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高一创新实验班期末质量检测答案物理一、选择题12356BCABD二、选择题78910BCDBDABDBD三、非选择题11(1)BC(2)a=x,-2x)f23)14k100612(1)BC(2)bg cos20bcos204asin4Lsin013【答案】(1)2s;(2)2m/s;(3)两车不相碰,0.28m【详解】(1)设经过时间超车成功,则1=4+20XB VBlxA xB+LA+Le+L解得1=2s(2)A车超车成功,设此过程C车前进的距离为xC,则有xc=Vch-7 dchXA +xc=L2解得ac =2m/s2(3)经t2时间A、B速度相等,则VA-an't2 =VB+aB(12-to)1x'=520'分1'=%+%-)+26-》解得42=1.3sxa'=27.43mxg'=20.71m因为XA'所以两车不相碰,且最近距离为△x=xg'+L-xa'=0.28m14【答案】(1)1.2m;(2)8m/s2;(3)1.8s【详解】(1)包裹做平抛运动,恰好可以无碰撞地进入传送带顶端,可知包裹在进入传送带顶端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2gh代入数据解得y,=√2gh-V2×10×0.45ms=3ms由几何关系可知tan37=业-36%4可得3tan37-3m/s=4m/s包裹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下落高度与时问关系公式M=方8,可得包裹下落的时间2h2×0.4511==0.3s10包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包裹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大小为x=4=4×0.3m=1.2m(2)包裹刚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4=V+y2=√4+3m/s=5m可知包裹刚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则包裹在传送带上做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ng sin37°+4 ng cos37°=ma,解得a1=8m/s2(3)设包裹从传送带顶端到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t2,则有v=v+at解得6--当_9,58=0.5sa18包裹从传送带顶端到与传送带共速做加速运动的位移1x=v42+a,×t号=3.5m2包裹与传送带共速后,由于mng sin37°>4 ng cos37则包裹继续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37-umg cos37 =ma解得a2=gsin37°-4gcos37°=4m/s2设包裹与传送带共速后到滑到传送带底端所用时间为3,则有11-5=%+2,5代入数据则有2025年上学期高一创新实验班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物 理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3.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值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运动。已知汽车在启动后的第2s内前进了6m ,第4s内前进了13.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匀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B.汽车在前4s内前进了31.5mC.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2m/s D.汽车的加速距离为20m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已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该伏安特性曲线过О点,闭合电键后流过电源的电流为0.25A 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a两端电压为灯泡b两端电压2倍 B.灯泡b的阻值为12ΩC.灯泡a的功率为0.75W D.灯泡a、b的电功率之比为4:13.从空中同一点O,分别以初速度v1和v2抛出两个小球1、2,其中v1方向水平,v2方向斜向上,两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两球轨迹在同一竖值平面内,且交于P点,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两球在空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球同时抛出,则一定在P点相撞B.小球2在最高点时的速率不一定小于v1C.在Р点时,小球2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大于小球1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D. v2一定大于v14 .如图所示,轻弹簧L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着小球A,小球A的下面用另一根相同的轻弹簧L2连着小球B,一根轻质细绳一端连接小球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平衡时细绳水平,弹簧L1与竖值方向的夹角为60°,弹簧L1的形变量为弹簧L2形变量的3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将细绳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B.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C.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 D.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g5.如图所示,细线上挂着小球,用水平恒力F将小球从竖值位置Р拉到位置Q,小球在Q点垂直绳方向所受的合力恰好为0﹐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 )A.恒力做功等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量B.小球不可能静止在Q点C.若在Q点将外力F撤去,小球来回摆动的角度将等于D.细线对小球做的功不为0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环,圆心为О,半径为R,PQ为水平值怪,MN为倾斜直径,PQ与MN间的夹角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长为L,两端分别固定在圆环的M、N两点,轻质滑轮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放置在轻绳上,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现将圆环从图示位置绕圆心О顺时针缓慢转过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位置时,轻绳的张力大小为B.直径MN水平时,轻绳的张力大小为C.圆环从图示位量顺时针缓慢转过的过程中,轻绳的张力逐渐减小D.轻绳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先增大再减小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7°的足够长斜面。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О点冲上斜面﹐已知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0,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痹因数为。以斜面底端О所在的水平地面为参考平面,物块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物块的速度为v、平均速度x/t、位移为x 以下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8.地月系统可认为是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 a)所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1;也可为地月系统是一个双星系统如图(b )所示,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绕O点运动的周期为T2。若地球、月球质量分别为M、m ,两球心相距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公A .图(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1等于图(b)中月球绕О点运动的周期T2B.地月双星轨道中О点到地心距离为C.图(a)中,地球密度为D.图(a)中,若把部分月壤运回到地球,最终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将变小9,如图所示,ACB为固定的光滑半圆形竖直绝缘轨道,半怪为R,AB为半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OC为半圆的竖直半径,AC为圆弧,OC的左侧、OA的下方区域MPQO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个带负电的小球,从A点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并从A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电量不变。关于带电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小球不一定能从B点离开轨道B .小球在圆弧AC部分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不变C.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D.若小球能沿圆弧到达C点﹐其速度不可能为0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曩分别为m、m、2m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最大静靡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О共线且OA=OB = BC=r =0.2m,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极其缓慢地增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10m/s2,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摩擦力先增加再减小后不变B.B、C两个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C.当时,在增大的过程中B、C间的拉力一直不断增大D.当rad/s 时整体会发生滑动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11.(7分)在某次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重物质量用m表示。(1)(1分)为便于测量合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未知)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四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B.四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C.四组实验中只有乙需要满足所挂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D.四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2)(2分)某次实验中﹐利用甲图实验的甲组同学在正确操作后得到了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f ,则可以计算出本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3)(4分)后续实验中,甲组同学们发现弹簧测力计损坏﹐因此改变了实验方案,撤去弹簧测力计﹐仍利用甲装置进行了新的探究,步骤如下:①垫高长木板左端,直到小车在不挂重物时,匀速下滑;②测出重物的质量m ,利用纸带计算出悬挂重物后小车运动时加速度a大小;③改变m,重复步骤②,得到多组m、a的数据;'④以a为纵轴、m为横轴作出的a-m图像,发现图像为曲线,为了得到两者的线性关系,同学们整理公式,发现以为纵轴,以______(选填“”或“m”)为横轴,便可得到线性图像。若该线性图像的斜率为k ,纵截距为b ,则小车的质量M=___(用字母k ,b表示)12 .(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长直薄木板上端斜靠在水平桌面右边缘O点,长水板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②将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左边沿的墙面上﹐弹簧处于原长时,其右端在O点左侧;③用带凹槽的物块把弹簧压缩到Р点,释放物块﹐测出物块在长木板上的落点与О点的距离x;④通过在物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物块的质量m,重复步骤③的操作;⑤得到一系列的m与x,根据数据作出图象,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3分)为达到实验目的﹐除已经测出物块的质量和在长木板上的落点与О点的距离x外,还需要测量______。A.弹簧的原长L0B.P点到桌面右边沿的距离LC.用量角器测出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D.弹簧压缩前物块到桌面右边沿的距离L1(2)(6分)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根据图2可知弹簧被压缩到P点时的弹性势能为_____,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用图2中的a、b 和(1)中所选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结果)13.(10分)如图为车辆行驶过程中在平直道路上变道超车的情景。B为长LB =12m的大货车,正以vB =54km/h的速度匀速向右行驶A是在B后方同向行驶的小汽车,长度LA=5m ,A车以vA=90km/h的速度行驶,当两车相距L1=7m时,A车司机准备借对向车道超越B车,但A车司机发现对向车道与A车相距L2=90m处有另一小汽车C正迎面驶来,vC=72km/ h。已知A车加速时加速度aA=2m/s2,A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A' =6m/s2。(不考虑超车时变道的时间)(1)( 3分)若A车司机想安全超越B车﹐则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3分)若A车司机选择超越B车,为避免与C车相碰,C车司机至少以多大加速度刹车才能让A车司机超车成功;( 3)(4分)若A车司机放弃超车,为避免与B车相撞,立即刹车,同时鸣笛发出信号提示﹐B车司机加速,B车司机反应时间t0=0.2s ,并立即以aB =2m/s2的加速度加速﹐判定两车能否相碰,若不能,求两车最近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4 .(14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网上购物逐渐增多,为提高效率﹐快递公司引进了包裹自动分捡设备。如图所示,传送带为自动分捡的一部分,其长度为l=14.5m 倾斜角为,以v= 9m/s顺时针转动。传送带与包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可视为质点的包裹由传送带左上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抛出点与传送带顶部的高度差h=0.45m,恰好可以无碰撞地进入传送带顶端,之后沿传送带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4分)包裹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大小;( 2)( 4分)包裹到达传送带顶端时的加速度大小;( 3 )( 6分)包裹从抛出到传送带底端的总时间。15 .( 16分)如图甲所示﹐倾角=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放置长度L=1m ,质量M =3kg的长木板A,长木板的下端恰好与斜面底部齐平;一可视为质点、质量m =lkg ,带电量q=+1×10-5C的物块B放在木板上,与木板上端距离d1 =0.15m ;与木板上端距离d2 =lm的虚线ef右侧存在足够宽匀强电场,电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t =0时刻起,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长木板上,ls后撤去F ,物块B在0~l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且物块B在t =1.3s时速度恰好减为0.已知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素,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物块B带电量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4分)恒力F的大小;(2)(4分)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3)( 8分)从t =0时刻起到木板下端再次与斜面底部齐平的过程中,物块B与木板A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衡阳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创新实验班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高一物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