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资源简介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1.(2025·平塘模拟)铁锅作为常用烹饪工具是利用了它良好的(  )
A.弹性 B.磁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铁锅够快速均匀地将热量传递给食物,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好,这是其作为烹饪工具的关键特性,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用途推测材料的性质。
2.(2025·平塘模拟)在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中,共有18个球类比赛项目,下列比赛用球的直径最接近4cm的是(  )
A.排球 B.足球 C.乒乓球 D.篮球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4cm,故A不合题意;B足球的直径约为22cm,故B不合题意;
C.排球的直径约为21cm,故C不合题意;
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大小的认识判断。
3.(2025·平塘模拟)为满足生活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电器设备获取各种能量。下列用电器中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电饭锅 B.电热毯 C.电炉 D.电风扇
【答案】D
【知识点】电功及电功的实质
【解析】【解答】ABC. 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饭锅、电热毯、电炉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ABC不符合题意;
D.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要多观察、多思考,积累经验。
4.(2025·平塘模拟)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了7.9级地震, 中国救援队火速赶往地震灾区进行救援。若队员在救援中听到来自残垣断壁的敲击声,则表明有受困人员在求救。根据这一经验施救是因为(  )
A.残垣断壁能接收声音 B.固体传播声音的效果好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听到了地震带来的次声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若队员在救援中听到来自残垣断壁的敲击声,则表明有受困人员在求救,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的知识分析判断。
5.(2025·平塘模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修叶剪
C.镊子 D.核桃夹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羊角锤、修叶剪和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B、D不符合题意;
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6.(2025·平塘模拟)二维码是当下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当用手机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时,相当于先给二维码拍照,再对二维码中的数据进行识别,从而得到相对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图片是光源
B.二维码必须置于手机摄像头的焦距以内进行扫描
C.手机是通过接收白色条块的反射光来识别商品的
D.二维码通过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它只能反射外部的光线,因此不是光源,故A错误;
BD.手机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二维码应放在二倍焦距之外,故B、D错误;
C.手机通过接收二维码中黑白条块(白色反射光强,黑色反射光弱)的反射光差异来识别信息,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A.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B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用途判断;
C.根据手机扫码的原理判断。
7.(2025·平塘模拟)研究表明:雨滴从高空自由下落时,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如图所示为雨滴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下落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若不考虑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下列关于雨滴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受到的空气阻力始终为零
B.,受到重力小于空气阻力
C.,受到的合力逐渐趋近于零
D.时刻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答案】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即“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一开始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所以先加速下落,随着速度增大,其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当阻力大小与雨滴的重力相等时,雨滴受平衡力的作用,其速度不再变化,阻力也就不再变化,雨滴将匀速下落。
0~t1和t1~t2,雨滴将加速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于重力;
0~t2,雨滴受到的阻力其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合力逐渐趋近于0;
t3时刻雨滴匀速下落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0。
故选C。
【分析】 根据空气阻力随物体速度的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推断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其所受空气阻力的变化情况,而雨滴自身的重力不变的,因此,它达到一定速度时,重力与阻力会平衡,由此分析雨滴受力情况。
8.(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9V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8V 4W”字样,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只闭合开关S、S1时, 电路消耗的功率为4.05W。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20Ω
B.灯泡L的电阻是20Ω
C.开关都闭合时,通过电流表的最小电流是0.9A
D.只闭合开关S2,移动滑片至滑动变阻器R2中点时,灯泡L实际功率为1.8W
【答案】A,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闭合开关S和S1时,灯泡短路,R1单独接入电路,此时其两端电压为U=9V,又知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1=4.05W,定值电阻R1的阻值
故A正确;
B.根据可知,灯的电阻为,
故B错误;
C.开关S、S1、S2都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阻R1和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当R2全部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流表的示数最小,通过R1的电流为;
通过R2的电流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最小电流I=I1+I2=0.45A+0.45A=0.9A,
故C正确;
D.只闭合开关S2,变阻器和灯泡串联,移动滑片至滑动变阻器R2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
灯泡L实际功率为;
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A.闭合开关S和S1时,灯泡短路,R1单独接入电路,根据计算R1的阻值;
B.根据计算灯泡的电阻;
C.开关S、S1、S2都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阻R1和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当R2全部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根据计算通过R1的电流,根据计算通过R2的电流,根据I=I1+I2计算通过电流表的最小电流;
D.只闭合开关S2,变阻器和灯泡串联,移动滑片至滑动变阻器R2中点时,根据计算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计算灯泡的实际功率。
9.(2025·平塘模拟)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街道、田野间均弥漫着阵阵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答案】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街道、田野间均弥漫着阵阵花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知识解答。
10.(2025·平塘模拟)超声波产品的不断问世,使医疗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如图所示是超声波体外碎石机,它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能量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 如图所示是超声波体外碎石机, 它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分析】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据此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11.(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脚踏碓。脚连续踩踏踏板,木杠可绕O点上下运动,碓头不断砸打稻米,从而达到将稻米去皮的目的。若碓头质量为20kg,踏板距离O点为1m,碓头距离O点为1.5m,则脚至少要施加   N的力才能将踏板踩下。(g取10N/kg,不计木杠自重)
【答案】300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 碓头质量为20kg ,根据重力公式G=mg可知 碓头重为 200N, 动力臂为1m时,此时的动力最小 ,根据 可计算
综上 第1空、300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填空
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本题中 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为1m时,此时的动力最小 ,所以可列
12.(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是额定功率为400W的取暖器的原理电路图,S是控制开关,R是发热电阻丝。若要将其改装为总功率1500W的双控双档位电取暖器,可取另一新发热电阻丝R0与新开关S0串联后,再   (选填“串联”或“并联”)接入原来的电路,请你计算R0的阻值是   Ω。
【答案】并联;44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将额定功率为400W的取暖器改装为总功率1500W的双控双档位电取暖器后,取暖器的功率变大,根据可知,电压一定时,此时电路中总电阻越小。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可知,应将新发热电阻丝R0与新开关S0串联后,再并联接入原来的电路。
(2)根据题意可知,发热电阻丝R0的功率为;
则发热电阻丝R0的阻值为。
【分析】(1)根据改造后总功率的变化,利用分析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再结合电阻串联和电阻并联的特点分析连接方式即可;
(2)首先根据计算电阻丝R0的功率,然后根据计算R0的阻值。
13.(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导线不能交叉,不考虑电表量程的选择。
【答案】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灯泡首尾相连为串联,则将L1、电流表、L2、开关依次连接,连成串联电路,然后接在电源两极上,注意电流表的“+”接线柱与正极相连,“-”接线柱与负极相连,如下图所示:
【分析】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为并联,结合电流表接线“正进负出”的要求解答即可。
14.(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A悬挂于磁铁B正上方,此时磁铁B对桌面压力为零且保持静止。请在答题卡中画出此时磁铁B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磁铁B对桌面的压力为零,说明桌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为零,此时磁铁B受到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磁铁A对磁铁B竖直向上的吸引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在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15.(2025·平塘模拟)蹦床运动是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借助蹦床的弹力将自己弹向空中,在空中完成各种不同动作的姿势后又落回蹦床,不断反复,直至静止在蹦床上。若运动员某次从一定高度由静止落下,经蹦床反弹后又回到原高度,不计空气阻力,请在答题卡的图像中画出运动员的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答案】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从某高度落下过程,在接触蹦床之前,其机械能守恒;
当运动员接触弹力床后并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弹力床的形变程度增大,其弹性势能增大,则该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
当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不接触地面),此时其机械能最小(不为零);
此后,运动员向上弹起,促使弹力床的弹性势能又会转化为运动员的机械能,使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将增大;
当运动员离开弹力床后,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因运动员能再次弹回原高度,所以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与最初的机械能相等;
综上可知,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再变小,然后变大再不变,其大致图像如下图所示:
【分析】 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在自由下落或自由上升过程中其机械能是守恒的,即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分析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化情况(注意运动员与弹力床接触后,其机械能与弹力床的弹性势能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然后画出对应的图像。
16.(2025·平塘模拟)新闻报道:炎热夏天的露天停车场内,一司机将一瓶矿泉水置于汽车仪表台上后离开,一段时间后,车内的易燃物自燃起火,酿成大祸。
(1)这瓶矿泉水相当于哪种光学元件
(2)请你分析车内易燃物被矿泉水瓶点燃的原因。
【答案】(1)凸透镜
(2)这个凸透镜的焦点恰好落在易燃物上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这瓶矿泉水装满水后,中间后边缘薄,则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且焦点上温度最高,则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点恰好落在易燃物上,可能引起易燃物自燃。
【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2)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
(1)这瓶矿泉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这瓶矿泉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点恰好落在易燃物上,可能引起易燃物自然。
17.(2025·平塘模拟)小明在做家庭装修规划时,选择了额定功率为8000W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从用电安全的角度考虑:卫生间装修时需要选用右表中的哪类铜导线铺设才能安全接入该电热水器?请用焦耳定律说明理由。
序号 横截面积 /mm2 限载电流 /A
1 1.5 15
2 2.5 25
3 4 32
4 6 40
【答案】4号,当用4号导线时,导线的横截面积更大而电阻更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导线产生的热量更少,不易发生火灾。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P=UI可知,额定功率为8000W的即热式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所以导线的限载电流应该不小于这个电流值,应该选用4号导线。
当用4号导线时,导线的横截面积更大而电阻更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导线产生的热量更少,不易发生火灾。
【分析】根据计算热水器工作时通过导线的电流,然后与表格数据中限载电流比较即可。根据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分析导线电阻大小变化,结合焦耳定律分析产生热量多少即可。
18.(2025·平塘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实验序号 1 2 3 。
电压 U/V 0.8 1.6 2.4 …
电流I/A 0.16 0.32   …
(1)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   (选填“闭合”或“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阻值最   处;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并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将电压值与相应的电流值记录如上表。第3次测量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值为   A;
(3)为了能够从表中数据总结出电流I与电压U的比例关系,你采用的数学方法是   。
【答案】(1)断开;右
(2)0.48
(3)比值法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了避免电路时通时断烧毁用电器,要求开关应断开。为了避免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2)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48A。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
且都是是一个定值,那么得到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的规律,则我采用比值法。
【分析】(1)根据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解答;
(2)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3)当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相等时,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1)[1][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2)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48A。
(3)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
是一个定值,可以得到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用到比值法。
19.(2025·平塘模拟)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 一块平面镜、激光电筒、一块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1)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
(2)固定好激光电筒的位置并通电,平面镜上出现一个激光点,这个点用字母O表示并定义为光路中的   ,同时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束,他想把这两条光束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   ;
(3)多次改变激光电筒照射O点的角度,发现反射光束也不断改变,于是小明在纸板上画了一条过O点且与镜面垂直的法线,你认为引入该条法线的意义在于: ;
A.研究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B.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
C.为了研究两线与镜面的夹角
D.为了研究光路的可逆性
(4)小明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绘制的纸板如图乙所示,通过对几条光线的记录得到了:当光斜射到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的结论,若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过程:   。
【答案】(1)粗糙
(2)入射点;用彩笔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描画出来
(3)C
(4)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则应该使光线发生马难受,那么应选择较为粗糙的纸板。
(2)根据题意可知,固定好激光电筒的位置并通电,平面镜上出现一个激光点,这个点即为光路中的入射点,同时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可以用彩笔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描画出来。
(3)根据题意可知,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准确的位置关系,应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因此引入法线,便于研究两线与镜面的夹角。
故选C。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分析】(1)光在比较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入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不同位置的人都可以看到反射光;
(2)入射点是入射光线和镜面的交点。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同笔划线,是记录光路的较好方法;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析;
(4)根据科学探究中需要多次实验的要求分析解答。
(1)光在比较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入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不同位置的人都可以看到反射光;故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粗糙的纸板。
(2)[1][2]固定好激光电筒的位置并通电,平面镜上出现一个激光点,这个点即为光路中的入射点,同时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可以用彩笔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描画出来。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应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因此引入法线,便于研究两线与镜面的夹角,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20.(2025·平塘模拟)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若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必然离不开技巧性的训练,那么立定跳远所取得成绩的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与脚掌蹬地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与起跳时与水平地面角度的大小有关;
猜想C:与人质量的大小有关。
小明用内部带有弹簧的透明塑料圆筒、沙盘和带支架的量角器组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用钢球压缩圆筒内弹簧后的运动过程模拟人跳远的过程。
(1)从立定跳远项目来看,人的起跳点与落地点之间的   长度作为判断成绩的依据;从实验装置来看,需要测量钢球   (选填“压缩弹簧”或“离开圆筒”)时的位置到钢球落入沙盘时的距离。
(2)探究猜想A时,保持圆筒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多次增大压缩弹簧的程度,钢球落入沙盘中的位置也不断改变,距离逐渐增大。可以得出其他条件不变时,脚掌蹬地力越大,起跳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就   。
(3)探究猜想B时,保持钢球压缩弹簧的程度不变,逐渐增大圆筒与水平面的夹角,实验记录如下表。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2)问结果,请你提出一条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办法:   。
夹角θ/° 10 20 30 40 45 50 60 70 80
距离s/ cm 34.3 64.4 86.7 98.4 100 98.3 86.6 64.3 34.1
(4)若要探究猜想C,请你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案。
①增加的器材是:   ;
②实验步骤是:   。
【答案】(1)最短;离开圆筒
(2)远
(3)跳远时,以45°的角度起跳,且快速起跳,能够跳得远。
(4)天平;①用天平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②控制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不变,改变小球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 从立定跳远项目来看, 人的起跳点到身体接触地面最近点的长度作为判断成绩的依据。钢球离开圆筒时相当于离开起跳点,则为了比较小球水平运动距离,应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离开圆筒到钢球落点的距离。
(2)根据题意可知,小球弹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弹力越大,小球运动的水平距离越远,故可以推理得出:当人体的跳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起跳时用的力度越大则跳得越远。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小球被弹射的距离最远,而前面得出起跳时力度越大则跳的越远,因此在立定跳远时获得最远距离的建议:跳远时,以45°的角度起跳,且快速起跳,能够跳得远。
(4)①为了探究跳远成绩与人体的质量大小关系,需要改变小球的质量,故还需要增加的器材为天平。
②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
②控制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不变,改变小球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分析】 (1)根据立定跳远成绩的判断方法解答;为了比较小球水平运动距离,应用刻度尺测量筒口到小球落点的距离;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回答。
(1)[1][2]立定跳远的成绩测量是从起跳点到身体接触地面最近点的距离。为了比较小球水平运动距离,应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离开圆筒到钢球落点的距离。
(2)逐渐增大弹簧的形变程度进行多次实验,观察到小球运动的水平距离也逐渐增大,说明小球弹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弹力越大,小球运动的水平距离越远,故可以推理得。出:当人体的跳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起跳时用的力度越大则跳得越远。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小球被弹射的距离最远,结合步骤(2)的结论,在立定跳远时获得最远距离的建议:跳远时,以45°的角度起跳,且快速起跳,能够跳得远。
(4)[1]为了探究与人体的质量大小关系,需要改变小球的质量,故还需要增加的器材为天平。
[2]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
②控制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不变,改变小球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21.(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9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3V。求:
(1)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5min,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答案】(1)解: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
(2)解:此时R2两端的电压U2=U-U1=9V-3V=6V;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则通过电路的电流I=I1=0.3A;
那么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
(3)解:通电5min, 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计算通过R1的电流。
(2)根据U2=U-U1计算R2两端电压,根据I=I1计算通过R2的电流,最后根据计算R2的阻值;
(3)根据W=UIt计算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U2=U-U1=9V-3V=6V
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I=I1=0.3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
(3)通电5min, 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22.(2025·平塘模拟)如图甲所示,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浮空艇已在青藏高原成功升空,为大气科学观测创造了海拔9000余米的的世界记录。浮空艇内部拥有大量密度小于空气的氦气,下部系有缆绳并与地面相连接进行锚泊,整个浮空艇就像人牵着绳子放飞在空中的巨型气球。
(1)若浮空艇3h内匀速竖直上升9km,则上升速度是多少?
(2)若浮空艇总质量为2600kg, 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取g=10N/ kg)
(3)当浮空艇上升到9km的高空静止时,若外界空气密度为0.5kg/m3,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则地面处于竖直方向的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是多少?
(4)如图乙所示,浮空艇内部主要由两个气囊组成,两个气囊分别充有氦气和空气,主气囊装有氦气负责提供升力;无论上升还是下降,都依靠调节副气囊内的空气实现。若要浮空艇上升,请你从浮力的角度分析,副气囊是往外排出空气还是向内注入空气?为什么?(不考虑缆绳对浮空艇的拉力,假设浮空艇体积不变)
【答案】(1)解:浮空艇上升速度是。
(2)解:浮空艇受到的重力是。
(3)解:浮空艇受到的浮力为;
浮空艇上升到9km的高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是。
(4)向外排气,理由是:浮空艇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若要浮空艇上升,需要减小浮空艇的重力。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
【解析】【分析】 (1)由速度公式算出上升速度;
(2)根据G=mg算出其受到的重力;
(3)由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再根据平衡力算出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
(4)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空艇受到的浮力是否改变,然后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它的重力变化即可。
(1)浮空艇3h内匀速竖直上升9km,则上升速度是
(2)浮空艇总质量为2600kg, 其受到的重力是
(3)外界空气密度为0.5kg/m3,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浮空艇受到的浮力为
浮空艇上升到9km的高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是
(4)浮空艇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若要浮空艇上升,需要减小浮空艇的重力,因副气囊应向外排气。
1 / 1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1.(2025·平塘模拟)铁锅作为常用烹饪工具是利用了它良好的(  )
A.弹性 B.磁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2.(2025·平塘模拟)在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中,共有18个球类比赛项目,下列比赛用球的直径最接近4cm的是(  )
A.排球 B.足球 C.乒乓球 D.篮球
3.(2025·平塘模拟)为满足生活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电器设备获取各种能量。下列用电器中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电饭锅 B.电热毯 C.电炉 D.电风扇
4.(2025·平塘模拟)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了7.9级地震, 中国救援队火速赶往地震灾区进行救援。若队员在救援中听到来自残垣断壁的敲击声,则表明有受困人员在求救。根据这一经验施救是因为(  )
A.残垣断壁能接收声音 B.固体传播声音的效果好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听到了地震带来的次声
5.(2025·平塘模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修叶剪
C.镊子 D.核桃夹
6.(2025·平塘模拟)二维码是当下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当用手机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时,相当于先给二维码拍照,再对二维码中的数据进行识别,从而得到相对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图片是光源
B.二维码必须置于手机摄像头的焦距以内进行扫描
C.手机是通过接收白色条块的反射光来识别商品的
D.二维码通过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7.(2025·平塘模拟)研究表明:雨滴从高空自由下落时,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如图所示为雨滴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下落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若不考虑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下列关于雨滴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受到的空气阻力始终为零
B.,受到重力小于空气阻力
C.,受到的合力逐渐趋近于零
D.时刻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8.(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9V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8V 4W”字样,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只闭合开关S、S1时, 电路消耗的功率为4.05W。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20Ω
B.灯泡L的电阻是20Ω
C.开关都闭合时,通过电流表的最小电流是0.9A
D.只闭合开关S2,移动滑片至滑动变阻器R2中点时,灯泡L实际功率为1.8W
9.(2025·平塘模拟)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街道、田野间均弥漫着阵阵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10.(2025·平塘模拟)超声波产品的不断问世,使医疗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如图所示是超声波体外碎石机,它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1.(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脚踏碓。脚连续踩踏踏板,木杠可绕O点上下运动,碓头不断砸打稻米,从而达到将稻米去皮的目的。若碓头质量为20kg,踏板距离O点为1m,碓头距离O点为1.5m,则脚至少要施加   N的力才能将踏板踩下。(g取10N/kg,不计木杠自重)
12.(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是额定功率为400W的取暖器的原理电路图,S是控制开关,R是发热电阻丝。若要将其改装为总功率1500W的双控双档位电取暖器,可取另一新发热电阻丝R0与新开关S0串联后,再   (选填“串联”或“并联”)接入原来的电路,请你计算R0的阻值是   Ω。
13.(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导线不能交叉,不考虑电表量程的选择。
14.(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A悬挂于磁铁B正上方,此时磁铁B对桌面压力为零且保持静止。请在答题卡中画出此时磁铁B所受力的示意图。
15.(2025·平塘模拟)蹦床运动是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借助蹦床的弹力将自己弹向空中,在空中完成各种不同动作的姿势后又落回蹦床,不断反复,直至静止在蹦床上。若运动员某次从一定高度由静止落下,经蹦床反弹后又回到原高度,不计空气阻力,请在答题卡的图像中画出运动员的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16.(2025·平塘模拟)新闻报道:炎热夏天的露天停车场内,一司机将一瓶矿泉水置于汽车仪表台上后离开,一段时间后,车内的易燃物自燃起火,酿成大祸。
(1)这瓶矿泉水相当于哪种光学元件
(2)请你分析车内易燃物被矿泉水瓶点燃的原因。
17.(2025·平塘模拟)小明在做家庭装修规划时,选择了额定功率为8000W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从用电安全的角度考虑:卫生间装修时需要选用右表中的哪类铜导线铺设才能安全接入该电热水器?请用焦耳定律说明理由。
序号 横截面积 /mm2 限载电流 /A
1 1.5 15
2 2.5 25
3 4 32
4 6 40
18.(2025·平塘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实验序号 1 2 3 。
电压 U/V 0.8 1.6 2.4 …
电流I/A 0.16 0.32   …
(1)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   (选填“闭合”或“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阻值最   处;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并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将电压值与相应的电流值记录如上表。第3次测量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值为   A;
(3)为了能够从表中数据总结出电流I与电压U的比例关系,你采用的数学方法是   。
19.(2025·平塘模拟)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 一块平面镜、激光电筒、一块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1)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
(2)固定好激光电筒的位置并通电,平面镜上出现一个激光点,这个点用字母O表示并定义为光路中的   ,同时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束,他想把这两条光束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   ;
(3)多次改变激光电筒照射O点的角度,发现反射光束也不断改变,于是小明在纸板上画了一条过O点且与镜面垂直的法线,你认为引入该条法线的意义在于: ;
A.研究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B.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
C.为了研究两线与镜面的夹角
D.为了研究光路的可逆性
(4)小明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绘制的纸板如图乙所示,通过对几条光线的记录得到了:当光斜射到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的结论,若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过程:   。
20.(2025·平塘模拟)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若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必然离不开技巧性的训练,那么立定跳远所取得成绩的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与脚掌蹬地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与起跳时与水平地面角度的大小有关;
猜想C:与人质量的大小有关。
小明用内部带有弹簧的透明塑料圆筒、沙盘和带支架的量角器组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用钢球压缩圆筒内弹簧后的运动过程模拟人跳远的过程。
(1)从立定跳远项目来看,人的起跳点与落地点之间的   长度作为判断成绩的依据;从实验装置来看,需要测量钢球   (选填“压缩弹簧”或“离开圆筒”)时的位置到钢球落入沙盘时的距离。
(2)探究猜想A时,保持圆筒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多次增大压缩弹簧的程度,钢球落入沙盘中的位置也不断改变,距离逐渐增大。可以得出其他条件不变时,脚掌蹬地力越大,起跳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就   。
(3)探究猜想B时,保持钢球压缩弹簧的程度不变,逐渐增大圆筒与水平面的夹角,实验记录如下表。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2)问结果,请你提出一条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办法:   。
夹角θ/° 10 20 30 40 45 50 60 70 80
距离s/ cm 34.3 64.4 86.7 98.4 100 98.3 86.6 64.3 34.1
(4)若要探究猜想C,请你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案。
①增加的器材是:   ;
②实验步骤是:   。
21.(2025·平塘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9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3V。求:
(1)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5min,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22.(2025·平塘模拟)如图甲所示,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浮空艇已在青藏高原成功升空,为大气科学观测创造了海拔9000余米的的世界记录。浮空艇内部拥有大量密度小于空气的氦气,下部系有缆绳并与地面相连接进行锚泊,整个浮空艇就像人牵着绳子放飞在空中的巨型气球。
(1)若浮空艇3h内匀速竖直上升9km,则上升速度是多少?
(2)若浮空艇总质量为2600kg, 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取g=10N/ kg)
(3)当浮空艇上升到9km的高空静止时,若外界空气密度为0.5kg/m3,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则地面处于竖直方向的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是多少?
(4)如图乙所示,浮空艇内部主要由两个气囊组成,两个气囊分别充有氦气和空气,主气囊装有氦气负责提供升力;无论上升还是下降,都依靠调节副气囊内的空气实现。若要浮空艇上升,请你从浮力的角度分析,副气囊是往外排出空气还是向内注入空气?为什么?(不考虑缆绳对浮空艇的拉力,假设浮空艇体积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铁锅够快速均匀地将热量传递给食物,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好,这是其作为烹饪工具的关键特性,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用途推测材料的性质。
2.【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4cm,故A不合题意;B足球的直径约为22cm,故B不合题意;
C.排球的直径约为21cm,故C不合题意;
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大小的认识判断。
3.【答案】D
【知识点】电功及电功的实质
【解析】【解答】ABC. 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饭锅、电热毯、电炉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ABC不符合题意;
D.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要多观察、多思考,积累经验。
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若队员在救援中听到来自残垣断壁的敲击声,则表明有受困人员在求救,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的知识分析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羊角锤、修叶剪和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B、D不符合题意;
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6.【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它只能反射外部的光线,因此不是光源,故A错误;
BD.手机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二维码应放在二倍焦距之外,故B、D错误;
C.手机通过接收二维码中黑白条块(白色反射光强,黑色反射光弱)的反射光差异来识别信息,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A.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B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用途判断;
C.根据手机扫码的原理判断。
7.【答案】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即“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一开始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所以先加速下落,随着速度增大,其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当阻力大小与雨滴的重力相等时,雨滴受平衡力的作用,其速度不再变化,阻力也就不再变化,雨滴将匀速下落。
0~t1和t1~t2,雨滴将加速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于重力;
0~t2,雨滴受到的阻力其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合力逐渐趋近于0;
t3时刻雨滴匀速下落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0。
故选C。
【分析】 根据空气阻力随物体速度的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推断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其所受空气阻力的变化情况,而雨滴自身的重力不变的,因此,它达到一定速度时,重力与阻力会平衡,由此分析雨滴受力情况。
8.【答案】A,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闭合开关S和S1时,灯泡短路,R1单独接入电路,此时其两端电压为U=9V,又知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1=4.05W,定值电阻R1的阻值
故A正确;
B.根据可知,灯的电阻为,
故B错误;
C.开关S、S1、S2都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阻R1和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当R2全部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流表的示数最小,通过R1的电流为;
通过R2的电流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最小电流I=I1+I2=0.45A+0.45A=0.9A,
故C正确;
D.只闭合开关S2,变阻器和灯泡串联,移动滑片至滑动变阻器R2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
灯泡L实际功率为;
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A.闭合开关S和S1时,灯泡短路,R1单独接入电路,根据计算R1的阻值;
B.根据计算灯泡的电阻;
C.开关S、S1、S2都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阻R1和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当R2全部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根据计算通过R1的电流,根据计算通过R2的电流,根据I=I1+I2计算通过电流表的最小电流;
D.只闭合开关S2,变阻器和灯泡串联,移动滑片至滑动变阻器R2中点时,根据计算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计算灯泡的实际功率。
9.【答案】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街道、田野间均弥漫着阵阵花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知识解答。
10.【答案】能量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 如图所示是超声波体外碎石机, 它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分析】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据此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11.【答案】300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 碓头质量为20kg ,根据重力公式G=mg可知 碓头重为 200N, 动力臂为1m时,此时的动力最小 ,根据 可计算
综上 第1空、300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填空
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本题中 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为1m时,此时的动力最小 ,所以可列
12.【答案】并联;44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将额定功率为400W的取暖器改装为总功率1500W的双控双档位电取暖器后,取暖器的功率变大,根据可知,电压一定时,此时电路中总电阻越小。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可知,应将新发热电阻丝R0与新开关S0串联后,再并联接入原来的电路。
(2)根据题意可知,发热电阻丝R0的功率为;
则发热电阻丝R0的阻值为。
【分析】(1)根据改造后总功率的变化,利用分析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再结合电阻串联和电阻并联的特点分析连接方式即可;
(2)首先根据计算电阻丝R0的功率,然后根据计算R0的阻值。
13.【答案】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灯泡首尾相连为串联,则将L1、电流表、L2、开关依次连接,连成串联电路,然后接在电源两极上,注意电流表的“+”接线柱与正极相连,“-”接线柱与负极相连,如下图所示:
【分析】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为并联,结合电流表接线“正进负出”的要求解答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磁铁B对桌面的压力为零,说明桌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为零,此时磁铁B受到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磁铁A对磁铁B竖直向上的吸引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在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从某高度落下过程,在接触蹦床之前,其机械能守恒;
当运动员接触弹力床后并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弹力床的形变程度增大,其弹性势能增大,则该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
当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不接触地面),此时其机械能最小(不为零);
此后,运动员向上弹起,促使弹力床的弹性势能又会转化为运动员的机械能,使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将增大;
当运动员离开弹力床后,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因运动员能再次弹回原高度,所以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与最初的机械能相等;
综上可知,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再变小,然后变大再不变,其大致图像如下图所示:
【分析】 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在自由下落或自由上升过程中其机械能是守恒的,即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分析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化情况(注意运动员与弹力床接触后,其机械能与弹力床的弹性势能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然后画出对应的图像。
16.【答案】(1)凸透镜
(2)这个凸透镜的焦点恰好落在易燃物上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这瓶矿泉水装满水后,中间后边缘薄,则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且焦点上温度最高,则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点恰好落在易燃物上,可能引起易燃物自燃。
【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2)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
(1)这瓶矿泉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这瓶矿泉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点恰好落在易燃物上,可能引起易燃物自然。
17.【答案】4号,当用4号导线时,导线的横截面积更大而电阻更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导线产生的热量更少,不易发生火灾。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P=UI可知,额定功率为8000W的即热式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所以导线的限载电流应该不小于这个电流值,应该选用4号导线。
当用4号导线时,导线的横截面积更大而电阻更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导线产生的热量更少,不易发生火灾。
【分析】根据计算热水器工作时通过导线的电流,然后与表格数据中限载电流比较即可。根据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分析导线电阻大小变化,结合焦耳定律分析产生热量多少即可。
18.【答案】(1)断开;右
(2)0.48
(3)比值法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了避免电路时通时断烧毁用电器,要求开关应断开。为了避免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2)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48A。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
且都是是一个定值,那么得到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的规律,则我采用比值法。
【分析】(1)根据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解答;
(2)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3)当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相等时,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1)[1][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2)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48A。
(3)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
是一个定值,可以得到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用到比值法。
19.【答案】(1)粗糙
(2)入射点;用彩笔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描画出来
(3)C
(4)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则应该使光线发生马难受,那么应选择较为粗糙的纸板。
(2)根据题意可知,固定好激光电筒的位置并通电,平面镜上出现一个激光点,这个点即为光路中的入射点,同时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可以用彩笔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描画出来。
(3)根据题意可知,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准确的位置关系,应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因此引入法线,便于研究两线与镜面的夹角。
故选C。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分析】(1)光在比较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入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不同位置的人都可以看到反射光;
(2)入射点是入射光线和镜面的交点。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同笔划线,是记录光路的较好方法;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析;
(4)根据科学探究中需要多次实验的要求分析解答。
(1)光在比较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入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不同位置的人都可以看到反射光;故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粗糙的纸板。
(2)[1][2]固定好激光电筒的位置并通电,平面镜上出现一个激光点,这个点即为光路中的入射点,同时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可以用彩笔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描画出来。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应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因此引入法线,便于研究两线与镜面的夹角,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结论。
20.【答案】(1)最短;离开圆筒
(2)远
(3)跳远时,以45°的角度起跳,且快速起跳,能够跳得远。
(4)天平;①用天平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②控制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不变,改变小球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 从立定跳远项目来看, 人的起跳点到身体接触地面最近点的长度作为判断成绩的依据。钢球离开圆筒时相当于离开起跳点,则为了比较小球水平运动距离,应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离开圆筒到钢球落点的距离。
(2)根据题意可知,小球弹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弹力越大,小球运动的水平距离越远,故可以推理得出:当人体的跳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起跳时用的力度越大则跳得越远。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小球被弹射的距离最远,而前面得出起跳时力度越大则跳的越远,因此在立定跳远时获得最远距离的建议:跳远时,以45°的角度起跳,且快速起跳,能够跳得远。
(4)①为了探究跳远成绩与人体的质量大小关系,需要改变小球的质量,故还需要增加的器材为天平。
②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
②控制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不变,改变小球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分析】 (1)根据立定跳远成绩的判断方法解答;为了比较小球水平运动距离,应用刻度尺测量筒口到小球落点的距离;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回答。
(1)[1][2]立定跳远的成绩测量是从起跳点到身体接触地面最近点的距离。为了比较小球水平运动距离,应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离开圆筒到钢球落点的距离。
(2)逐渐增大弹簧的形变程度进行多次实验,观察到小球运动的水平距离也逐渐增大,说明小球弹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弹力越大,小球运动的水平距离越远,故可以推理得。出:当人体的跳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相同时,起跳时用的力度越大则跳得越远。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小球被弹射的距离最远,结合步骤(2)的结论,在立定跳远时获得最远距离的建议:跳远时,以45°的角度起跳,且快速起跳,能够跳得远。
(4)[1]为了探究与人体的质量大小关系,需要改变小球的质量,故还需要增加的器材为天平。
[2]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
②控制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变,塑料管口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不变,改变小球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21.【答案】(1)解: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
(2)解:此时R2两端的电压U2=U-U1=9V-3V=6V;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则通过电路的电流I=I1=0.3A;
那么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
(3)解:通电5min, 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计算通过R1的电流。
(2)根据U2=U-U1计算R2两端电压,根据I=I1计算通过R2的电流,最后根据计算R2的阻值;
(3)根据W=UIt计算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U2=U-U1=9V-3V=6V
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I=I1=0.3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
(3)通电5min, 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22.【答案】(1)解:浮空艇上升速度是。
(2)解:浮空艇受到的重力是。
(3)解:浮空艇受到的浮力为;
浮空艇上升到9km的高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是。
(4)向外排气,理由是:浮空艇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若要浮空艇上升,需要减小浮空艇的重力。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
【解析】【分析】 (1)由速度公式算出上升速度;
(2)根据G=mg算出其受到的重力;
(3)由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再根据平衡力算出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
(4)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空艇受到的浮力是否改变,然后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它的重力变化即可。
(1)浮空艇3h内匀速竖直上升9km,则上升速度是
(2)浮空艇总质量为2600kg, 其受到的重力是
(3)外界空气密度为0.5kg/m3,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浮空艇受到的浮力为
浮空艇上升到9km的高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是
(4)浮空艇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若要浮空艇上升,需要减小浮空艇的重力,因副气囊应向外排气。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