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1.(2025·临安模拟)2025的相反数是(  )
A. B. C. D.2025
2.(2025·临安模拟)2025年1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约为9540000人,95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3.(2025·临安模拟)如图为食堂“光盘行动”宣传标语展板,则下列选项中属于左视图的是(  )
A. B.
C. D.
4.(2025·临安模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5·临安模拟)某学生的数学总评成绩由作业(10%),期中考试(30%)和期末考试(60%)组成.该生作业得90分,期中考试得80分,期末考试得80分,则他的总评成绩是(  )
A.80分 B.81分 C.82分 D.83分
6.(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与正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面积比为,点,,均在轴上,若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7.(2025·临安模拟)《算法统宗》是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的数学著作,书中有一道“僧分馒头”的问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译文为: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1个馒头,问大和尚与小和尚分别有多少人.设大和尚x人,小和尚y人,下列方程组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5·临安模拟)如图,菱形和菱形中,,,,点在边上,点在边上,,连接和,,分别是,的中点,则的长为(  )
A. B. C. D.
9.(2025·临安模拟)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当时,总有,则的值可以为(  )
A. B. C. D.
10.(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交于点,,点是边的中点,点在边上,且,连结交于点,连结,若,则(  )
A. B. C. D.
11.(2025·临安模拟)因式分解:a3-a=   .
12.(2025·临安模拟)若,则   .
13.(2025·临安模拟)为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某校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确定“机器人”,“DeepSeek”和“豆包”三个主题,若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两个班随机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出黑板报,则这两个班选择同一主题的概率是   .
14.(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中,点为弧的中点,为的直径,交于点,连结.若,则   .
15.(2025·临安模拟)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且,则n的取值范围是   .
16.(2025·临安模拟)如图,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点为延长线上一点,,过作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为,连结,为中点,则线段的长是   .
17.(2025·临安模拟)(1)化简:
(2)解不等式组:.
18.(2025·临安模拟)(1)如图1,长为3米的单梯倚靠墙角,测得地面与单梯的夹角为,则此时单梯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2)现有家用可折叠双梯(如图2),已知该双梯撑开使用时,张开角度为,两底端距离为1米,则此时双梯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米,可参考数据:,,,,,)
19.(2025·临安模拟)为了解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情况,随机抽取甲、乙两名同学的10次实验得分,并对他们的得分情况从以下两方面整理描述如下:
①操作规范性:
得分
操作规范性和书写准确性的得分统计表
操作规范性 书写准确性
平均数 方差 平均数 中位数
甲 4 1.8
乙 4 2
②书写准确性:
书写准确性的得分统计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1 1 2 2 2 3 1 3 2 1
乙 1 2 2 3 3 3 2 1 2 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人“操作规范性”的方差大小.
(2)综合上表的统计量,请从“操作规范性”和“书写准确性”两方面对两名同学的得分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20.(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中,,分别为边,上的点,且,过点作的垂线交于.
(1)求证:.
(2)请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1.(2025·临安模拟)如图,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直线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和轴分别交于点和点,连结.
(1)求的面积.
(2)若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当,求点的坐标.
22.(2025·临安模拟)我们常常把一张纸通过折叠的方式得到它的对角线,如图1.折纸活动中,通过点与点重合或边与边重合,才能得到精准的折叠.现有一张纸张(矩形),如图2,设折叠后边与边重叠的点为.
(1)请用尺规作图的方式在图2中画出点.
(2)根据以上折纸活动的提示,描述折出纸(矩形)对角线的两个步骤.
23.(2025·临安模拟)药碾子是传统的碾药工具,从东汉时期沿用至今,如图1,碾槽外轮廓的上沿和下沿可近似看作两条抛物线的部分.如图2,上沿和下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点和点,点与点到地面的距离相等,,以所在直线为轴,过点且垂直于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沿抛物线的顶点为,下沿抛物线的顶点为,上沿抛物线的顶点比点高.
(1)求出上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是支撑架与下沿抛物线的交点,过点作于点,交上沿抛物线于点,,求点的坐标.
24.(2025·临安模拟)如图1,是的直径,点在线段上,,,.
(1)求证:;
(2)连结交于,连结,求证:平分;
(3)如图2,为上一点,连结交于,过作交于,,若,,,求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相反数的意义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知:2025的相反数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等于整数位数减去1即可求解.,
3.【答案】B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A为图形的正视图,故A错误;
B为图形的左视图,故B正确;
C为图形的俯视图,故C错误;
D不是图形的左视图,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图形的三视图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平方差公式及应用;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原式计算不正确;
B.,故原式计算不正确;
C.,原式计算正确;
D.,故原式计算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乘法公式逐项分析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总评成绩为(分)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数形结合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正与正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面积比为,
∴正△ABC和正△BDE的相似比为,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比是三角形相似比的平方,可得出三角形的相似比,再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即可得出结论.
7.【答案】D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古代数学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1个馒头,且结合大和尚人,小和尚人,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1个馒头,且结合大和尚人,小和尚人,进行列出方程组,即可作答.
8.【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连接交于,连接,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菱形,点M是AC的中点,
∴AB=BC,点M在BD的中点,即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
∴BM⊥CM,
∴△MBC是直角三角形,
∵∠ABC=120°,
∴∠MBC=∠ABC=60°,∠MCD=∠DCB=30°,
∴CM=BCsin∠MBC=,
∵四边形CEFG是菱形,∠GCE=120°,
∴GF∥CE,∠GCF=∠GCE=60°,
∴∠FPQ=∠PQC,∠PFC=∠FCQ,△CEF是等边三角形,
∴CF=CE=4,
又∵PF=CQ,
∴△PRF≌△QRC(ASA),
∴PR=QR,RF=RC
∴R是PQ的中点,
又∵N是PQ的中点,
∴R、N两点重合,
∴CN=FN=CF=2,
∵∠MCD=30°,∠GCF=60°,
∴∠MCN=∠MCD+∠GCF=90°,
∴△MCN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MN==,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交于,连接,证明△M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得CM=, 再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得到;由四边形CEFG是菱形,易得△PRF≌△QRC,可证R、N两点重合,再根据∠MCD=30°,∠GCF=60°,可得 ∠MCN=90°,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MN==,
9.【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一次函数与轴交于点,
∴k2=-3k1-2,
A、当k1=1时,k2=-5,此时,,当x≥1时, 不一定成立,故A错误,
B、当k1=时,k2=,此时,,当x≥1时, 恒成立,故B正确,C、当k1=-1时,k2=1,此时,,当x≥1时, 不一定成立,故C错误,
D、当k1=-2时,k2=4,此时,,当x≥1时, 不一定成立,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轴交于点,求得k2=-3k1-2,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判断是否正确.
10.【答案】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延长交于点G,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矩形,
∴,
∴∠EAH=∠HCN,∠AEH=∠CNH,
∴△AEH∽△CNH,
∴,
同理可得:△ADH∽△CGH,
∴,
∵ 点是边的中点,
∴AE=AD,
又∵,
∴,
∴==2,
∴AH=2CH,DH=2GH,AD=2CG,
∵OA=OC,
∴OA+OH=2(OC-OH),
∴OA=3OH,
∵ ,
∴OA=,AC=,
∵ ,
∴=,
∴DC=6,AD=12,
∴CG=6,
∴DG==,
∵DH=2GH,
∴DH==,
故答案为:A.
【分析】延长交于点G,根据矩形的性质,易证△AEH∽△CNH,△ADH∽△CGH,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2,由,由勾股定理进而求得AC=,DC=CG=6,AD=12,DG=,即可求得DH==.
11.【答案】a(a-1)(a + 1)
【知识点】因式分解﹣综合运用提公因式与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a3-a,
=a(a2-1),
=a(a+1)(a-1).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12.【答案】x=-2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两边都乘以,得,
解得,
检验:当时,,
∴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
【分析】将分式方程两边都乘以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然后验根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
【解析】【解答】解:把“机器人”,“”和“豆包”三个主题分别记为A、B、C,
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恰好选择同一个主题的结果有3种,
∴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恰好选择同一个主题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恰好选择同一个主题的结果有3种,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垂径定理的推论
【解析】【解答】解:,,
∴∠ABC+∠EAB=180°,
∴∠EAB=110°,
∵四边形ABCE是圆内接四边形,
∴∠EAB+∠ECB=180°,
∴∠ECB=70°,
∵点D为弧AB的中点,
∴CD⊥AB,
∴∠CFB=90°,
∴∠BCF=90°-∠ABC=20°,
∴∠DCE=∠ECB-∠DCB=70°-20°=50°,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ECB的度数,再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可以求得∠BCD的度数,然后即可得到∠DCE的度数.
15.【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不同交点,,
∴,
∴,
∵,,
∴,
∴,
∵,
∴,
∴,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求出n的取值范围,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得,表示出,因为,解得,即可作答.
16.【答案】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H⊥BC于点H,如图所示:
∵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6,
∴AB=BC=AC=6,
∴BH=CH==3,
在Rt△ABH中,由勾股定理得:AH=,
∵AB:AD=3:5,AD=AB+BD=6+BD,
∴6:(6+BD)=3:5,
∴BD=4,
∵AH⊥BC,DE⊥BC,
∴DE∥AH,
∴△DEB∽△AHB,
∴,
∴,
∴BE=2,DE=,
∴CE=BC+BE=8,
在Rt△DEC中,由勾股定理得:CD=,
∵点F为DC中点,
∴EF是Rt△CDE斜边CD上的中线,
∴EF=,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BH=CH=3,进而得出AH=,再根据AB:AD=3:5得BD=4,证明△DEB∽△AHB,利用相似三角形得BE=2,DE=,则CE=8,再利用勾股定理得CD=,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出EF的长.
17.【答案】解:(1)原式===;
(2)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将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原不等式组的解为.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分析】(1)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答案;
(2)先分别计算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取它们公共部分的解集,即可得出答案.
18.【答案】解:(1)作AC⊥地面BC于点C,则∠C=90°,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B=3米,∠ABC=60°,
∴AC=3sin60°=(米),
答:单体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米;
(2)作DM⊥EF于点M,则∠DME=90°,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DE=DF,EF=1米,∠EDF=40°,
∴EM=0.5米,∠EDM=20°,
∴DM=≈1.4(米),
答:此时双梯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1.4米.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作出单梯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角的正弦值即可得出答案;
(2)作DM⊥EF于点M,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EM的长度和∠EDM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角的正切值即可得出答案.
19.【答案】(1)解:观察图①可知:甲同学的得分比乙同学的得分波动幅度大,
∴.
(2)解:甲同学书写准确性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1,1,1,1,2,2,2,2,3,3,
∴中位数a=,
乙同学书写准确性的平均数b=(分),
从操作规范性来分析,甲同学和乙同学的平均得分相等,但是甲同学的方差大于乙同学的方差,所以乙同学在物理实验操作中发挥较稳定;
从书写准确性来分析,乙同学的平均数比甲同学的平均数高,所以乙同学在物理实验中书写更准确;
从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乙同学的操作更稳定,并且书写的准确性更高,所以乙同学的综合成绩好.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
【解析】【分析】(1)根据折线图,观察波动大小,即可判断方差的大小;
(2)根据表中的上统计量,从平均数和方差进行判断,理由合理即可.
(1)解:由图①来看,很明显甲的波动幅度要大于乙的波动幅度,;
(2)解:由题干可知甲中位数:,
∴;
乙的平均数;
情况①从操作规范性来分析,甲和乙的平均得分相等,但是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
所以乙在物理实验操作中发挥较稳定;
或:情况②从书写准确性来分析,乙的平均得分比甲的平均得分高,
所以乙在物理实验中书写更准确;
或:情况③从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乙的操作更稳定,并且书写的准确性更高,
所以乙的综合成绩更好.(言之有理即可)
20.【答案】(1)证明:过点F作FK⊥AB于点K,如图所示:
∴∠FKA=∠FKH=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B=∠BAD=∠D=90°,
∴∠FKA=∠BAD=∠D=90°,∠B=∠FKH=90°,
∴四边形ADFK是矩形,
∴AD=FK,DF=AK,
∴AB=FK,
∵FH⊥AE,∠FKH=90°,
∴∠BAE+∠AHF=90°,∠KFH+∠AHF=90°,
∴∠BAE=∠KFH,
在△BAE和△KFH中,

∴△BAE≌△KFH(ASA),
∴AE=HF.
(2)解:由①可得:∴△BAE≌△KFH,
∴BE=KH,
又∵BE=DF,DF=AK,
∴AK=BE,
∴AH=AK+KH=BE+BE=2BE.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过点F作FK⊥AB于点K,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得 AD=FK,DF=AK,则AB=FK,再证明 △BAE和△KFH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可知△BAE≌△KFH得BE=KH,再根据BE=DF,DF=AK得AK=BE,由此即可得出AH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
(1)证明:过点作交于.
∵正方形中,
∴,.
∵,
∴,

∴四边形为矩形,
∴,,,
∴,,,
∴.
∴.
(2),
证明:∵正方形中,
∴,


∴四边形为矩形,
∴,
∵,

∴,,
∵,
∴,
∵,
∴,
∴.
∴,
∴.
21.【答案】(1)解:∵ 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
∴,
∴A(-2,-2),
∵直线x=4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和x轴分别交于点B和点D,
B(4,1),D(4,0),
∴S△ABD= 12×1×(4+2)=3 .
(2)解:由(1)可知,A(-2,-2),D(4,0),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PD的解析式为y=px+q,
∵ ,
∴kp=-1,
∴p=-3,
∴直线PD的解析式为y=-3x+q,
把D(4,0)代入y=-3x+q,解得q=12,
∴直线PD的解析式为y=-3x+12,
∵点P(m,n)在直线PDy=-3x+12和反比例函数上,
∴-3x+12=
解得:,,
经检验:,都是原方程的解,
当时,y=,
当时,y=,
∴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的值,再利用解析式求出点B、D坐标,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
(2)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和直线PD的解析式为y=px+q,先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得出k的值,再根据两直线垂直,求出p的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PD的解析式,在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
(1)解:∵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
∴,
∴,
∴,
把代入,
得,
∴,
∴,
连接,
∴;
(2)解:∵直线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和轴分别交于点和点,连结.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故令时,则,
∴,
如图,,过点作的延长线,
设,
则:
∴,
∴,
即,
∴,
∴,
解得,.
经检验:,都是原方程的解,
则或.
22.【答案】(1)解:分别以A,C为圆心,AB,BC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B',连接AB',CB',CB'交AD于点E,点E即为所求,如图所示:
(2)解:步骤一:点A,点C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E'
步骤二:点E,点E'重合可以折出A4纸(矩形ABCD)对角线AC.
如图所示: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翻折全等-公共边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作图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折叠和矩形的性质,进行操作,即可得到答案.
(1)连结,作的垂直平分线,与的交点即为点.如下图:

(2)①将该纸张进行第一次折叠,使对角的顶点A与重叠,得到折痕,折痕与纸张两边的交点记为和;
②再将纸张进行第二次折叠,使,两点重合,得到折痕,则该折痕为矩形的对角线.
23.【答案】(1)解:根据题意,设上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把(0,0)代入解析式得:16a-=0,
解得a=,
答: 上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解:∵, 比点高,
∴P(4,-4),
设下沿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把(0,0)代入解析式得:16a'-4=0,
解得:,
∴下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
解得:或,
把或代入下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得,y=-3,
∴B(2,-3)或(6,-3).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上演抛物线的顶点 设抛物线的顶点式,再把远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解;
(2)先求出下沿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再代入下沿抛物线求出y即可的触点B的坐标.
(1)解:∵上沿抛物线的顶点为,
设上沿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上沿抛物线过点,代入顶点式得
解得
上沿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上沿抛物线的顶点比点高,
∴点纵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设下沿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下沿抛物线过点,代入顶点式得:

解得,
下沿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当时,
解得,或,代入下沿抛物线表达式得
故点的坐标为或.
24.【答案】(1)证明:∵AE是的直径,
∴,
∴∠BAE+∠AEB=90°,
∵DC⊥BC,
∴∠C=90°,
∴∠ABE=∠C=90°,
在Rt△ABE和Rt△ECD中,

∴Rt△ABE≌Rt△ECD(SAS),
∴∠BAE=∠DEC,
∴∠DEC+∠AEB=90°,
∴∠AED=180°-(∠DEC+∠AEB)=90°,
∴AE⊥ED.
(2)解:由(1)可知:Rt△ABE≌Rt△ECD,
∴AE=ED,
∵∠AED=90°,
∴△AE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AD=45°,
∴∠KBE=∠EAD=45°,
∵∠ABE=90°,
∴∠KBE=∠ABK=45°,
∴BK平分∠ABE.
(3)解:过点E作EK∥FB,交AM于点K,连接EF,如图所示:
由(1)可知:∠BAE=∠DEC,
∵MN⊥BC,
∴∠MNE=90°,
∵∠ABE=90°,
∴∠MNE=∠ABE,
∴△ABE∽△ENM,
∴,
∵,
∴,
∴EN=BE,
∵BN=5,
∴EN=BE=2,
∴AE==,DC=BE=2,
∴ED=AE=,
∵AB=3,
∴EC=AB=3,
∵MN⊥BC,DC⊥BC,
∴MN∥DC,
∴△EMN∽△ECD,
∴,
∴MN=,EM=,
∴AM==,
∵AE是的直径,
∴,
∴EF⊥AM,
∵AE⊥ED,
∴,
∴EF==2,FM==,
∴EF=BE,
∴,
∴,
∵EK∥FH,
∴∠KEA=∠BAE,
∴∠KEA=∠FAE,
∴∠FAE+∠AME=90°,∠KEA+∠KEM=90°,
∴∠KEM=∠AME,
∵FH⊥BC,AB⊥BC,
∴AB∥FH,
∴FH∥EK,
∴∠FGM=∠KEM,
∴∠FGM=∠AME,
∴FG=FM=.
【知识点】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利用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
(3)过点E作EK∥FH,交AM于点K,连接EF,利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BE=EN,利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得线段MN,EM,AM,AE,EF,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即可.
(1)证明:∵是的直径,
∴,
∵,,
∴,
∴,
∵,
∴,
∴;
(2)证明:∵,
∴,
∵,
∴,
∵,,
∴,
∴,
∴平分;
(3)解:连结,
∵,,
∴,
∴,,
∵,
∴,
∵,,
∴,
∵,
∴,
∴,
∵,
∴,
∴,
∴,
∵是的直径,
∴,
∴,
∵,
∴,,
∴,,
∴,
∵,
∴,
∵,
∴,
∴,
∵,
∴,
由,
∴,即,
∴,
则.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1.(2025·临安模拟)2025的相反数是(  )
A. B. C. D.2025
【答案】A
【知识点】相反数的意义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知:2025的相反数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
2.(2025·临安模拟)2025年1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约为9540000人,95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等于整数位数减去1即可求解.,
3.(2025·临安模拟)如图为食堂“光盘行动”宣传标语展板,则下列选项中属于左视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A为图形的正视图,故A错误;
B为图形的左视图,故B正确;
C为图形的俯视图,故C错误;
D不是图形的左视图,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图形的三视图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4.(2025·临安模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平方差公式及应用;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原式计算不正确;
B.,故原式计算不正确;
C.,原式计算正确;
D.,故原式计算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乘法公式逐项分析即可.
5.(2025·临安模拟)某学生的数学总评成绩由作业(10%),期中考试(30%)和期末考试(60%)组成.该生作业得90分,期中考试得80分,期末考试得80分,则他的总评成绩是(  )
A.80分 B.81分 C.82分 D.83分
【答案】B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总评成绩为(分)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6.(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与正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面积比为,点,,均在轴上,若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数形结合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正与正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面积比为,
∴正△ABC和正△BDE的相似比为,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比是三角形相似比的平方,可得出三角形的相似比,再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即可得出结论.
7.(2025·临安模拟)《算法统宗》是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的数学著作,书中有一道“僧分馒头”的问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译文为: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1个馒头,问大和尚与小和尚分别有多少人.设大和尚x人,小和尚y人,下列方程组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古代数学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1个馒头,且结合大和尚人,小和尚人,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1个馒头,且结合大和尚人,小和尚人,进行列出方程组,即可作答.
8.(2025·临安模拟)如图,菱形和菱形中,,,,点在边上,点在边上,,连接和,,分别是,的中点,则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连接交于,连接,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菱形,点M是AC的中点,
∴AB=BC,点M在BD的中点,即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
∴BM⊥CM,
∴△MBC是直角三角形,
∵∠ABC=120°,
∴∠MBC=∠ABC=60°,∠MCD=∠DCB=30°,
∴CM=BCsin∠MBC=,
∵四边形CEFG是菱形,∠GCE=120°,
∴GF∥CE,∠GCF=∠GCE=60°,
∴∠FPQ=∠PQC,∠PFC=∠FCQ,△CEF是等边三角形,
∴CF=CE=4,
又∵PF=CQ,
∴△PRF≌△QRC(ASA),
∴PR=QR,RF=RC
∴R是PQ的中点,
又∵N是PQ的中点,
∴R、N两点重合,
∴CN=FN=CF=2,
∵∠MCD=30°,∠GCF=60°,
∴∠MCN=∠MCD+∠GCF=90°,
∴△MCN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MN==,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交于,连接,证明△M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得CM=, 再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得到;由四边形CEFG是菱形,易得△PRF≌△QRC,可证R、N两点重合,再根据∠MCD=30°,∠GCF=60°,可得 ∠MCN=90°,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MN==,
9.(2025·临安模拟)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当时,总有,则的值可以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一次函数与轴交于点,
∴k2=-3k1-2,
A、当k1=1时,k2=-5,此时,,当x≥1时, 不一定成立,故A错误,
B、当k1=时,k2=,此时,,当x≥1时, 恒成立,故B正确,C、当k1=-1时,k2=1,此时,,当x≥1时, 不一定成立,故C错误,
D、当k1=-2时,k2=4,此时,,当x≥1时, 不一定成立,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轴交于点,求得k2=-3k1-2,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判断是否正确.
10.(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交于点,,点是边的中点,点在边上,且,连结交于点,连结,若,则(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延长交于点G,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矩形,
∴,
∴∠EAH=∠HCN,∠AEH=∠CNH,
∴△AEH∽△CNH,
∴,
同理可得:△ADH∽△CGH,
∴,
∵ 点是边的中点,
∴AE=AD,
又∵,
∴,
∴==2,
∴AH=2CH,DH=2GH,AD=2CG,
∵OA=OC,
∴OA+OH=2(OC-OH),
∴OA=3OH,
∵ ,
∴OA=,AC=,
∵ ,
∴=,
∴DC=6,AD=12,
∴CG=6,
∴DG==,
∵DH=2GH,
∴DH==,
故答案为:A.
【分析】延长交于点G,根据矩形的性质,易证△AEH∽△CNH,△ADH∽△CGH,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2,由,由勾股定理进而求得AC=,DC=CG=6,AD=12,DG=,即可求得DH==.
11.(2025·临安模拟)因式分解:a3-a=   .
【答案】a(a-1)(a + 1)
【知识点】因式分解﹣综合运用提公因式与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a3-a,
=a(a2-1),
=a(a+1)(a-1).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12.(2025·临安模拟)若,则   .
【答案】x=-2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两边都乘以,得,
解得,
检验:当时,,
∴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
【分析】将分式方程两边都乘以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然后验根即可.
13.(2025·临安模拟)为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某校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确定“机器人”,“DeepSeek”和“豆包”三个主题,若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两个班随机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出黑板报,则这两个班选择同一主题的概率是   .
【答案】
【知识点】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
【解析】【解答】解:把“机器人”,“”和“豆包”三个主题分别记为A、B、C,
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恰好选择同一个主题的结果有3种,
∴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恰好选择同一个主题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恰好选择同一个主题的结果有3种,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14.(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中,点为弧的中点,为的直径,交于点,连结.若,则   .
【答案】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垂径定理的推论
【解析】【解答】解:,,
∴∠ABC+∠EAB=180°,
∴∠EAB=110°,
∵四边形ABCE是圆内接四边形,
∴∠EAB+∠ECB=180°,
∴∠ECB=70°,
∵点D为弧AB的中点,
∴CD⊥AB,
∴∠CFB=90°,
∴∠BCF=90°-∠ABC=20°,
∴∠DCE=∠ECB-∠DCB=70°-20°=50°,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ECB的度数,再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可以求得∠BCD的度数,然后即可得到∠DCE的度数.
15.(2025·临安模拟)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且,则n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不同交点,,
∴,
∴,
∵,,
∴,
∴,
∵,
∴,
∴,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求出n的取值范围,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得,表示出,因为,解得,即可作答.
16.(2025·临安模拟)如图,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点为延长线上一点,,过作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为,连结,为中点,则线段的长是   .
【答案】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H⊥BC于点H,如图所示:
∵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6,
∴AB=BC=AC=6,
∴BH=CH==3,
在Rt△ABH中,由勾股定理得:AH=,
∵AB:AD=3:5,AD=AB+BD=6+BD,
∴6:(6+BD)=3:5,
∴BD=4,
∵AH⊥BC,DE⊥BC,
∴DE∥AH,
∴△DEB∽△AHB,
∴,
∴,
∴BE=2,DE=,
∴CE=BC+BE=8,
在Rt△DEC中,由勾股定理得:CD=,
∵点F为DC中点,
∴EF是Rt△CDE斜边CD上的中线,
∴EF=,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BH=CH=3,进而得出AH=,再根据AB:AD=3:5得BD=4,证明△DEB∽△AHB,利用相似三角形得BE=2,DE=,则CE=8,再利用勾股定理得CD=,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出EF的长.
17.(2025·临安模拟)(1)化简:
(2)解不等式组:.
【答案】解:(1)原式===;
(2)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将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原不等式组的解为.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分析】(1)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答案;
(2)先分别计算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取它们公共部分的解集,即可得出答案.
18.(2025·临安模拟)(1)如图1,长为3米的单梯倚靠墙角,测得地面与单梯的夹角为,则此时单梯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2)现有家用可折叠双梯(如图2),已知该双梯撑开使用时,张开角度为,两底端距离为1米,则此时双梯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米,可参考数据:,,,,,)
【答案】解:(1)作AC⊥地面BC于点C,则∠C=90°,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B=3米,∠ABC=60°,
∴AC=3sin60°=(米),
答:单体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米;
(2)作DM⊥EF于点M,则∠DME=90°,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DE=DF,EF=1米,∠EDF=40°,
∴EM=0.5米,∠EDM=20°,
∴DM=≈1.4(米),
答:此时双梯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1.4米.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作出单梯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角的正弦值即可得出答案;
(2)作DM⊥EF于点M,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EM的长度和∠EDM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角的正切值即可得出答案.
19.(2025·临安模拟)为了解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情况,随机抽取甲、乙两名同学的10次实验得分,并对他们的得分情况从以下两方面整理描述如下:
①操作规范性:
得分
操作规范性和书写准确性的得分统计表
操作规范性 书写准确性
平均数 方差 平均数 中位数
甲 4 1.8
乙 4 2
②书写准确性:
书写准确性的得分统计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1 1 2 2 2 3 1 3 2 1
乙 1 2 2 3 3 3 2 1 2 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人“操作规范性”的方差大小.
(2)综合上表的统计量,请从“操作规范性”和“书写准确性”两方面对两名同学的得分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观察图①可知:甲同学的得分比乙同学的得分波动幅度大,
∴.
(2)解:甲同学书写准确性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1,1,1,1,2,2,2,2,3,3,
∴中位数a=,
乙同学书写准确性的平均数b=(分),
从操作规范性来分析,甲同学和乙同学的平均得分相等,但是甲同学的方差大于乙同学的方差,所以乙同学在物理实验操作中发挥较稳定;
从书写准确性来分析,乙同学的平均数比甲同学的平均数高,所以乙同学在物理实验中书写更准确;
从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乙同学的操作更稳定,并且书写的准确性更高,所以乙同学的综合成绩好.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
【解析】【分析】(1)根据折线图,观察波动大小,即可判断方差的大小;
(2)根据表中的上统计量,从平均数和方差进行判断,理由合理即可.
(1)解:由图①来看,很明显甲的波动幅度要大于乙的波动幅度,;
(2)解:由题干可知甲中位数:,
∴;
乙的平均数;
情况①从操作规范性来分析,甲和乙的平均得分相等,但是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
所以乙在物理实验操作中发挥较稳定;
或:情况②从书写准确性来分析,乙的平均得分比甲的平均得分高,
所以乙在物理实验中书写更准确;
或:情况③从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乙的操作更稳定,并且书写的准确性更高,
所以乙的综合成绩更好.(言之有理即可)
20.(2025·临安模拟)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中,,分别为边,上的点,且,过点作的垂线交于.
(1)求证:.
(2)请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1)证明:过点F作FK⊥AB于点K,如图所示:
∴∠FKA=∠FKH=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B=∠BAD=∠D=90°,
∴∠FKA=∠BAD=∠D=90°,∠B=∠FKH=90°,
∴四边形ADFK是矩形,
∴AD=FK,DF=AK,
∴AB=FK,
∵FH⊥AE,∠FKH=90°,
∴∠BAE+∠AHF=90°,∠KFH+∠AHF=90°,
∴∠BAE=∠KFH,
在△BAE和△KFH中,

∴△BAE≌△KFH(ASA),
∴AE=HF.
(2)解:由①可得:∴△BAE≌△KFH,
∴BE=KH,
又∵BE=DF,DF=AK,
∴AK=BE,
∴AH=AK+KH=BE+BE=2BE.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过点F作FK⊥AB于点K,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得 AD=FK,DF=AK,则AB=FK,再证明 △BAE和△KFH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可知△BAE≌△KFH得BE=KH,再根据BE=DF,DF=AK得AK=BE,由此即可得出AH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
(1)证明:过点作交于.
∵正方形中,
∴,.
∵,
∴,

∴四边形为矩形,
∴,,,
∴,,,
∴.
∴.
(2),
证明:∵正方形中,
∴,


∴四边形为矩形,
∴,
∵,

∴,,
∵,
∴,
∵,
∴,
∴.
∴,
∴.
21.(2025·临安模拟)如图,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直线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和轴分别交于点和点,连结.
(1)求的面积.
(2)若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当,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 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
∴,
∴A(-2,-2),
∵直线x=4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和x轴分别交于点B和点D,
B(4,1),D(4,0),
∴S△ABD= 12×1×(4+2)=3 .
(2)解:由(1)可知,A(-2,-2),D(4,0),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PD的解析式为y=px+q,
∵ ,
∴kp=-1,
∴p=-3,
∴直线PD的解析式为y=-3x+q,
把D(4,0)代入y=-3x+q,解得q=12,
∴直线PD的解析式为y=-3x+12,
∵点P(m,n)在直线PDy=-3x+12和反比例函数上,
∴-3x+12=
解得:,,
经检验:,都是原方程的解,
当时,y=,
当时,y=,
∴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的值,再利用解析式求出点B、D坐标,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
(2)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和直线PD的解析式为y=px+q,先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得出k的值,再根据两直线垂直,求出p的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PD的解析式,在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
(1)解:∵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
∴,
∴,
∴,
把代入,
得,
∴,
∴,
连接,
∴;
(2)解:∵直线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和轴分别交于点和点,连结.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故令时,则,
∴,
如图,,过点作的延长线,
设,
则:
∴,
∴,
即,
∴,
∴,
解得,.
经检验:,都是原方程的解,
则或.
22.(2025·临安模拟)我们常常把一张纸通过折叠的方式得到它的对角线,如图1.折纸活动中,通过点与点重合或边与边重合,才能得到精准的折叠.现有一张纸张(矩形),如图2,设折叠后边与边重叠的点为.
(1)请用尺规作图的方式在图2中画出点.
(2)根据以上折纸活动的提示,描述折出纸(矩形)对角线的两个步骤.
【答案】(1)解:分别以A,C为圆心,AB,BC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B',连接AB',CB',CB'交AD于点E,点E即为所求,如图所示:
(2)解:步骤一:点A,点C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E'
步骤二:点E,点E'重合可以折出A4纸(矩形ABCD)对角线AC.
如图所示: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翻折全等-公共边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作图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折叠和矩形的性质,进行操作,即可得到答案.
(1)连结,作的垂直平分线,与的交点即为点.如下图:

(2)①将该纸张进行第一次折叠,使对角的顶点A与重叠,得到折痕,折痕与纸张两边的交点记为和;
②再将纸张进行第二次折叠,使,两点重合,得到折痕,则该折痕为矩形的对角线.
23.(2025·临安模拟)药碾子是传统的碾药工具,从东汉时期沿用至今,如图1,碾槽外轮廓的上沿和下沿可近似看作两条抛物线的部分.如图2,上沿和下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点和点,点与点到地面的距离相等,,以所在直线为轴,过点且垂直于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沿抛物线的顶点为,下沿抛物线的顶点为,上沿抛物线的顶点比点高.
(1)求出上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是支撑架与下沿抛物线的交点,过点作于点,交上沿抛物线于点,,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根据题意,设上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把(0,0)代入解析式得:16a-=0,
解得a=,
答: 上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解:∵, 比点高,
∴P(4,-4),
设下沿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把(0,0)代入解析式得:16a'-4=0,
解得:,
∴下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
解得:或,
把或代入下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得,y=-3,
∴B(2,-3)或(6,-3).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上演抛物线的顶点 设抛物线的顶点式,再把远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解;
(2)先求出下沿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再代入下沿抛物线求出y即可的触点B的坐标.
(1)解:∵上沿抛物线的顶点为,
设上沿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上沿抛物线过点,代入顶点式得
解得
上沿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上沿抛物线的顶点比点高,
∴点纵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设下沿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下沿抛物线过点,代入顶点式得:

解得,
下沿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当时,
解得,或,代入下沿抛物线表达式得
故点的坐标为或.
24.(2025·临安模拟)如图1,是的直径,点在线段上,,,.
(1)求证:;
(2)连结交于,连结,求证:平分;
(3)如图2,为上一点,连结交于,过作交于,,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AE是的直径,
∴,
∴∠BAE+∠AEB=90°,
∵DC⊥BC,
∴∠C=90°,
∴∠ABE=∠C=90°,
在Rt△ABE和Rt△ECD中,

∴Rt△ABE≌Rt△ECD(SAS),
∴∠BAE=∠DEC,
∴∠DEC+∠AEB=90°,
∴∠AED=180°-(∠DEC+∠AEB)=90°,
∴AE⊥ED.
(2)解:由(1)可知:Rt△ABE≌Rt△ECD,
∴AE=ED,
∵∠AED=90°,
∴△AE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AD=45°,
∴∠KBE=∠EAD=45°,
∵∠ABE=90°,
∴∠KBE=∠ABK=45°,
∴BK平分∠ABE.
(3)解:过点E作EK∥FB,交AM于点K,连接EF,如图所示:
由(1)可知:∠BAE=∠DEC,
∵MN⊥BC,
∴∠MNE=90°,
∵∠ABE=90°,
∴∠MNE=∠ABE,
∴△ABE∽△ENM,
∴,
∵,
∴,
∴EN=BE,
∵BN=5,
∴EN=BE=2,
∴AE==,DC=BE=2,
∴ED=AE=,
∵AB=3,
∴EC=AB=3,
∵MN⊥BC,DC⊥BC,
∴MN∥DC,
∴△EMN∽△ECD,
∴,
∴MN=,EM=,
∴AM==,
∵AE是的直径,
∴,
∴EF⊥AM,
∵AE⊥ED,
∴,
∴EF==2,FM==,
∴EF=BE,
∴,
∴,
∵EK∥FH,
∴∠KEA=∠BAE,
∴∠KEA=∠FAE,
∴∠FAE+∠AME=90°,∠KEA+∠KEM=90°,
∴∠KEM=∠AME,
∵FH⊥BC,AB⊥BC,
∴AB∥FH,
∴FH∥EK,
∴∠FGM=∠KEM,
∴∠FGM=∠AME,
∴FG=FM=.
【知识点】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利用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
(3)过点E作EK∥FH,交AM于点K,连接EF,利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BE=EN,利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得线段MN,EM,AM,AE,EF,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即可.
(1)证明:∵是的直径,
∴,
∵,,
∴,
∴,
∵,
∴,
∴;
(2)证明:∵,
∴,
∵,
∴,
∵,,
∴,
∴,
∴平分;
(3)解:连结,
∵,,
∴,
∴,,
∵,
∴,
∵,,
∴,
∵,
∴,
∴,
∵,
∴,
∴,
∴,
∵是的直径,
∴,
∴,
∵,
∴,,
∴,,
∴,
∵,
∴,
∵,
∴,
∴,
∵,
∴,
由,
∴,即,
∴,
则.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