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鸟朝凤+战台风》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鸟朝凤+战台风》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一)》第4课时《百鸟朝凤+战台风》
【教材分析】
《百鸟朝凤+战台风》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一)》第4课时欣赏课。《百鸟朝凤》源自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最初用于民间婚丧嫁娶等仪式,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它以热闹欢快的旋律,描绘了大自然中百鸟齐鸣、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采用循环变奏曲式。由前奏引入后,主题旋律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运用不同演奏技巧和节奏变化进行变奏,其间穿插各种模仿鸟鸣的段落,如清脆的布谷鸟叫、活泼的小燕子呢喃等,结构清晰又充满变化,生动展现百鸟汇聚的热闹场景。《战台风》诞生于1965年,由王昌元创作。当时她深入上海港体验生活,亲眼目睹码头工人在台风中坚守岗位、奋力抢险的场景,被工人的英勇无畏和团结精神深深触动,于是以古筝为载体,将这场惊心动魄的人风之战化作激昂旋律,展现工人阶级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其营造出的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氛围。
(二)艺术表现
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演奏技巧,能够准确模仿、生动演绎乐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动作、乐器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了解民间音乐在传统习俗中的作用,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演奏技巧,能够准确模仿、生动演绎乐曲。
(二)教学难点
能用肢体动作、乐器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神奇的声音盲盒。(播放一段大自然中群鸟鸣叫的音频)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没错,就是各种各样的鸟叫声。在咱们民间音乐里,有一首曲子把这些鸟儿的叫声用乐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仿佛把整个热闹的鸟世界搬到了舞台上,这首曲子就是《百鸟朝凤》。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独特的“百鸟音乐会”。
今天我们学习乐曲《百鸟朝凤》 。书写板书《百鸟朝凤》。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判断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乐曲中的声音是用中国民族乐器唢呐演奏的,你们见过唢呐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通过图片欣赏一下
预设:欣赏
教师:唢呐,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构造:苇哨—细铜管—音孔—锥型管—扩音器 通过聆听思考这首曲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该作品由三部分组成,下面聆听引子和第一部分部分,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在乐曲的一开始便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具有北方鼓吹乐曲紧凑明快的特点:这一民间气息十分浓郁的曲调,有着北方民间音乐粗犷、爽朗的典型风格。此后发展的旋律流畅而寓于变化,不论是移位、加花的手法,还是改变节拍的手法,在生动活泼和千变万化之中它的每句结尾长音总是落在调式主音“sol”上,给人以淳朴而稳定的感觉。这段音乐造成了欢乐的氛围,下面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
预设:做声势动作
教师:下面聆听第二部分部分,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二大段,由唢呐模拟各种音乐化了的鸟鸣声,富有鲜明的艺术性。所用的各种滑音、吐音、花舌音等,好像鸟儿在对话、争吵。接着,出现排比的活泼欢快的短小乐句,音乐富有情趣,好像鸟儿在山林中嬉戏。当第二次出现鸟叫段落时,演奏者运用了较为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
模拟了喧闹的群鸟争鸣的景象。音乐速度转快,热情奔放,当乐队突然停止之后,唢呐出人意料地运用花舌音发出了知了的叫声,几乎可以乱真,这也是乐曲中唢呐模吹蝉鸣最精彩的一段,是运用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和循环呼吸的长音奏法,把夏日蝉鸣表现得分外逼真,有一段似乎知了被捉在手心中发出阵阵的挣扎之声。最后知了被放飞,它一声长鸣,飞向远方。音乐进入高潮段落,速度加快、音型短小,反复推进,接着出现唢呐的华彩乐段。一段段的模拟音调将乐曲的情绪不断向前推进。全曲的高潮是在唢呐吹奏一个最高音时出现的,此音连绵不断,保持十多秒钟之久,欢腾的情绪达到顶点。下面边听音乐边模拟唢呐演奏
预设:模拟演奏
教师:下面赏析作品的第三乐段,对比一下第三乐段和第一、第二乐段有何不同?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三乐段杂糅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因素和第二乐段的华彩演奏技法,形成了更加完整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最后完整聆听作品,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预设:欣赏
教师:同学们,台风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灾害,所到之处破坏力巨大。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台风袭击了繁忙的港口,会发生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在1965年,上海港就遭遇了这样的危机,码头工人与台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有位音乐家把这场战斗用古筝曲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战台风》,让我们一起从音乐中感受那段震撼人心的故事。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战台风》诞生于1965年,由王昌元创作。当时她深入上海港体验生活,亲眼目睹码头工人在台风中坚守岗位、奋力抢险的场景,被工人的英勇无畏和团结精神深深触动,于是以古筝为载体,将这场惊心动魄的人风之战化作激昂旋律,展现工人阶级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你们了解古筝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
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具有独特的韵味。其高音清脆明亮,宛如山间清泉;中音柔和圆润,似微风拂面;低音醇厚深沉,如洪钟般稳重。按滑音等技巧还能营造出细腻多变的情感氛围,极具艺术表现力。这首作品由五个段落组成,下面聆听第一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开篇“码头的繁忙景象”,以明快节奏和活泼指法展现码头的热闹;下面聆听第二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台风袭击”运用扫摇等技法营造紧张压迫感;下面聆听第三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搏斗”部分通过快速指序和强烈和弦,呈现激烈对抗;下面聆听第四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雨过天晴”旋律舒缓,带来希望与安宁;下面聆听第五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欢腾的码头”重现活力,呼应开篇。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
预设: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了解民间音乐在传统习俗中的作用,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教学中,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对乐曲情感理解有一定帮助。但在艺术表现教学上,部分学生演奏技巧掌握不扎实,难以展现乐曲气势。创意实践环节,学生虽有热情,但受知识局限,改编较简单。文化理解方面,学生对历史背景兴趣浓厚。后续应加强技巧训练,拓展知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提升音乐素养。
七、课堂达标
1.作品《战台风》是一首 独奏曲。
2.作品《百鸟朝凤》是一首 独奏曲。
答案:1.唢呐
2.古筝
【板书设计】
《百鸟朝凤》
1=A 明朗、优美、充满活力地 唢呐独奏曲
《战台风》
1=D 小快板 古筝独奏曲 五个乐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一)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通过赏、听、看、读、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和丑角的表演魅力。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习《报灯名》,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和念白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神奇的声音盲盒。(播放一段大自然中群鸟鸣叫的音频)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没错,就是各种各样的鸟叫声。在咱们民间音乐里,有一首曲子把这些鸟儿的叫声用乐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仿佛把整个热闹的鸟世界搬到了舞台上,这首曲子就是《百鸟朝凤》。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独特的“百鸟音乐会”。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1.判断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
乐曲中的声音是用中国民族乐器唢呐演奏的,你们见过唢呐吗?
下面通过图片欣赏一下
唢呐,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构造:苇哨—细铜管—音孔—锥型管—扩音器。
通过聆听思考这首曲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该作品由三部分组成。
1.下面聆听引子和第一部分部分,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在乐曲的一开始便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具有北方鼓吹乐曲紧凑明快的特点:这一民间气息十分浓郁的曲调,有着北方民间音乐粗犷、爽朗的典型风格。此后发展的旋律流畅而寓于变化,不论是移位、加花的手法,还是改变节拍的手法,在生动活泼和千变万化之中它的每句结尾长音总是落在调式主音“sol”上,给人以淳朴而稳定的感觉。
这段音乐造成了欢乐的氛围,下面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
下面聆听第二部分部分
1.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第二大段,由唢呐模拟各种音乐化了的鸟鸣声,富有鲜明的艺术性。所用的各种滑音、吐音、花舌音等,好像鸟儿在对话、争吵。接着,出现排比的活泼欢快的短小乐句,音乐富有情趣,好像鸟儿在山林中嬉戏。当第二次出现鸟叫段落时,演奏者运用了较为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模拟了喧闹的群鸟争鸣的景象。音乐速度转快,热情奔放,当乐队突然停止之后,唢呐出人意料地运用花舌音发出了知了的叫声,几乎可以乱真,这也是乐曲中唢呐模吹蝉鸣最精彩的一段,是运用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和循环呼吸的长音奏法,把夏日蝉鸣表现得分外逼真,有一段似乎知了被捉在手心中发出阵阵的挣扎之声。最后知了被放飞,它一声长鸣,飞向远方。音乐进入高潮段落,速度加快、音型短小,反复推进,接着出现唢呐的华彩乐段。
下面边听音乐边模拟唢呐演奏
下面赏析作品的第三乐段,对比一下第三乐段和第一、第二乐段有何不同?
第三乐段杂糅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因素和第二乐段的华彩演奏技法,形成了更加完整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最后完整聆听作品,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台风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灾害,所到之处破坏力巨大。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台风袭击了繁忙的港口,会发生什么?
在1965年,上海港就遭遇了这样的危机,码头工人与台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有位音乐家把这场战斗用古筝曲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战台风》,让我们一起从音乐中感受那段震撼人心的故事。
聆听音乐
1.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战台风》诞生于1965年,由王昌元创作。当时她深入上海港体验生活,亲眼目睹码头工人在台风中坚守岗位、奋力抢险的场景,被工人的英勇无畏和团结精神深深触动,于是以古筝为载体,将这场惊心动魄的人风之战化作激昂旋律,展现工人阶级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
你们了解古筝吗?
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具有独特的韵味。其高音清脆明亮,宛如山间清泉;中音柔和圆润,似微风拂面;低音醇厚深沉,如洪钟般稳重。按滑音等技巧还能营造出细腻多变的情感氛围,极具艺术表现力。这首作品由五个段落组成。
下面聆听第一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开篇“码头的繁忙景象”,以明快节奏和活泼指法展现码头的热闹;
下面聆听第二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台风袭击”运用扫摇等技法营造紧张压迫感;
下面聆听第三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下面聆听第四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搏斗”部分通过快速指序和强烈和弦,呈现激烈对抗;
下面聆听第四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下面聆听第五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雨过天晴”旋律舒缓,带来希望与安宁;
下面聆听第五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欢腾的码头”重现活力,呼应开篇。
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作品《战台风》是一首 独奏曲。
2.作品《百鸟朝凤》是一首 独奏曲。
答案:1.唢呐
2.古筝
课堂总结
《百鸟朝凤》
1=A 明朗、优美、充满活力地 唢呐独奏曲
《战台风》
1=D 小快板 古筝独奏曲 五个乐段
谢谢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一)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赏、听、看、读、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韵
味和丑角的表演魅力。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习《报灯名》,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四大行当(生、
旦、净、丑)和念白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新知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神奇的声
音盲盒。(播放一段大自然中群鸟鸣叫的音频)
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没错,就是各种各样的鸟叫声。
在咱们民间音乐里,有一首曲子把这
些鸟儿的叫声用乐器惟妙惟肖地表现
了出来,仿佛把整个热闹的鸟世界搬
到了舞台上,这首曲子就是《百
鸟朝凤》。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
独特的“百鸟音乐会”。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1.判断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
民间乐曲,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
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
的回忆。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
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
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
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
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
乐曲中的声音是用中国民族乐器
唢呐演奏的,你们见过唢呐吗?
下面通过图片欣赏一下
唢呐,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构造:苇哨—细铜管—音孔—锥型管—扩音器。
通过聆听思考这首曲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该作品由三部分组成。
1.下面聆听引子和第一部分部分,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在乐曲的一开始便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具有北方鼓吹乐曲紧凑明快的特
点:这一民间气息十分浓郁的曲调,有着北方民间音乐粗犷、爽朗的典型风格。此后发展的旋
律流畅而寓于变化,不论是移位、加花的手法,还是改变节拍的手法,在生动活泼和千变万化
之中它的每句结尾长音总是落在调式主音“sol”上,给人以淳朴而稳定的感觉。
这段音乐造成了欢乐的氛围,下面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
下面聆听第二部分部分
1.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第二大段,由唢呐模拟各种音乐化了的鸟鸣声,富
有鲜明的艺术性。所用的各种滑音、吐音、花舌音等,好
像鸟儿在对话、争吵。接着,出现排比的活泼欢快的短小
乐句,音乐富有情趣,好像鸟儿在山林中嬉戏。当第二次
出现鸟叫段落时,演奏者运用了较为复杂的、高难度的演
奏技巧,模拟了喧闹的群鸟争鸣的景象。音乐速度转快,
热情奔放,当乐队突然停止之后,唢呐出人意料地运用花
舌音发出了知了的叫声,几乎可以乱真,这也是乐曲中唢
呐模吹蝉鸣最精彩的一段,是运用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和
循环呼吸的长音奏法,把夏日蝉鸣表现得分外逼真,有一
段似乎知了被捉在手心中发出阵阵的挣扎之声。最后知了
被放飞,它一声长鸣,飞向远方。音乐进入高潮段落,速
度加快、音型短小,反复推进,接着出现唢呐的华彩乐段。
下面边听音乐边模拟唢呐演奏
下面赏析作品的第三乐段,对比一下第三乐段和第一、第
二乐段有何不同?
第三乐段杂糅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因素和第二乐段的华彩演奏技法,形
成了更加完整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最后完整聆听作品,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台风是一种强大的自然
灾害,所到之处破坏力巨大。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台风
袭击了繁忙的港口,会发生什
么?
在1965年,上海港就遭遇了这样
的危机,码头工人与台风展开了一场
惊心动魄的战斗。有位音乐家把这场
战斗用古筝曲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战台风》,让我们
一起从音乐中感受那段震撼人心的故
事。
聆听音乐
1.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战台风》诞生于1965年,由王昌元创作。当时她深入上海港体验生活,亲眼目睹码头工
人在台风中坚守岗位、奋力抢险的场景,被工人的英勇无畏和团结精神深深触动,于是以古筝为
载体,将这场惊心动魄的人风之战化作激昂旋律,展现工人阶级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
你们了解古筝吗?
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具有
独特的韵味。其高音清脆明亮,宛如
山间清泉;中音柔和圆润,似微风拂
面;低音醇厚深沉,如洪钟般稳重。
按滑音等技巧还能营造出细腻多变的
情感氛围,极具艺术表现力。这首作
品由五个段落组成。
下面聆听第一乐段,听听这个乐
段有什么特点?
开篇“码头的繁忙景象”,以明快节奏和活泼指法展现码头的热闹;
下面聆听第二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台风袭击”运用扫摇等技法营造紧张压迫感;
下面聆听第三乐段,
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
点?
“搏斗”部分通过快速指序和强烈和弦,
呈现激烈对抗;
下面聆听第四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下面聆听第四乐段,听
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雨过天晴”旋律舒缓,带来希望与安宁;
下面聆听第五乐段,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下面聆听第五乐段,
听听这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欢腾的码头”重现活力,呼应开篇。
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
和律动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
和想法?
课堂达标
1.作品《战台风》是一首 独奏曲。
2.作品《百鸟朝凤》是一首 独奏曲。
答案:1.唢呐
2.古筝
课堂总结
《百鸟朝凤》
1=A 明朗、优美、充满活力地 唢呐独奏曲
《战台风》
1=D 小快板 古筝独奏曲 五个乐段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