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1化学反应的焓变——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值越大的物质越稳定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C.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D.工业上常用氯气和氢气直接化合的方法生产氯化氢以制得盐酸。同温同压下,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的不同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焓变等于该反应的热效应B.焓变的符号是C.焓变的单位常用D.反应的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减去反应物的总键能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状态不同的同种物质,它们的焓相等B.当反应放热时,,反应吸热时,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一定相同D.焓变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4.空间探测器发射时常用肼()作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②。则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C.D.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分数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焓变表示“反应物”参加反应时对应的“热量”C.表示液态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相同条件下,;,则6.已知:①②③现有与的混合气体22.4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了和液态水,测得反应放出热量739kJ。原混合气体中与的质量之比约等于( )A.1∶26 B.1∶3 C.1∶24 D.8∶3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C.D.8.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2b=c B.a、b和c均为正值C.a=b D.它们都是吸热反应9.一定温度下,和反应生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原子(O)结合生成氧气时释放能量B.生成相同质量的,选用不同的催化剂时相同C.反应物总键能低于生成物总键能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0.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B.断开2 mol H—O吸收930 kJ的能量C.相同条件下,1 mol氢原子的能量为,1 mol氢气分子的能量为,则D.该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时释放能量245 kJ11.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s)与的能量之和为393.5 kJB.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已知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的热值为12.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Ⅰ.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0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又已知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Ⅱ.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4)如图是和反应生成1mol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请写出1mol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5)若已知下列数据:化学键键能/ 435 943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键的键能是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焓与内能有关,一般来讲,焓值越大,物质所含的内能越大,该物质越不稳定,故A错误;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的差值为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发生,体现了吸热和放热两个过程,因此针对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故B正确;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表示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数据,故C错误;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同温同压下,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讲,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故D错误。2.答案:D解析: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3.答案:B解析:同种物质,质量相同而状态不同,它们所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它们的焓也不同;反应放热时,,吸热时;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所以反应物总焓与生成物总焓一定不同;焓变是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不限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4.答案: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A.错误。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因为它们表示物质的量(摩尔数),而非分子个数。例如,是合法的热化学方程式。B.错误。焓变表示按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完成反应时的热量变化,而非仅针对"1mol反应物"。例如,若反应为对应的是完全反应的热量变化。C.错误。燃烧热要求生成物为稳定氧化物,液态水才是稳定态,而气态水()会进一步放热液化。因此,该方程式的未反映真实燃烧热。D.正确。硫从固态变为气态需吸热,故具有更高能量。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更多,更负(即)。6.答案:C解析:标准状况下,与的混合气体22.4L物质的量为,设与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②可知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能量,则xmol氢气燃烧放出kJ能量,由③可知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kJ热量,则ymol甲烷放出890ykJ能量,则x+y=1、285.8x+890y=739,联立两式,解得x=0.25mol,y=0.75mol,原混合气体中与的质量之比约等于0.25mol×2g/mol∶0.75mol×16g/mol=1∶24,故选C。7.答案:B解析:A.没有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故A错误;B.标明各物质聚集状态,标明反应的的±、数值和单位,故B正确;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0,故C错误;D.氢气、氧气的状态用g表示,不应再用↑表示,故D错误;故答案选B。8.答案:A解析:A.由,,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则c=2b,故A正确;B.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则a、b和c均为负值,故B错误;C.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为气态水,本身的能量高,放出的热量小,生成物为液态水,本身的能量低,放出热量多,故C错误;D.燃烧为放热反应,均为氢气的燃烧反应,则都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答案为A。9.答案:C解析:A.成键放出能量,1mol氧原子(O)结合生成时释放249kJ能量,A正确;B.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焓变,生成相同质量的NO,选用不同的催化剂时相同,B正确;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C错误;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10.答案:A解析:A(×)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B(√)由题图可知,断开2 mol H—O吸收的能量即形成(g)释放的能量,为930 kJ。C(√)氢分子变成氢原子要吸收能量,所以。D(√)8大招解法微观角度,放出热量=成键放热-断键吸热,该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时释放的能量为930 kJ-436 kJ-249 kJ=245 kJ。11.答案:B解析:1 mol C(s)与的能量之和未知,393.5 kJ是其与的能量差,A错误;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正确;从图中转化Ⅰ与转化Ⅱ能量变化差值110.6 kJ得知,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错误;从图中转化Ⅱ可知,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82.9 kJ,则CO的热值,D错误。12.答案:(1)(2)(3)对环境无污染(4)(5)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由于kJ/mol,16g液态肼为0.5mol,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3)因为该反应生成物为氮气和水蒸气,所以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4)根据图示,1mol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5)根据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假设键能为x,得,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