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城市人口密度是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人口疏密程度。下表为某年我国大陆城市人口密度TOP10城市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序号 城市 人口密度/(人·km-2)
1 深圳 7173
2 东莞 4259
3 上海 3926
4 厦门 3105
5 佛山 2531
6 广州 2530
7 郑州 1684
8 无锡 1608
9 武汉 1594
10 苏州 1497
1.我国人口密度TOP10的城市的共同特征是( )
A.经济发展较快 B.土地面积较小 C.人口自然增长快 D.均位于沿海地区
2.为缓解深圳人口密度过大带来的压力,最应( )
A.严格控制户籍人口数量 B.疏解深圳高新技术产业
C.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大幅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下图为我国江南某村落用地空间分布图。该村落用地包括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村落公共事业用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村落中属于农业用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该村落( )
A.农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 B.种植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投入量大 D.种植业对劳动力素质和热量的要求较高
陕西省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最大的茯茶加工基地。当地茯茶以湘、滇等地的黑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压制、发花(在温度20℃-28℃、湿度65%左右的自然条件下培育出的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等工序制成。如图示意关中地区茯茶制作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咸阳市成为全国最大茯茶加工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A.温湿度条件适宜“发花”工序 B.本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C.湘、滇等地黑毛茶原料运输成本低廉 D.靠近西安市,市场需求量大
6.关中地区茯茶进行“发花”工序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咸阳市茯茶产业以湘、滇等地而非本地种植的黑毛茶为原料,主要是因为湘滇地区( )
A.劳动力成本更低 B.茶原料品质更优 C.加工技术更先进 D.交通运输更便利
四川资阳城北农贸市场位于外环路沿线。2024年,该农贸市场整体搬迁至资阳城北智慧农贸市场,在优化升级购物环境、摊位布局和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引进了“资阳云里街市”项目,实现“线下智慧菜场、线上阳光菜场、线上线下同价购”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资阳城北农贸市场转型为智慧农贸市场,其反映的区位因素变化趋势是( )
A.自然资源对服务业的影响增强 B.劳动力数量成为主导因素
C.市场需求与科技水平作用凸显 D.历史文化传承推动产业升级
9.智慧农贸市场升级后引进“线上线下同价购”模式,其核心优势在于( )
A.持续扩大市场辐射范围 B.降低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C.减少人工管理成本 D.提升服务效率与消费体验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坐落于大连金州湾东部海域。该机场填海造陆面积为20km2,相当于2800个标准足球场连成一片,比香港机场大60%,比大阪关西机场大一倍,建成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机场。图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位置图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在金州湾东部海域填海造陆修建国际机场的主要优势是( )
A.海湾天然屏障,受台风影响大 B.远离市区,减少飞机噪声污染
C.避开山地地形,施工难度小 D.海域水深较浅,填海成本低
11.填海造陆建设机场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加剧海岸侵蚀,威胁周边岛屿 B.破坏近海生物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C.导致海水倒灌,引发土地盐碱化 D.改变局部气候,增加极端天气发生频率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网络购物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网络购物订单处理系统中,优化配送路线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BDS车辆定位 B.GIS路径分析 C.RS实时监控 D.数字地球模拟
13.网络购物中,影响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A.航空运输枢纽的分布 B.城市道路网络密度
C.区域消费水平差异 D.跨境贸易政策支持
护城河是以天然为主、以人工挖掘为辅的围绕城墙的河。湖北省某市拥有全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该护城河一度水污染严重。该市1991年采用传统的清淤方式,先将河中的水排干,再用人工或大型掏挖设备在河床底部掏挖淤泥;2019年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清淤。下图为2019年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991年该市的清淤方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河道生态系统破坏 B.大气污染加剧 C.土地荒漠化加剧 D.地下水位上升
15.2019年清淤工程中,尾水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A.提取淤泥中的营养物质 B.降低泥浆的含水率
C.减少淤泥的体积 D.防止二次污染
16.与1991年相比,2019年清淤方式的显著优势是( )
A.施工周期更长 B.清淤成本更高 C.水资源利用率高 D.淤泥完全无害化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受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共同影响。黑龙江省人口迁徙态势明显。2024年末,黑龙江全省常住人口为3029万人,较上年减少33万。近十年,黑龙江流失646万人,人口迁徙规模在全国较为突出。人口迁徙虽给黑龙江带来挑战,但也蕴含机遇,若能有效应对,或许能为东北振兴开辟新路径。图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黑龙江各市人口增长率统计图。
(1)描述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当前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特点对该省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3)为黑龙江省吸引人口回流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池市地处广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地广布,耕地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早期因地形闭塞,农业发展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江浙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及农业结构调整,传统桑蚕业逐渐萎缩;而河池市因多条高速公路通车,与南宁联系便捷,桑蚕产业迅速崛起。图为广西区域图。
(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河池市早期传统种植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
(2)分析河池市桑蚕产业崛起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请为河池市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沪渝蓉高速铁路东起上海,西止四川成都,线路总长约2100km,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在合肥至武汉段建设中,桥隧比达88.6%。图示意沪渝蓉高速铁路走向及开工时间。
(1)指出沪渝蓉高速铁路建成后相对长江水运的优势。
(2)简述沪渝蓉高速铁路建成后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影响。
(3)说明沪渝蓉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A C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B A D C
17.(1)黑龙江省各市人口增长率均为负值;北部城市人口负增长率高于南部城市。
(2)加剧黑龙江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黑龙江省劳动力外流;不利于黑龙江省工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经济萎缩,不利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
(3)因地制宜发展冰雪经济等特色产业;加强政策对人口回流的支持力度;加速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完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升区域人口承载力。
18.(1)气候方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农作物产量低。地形方面:山地广布,耕地稀少,地块破碎,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
(2)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改变传统单一种植业结构,形成以桑蚕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通过交通网络,加强与南宁等城市的产业协作,融入区域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桑蚕产业发展可能带动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引入优良桑蚕品种,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发展蚕茧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依托南宁交通枢纽,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区域品牌,利用电商平台,增加市场份额;推广梯田种植、循环农业模式(如蚕粪制沼气还田),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19.(1)运输速度快,时效高;运输连续性强;受天气变化、河流水文变化影响小。
(2)加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与下游的经济和联系;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带旅游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促进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发展。
(3)跨越河流多,桥隧比高;经过生态保护区,对生态保护要求高;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铁路线路长,施工周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