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4七下·新昌期末)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发光的电灯 B.刺眼的幕墙C.闪亮的宝石 D.晶莹的水滴【答案】A【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解答】A、发光的电灯是本身发光的,是光源,故A符合题意;B、刺眼的幕墙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外界的光,故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闪亮的宝石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外界的光,故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D、晶莹的水滴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外界的光,也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维修人员用一根长铁管套在长期不用且生锈的水龙头上,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长铁管A处比B处更易打开水龙头。这现象说明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答案】C【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将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力的作用点发生了变化,此时很容易打开水管,可见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4七下·新昌期末)摩擦无处不在。下列方式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齿轮间加润滑油B.用冰壶刷擦冰C.塑料瓶盖的竖纹D.货物底下铺上圆木【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A、齿轮上加润滑油减小了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是减少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冰壶比赛中刷冰,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塑料瓶盖的竖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属于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搬运货物时在下面垫上圆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将地球仪放在电灯旁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该装置能模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C.四季更替 D.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A【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该装置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故该装置能模拟的自然现象是昼夜交替,A正确;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该装置不能模拟,BCD错误。故答案为:A。5.(2024七下·新昌期末)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B.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气体斑块C.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D.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像个大漩涡【答案】D【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 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农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说文》所说“日食则朔,月食则望”。“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地球阴影位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内,此平面与月球轨道面(白道面)并不重合,黄白道面交角约5度;大多数满月时,月球不在黄道面内,而是或偏北或偏南,不在地球阴影内,因此并不是每个满月时,都发生月食。每年全球至少发生两次月食。【解答】A.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A错误;B.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B错误;C. 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 ,C错误;D.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像个大漩涡 ,D正确;故答案为:D6.(2024七下·新昌期末)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殖器官的产生和发育B.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2年左右C.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D.性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答案】B【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解答】A、生殖器官在一出生就产生了,而不是在青春期产生的,不符合题意;B、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2年左右 ,符合题意;C、在青春期, 体重和身高开始迅速增长,不符合题意;D、 青春期性意识逐渐增强,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4七下·新昌期末)画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下列流程图中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成虫B.分娩过程: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C.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D.宇宙的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有性生殖;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不同。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解答】A. 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成虫 ,A正确;B. 分娩过程: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B正确;C. 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 ,C正确;D.宇宙的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属于宇宙,D错误;故答案为:D8.(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是安山古道上古桥的倒影。下列光学现象中与古桥倒影的原理相同的是( )A.弯曲的铅笔 B.猴子捞月C.日食现象 D.雨后彩虹【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古桥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A、弯曲的铅笔是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猴子捞月是月亮在水中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2024七下·新昌期末)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多莉克隆羊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B.图乙:菜豆种子的结构④是胚乳C.图丙: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D【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种子的结构;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1)克隆技术: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多莉羊是克隆羊,是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并非由受精卵发育而来。(2)菜豆种子结构: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没有胚乳。(3)酵母菌生殖方式:酵母菌主要的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分裂生殖不是其主要生殖方式。(4)噪声防治: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不让声源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A、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多莉克隆羊的出生,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B、菜豆种子的结构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菜豆种子没有胚乳,B错误。C、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由丙图可知,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C错误。D、图丁标志是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正确。故答案为:D。10.(2024七下·新昌期末)中国女子武术运动员童心在杭州亚运会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决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童心在比赛过程中的两种姿态,她对地面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F乙、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答案】A【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解析】【分析】(1)根据F=G比较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根据 分析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大小。【解答】因为物体在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自身重力大小,由于两种姿态中,运动员的重力不变,所以甲图压力和乙图压力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即F甲=F乙由图可知,甲图中表演者双脚着地,受力面积较大,乙图中单脚着地,受力面积较小,根据可知,甲图中对地面的压强较小,乙图中对地面的压强较大,即p甲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1.(2024七下·新昌期末)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下列实验中采用了该方法的是( )A.①研究月相的变化B.②研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C.③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相关因素D.④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压力的作用效果;月相【解析】【分析】1、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2、根据图片和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3、科学推理法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从新的科学原理中推演出技术原理的方法。【解答】A、运用小球的运动研究月相的变化,是通过模型法来观察月相的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研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需要控制其它变量相同,只研究一个变量,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相关因素,需要控制其它变量相同,只研究一个变量,是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D、在地球上不存在真空环境,只能接近真空,所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运用了科学推理法,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小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若将玻璃板竖直提起,蜡烛像的位置向上移动D.将光屏放到蜡烛B的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B【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解答】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或者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的像都不变,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如果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由于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像的位置不变,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2024七下·新昌期末)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行驶,两车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0秒时,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B.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是10米/秒C.甲车在0~20秒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行驶20秒后,甲、乙两车相遇【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图像为路程时间图像,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有一段图像与横坐标平行,说明此时路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解答】A、由图可知,第10秒时,甲车运动路程为200m,则甲车的速度第10秒时,乙处于静止状态,则乙车的速度为0,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A错误;B、由图可知,0~5s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程为150m,则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故B错误;C、由图可知,在0~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车在0~20秒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可知,行驶20秒后,甲车行驶路程为400m,乙车行驶路程为200m,则甲、乙两车不会相遇,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3年10月,县城投集团投放了500辆亲子公共自行车。这些自行车配备了儿童车座和绑带(如图所示),保证了儿童乘坐的安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绑带可以减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对小孩造成伤害B.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D.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答案】B【知识点】惯性;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3)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状态改变;(4)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判断。【解答】A、由于儿童具有惯性,紧急刹车时,儿童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绑带可以阻止儿童向前运动,减少伤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C、自行车匀速转弯时,方向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2024七下·新昌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物体。如图甲,A物体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水平拉力F1=7牛、F2=2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同B.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8牛C.图乙中B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1牛D.图乙中B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为7牛【答案】C【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3)根据甲图计算A受到的摩擦力,再对乙图中A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即可;(4)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解答】AB、由甲图可知,A在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A受到的桌面对其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且f=F1=7N由于A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仍为7牛,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的桌面对其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则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不相同,故AB错误;C、由甲、乙可知,A、B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2与F1以及A和B两物体受到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平衡力,即F2=F1+fA+fB=7N+7N+fB=25N解得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fB=11N故C正确;D、由图乙可知,因为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绳子水平向左的拉力与水平向右的拉力F2和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平衡力,即F绳=F2-fB=25N-11N=14N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1)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声是由鼓面的 产生的。(2)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答案】振动;音色【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发声;声以声波的形式传到远方。(2)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于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和镯发声的。17.(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4月27日上午,“上春山·沐春风”新昌徒步露营季活动在康乐广场启动。在当天举行的碳水王国街头美食定向赛中,参赛运动员参加了浙东唐诗诗韵对答、包汤包、猜茶名、祈福、炒花生等活动。(1)如图甲,我们能看到参赛者身上的黄色参赛服是因为黄色参赛服 (选填“反射”或“吸收”)了黄光。(2)图乙是用一张张方形的薄面皮做的汤包,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3)在“浙东唐诗诗韵对答”打卡点抽到诗句“海上生明月”,这一诗句所对应的月相是图丙中的 (选填字母)。(4)猜茶名时闻到了大佛龙井茶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形成于 。【答案】反射;形状;C;大脑【知识点】人的感觉;物体的颜色;月相【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颜色进行分析。(2)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据此分析;(3)根据月相变化规律进行分析;(4)根据人体感觉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1)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能看到参赛者身上的黄色参赛服是因为黄色参赛服反射了黄光。(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方形的薄面皮做成了汤包,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3)在月相方面,满月指的是月球照射面积最大,呈现出一个完全圆形的状态。“海上生明月”这一诗句描述的月相是满月表达了思念之情,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猜茶名时闻到了大佛龙井茶的清香,通过嗅觉神经末梢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感觉。18.(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纸,制成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若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将会看到 (选填字母);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影子 D.烛焰的像(3)将蜡烛远离小孔,可观察到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变小【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变化,即比值越大,则像越大。【解答】(1)蜡烛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在塑料薄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所以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将蜡烛远离小孔,由于蜡烛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所以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将变小。19.(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4月24日,新昌县首次发放三孩补贴。如图所示是生殖细胞示意图和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生殖细胞是由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产生。(2)图乙中C因病而摘除后,则该女性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第二性征。(3)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中受精,试管所起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答案】(1)A(2)能(3)B【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A是卵巢、B是输卵管、C是子宫、D是阴道。(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由性激素激发和维持,女性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3)正常情况下,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甲是卵细胞,由图乙的A卵巢产生。(2)图乙中的C是子宫,子宫摘除后并不影响卵巢的功能。因此,图乙中C子宫因病而摘除后,则该女性能保持第二性征。(3)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中受精,试管所起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的B输卵管。(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图甲是卵细胞,由图乙的A卵巢产生。(2)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由性激素激发和维持,女性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图乙中的C是子宫,子宫摘除后并不影响卵巢的功能。因此,图乙中C子宫因病而摘除后,则该女性能保持第二性征。(3)正常情况下,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中受精,试管所起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的B输卵管。20.(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浙江丰岛食品生产的黄桃口味鲜果捞,图乙、丙是桃花和黄桃的解剖结构示意图。(1)图乙中的①④⑤构成的 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开花后,花粉就会从图乙 (选填序号)中散出来,落到柱头上。(3)图丙中的⑦是由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4)果农一般采用图丁所示方法来繁殖桃树,这种繁殖方法主要优点是 。【答案】(1)雌蕊(2)②(3)子房壁(4)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乙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丙中,⑦果皮、⑧种子。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解答】(1)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的雌蕊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开花后,花粉就会从图乙②花药中散出来,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3)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图丙中的⑦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丁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1)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的雌蕊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开花后,花粉就会从图乙②花药中散出来,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3)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图丙中的⑦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4)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丁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21.(2024七下·新昌期末)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学会科学用眼、用耳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飞机升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图甲中 (选填序号)内外空气压力平衡。(2)用眼过度,使得眼睛只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这种疾病的成因与图乙中 (选填序号)相似,可用图乙中 (选填序号)进行矫正。【答案】③;①;③【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1)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1)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2)患者主要表现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此眼睛属于近视眼;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故形成原理与乙图相符,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22.(2024七下·新昌期末)将气球吹大,用夹子把口封紧,剪取一段长10厘米的吸管,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水平拉直,两端固定。把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体向左喷出,气球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气球与吸管保持相对静止。(1)气体向左喷出,气球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2)如图所示是气球运动时每隔0.5秒的频闪照片,则气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AB间的实际路程是2.4米,则速度为 米/秒。【答案】相互;变速;1.2【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相互性解答;(2)①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的运动为变速运动;②AB的长度已知,由频闪照片的个数得到AB间隔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得到气球的速度。【解答】(1)把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收缩,给气体一 个向后的力,使气体向后喷出,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给气球一个向前的力,气球向前运动。(2)由图知,在相同时间间隔,由A到B的路程逐渐增大,故气球在做变速运动。[3]AB间有4个时间间隔,已知频闪照片的拍 摄间隔为0.5s,则气球从A到B共用时则速度为23.(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敏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1)图甲,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2)图乙,小敏根据图甲实验绘制出小车在棉布上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关系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大致图像 。【答案】速度;【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低有关,即高度越大,那么速度越大;(2)根据题意分析小车开始时的速度关系和速度减小到0时的时间大小完成作图。【解答】(1)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用了控制变量法。(2)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时与在棉布上运动相比,初速度相同,运动的时间更短,如图所示:24.(2024七下·新昌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丁采用木块,发现同时向左右两盘放入等重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如图乙所示,小丁为了改进实验将木块换成轻质小车,并选用表面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桌面继续完成实验;(3)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西用图丙中所示的轻质硬纸片替换轻质小车进行实验。他将要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木块跟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光滑;剪断硬纸片【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析】【分析】(1)左侧钩码产生的拉力小,而右侧钩码产生的拉力大,于是小车有向右运动的趋势,那么小车受到桌面施加的向左的静摩擦力,此时三力平衡。(2)桌面越光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影响越小;(3)探究二力平衡时,验证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把小卡片分成两半变成两个物体。【解答】(1)由于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此时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跟水平向右的拉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2)选用轻质的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更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对得出实验结论更有利。(3)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应该将纸片分成2个物体,即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用剪刀将纸片从中间剪开,然后观察纸片能否保持平衡状态。25.(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西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某次实验过程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图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了,烛焰的像的位置不在光屏中央。下列操作中可以让烛焰的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是 (选填字母);A.凸透镜上移 B.光屏下移 C.蜡烛上移 D.蜡烛下移(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20厘米刻度线处,只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答案】15;C;不能【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图中物距等于像距,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凸透镜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均为焦距的2倍,由图甲知道,物距或像距为3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2)实验时,蜡烛燃烧变短了,根据过光心的位置,光的传播方向不变知道,可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10cm,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像。26.(2024七下·新昌期末)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小敏利用学到的发酵技术制作发糕,如图所示。以下是发糕的制作过程:【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少量糖、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方法步骤】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品鉴与反思】邀请同学们品尝劳动成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发面温度(℃) 感官评价(各项满分均为100分)松软度 风味 外观 色泽23 84 85 78 8328 92 93 86 9233 90 92 85 86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步骤②中不能用开水替代温水的原因是 。(3)根据评价结果,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 ℃。(4)除了温度外,影响发糕品质的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开水会杀死酵母菌(3)28(4)原料【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差异: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细胞核,其遗传物质 DNA 裸露;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有以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2)温度对微生物活性影响: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代谢活动对温度有要求,适宜温度下酶活性较高,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变性失活,导致微生物死亡。(3)数据分析确定适宜条件:通过对不同发面温度下,发糕各项感官评价指标(松软度、风味、外观、色泽)得分的分析,得分高的对应的温度即为相对适宜的发面温度。(4)影响发酵食品品质因素:发酵食品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微生物种类和用量、发酵底物特性(如面粉成分)、发酵时间、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环境条件。【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结构中具有细胞核;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在实验中需要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但不能用开水,因为开水会将酵母菌杀死。(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发面温度为28℃时,发糕的松软度评分是92,风味评分是93,外观评分是86,色泽评分是92;均高于发面温度为23℃和33℃时。因此,根据评价结果,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28℃。(4)影响发糕品质的因素不仅仅是温度,面粉的类型、品质,制作工艺、步骤,发面时长的掌握(火候)等等,都会影响发糕的品质。(1)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结构中具有细胞核;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在实验中需要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但不能用开水,因为开水会将酵母菌杀死。(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发面温度为28℃时,发糕的松软度评分是92,风味评分是93,外观评分是86,色泽评分是92;均高于发面温度为23℃和33℃时。因此,根据评价结果,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28℃。(4)影响发糕品质的因素不仅仅是温度,面粉的类型、品质,制作工艺、步骤,发面时长的掌握(火候)等等,都会影响发糕的品质。27.(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甲所示,1648年帕斯卡在阳台上仅用几杯水通过细管就能把楼下密闭的桶压裂。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压强计进行了探究,如图乙、丙所示。已知D中装的是酒精,A、B、C、E中装的是水。(1)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 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大小。(2)图乙中实验A、B、C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小明根据图丙实验D、E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小明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其理由是 。【答案】高度差;相等;不正确;没有控制深度相同【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1)探头薄膜处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2)根据图片分析A、B、C中U形管两侧的高度差分析,两侧高度差都相等,故液体朝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深度相同,只改变液体密度,而D、E中深度和液体密度都不同,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利用了转换法。(2)实验A、B、C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实验D、E中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的深度也不同,因为没有控制深度相同,无法探究液化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所以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是不正确的。28.(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丁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1)小丁将某物体悬挂好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该物体的重力为 牛;(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丁调整好了弹簧测力计,继续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①除了需要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仪器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②实验后,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拉力/牛 0 0.5 1.0 1.5 2.0 2.5 3.0 4.0弹簧伸长量△L/厘米 0 0.4 0.8 1.2 1.6 2.0 2.4 2.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3)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根轻质弹簧A、B,进行如图丁所示实验;①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A的力水平拉A的右端,A伸长的长度为L;②在B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均为FB的水平拉力,B伸长的长度也为L,则FA (选填“>”、“=”或“<”)FB。【答案】2.6;刻度尺;正比;=【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2)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再确定选择的工具;②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3)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1)由图甲和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知道,其分度值为0.2N,由图甲知道,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指针没有调零,示数是0.4N,由图乙知道,弹簧秤的示数是3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的重力是(2)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分析数据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根据题意知道,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且伸长的长度都为L,由(2)知道,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FA=FB29.(2024七下·新昌期末)为探究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①剥皮处理A品牌、B品牌和C品牌的2号电池各2个,分别用等量的清水浸泡48小时,获得A品牌、B品牌和C品牌的电池浸泡液各1组。②在辣椒种子中挑选出无虫咬、饱满且大小一致的种子400粒,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粒。③在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中均放置相同的毛巾片,分别加入适量等体积的上述3组品牌电池浸泡液和清水,4组种子分别整齐排列在毛巾片上,然后将4个培养皿同时放入30℃恒温箱培养7天,结果如下表: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种子数量(粒) 100 100 100 100处理液 A品牌电池浸泡液 B品牌电池浸泡液 C品牌电池浸泡液 清水发芽个数(粒) 31 52 7 86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 。(2)第四组实验的结果是仍有部分种子未能萌发,可能原因是 。(3)实验结论: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其中 品牌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影响最大。(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废旧电池,请列举一条措施: 。【答案】(1)有无电池浸泡液(2)种子自身有缺陷(3)C(4)分类处理或回收处理【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解答】(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 探究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 ”因此, 该实验的变量是 有无电池浸泡液 。(2)种子萌发除必要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3)从图表可以得出第三组C品牌萌发的种子数最少,只有7粒,因此,C 品牌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影响最大。(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在生活中要分类处理或回收处理废旧电池。30.(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宁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中选用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纸板,使光发生 ,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线;(2)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80°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80°①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是为了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答案】漫反射;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逆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光的传播路径;(2)①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进而得到普遍规律;②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解答。【解答】(1)实验中选用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纸板,将光射向粗糙的硬纸板上,发生漫反射,能更清晰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线。(2)①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为了获得光反射时的普遍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②[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的度数始终等于入射角的度数,所以可得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由于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B方向射出;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所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1.(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5月5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是立夏节气,新昌有吃豆、斗蛋、吃“健脚笋”等习俗;(1)立夏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填序号)位置,当天新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字母);A.昼短夜长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2)豌豆花的子房中有8粒胚珠,但图乙剥开的豌豆荚里只有6粒饱满的豌豆,其原因可能是 ;(3)如图丙所示的“斗蛋”游戏活动中,A鸡蛋碎裂时B鸡蛋完好;两蛋相撞挤压时,A对B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对A的作用力;(4)竹笋大都由竹子地下茎(竹鞭)上的侧芽发育而成,破土后长成竹子。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答案】①;C;传粉不足;等于;无性【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植物的有性生殖分为四个生理过程:开花、传粉、受精和发育。(1)开花:开花就是组成花冠的花瓣开放的过程。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2)传粉:传粉分为两种——自花传粉是指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同一朵花的雌蕊,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子房。(3)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多媒体展示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先展示子房的结构。然后展示受精卵形成: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后,末端破裂,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4)发育:受精作用完成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会逐渐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1)立夏在春分和夏至之间,由太阳直射赤道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①位置。立夏时节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导致北半球的白天时间相对较长,夜晚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现象更加明显,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2)豌豆花的子房中有8粒胚珠,但豌豆荚里只有6粒饱满的豌豆,其原因可能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传粉不足、光照、遗传、根系和茎的结构等因素都可能产生影响。(3)两蛋相撞挤压时,A鸡蛋对B鸡蛋施加力的同时,B鸡蛋也对A鸡蛋施加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作用力等于B对A的作用力。(4)竹子可用它的地下茎繁殖,即竹鞭繁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的新个体,因此属于无性生殖。32.(2024七下·新昌期末)医院运用5G智能机器人进行红外智能测温和消毒,如图所示。当机器人感知到前方障碍物时,机器人依靠减速器进行减速,并重新规划行驶路线。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项目 净重(kg) 水箱容积(L) 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面积(cm2)参数 102 20 150(1)通过遥控器发出的 (选填“超声波”或“红外线”)来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2)当机器人减速时,机器人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3)机器人安装履带代替车轮是为了 ;(4)机器人装满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消毒液停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红外线;改变;减小压强;4×104帕【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解答;(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3)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4)首先根据m=ρV计算液体的质量,再根据F=G总=(m+m液)g计算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求出受力面积,最后根据 计算对地面的压强。【解答】(1)红外线波长较长,通常用在电视机遥控器上,因此通过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来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2)当机器人减速时,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因此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器人安装履带代替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4)液体的质量为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受力面积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3.(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拉开了向月球的壮丽征程。(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选择朝东方向,这是因为地球 自转。(2)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向太空时,探测器相对于运载火箭是 的。(3)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4)探测器软着陆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伞的原因是月球 (选填“有”或“没有”)大气层。(5)在执行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集样品之后,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火星采样。人类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火星探测,希望有一天能够移居火星生活。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 (请列举其中2点)【答案】自西向东;静止;环形山(或月坑);没有;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火星探测,希望有一天能够移居火星生活。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原原因是:火星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火星表面有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温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地球自转【解析】【分析】(1)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进行分析;(2)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分析;(3)根据月球的概况进行分析;(4)根据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进行分析。(5)根据火星的离地球的距离及是否有大气进行分析。【解答】(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选择朝东方向,根据地理知识,这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2)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向太空时,探测器相对于运载火箭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是静止的。(3)由天文学知识,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或月坑)。(4)探测器软着陆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伞的原因是月球没有有大气层,对降落伞不会产生阻力的作用。(5)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火星探测,希望有一天能够移居火星生活。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原原因是:火星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火星表面有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温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1 / 1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4七下·新昌期末)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发光的电灯 B.刺眼的幕墙C.闪亮的宝石 D.晶莹的水滴2.(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维修人员用一根长铁管套在长期不用且生锈的水龙头上,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长铁管A处比B处更易打开水龙头。这现象说明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3.(2024七下·新昌期末)摩擦无处不在。下列方式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齿轮间加润滑油B.用冰壶刷擦冰C.塑料瓶盖的竖纹D.货物底下铺上圆木4.(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将地球仪放在电灯旁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该装置能模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C.四季更替 D.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2024七下·新昌期末)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B.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气体斑块C.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D.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像个大漩涡6.(2024七下·新昌期末)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殖器官的产生和发育B.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2年左右C.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D.性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强7.(2024七下·新昌期末)画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下列流程图中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成虫B.分娩过程: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C.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D.宇宙的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8.(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是安山古道上古桥的倒影。下列光学现象中与古桥倒影的原理相同的是( )A.弯曲的铅笔 B.猴子捞月C.日食现象 D.雨后彩虹9.(2024七下·新昌期末)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多莉克隆羊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B.图乙:菜豆种子的结构④是胚乳C.图丙: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2024七下·新昌期末)中国女子武术运动员童心在杭州亚运会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决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童心在比赛过程中的两种姿态,她对地面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F乙、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11.(2024七下·新昌期末)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下列实验中采用了该方法的是( )A.①研究月相的变化B.②研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C.③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相关因素D.④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12.(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小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若将玻璃板竖直提起,蜡烛像的位置向上移动D.将光屏放到蜡烛B的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3.(2024七下·新昌期末)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行驶,两车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0秒时,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B.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是10米/秒C.甲车在0~20秒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行驶20秒后,甲、乙两车相遇14.(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3年10月,县城投集团投放了500辆亲子公共自行车。这些自行车配备了儿童车座和绑带(如图所示),保证了儿童乘坐的安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绑带可以减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对小孩造成伤害B.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D.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15.(2024七下·新昌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物体。如图甲,A物体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水平拉力F1=7牛、F2=2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同B.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8牛C.图乙中B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1牛D.图乙中B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为7牛16.(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1)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声是由鼓面的 产生的。(2)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17.(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4月27日上午,“上春山·沐春风”新昌徒步露营季活动在康乐广场启动。在当天举行的碳水王国街头美食定向赛中,参赛运动员参加了浙东唐诗诗韵对答、包汤包、猜茶名、祈福、炒花生等活动。(1)如图甲,我们能看到参赛者身上的黄色参赛服是因为黄色参赛服 (选填“反射”或“吸收”)了黄光。(2)图乙是用一张张方形的薄面皮做的汤包,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3)在“浙东唐诗诗韵对答”打卡点抽到诗句“海上生明月”,这一诗句所对应的月相是图丙中的 (选填字母)。(4)猜茶名时闻到了大佛龙井茶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形成于 。18.(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纸,制成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若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将会看到 (选填字母);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影子 D.烛焰的像(3)将蜡烛远离小孔,可观察到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4月24日,新昌县首次发放三孩补贴。如图所示是生殖细胞示意图和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生殖细胞是由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产生。(2)图乙中C因病而摘除后,则该女性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第二性征。(3)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中受精,试管所起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20.(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浙江丰岛食品生产的黄桃口味鲜果捞,图乙、丙是桃花和黄桃的解剖结构示意图。(1)图乙中的①④⑤构成的 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开花后,花粉就会从图乙 (选填序号)中散出来,落到柱头上。(3)图丙中的⑦是由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4)果农一般采用图丁所示方法来繁殖桃树,这种繁殖方法主要优点是 。21.(2024七下·新昌期末)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学会科学用眼、用耳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飞机升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图甲中 (选填序号)内外空气压力平衡。(2)用眼过度,使得眼睛只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这种疾病的成因与图乙中 (选填序号)相似,可用图乙中 (选填序号)进行矫正。22.(2024七下·新昌期末)将气球吹大,用夹子把口封紧,剪取一段长10厘米的吸管,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水平拉直,两端固定。把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体向左喷出,气球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气球与吸管保持相对静止。(1)气体向左喷出,气球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2)如图所示是气球运动时每隔0.5秒的频闪照片,则气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AB间的实际路程是2.4米,则速度为 米/秒。23.(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敏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1)图甲,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2)图乙,小敏根据图甲实验绘制出小车在棉布上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关系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大致图像 。24.(2024七下·新昌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丁采用木块,发现同时向左右两盘放入等重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如图乙所示,小丁为了改进实验将木块换成轻质小车,并选用表面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桌面继续完成实验;(3)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西用图丙中所示的轻质硬纸片替换轻质小车进行实验。他将要进行的操作是 。25.(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西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某次实验过程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图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了,烛焰的像的位置不在光屏中央。下列操作中可以让烛焰的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是 (选填字母);A.凸透镜上移 B.光屏下移 C.蜡烛上移 D.蜡烛下移(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20厘米刻度线处,只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26.(2024七下·新昌期末)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小敏利用学到的发酵技术制作发糕,如图所示。以下是发糕的制作过程:【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少量糖、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方法步骤】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品鉴与反思】邀请同学们品尝劳动成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发面温度(℃) 感官评价(各项满分均为100分)松软度 风味 外观 色泽23 84 85 78 8328 92 93 86 9233 90 92 85 86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步骤②中不能用开水替代温水的原因是 。(3)根据评价结果,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 ℃。(4)除了温度外,影响发糕品质的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即可)。27.(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图甲所示,1648年帕斯卡在阳台上仅用几杯水通过细管就能把楼下密闭的桶压裂。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压强计进行了探究,如图乙、丙所示。已知D中装的是酒精,A、B、C、E中装的是水。(1)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 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大小。(2)图乙中实验A、B、C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小明根据图丙实验D、E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小明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其理由是 。28.(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丁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1)小丁将某物体悬挂好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该物体的重力为 牛;(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丁调整好了弹簧测力计,继续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①除了需要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仪器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②实验后,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拉力/牛 0 0.5 1.0 1.5 2.0 2.5 3.0 4.0弹簧伸长量△L/厘米 0 0.4 0.8 1.2 1.6 2.0 2.4 2.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3)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根轻质弹簧A、B,进行如图丁所示实验;①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A的力水平拉A的右端,A伸长的长度为L;②在B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均为FB的水平拉力,B伸长的长度也为L,则FA (选填“>”、“=”或“<”)FB。29.(2024七下·新昌期末)为探究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①剥皮处理A品牌、B品牌和C品牌的2号电池各2个,分别用等量的清水浸泡48小时,获得A品牌、B品牌和C品牌的电池浸泡液各1组。②在辣椒种子中挑选出无虫咬、饱满且大小一致的种子400粒,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粒。③在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中均放置相同的毛巾片,分别加入适量等体积的上述3组品牌电池浸泡液和清水,4组种子分别整齐排列在毛巾片上,然后将4个培养皿同时放入30℃恒温箱培养7天,结果如下表: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种子数量(粒) 100 100 100 100处理液 A品牌电池浸泡液 B品牌电池浸泡液 C品牌电池浸泡液 清水发芽个数(粒) 31 52 7 86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 。(2)第四组实验的结果是仍有部分种子未能萌发,可能原因是 。(3)实验结论: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其中 品牌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影响最大。(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废旧电池,请列举一条措施: 。30.(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宁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中选用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纸板,使光发生 ,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线;(2)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80°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80°①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是为了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31.(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5月5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是立夏节气,新昌有吃豆、斗蛋、吃“健脚笋”等习俗;(1)立夏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填序号)位置,当天新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字母);A.昼短夜长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2)豌豆花的子房中有8粒胚珠,但图乙剥开的豌豆荚里只有6粒饱满的豌豆,其原因可能是 ;(3)如图丙所示的“斗蛋”游戏活动中,A鸡蛋碎裂时B鸡蛋完好;两蛋相撞挤压时,A对B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对A的作用力;(4)竹笋大都由竹子地下茎(竹鞭)上的侧芽发育而成,破土后长成竹子。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32.(2024七下·新昌期末)医院运用5G智能机器人进行红外智能测温和消毒,如图所示。当机器人感知到前方障碍物时,机器人依靠减速器进行减速,并重新规划行驶路线。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项目 净重(kg) 水箱容积(L) 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面积(cm2)参数 102 20 150(1)通过遥控器发出的 (选填“超声波”或“红外线”)来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2)当机器人减速时,机器人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3)机器人安装履带代替车轮是为了 ;(4)机器人装满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消毒液停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3.(2024七下·新昌期末)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拉开了向月球的壮丽征程。(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选择朝东方向,这是因为地球 自转。(2)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向太空时,探测器相对于运载火箭是 的。(3)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4)探测器软着陆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伞的原因是月球 (选填“有”或“没有”)大气层。(5)在执行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集样品之后,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火星采样。人类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火星探测,希望有一天能够移居火星生活。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 (请列举其中2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解答】A、发光的电灯是本身发光的,是光源,故A符合题意;B、刺眼的幕墙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外界的光,故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闪亮的宝石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外界的光,故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D、晶莹的水滴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外界的光,也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答案】C【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将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力的作用点发生了变化,此时很容易打开水管,可见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A、齿轮上加润滑油减小了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是减少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冰壶比赛中刷冰,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塑料瓶盖的竖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属于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搬运货物时在下面垫上圆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答案】A【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该装置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故该装置能模拟的自然现象是昼夜交替,A正确;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该装置不能模拟,BCD错误。故答案为:A。5.【答案】D【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 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农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说文》所说“日食则朔,月食则望”。“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地球阴影位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内,此平面与月球轨道面(白道面)并不重合,黄白道面交角约5度;大多数满月时,月球不在黄道面内,而是或偏北或偏南,不在地球阴影内,因此并不是每个满月时,都发生月食。每年全球至少发生两次月食。【解答】A.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A错误;B.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B错误;C. 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 ,C错误;D.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像个大漩涡 ,D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B【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解答】A、生殖器官在一出生就产生了,而不是在青春期产生的,不符合题意;B、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2年左右 ,符合题意;C、在青春期, 体重和身高开始迅速增长,不符合题意;D、 青春期性意识逐渐增强,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有性生殖;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不同。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解答】A. 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成虫 ,A正确;B. 分娩过程: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B正确;C. 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 ,C正确;D.宇宙的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属于宇宙,D错误;故答案为:D8.【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古桥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A、弯曲的铅笔是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猴子捞月是月亮在水中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答案】D【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种子的结构;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1)克隆技术: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多莉羊是克隆羊,是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并非由受精卵发育而来。(2)菜豆种子结构: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没有胚乳。(3)酵母菌生殖方式:酵母菌主要的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分裂生殖不是其主要生殖方式。(4)噪声防治: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不让声源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A、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多莉克隆羊的出生,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B、菜豆种子的结构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菜豆种子没有胚乳,B错误。C、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由丙图可知,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C错误。D、图丁标志是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A【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解析】【分析】(1)根据F=G比较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根据 分析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大小。【解答】因为物体在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自身重力大小,由于两种姿态中,运动员的重力不变,所以甲图压力和乙图压力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即F甲=F乙由图可知,甲图中表演者双脚着地,受力面积较大,乙图中单脚着地,受力面积较小,根据可知,甲图中对地面的压强较小,乙图中对地面的压强较大,即p甲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压力的作用效果;月相【解析】【分析】1、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2、根据图片和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3、科学推理法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从新的科学原理中推演出技术原理的方法。【解答】A、运用小球的运动研究月相的变化,是通过模型法来观察月相的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研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需要控制其它变量相同,只研究一个变量,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相关因素,需要控制其它变量相同,只研究一个变量,是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D、在地球上不存在真空环境,只能接近真空,所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运用了科学推理法,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B【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解答】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或者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的像都不变,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如果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由于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像的位置不变,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图像为路程时间图像,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有一段图像与横坐标平行,说明此时路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解答】A、由图可知,第10秒时,甲车运动路程为200m,则甲车的速度第10秒时,乙处于静止状态,则乙车的速度为0,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A错误;B、由图可知,0~5s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程为150m,则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故B错误;C、由图可知,在0~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车在0~20秒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可知,行驶20秒后,甲车行驶路程为400m,乙车行驶路程为200m,则甲、乙两车不会相遇,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答案】B【知识点】惯性;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3)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状态改变;(4)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判断。【解答】A、由于儿童具有惯性,紧急刹车时,儿童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绑带可以阻止儿童向前运动,减少伤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C、自行车匀速转弯时,方向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答案】C【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3)根据甲图计算A受到的摩擦力,再对乙图中A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即可;(4)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解答】AB、由甲图可知,A在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A受到的桌面对其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且f=F1=7N由于A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仍为7牛,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的桌面对其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则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不相同,故AB错误;C、由甲、乙可知,A、B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2与F1以及A和B两物体受到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平衡力,即F2=F1+fA+fB=7N+7N+fB=25N解得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fB=11N故C正确;D、由图乙可知,因为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绳子水平向左的拉力与水平向右的拉力F2和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平衡力,即F绳=F2-fB=25N-11N=14N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答案】振动;音色【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发声;声以声波的形式传到远方。(2)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于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和镯发声的。17.【答案】反射;形状;C;大脑【知识点】人的感觉;物体的颜色;月相【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颜色进行分析。(2)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据此分析;(3)根据月相变化规律进行分析;(4)根据人体感觉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1)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能看到参赛者身上的黄色参赛服是因为黄色参赛服反射了黄光。(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方形的薄面皮做成了汤包,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3)在月相方面,满月指的是月球照射面积最大,呈现出一个完全圆形的状态。“海上生明月”这一诗句描述的月相是满月表达了思念之情,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猜茶名时闻到了大佛龙井茶的清香,通过嗅觉神经末梢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感觉。18.【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变小【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变化,即比值越大,则像越大。【解答】(1)蜡烛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在塑料薄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所以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将蜡烛远离小孔,由于蜡烛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所以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将变小。19.【答案】(1)A(2)能(3)B【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A是卵巢、B是输卵管、C是子宫、D是阴道。(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由性激素激发和维持,女性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3)正常情况下,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甲是卵细胞,由图乙的A卵巢产生。(2)图乙中的C是子宫,子宫摘除后并不影响卵巢的功能。因此,图乙中C子宫因病而摘除后,则该女性能保持第二性征。(3)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中受精,试管所起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的B输卵管。(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图甲是卵细胞,由图乙的A卵巢产生。(2)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由性激素激发和维持,女性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图乙中的C是子宫,子宫摘除后并不影响卵巢的功能。因此,图乙中C子宫因病而摘除后,则该女性能保持第二性征。(3)正常情况下,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中受精,试管所起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的B输卵管。20.【答案】(1)雌蕊(2)②(3)子房壁(4)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乙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丙中,⑦果皮、⑧种子。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解答】(1)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的雌蕊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开花后,花粉就会从图乙②花药中散出来,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3)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图丙中的⑦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丁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1)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的雌蕊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开花后,花粉就会从图乙②花药中散出来,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3)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图丙中的⑦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4)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丁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21.【答案】③;①;③【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1)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1)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2)患者主要表现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此眼睛属于近视眼;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故形成原理与乙图相符,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22.【答案】相互;变速;1.2【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相互性解答;(2)①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的运动为变速运动;②AB的长度已知,由频闪照片的个数得到AB间隔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得到气球的速度。【解答】(1)把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收缩,给气体一 个向后的力,使气体向后喷出,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给气球一个向前的力,气球向前运动。(2)由图知,在相同时间间隔,由A到B的路程逐渐增大,故气球在做变速运动。[3]AB间有4个时间间隔,已知频闪照片的拍 摄间隔为0.5s,则气球从A到B共用时则速度为23.【答案】速度;【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低有关,即高度越大,那么速度越大;(2)根据题意分析小车开始时的速度关系和速度减小到0时的时间大小完成作图。【解答】(1)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用了控制变量法。(2)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时与在棉布上运动相比,初速度相同,运动的时间更短,如图所示:24.【答案】木块跟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光滑;剪断硬纸片【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析】【分析】(1)左侧钩码产生的拉力小,而右侧钩码产生的拉力大,于是小车有向右运动的趋势,那么小车受到桌面施加的向左的静摩擦力,此时三力平衡。(2)桌面越光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影响越小;(3)探究二力平衡时,验证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把小卡片分成两半变成两个物体。【解答】(1)由于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此时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跟水平向右的拉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2)选用轻质的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更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对得出实验结论更有利。(3)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应该将纸片分成2个物体,即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用剪刀将纸片从中间剪开,然后观察纸片能否保持平衡状态。25.【答案】15;C;不能【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图中物距等于像距,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凸透镜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均为焦距的2倍,由图甲知道,物距或像距为3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2)实验时,蜡烛燃烧变短了,根据过光心的位置,光的传播方向不变知道,可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10cm,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像。26.【答案】(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开水会杀死酵母菌(3)28(4)原料【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差异: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细胞核,其遗传物质 DNA 裸露;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有以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2)温度对微生物活性影响: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代谢活动对温度有要求,适宜温度下酶活性较高,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变性失活,导致微生物死亡。(3)数据分析确定适宜条件:通过对不同发面温度下,发糕各项感官评价指标(松软度、风味、外观、色泽)得分的分析,得分高的对应的温度即为相对适宜的发面温度。(4)影响发酵食品品质因素:发酵食品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微生物种类和用量、发酵底物特性(如面粉成分)、发酵时间、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环境条件。【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结构中具有细胞核;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在实验中需要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但不能用开水,因为开水会将酵母菌杀死。(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发面温度为28℃时,发糕的松软度评分是92,风味评分是93,外观评分是86,色泽评分是92;均高于发面温度为23℃和33℃时。因此,根据评价结果,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28℃。(4)影响发糕品质的因素不仅仅是温度,面粉的类型、品质,制作工艺、步骤,发面时长的掌握(火候)等等,都会影响发糕的品质。(1)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结构中具有细胞核;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在实验中需要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但不能用开水,因为开水会将酵母菌杀死。(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发面温度为28℃时,发糕的松软度评分是92,风味评分是93,外观评分是86,色泽评分是92;均高于发面温度为23℃和33℃时。因此,根据评价结果,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28℃。(4)影响发糕品质的因素不仅仅是温度,面粉的类型、品质,制作工艺、步骤,发面时长的掌握(火候)等等,都会影响发糕的品质。27.【答案】高度差;相等;不正确;没有控制深度相同【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1)探头薄膜处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2)根据图片分析A、B、C中U形管两侧的高度差分析,两侧高度差都相等,故液体朝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深度相同,只改变液体密度,而D、E中深度和液体密度都不同,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利用了转换法。(2)实验A、B、C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实验D、E中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的深度也不同,因为没有控制深度相同,无法探究液化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所以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是不正确的。28.【答案】2.6;刻度尺;正比;=【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2)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再确定选择的工具;②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3)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1)由图甲和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知道,其分度值为0.2N,由图甲知道,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指针没有调零,示数是0.4N,由图乙知道,弹簧秤的示数是3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的重力是(2)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分析数据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根据题意知道,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且伸长的长度都为L,由(2)知道,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FA=FB29.【答案】(1)有无电池浸泡液(2)种子自身有缺陷(3)C(4)分类处理或回收处理【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解答】(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 探究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 ”因此, 该实验的变量是 有无电池浸泡液 。(2)种子萌发除必要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3)从图表可以得出第三组C品牌萌发的种子数最少,只有7粒,因此,C 品牌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影响最大。(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在生活中要分类处理或回收处理废旧电池。30.【答案】漫反射;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逆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光的传播路径;(2)①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进而得到普遍规律;②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解答。【解答】(1)实验中选用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纸板,将光射向粗糙的硬纸板上,发生漫反射,能更清晰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线。(2)①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为了获得光反射时的普遍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②[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的度数始终等于入射角的度数,所以可得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由于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B方向射出;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所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1.【答案】①;C;传粉不足;等于;无性【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植物的有性生殖分为四个生理过程:开花、传粉、受精和发育。(1)开花:开花就是组成花冠的花瓣开放的过程。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2)传粉:传粉分为两种——自花传粉是指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同一朵花的雌蕊,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子房。(3)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多媒体展示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先展示子房的结构。然后展示受精卵形成: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后,末端破裂,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4)发育:受精作用完成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会逐渐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1)立夏在春分和夏至之间,由太阳直射赤道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①位置。立夏时节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导致北半球的白天时间相对较长,夜晚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现象更加明显,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2)豌豆花的子房中有8粒胚珠,但豌豆荚里只有6粒饱满的豌豆,其原因可能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传粉不足、光照、遗传、根系和茎的结构等因素都可能产生影响。(3)两蛋相撞挤压时,A鸡蛋对B鸡蛋施加力的同时,B鸡蛋也对A鸡蛋施加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作用力等于B对A的作用力。(4)竹子可用它的地下茎繁殖,即竹鞭繁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的新个体,因此属于无性生殖。32.【答案】红外线;改变;减小压强;4×104帕【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解答;(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3)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4)首先根据m=ρV计算液体的质量,再根据F=G总=(m+m液)g计算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求出受力面积,最后根据 计算对地面的压强。【解答】(1)红外线波长较长,通常用在电视机遥控器上,因此通过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来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2)当机器人减速时,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因此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器人安装履带代替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4)液体的质量为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受力面积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3.【答案】自西向东;静止;环形山(或月坑);没有;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火星探测,希望有一天能够移居火星生活。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原原因是:火星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火星表面有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温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地球自转【解析】【分析】(1)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进行分析;(2)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分析;(3)根据月球的概况进行分析;(4)根据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进行分析。(5)根据火星的离地球的距离及是否有大气进行分析。【解答】(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选择朝东方向,根据地理知识,这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2)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向太空时,探测器相对于运载火箭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是静止的。(3)由天文学知识,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或月坑)。(4)探测器软着陆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伞的原因是月球没有有大气层,对降落伞不会产生阻力的作用。(5)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火星探测,希望有一天能够移居火星生活。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原原因是:火星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火星表面有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温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