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静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上海市静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学科基础题:共60分。
1.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______。
A.船闸 B.脱排油烟机 C.温度计 D.订书机
2.小明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
超市中,所受重力约为的是______。
A.一袋大米 B.一个西瓜 C.一枚鸡蛋
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棒冰表面会起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是______。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小明用水平推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小明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撤去对车的推力,小明仍然对车做功
D.若撤去对车的推力,车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车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从、两点同时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经过,甲、乙相距。、间的距离为______。
A.一定是 B.一定是 C.可能是 D.可能是
由图像及相关条件可知,两车运动时,与甲车相比,乙车的______。
A.动能较大 B.重力势能较大 C.合力较大 D.惯性较大
4.现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和。
将正方体和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______。
A. B. C.
将正方体和放入水中,静止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若将正方体和放入水中,都能静止在水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正方体的密度一定较大
B.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可能较大
C.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可能较大
D.正方体和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一定相等
5.电饭煲、水壶是厨房里的必备设备。
用电饭煲煮粽子时,过了一会儿,粽子的香味扑鼻而来,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运动。电饭煲气孔上方有“白气”出现,这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用水壶倒水时,利用了______的原理。如图所示,水壶的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作用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的压强______大气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便于倒出液体。
6.是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
国产大飞机的起落架采用了多个宽大的轮胎,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______对地面的压强;轮胎表面设计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______摩擦。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国产大飞机机翼的横断面形状是上凸下平的,如图所示。当飞机在空气中前进时,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比下方的______,所以机翼上方的气压比下方的______,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力差,使机翼获得了向上的举力。均选填“大”或“小”
7.如图所示,用力和分别匀速提起同一物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滑轮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甲”或“乙”。
匀速提起物体过程中,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所示,若物体重为,在内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______,功率为______。
8.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现有铁、铝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金属小球,若从中选择一个浸没在某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能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
A.将铁球放入甲中 B.将铁球放入乙中 C.将铝球放入甲中 D.将铝球放入乙中
9.某小组同学选用电子天平、量筒、水等实验器材测量红豆的密度,他们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打开电子天平,将量筒置于电子天平中央,按“清零”键;
将适量红豆倒入量筒,测出红豆的体积;
将盛有红豆的量筒置于电子天平中央,测出红豆的______;
根据实验原理,求出红豆的密度。
方案二:
打开电子天平,将量筒置于电子天平中央,按“清零”键;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并用电子天平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
将水倒出,擦干量筒后,将适量红豆倒入量筒,用电子天平测出红豆的质量;
继续往量筒中加水,直到红豆和水的总体积为;
用电子天平测出此时红豆和水的总质量为;
根据实验原理,红豆的密度______请用方案中提供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
完成上述两个方案中空白处的填空。
请判断方案一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
10.小明爸爸从上海到达海拔为米的地出差,期间他泡出的乌龙茶的味道和在上海泡出的味道不一样。为了找出原因,小明找到了以下两组数据,如表、表所示。

海拔高度米
大气压帕
水的沸点

茶叶种类 绿茶 白茶 红茶 黄茶 乌龙茶
冲泡适宜温度
分析比较表中海拔高度和大气压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信息,指出小明爸爸在地泡出的乌龙茶的味道与在上海泡出的味道不一样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______。
根据上述信息,小明爸爸如果要换一种茶叶泡茶,你觉得应该推荐____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A.绿茶 B.白茶 C.红茶 D.黄茶
11.小华和小明分别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烧杯中盛有适量的水,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如图所示。他们分别每隔测量一次温度,最后绘制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小华在实验开始时,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______,可以判断图中,图线______反映的是小华实验时的图像选填“甲”或“乙”。
根据图中的图像,可以得出:小明的实验中,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为______。
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图像略有差异,请你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
二、学科综合题 :共40分
12.小华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小华观察到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______向______调节。
接着,小华在杠杆上的点悬挂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如图所示,在杠杆上的点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方向为______时,拉力最小,其大小为______。
13.如图所示,旗手利用旗杆顶部的定滑轮可以将重为的旗帜匀速竖直上升高,在此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为。求:
需要做的有用功。
机械效率。
旗手对绳子的拉力。
14.人在站立和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不同。已知小华的质量为,行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求小华所受的重力。
求小华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小华先测量出自己背负重物甲后的总质量,为了比较不同情况压强的大小,他站立或行走在水平沙地上,测量出自己脚印在沙地中的深度,如下表所示。
总质量 脚印在沙地中的深度
情况一:不负重行走
情况二:背负重物甲
通过分析说明情况二中,小华背负重物甲时是行走还是站立的,并求出此时小华对水平沙地的压强。
15.如图所示,悬挂在墙壁上的书架可以看作杠杆质量忽略不计,绳子对杠杆的拉力可以看作动力,书对的压力可以看作阻力。
在图中画出动力臂;
若阻力为,阻力臂为,动力臂为,求动力的大小。
16.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它的下潜深度已突破。
求奋斗者号在水下处受到的水的压强。
普通潜水艇活动的海水深度一般为,它是通过水舱排水或充水来改变______,从而实现在水中浮潜。
小华查阅资料后发现,深潜器实现浮沉的方法与潜水艇有所不同,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深潜器在水中的运动过程。物体甲、乙由一条细线连接且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乙的体积为,乙所受的重力为。
求乙所受浮力的大小。
求乙受到细线的拉力。
剪断细线时,甲所受浮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甲将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船闸的闸室通过闸门与阀门同上下游的水连接着,形成了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连通器,它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不属于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脱排油烟机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风口,故B符合题意;
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订书机利用了杠杆原理、增大压强的方法等知识,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故答案为:;。
2.【答案】; ;
【解析】解:所受重力约为的物体的质量:

一袋大米、一个西瓜远大于,故只有一枚鸡蛋质量接近;
故选:。
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冰激凌很快会在包装盒表面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
、因为购物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阻力作用,由于购物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和阻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若撤去对车的推力,小明对车不做功,故C错误;
D、若撤去对车的推力,车的速度大小改变,则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
故答案为:;;。
3.【答案】;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经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
由题知,甲、乙两车分别从、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并且经过时甲、乙相距,有两种情况,即甲、乙还没有相遇时相距、甲、乙相遇后相距:
则甲、乙还没有相遇时相距,、间的距离:;
甲、乙相遇后相距,、间的距离:,
综上可知,、间的距离可能是,也可能是,故应选C。
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乙车的速度大,又因为两车质量相同,所以可知,与甲车相比,乙车的动能较大,故A正确;
B.由题知,两车质量相同,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从、两点同时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高度相同,所以与甲车相比,乙车的重力势能一样大,故B错误;
C.在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乙两车所受合力均为零,故C错误;
D.由题知,两车质量相同,所以甲、乙两车惯性一样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
4.【答案】; ;
【解析】解:由题知两个实心正方体和质量相同,
由得,
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
所以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
由图可知,
由知,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故A正确;
实心正方体和质量相同,由图可知,由知,所以有可能、都沉底或都漂浮、也可能漂浮、沉底,不可能出现漂浮、沉底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故选:;
由图知、都漂浮在水面上,且排开水体积的比例较大,所以物体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
B、由于、的重力相同且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相同,由知、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故B错误;
、由于、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正方体和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一定相等,由知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大于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故答案为:;;。
5.【答案】无规则;液化; 连通器;等于
【解析】解:粽子的香味扑鼻而来,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水壶时一个连通器,它里面装的都是水时,静止时液面总是相平,故水壶倒水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水壶的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作用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的压强等于壶内气压,倒液体时,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就倒出来了。
故答案为:无规则;液化;连通器;等于。
6.【答案】减小;增大; 大;小
【解析】解:飞机的起落架采用了多个宽大的轮胎,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轮胎表面设计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飞机机翼的横断面上凸下平,当飞机在空气中前进时,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比下方的大,所以机翼上方的气压比下方的小,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力差,使机翼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大;小。
7.【答案】甲;大于; ;
【解析】解:图中甲为定滑轮,可以看出支点在转轴,动力臂、阻力臂为滑轮半径的等臂杠杆,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图为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滑轮及物体上升的过程总,动力臂为倍的阻力臂,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所以大于;
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所以;
功率。
故答案为:甲;大于;;。
8.【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水面的高度大于酒精的高度,因为,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质量相同的实心铁、铝金属小球,由于,由知,要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液体升高的最高,故需要将体积大的铝球放入底面积小的甲容器中,故C正确。
故答案为:大于;。
9.【答案】质量 不可行,红豆之间有空隙,用上述方法测量的体积偏差较大
【解析】解:方案一:
打开电子天平,将量筒置于电子天平中央,按“清零”键;
将适量红豆倒入量筒,测出红豆的体积;
将盛有红豆的量筒置于电子天平中央,测出红豆的质量;
根据实验原理,求出红豆的密度。
方案二中,可知加水的质量为
加水的体积为
故红豆的体积为
红豆的密度
方案一中,因红豆之间有空隙,用上述方法测量的体积偏差较大,故不可行。
故答案为:质量;;不可行,红豆之间有空隙,用上述方法测量的体积偏差较大。
10.【答案】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解析】解:分析比较表中海拔高度和大气压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信息,乌龙茶冲泡适宜温度为,海拔为米的地出差,水的沸点为,指出小明爸爸在地泡出的乌龙茶的味道与在上海泡出的味道不一样的原因: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根据上述信息,小明爸爸如果要换一种茶叶泡茶,你觉得应该推荐白茶,冲泡适宜温度为,故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故答案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1.【答案】;甲; ; 水的质量不同
【解析】首先,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观察图,图线甲在开始阶段温度上升较快,且在时温度接近,而图线乙开始阶段温度上升较慢,所以可以判断图中,图线甲反映的是小华实验时的图像。
根据图中的图像,小明的实验中,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对应的温度为。
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图像略有差异,可能的原因是:水的质量不同,因为水的质量越大,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图像中温度上升的斜率和达到沸腾的时间会不同。
故答案为:;甲;;水的质量不同。
12.【答案】平衡;平衡螺母;右; 竖直向下;
【解析】由图甲可知,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设杠杆每格长为,钩码的重力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要使力最小,需要使力臂最大,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力臂最长,力最小;
在点悬挂个钩码,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解得:最小的力。
故答案为:平衡;平衡螺母;右;竖直向下;。
13.【答案】需要做的有用功为;
机械效率为;
旗手对绳子的拉力为
【解析】拉力做的有用功:;
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使用定滑轮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由可知,拉力:。
答:需要做的有用功为;
机械效率为;
旗手对绳子的拉力为。
14.【答案】小华所受的重力是;
小华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小华背负重物甲时是站立的,此时小华对水平沙地的压强为
【解析】质量为的人,重力;
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背负重物甲,压力是原来的倍,如果也是行走,则受力面积不变,压强是原来的倍,故深度比原来的大,而现在是深度减小,说明压强变小了,故不是行走,是双脚站立;
压强;
答:小华所受的重力是;
小华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小华背负重物甲时是站立的,此时小华对水平沙地的压强为。
15.【答案】见解析; 动力的大小为
【解析】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直线段,即为动力臂,如下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故有,
故F。
故答案为:见解析;动力的大小为。
16.【答案】在水下处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自重;
求乙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乙受到细线的拉力为;
不变;上浮
【解析】水产生的压强
普通潜水艇是通过水舱排水或充水来改变自重,从而实现在水中浮潜。
乙所受浮力的大小
乙受到的重力为,由力的平衡,则乙受到细线的拉力为
剪断细线时,甲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所受浮力不变,因甲不再受绳子向下的拉力,故浮力大小于重力,将上浮。
答:在水下处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自重;
求乙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乙受到细线的拉力为;
不变;上浮。
第12页,共1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