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写诗歌 教学阐释 单元任务 作者:八音魔琴 导入环节 诗歌是隶属于青春的。我们今天要先通过一首歌,感受歌词中蕴含的诗意。 月光它落屋檐 落在远方的山川 群山下的少年 绕着山路十八弯 他的身影浅浅 却是步步勇敢 你看 繁星闪啊闪 闪耀在人间 月光它照人眠 照亮远方的群山 一路奔波向前 破晓光芒多耀眼 寒窗苦读的风寒 不动的信念 熬过岁月的冷眼 前路终璀璨 月亮照山川 你看绵延高山 山路一道道弯 河水溅湿他衣衫 看他瘦弱的肩 掌心磨出的茧 不知经历 多少辛酸 破旧的鞋子漏脚尖 衣服缝补了几遍 那斜挎包里 是最简单的饭 汗水滴落试卷 晕开远方的答案 烛光下 是他坚定眉眼 1.通过诵读、续写、评价、研讨诗歌,体味并总结现代诗歌的突出特点及创作方法。 2.运用本单元中所学的诗歌创作方法尝试写作诗歌。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列举教材例子,掌握诗歌创作的方法。 2、选择恰当意象,创作诗歌。 教学方法 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合作探究法、打分法 反复诵读 《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红烛》这三首诗我们学习的要点是什么? 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 初步感知 诗歌的三个要素 情感、意象、音乐性 总结:诗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深入探究 诗歌的语言形式 我藏不住秘密, 也藏不住忧伤, 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 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我就是这样坦然, 你舍得伤, 就伤。 什么是诗?简单地说,就是分行排列,抒发情感,或表达道理的艺术形式。 诗歌的语言特点 诗的语言大体包括四种: (一)抒情性语言 特征:语言具有抒彩,让读者明显感受到诗人的情感非常投入且虔诚。 (二)意象性语言 特征:以意象取胜。一首诗里有中心意象或一连串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意象之美。 (三)哲理性语言 特征:主要传达诗人的理性思维和哲学观点,表达诗人对世界、对生活和生命的看法。 (四)叙述性语言 特征:语言主要是叙述性的,能很快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或情境中。 我们要如何创作诗歌呢?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ONE 使用意象 以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俳句为例: 饥肠辘辘时:一阵雷声回响于我的空腹里? 赏花时: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没有人是异乡客。 孤独时:秋日薄暮中只剩下一面墙听我发牢骚。 入秋时:无需喊叫,雁啊不管你飞到哪里,都是同样的浮世。 春来时:春日的第一只蝴蝶,没跟主人打招呼,就直接闯进客厅壁龛。 回望自己坎坷一生:此世,如在地狱之上凝视繁华。 以生活的常见的景物为意象入诗,来写我们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使用修辞 我和过去 隔着黑色的土地 我和未来 隔着无声的空气 ——海子《我,以及其他的证人》 我们把新年高高举起 将旧岁轻轻放下 ——《新年十四行》 象征、对偶、对比等 学习任务单 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结合本单元诗歌内容,小组合作探究。 ?思考: 1.什么是象征手法? 2.闻一多的《红烛》和雪莱的《致云雀》中的意象分别象征什么? ?练习: “太阳、蜜蜂、苍蝇、蚊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 象征手法 雪莱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象征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传播欢乐、爱与光明。 在闻一多的《红烛》中,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核心意象,象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 太阳 蜜蜂 苍蝇 蚊子 光明 奉献 肮脏 剥削 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 注意语言跳跃 曾卓的《我遥望》: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 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 不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人在年轻的时候想到老年,到了老年之后回想青年,两种不同的境遇和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中抒发了人生的感慨。 时空跳跃 虚实跳跃 对比跳跃 注意押韵 如果你注定一去不回头 我为什么还要独自烦忧 即便终日以泪洗面 也洗不尽 心头的清愁 要走 你就潇洒地走 人生本来有春也有秋 不回头 你也无须再反顾 失去了你,我也并非一无所有 汪国真《如果》 如果你一定要走 我又怎能把你挽留 即使把你留住 你的心也在远方浮游 品评以下几句诗文 《言叶之庭》引用的《万叶集》中的四句诗文日文原文如下: 1. た?ちゅうのむかひに、つぶさぶちゅうぶちた。 译:仰望初升的朝阳,把酒洒向四方。 2. たしかんにしみじぶん、ぶつぶしのぶむ。 译:时刻深感时节变化无常,每逢新秋,都会倍感人生如梦。 3. 雨もれば篱桧、花は今日どうぞ。 译:今日花朵在雨中依然盛放。 4. 花咲きの月日、ささやくて春暮れ。 译:花开之际,月下轻语春暮。 拓展延伸 “三美”主张: 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作者:八音魔琴 学写诗歌 仿写诗歌 鲁迅在《秋夜》的开头说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 一棵是枣树, 另一棵也是枣树。 仿写: 我买了两个蛋糕 一个给我自己 另一个也给我自己。 《孤独》 仿写诗歌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仿写诗歌 小 结 针对这堂课内容的回顾和梳理,掌握诗歌的突出特点及创作方法。 谢谢 作者:八音魔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