川西林盘的发展应该( )①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②集中布局,注重商业化开发 ③保护性改善,留存文化景观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据此完成6~7题。6.“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诗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板桥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镇,这里有道路D.城镇,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7.读城镇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交通比城镇发达B.城镇农业生产水平高C.乡村人口分布很稠密D.城镇建筑高大且密集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2025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于3月22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开。读图,完成 8~10 题。8.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主要通行英语B.③所在大洲居民只有黑色人种C.④地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D.⑤地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9.⑥所在国家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犹太教C.佛教 D.伊斯兰教10.下列选项满足条件“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传统文化 教材原创 魁北克冬季狂欢节的规模盛大,活动内容奇特多彩,具有浓郁的法兰西文化色彩。魁北克冬季狂欢节是冰天雪地中世界最大的狂欢节。读狂欢节活动景观照片,完成11~13题。11.狂欢节活动进行的时间通常为( )A.2月 B.6月C.9月 D.11月12.加拿大魁北克每年都会举办冬季狂欢节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 B.创造商业价值C.丰富娱乐方式 D.复兴水运交通13.下列不是狂欢节传统项目的是( )A.冰雕比赛B.划船比赛C.犬拉雪橇赛、冰上赛马D.猎鹰14.下列关于多样的世界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人种既有体质差异,又有优劣之分C.欧洲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食物是米饭D.寒冷地区的传统服饰多以皮毛制品为主,便于保暖15.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别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各地理要素又相互影响和制约。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及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探究一 纬度位置与人口分布(1)读图可知,A、D两地人口密度差异较大,试从纬度位置角度分析原因。探究二 地形、气候与人口分布(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B、C两地人口稀疏的原因。归纳总结:(3)根据以上探究总结,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 (填“内陆”或“沿海”)地带和地势起伏相对较 (填“大”或“小”)的地区。 拓展迁移: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形态也各不相同。下图示意两种不同的聚落形态。聚落形态(4)甲聚落分布在平原地区,聚落形态呈 状;乙聚落沿山谷内的河流分布,聚落形态呈 状。 (5)聚落通常分为乡村和城镇两种类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体验,从产业、建筑、道路等方面,描述乡村与城镇内部景观的差异。(至少答出两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章末复习 - 学生版.docx 第4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章末复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